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去重论文_王义君,宫玉琳,焦勇,文大化

导读:本文包含了铣削去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平衡,误差,活塞,可编程,迭代法,平衡机,组态。

铣削去重论文文献综述

王义君,宫玉琳,焦勇,文大化[1](2015)在《基于嵌入优化的铣削去重平衡机电气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铣削去重平衡机电气测量系统是由微控制器和外围器件级联而成,集成度低、信号处理算法单一、测量误差大,对实现智能铣削有很大的限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嵌入式OMAP的自动铣削去重平衡机电气测量系统的实现方法。首先,通过OMAP双核架构中的ARM子系统完成对平衡机电气测量系统的控制功能,DSP子系统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和不平衡量的解算;其次设计实现了基于谐波小波包的数字带通跟踪滤波器;最后利用谐波小波包在频域对信号进行无限细分的特性来提取任意一段微弱信号的特征。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抑制了近频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并对初始不平衡信号特征实现有效还原。(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殷苏民,江煜,陆文俊,朱锦萍,王祖声[2](2014)在《转子动平衡机的R型铣削去重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转子动平衡机的R型铣削去重效率和一次去重的合格率,对R型铣削去重建模进行研究。根据转子的齿槽分布对铣削量和铣削方位产生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用Newton迭代法求解,对相位误差进行修正,并对相应的幅值误差进行补偿。应用表明,此方案对PLC具备良好的可实现性,在转子动平衡精度的目标下,能够实现90%以上的转子一次铣削去重率及近80%的转子去重合格率。(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曾胜,刘忠,任意[3](2010)在《用于电动机转子的全自动平衡机V型铣削去重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全自动转子动平衡V型铣削去重的效率和一次切削去重成功率,提出一种V型铣刀切削去重简化模型及基于此模型运用线性插值方式的去重切削控制方案,其包括切削去重建模和实时参数化插值两部分。通过几何计算和数值计算的方式建立精确的切削去重模型,结合数据分析对精确模型进行合理简化,计算得到适应于普通工业可编程控制器(PLC)运算能力的解析模型表达式。基于此简化模型,提出去重切削控制方案。先通过PLC初始化运算获取离散切削深度与切削质量的数据表,而在实际的运行中则依靠线性插值方法为执行机构提供切削参数。在用于中小型电动机转子的全自动平衡机上的应用表明,此简化模型及控制方案兼顾了PLC控制器较弱的计算能力,在G6.3级的动平衡精度的目标下,能够实现85%以上的转子一次切削去重成功率,从而大大缩短加工时间并提高转子动平衡机的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廖冬初,廖想,蔡华锋,程诚[4](2009)在《基于铣削去重的刹车盘平衡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使用铣床加工进行去重手段的平衡机去重算法以及基于此种算法的平衡机自动去重控制系统的设计。详细分析采用定长变深的去重策略进行外围圆弧铣削的去重算法,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电路结构、以及组态软件在本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精确度高,稳定性强,解决手工去重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去重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稍加修改即可应用于其他同类转子去重。(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09年04期)

张超群,潘双夏[5](2005)在《周向成型铣削去重对动平衡平衡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周向成型铣削去重校正法对动平衡补偿精度的影响, 以及轴向、径向两种校正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计算, 并针对铣削加工中定长、定深不同的加工策略分析了两种误差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5年04期)

张慰祖,沈济安[6](1996)在《动平衡铣削去重机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工具和家用电器用交直流两用或单相串激电动机,转速一般为15000r/min左右,高的甚至超过30000r/min,所以必须对电枢进行精确的动平衡校正,以保证振动不超标。70年代以前,加重法校动平衡较多,后来逐步推广去重法,现已广泛采用。所谓去重法,就是在动平衡时测到的电枢某一位置较重的部位上将铁芯去掉一些。去重方法一般为钻削或铣削。钻削工艺不仅造成电枢表观质量差(不平衡量较大时,钻孔会多达几十个),而且容易把铁芯钻穿或钻豁,废品率(本文来源于《电动工具》期刊1996年03期)

罗灿文[7](1978)在《用反馈传感器加速活塞的去重铣削》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拉姆》(Lamb)公司研制的活塞去重铣削直列式自动线在设计上有几个特点。 其中之一是应用了能加快机床重新调整的记忆输入传感器系统。另外,还有布置在上方的铣 削头和设有一个倒屑工位,使得刀具的更换、切屑的处理和机床的维护简化了。(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通讯》期刊1978年01期)

铣削去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转子动平衡机的R型铣削去重效率和一次去重的合格率,对R型铣削去重建模进行研究。根据转子的齿槽分布对铣削量和铣削方位产生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用Newton迭代法求解,对相位误差进行修正,并对相应的幅值误差进行补偿。应用表明,此方案对PLC具备良好的可实现性,在转子动平衡精度的目标下,能够实现90%以上的转子一次铣削去重率及近80%的转子去重合格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铣削去重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义君,宫玉琳,焦勇,文大化.基于嵌入优化的铣削去重平衡机电气测量系统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殷苏民,江煜,陆文俊,朱锦萍,王祖声.转子动平衡机的R型铣削去重建模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

[3].曾胜,刘忠,任意.用于电动机转子的全自动平衡机V型铣削去重建模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

[4].廖冬初,廖想,蔡华锋,程诚.基于铣削去重的刹车盘平衡机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9

[5].张超群,潘双夏.周向成型铣削去重对动平衡平衡精度的影响[J].机床与液压.2005

[6].张慰祖,沈济安.动平衡铣削去重机的使用[J].电动工具.1996

[7].罗灿文.用反馈传感器加速活塞的去重铣削[J].组合机床通讯.1978

论文知识图

铣削去重模块的仿真实体模型一5铣削去重模块的仿真实体模型R型铣削去重模型铣削去重模块的动力学关系模型R型铣削去重模型各齿数下最大不平衡量曲线

标签:;  ;  ;  ;  ;  ;  ;  

铣削去重论文_王义君,宫玉琳,焦勇,文大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