弗兰肯斯坦论文_杨蓓

导读:本文包含了弗兰肯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斯坦,弗兰,玛丽,巴格达,伦理,雪莱,艾哈迈德。

弗兰肯斯坦论文文献综述

杨蓓[1](2019)在《《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生活和思想的折射》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因其夸张的想象和怪诞的情节闻名于世。本文从小说情节与其作者经历的共同点着手,通过分析得出,这部小说是能折射出其作者—浪漫主义作家玛丽·雪莱个人经历和思想的一面明镜。(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50期)

兰琛[2](2019)在《启蒙视角下的《弗兰肯斯坦》》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初期,玛丽·雪莱在启蒙背景下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不仅推动了哥特式科幻小说的发展,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借鉴。本文就小说反映的自然科学与理性以及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Mary,Shelley[3](2019)在《弗兰肯斯坦》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多次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新的"人",可是当这个怪物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却无法接受他的狰狞面目,弃他而逃。一系列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本文节选自简写版第一章和第叁章。(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9年30期)

黄鸣奋,崔宏宇[4](2019)在《生化人题材科幻电影创意的伦理考察——纪念《弗兰肯斯坦》20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幻文学始于英国玛丽·雪莱所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经过改编和再创作衍生出诸多以人造人(特别是生化人的创造)为题材的电影作品。它们从自然、社会和心理的角度对于人造人予以不同定位,展示了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被创造者之间、被创造者和其他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伦理、后现代伦理到后后现代伦理的演变。生化人的创造虽然目前还是科技伦理上的禁区,但是,有关人造细胞、人造器官等相关实验已在进行中。因此,科幻电影对于生化人的描绘和审视有助于人们预测相关技术未来所可能产生的伦理影响,使之造福而非为害人类。(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任惠敏[5](2019)在《《弗兰肯斯坦》中的悲剧探究——身份冲突下的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描绘了一个人类与他的人造人的故事,突出了两者之间围绕着身份的冲突和随之而来的悲剧结局。本文认为,若要探究小说的主人公维克多和怪物的悲剧来源,就不能忽视两者不可和解的身份冲突以及身份冲突所造成的人物矛盾和自我矛盾。(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余玉萍[6](2019)在《《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中怪物形象的多重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新锐作家艾哈迈德·萨达维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是"阿拉伯之春"之后涌现出的一部力作。小说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社会动乱为总体背景,构拟了巴格达市拜塔温老区发生的一桩奇异案件,通过挪用西方哥特文学经典形象并进行深度再创造,成功塑造了一个复合型的怪物形象。怪物"无名氏"在从"救世者"向"毁灭者"演变历程中所经历的伦理困境,是复杂的人性与乱象丛生的社会现实相交织的结果。曾以"和平城"闻名于世的巴格达城,因失却往昔开放兼容的文化精神,加之外来强权武力干涉引发社会失衡,而像怪物一般为恐怖的阴霾所笼罩。巴格达城内的芸芸众生也是怪物形象的种种变体,在这座欲望都市里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小说围绕复合型的怪物形象,揭露了伊拉克战争后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并对宗派主义、集权主义、族群中心主义等阿拉伯传统社会积弊进行了有力批判。(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希茜[7](2019)在《科学和怪物——《弗兰肯斯坦》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我工作越来越努力。每天晚上我只睡很短的时间,吃的东西也很少。我给家里写的信更少了。但家里人爱我,他们没有停止给我写信。他们说他们理解我有多忙。他们不想让我停止工作而去给他们写信或是去看望他们。他们愿意等到我有时间的时候再说。他们希望很快见到我。教授们意识到我在从事一项重(本文来源于《初中生》期刊2019年24期)

徐月,林丰民[8](2019)在《《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伊拉克作家艾哈迈德·赛阿达维的小说《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是2014年第七届"阿拉伯布克奖"的获奖作品,赛阿达维以伊拉克战争之后的巴格达为背景,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小说中大量"神奇的描写"、充满悬念与神秘的叙事风格,在虚实之间揭示出伊拉克战争之后近乎荒诞的社会现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姚含钰[9](2019)在《造物奇迹背后的危机——析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隐藏着预言般的对启蒙理念中自然科学崇拜的反思。它既认可了启蒙思想中的科学热情,但也对人类自我中心的科学热情进行了超前的预警。人类自我中心的科学热情,会导致人类对"全能造物主身份"的迷恋,从而导致"造物"行为的无约束性,最终导致自然和造物的报复。《弗兰肯斯坦》对人类造物激情及伦理缺失带来的问题的揭示,与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所要面临的问题不谋而合,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小红[10](2019)在《科技异化视阈下《弗兰肯斯坦》生态伦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深入探讨了科技异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威胁。以科技异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生态伦理解读发现,人类不加节制的科技野心可能带来无妄之灾,要有效消解科技异化的不利影响,帮助人类更好地规避科技的"另一刃"。(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弗兰肯斯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九世纪初期,玛丽·雪莱在启蒙背景下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不仅推动了哥特式科幻小说的发展,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借鉴。本文就小说反映的自然科学与理性以及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弗兰肯斯坦论文参考文献

[1].杨蓓.《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生活和思想的折射[J].校园英语.2019

[2].兰琛.启蒙视角下的《弗兰肯斯坦》[J].北方文学.2019

[3].Mary,Shelley.弗兰肯斯坦[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

[4].黄鸣奋,崔宏宇.生化人题材科幻电影创意的伦理考察——纪念《弗兰肯斯坦》200年[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任惠敏.《弗兰肯斯坦》中的悲剧探究——身份冲突下的悲剧[J].青年文学家.2019

[6].余玉萍.《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中怪物形象的多重意蕴[J].外国文学研究.2019

[7].王希茜.科学和怪物——《弗兰肯斯坦》赏析[J].初中生.2019

[8].徐月,林丰民.《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19

[9].姚含钰.造物奇迹背后的危机——析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J].北方文学.2019

[10].李小红.科技异化视阈下《弗兰肯斯坦》生态伦理解读[J].菏泽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弗兰肯斯坦》映射了生物人一...:不同类型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文学、电影、戏剧叁个版本的《弗兰雪莱·M.弗兰肯斯坦[M]所提出的特征级弗兰肯斯坦框架...最早的科学幻想小说

标签:;  ;  ;  ;  ;  ;  ;  

弗兰肯斯坦论文_杨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