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论文和设计-胡锡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包括底板,于所述底板上安装多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导向轮模组、多个用于对金刚线一侧打光的背光源及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模组,在所述伺服模组的移动端分别安装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检测组件及用于对金刚线另一侧打光的点光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往采用人工操作镜头移动,其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通过伺服驱动并根据设定时间依次循环检测,全程记录产品质量图片,方便回溯,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多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导向轮模组、多个用于对金刚线一侧打光的背光源(8)及由伺服电机(24)驱动的伺服模组(21),在所述伺服模组(21)的移动端分别安装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检测组件及用于对金刚线另一侧打光的点光源(9)。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多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导向轮模组、多个用于对金刚线一侧打光的背光源(8)及由伺服电机(24)驱动的伺服模组(21),在所述伺服模组(21)的移动端分别安装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检测组件及用于对金刚线另一侧打光的点光源(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模组及背光源(8)的安装数量互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固接于底板(1)表面的第一底座(2),于所述第一底座(2)的一侧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一导向轮(4),在所述第一底座(2)的另一侧固接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安装用于沿垂直方向位移的第一滑台(5),所述第一滑台(5)的位移动作由第一滑台调节杆(6)控制;在所述第一滑台(5)的移动端表面还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二导向轮(7);还包括位于伺服模组(21)背侧并安装在底板(1)表面的多个第二底座(26),在各第二底座(26)上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三导向轮(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2)安装第一导向轮(4)的安装面与安装座(3)安装第一滑台(5)的安装面互为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模组(21)安装在型材(22)的一侧表面,所述型材(22)的底部两端通过型材立柱(23)与底板(1)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固接于伺服模组(21)移动端的移动板(18),第二滑台安装板(12)与所述移动板(18)互为垂直连接,第二滑台(15)安装在第二滑台安装板(12)的表面并通过第二滑台调节杆(14)控制位移,在所述第二滑台(15)的移动端安装相机(16),所述相机(16)与镜头(17)的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滑台安装板(12)的下端还连接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上分别开设安装孔(1102)、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上下微调孔(1101)及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前后微调孔(1103),于所述前后微调孔(1103)上通过调节座(10)与点光源(9)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

背景技术

电镀金刚线的上砂工序是将金刚砂颗粒电镀吸附在钢丝线的表面,现有对金刚线上电镀的金刚砂颗粒的数目检测以及对线径的检测均是由人工采用镜头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使得检测时间增长及效率降低,还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其能实现对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自动检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包括底板,于所述底板上安装多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导向轮模组、多个用于对金刚线一侧打光的背光源及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模组,在所述伺服模组的移动端分别安装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检测组件及用于对金刚线另一侧打光的点光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导向轮模组及背光源的安装数量互相对应;

所述导向轮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固接于底板表面的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侧固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用于沿垂直方向位移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的位移动作由第一滑台调节杆控制;在所述第一滑台的移动端表面还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二导向轮;还包括位于伺服模组背侧并安装在底板表面的多个第二底座,在各第二底座上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三导向轮;

所述第一底座安装第一导向轮的安装面与安装座安装第一滑台的安装面互为平行;

所述伺服模组安装在型材的一侧表面,所述型材的底部两端通过型材立柱与底板固接;

检测组件包括固接于伺服模组移动端的移动板,第二滑台安装板与所述移动板互为垂直连接,第二滑台安装在第二滑台安装板的表面并通过第二滑台调节杆控制位移,在所述第二滑台的移动端安装相机,所述相机与镜头的一端连接;

在所述第二滑台安装板的下端还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分别开设安装孔、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上下微调孔及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前后微调孔,于所述前后微调孔上通过调节座与点光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往采用人工操作镜头移动,其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通过伺服驱动并根据设定时间依次循环检测,全程记录产品质量图片,方便回溯,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第一底座;3、安装座;4、第一导向轮;5、第一滑台;6、第一滑台调节杆;7、第二导向轮;8、背光源;9、点光源;10、调节座;11、调节板;1101、上下微调孔;1102、安装孔;1103、前后微调孔;12、第二滑台安装板;13、第二滑台调节杆安装座;14、第二滑台调节杆;15、第二滑台;16、相机;17、镜头;18、移动板;19、拖链固定板;20、拖链;21、伺服模组;22、型材;23、型材立柱;24、伺服电机;25、第三导向轮;26、第二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包括底板1,于底板1上安装多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导向轮模组、多个用于对金刚线一侧打光的背光源8及由伺服电机24驱动的伺服模组21,伺服模组21安装在型材22的一侧表面,型材22的底部两端通过型材立柱23与底板1固接。在伺服模组21的移动端分别安装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检测组件及用于对金刚线另一侧打光的点光源9,本实施例中导向轮模组及背光源8的安装数量互相对应。

如图1、图2所示,导向轮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固接于底板1表面的第一底座2,于第一底座2的一侧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一导向轮4,在第一底座2的另一侧固接安装座3,安装座3上安装用于沿垂直方向位移的第一滑台5,第一滑台5的位移动作由第一滑台调节杆6控制;在第一滑台5的移动端表面还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二导向轮7。还包括位于伺服模组21背侧并安装在底板1表面的多个第二底座26,在各第二底座26上通过转轴、轴套及端盖连接第三导向轮25。第一底座2安装第一导向轮4的安装面与安装座3安装第一滑台5的安装面互为平行。

检测组件包括固接于伺服模组21移动端的移动板18,第二滑台安装板12与移动板18互为垂直连接,第二滑台15安装在第二滑台安装板12的表面并通过第二滑台调节杆14控制位移,在第二滑台15的移动端安装相机16,相机16与镜头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台安装板12的下端还连接调节板11,调节板11上分别开设安装孔1102、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上下微调孔1101及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前后微调孔1103,于前后微调孔1103上通过调节座10与点光源9连接。在上述移动板18的背侧还通过拖链固定板19连接拖链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金刚线沿第一导向轮4的上方缠绕并按序经过第二导向轮7、第三导向轮25的下方,使镀砂金刚线被第二导向轮7及第三导向轮25压住并保持紧绷,背光源8开启,通过伺服电机24驱动伺服模组21的移动端,使得移动板18随移动端移动至各根镀砂金刚线处,点光源9开启后通过相机16及镜头17进行检测,依次循环检测每个工位的镀砂金刚线,根据设定的时间循环检测,全程记录产品质量图片,若合格通过外部显示器实时显示OK字样并显示为绿色,若NG则通过外部显示器实时显示NG及颗粒数等参数并显示为红色。相机16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二滑台调节杆14调节第二滑台15移动端的位置,同时第二导向轮7也可以通过第一滑台调节杆6调节第一滑台5的移动端,通过调节板11上的上下微调孔1101和前后微调孔1103可以调节点光源9的角度及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往采用人工操作镜头移动,其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通过伺服驱动并根据设定时间依次循环检测,全程记录产品质量图片,方便回溯,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设计图

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8187.1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650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G01N 15/02

专利分类号:G01N15/02;G01N35/0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无锡来诺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来诺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鸿山街道金马路59号

发明人:胡锡锋

第一发明人:胡锡锋

当前权利人:无锡来诺斯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力坚;聂启新

代理机构:32228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用于检测金刚线上砂颗粒及线径的视觉组件论文和设计-胡锡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