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化安定性论文_王长春,费逸伟,马军,彭显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氧化安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安定性,酸值,抗氧剂,液压油,润滑油,氧化铜,航空。

热氧化安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春,费逸伟,马军,彭显才[1](2019)在《基于金属催化氧化的航空液压油氧化安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航空液压油氧化安定性变化规律,设计基于金属催化氧化的模拟氧化试验,研究在金属Cu与Fe的催化氧化下,15号航空液压油在不同氧化时间下的外观、黏度以及酸值变化规律,并借助GC/MS对油样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时间氧化下添加金属Cu、Fe的油样颜色、黏度变化更剧烈,氧化后酸值更高,说明在金属催化氧化下,液压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差。GC/MS分析表明:在金属作用下,航空液压油长时间氧化后抗氧剂消耗更剧烈,且生成了小分子烷烃以及少量的醇、酮、酸、酯等化合物,造成了油品理化性能的变化以及氧化安定性变差。(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11期)

胡雪莹,吕涯[2](2019)在《低黏度油品碳型组成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B/SH/T 0811方法对4种低黏度油品进行氧化安定性评定,并运用SH/T 0725方法对油品碳型组成进行分析,探究碳型组成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品中正构烷烃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其氧化安定性;油品中异构烷烃或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产生沉淀物;且油品中芳烃、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油泥的溶解性能。为提高氧化实验效率,改进NB/SH/T 0811方法的氧化时间和催化剂等氧化条件,探究氧化条件改变对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氧化条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但不同的催化剂可能对某一评定指标产生特殊影响。(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11期)

王友昊,李法社,王文超,陈煜[3](2019)在《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光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以小桐子生物柴油为研究对象,在20℃下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处理48 h,并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氧化安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柴油氧化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以紫光为代表的短波长光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氧化的促进作用最强,其诱导期由5. 12 h降至2. 65 h,减少48%;波长较长的红光对生物柴油氧化的促进作用最弱,其诱导期降至4. 61 h,减少10%。对不同波长的光处理的生物柴油进行酸值滴定、成分分析和紫外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光波长的减小,生物柴油的酸值从0. 2577 mg/g增加到0. 3438 mg/g;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亚油酸甲酯的相对含量降低;共轭双键的吸收峰增大。说明光波长越短,对生物柴油氧化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朱雅男,王茁,闫瑾,许扬[4](2019)在《铜元素对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商用车上的驱动桥差速器齿轮垫片及部分衬套的材质由钢改为铜合金镀层材料,道路试验发现齿轮油中铜元素含量严重超标。针对铜元素对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铜合金颗粒含量和不同铜元素含量两个方面对试验油进行热氧化安定性试验。试验油中的铜元素含量在0~1000 mg/kg范围内,试验温度为(150±1)℃,空气流量为(85±5) m L/min,依据试验油理化性能的表征结果,铜元素抑制试验油的氧化,随着试验油中铜元素含量的增加,抑制氧化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润滑油》期刊2019年05期)

张守杰[5](2019)在《环烷基油运动黏度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种克拉玛依的加氢环烷基油的运动黏度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40℃运动黏度分别为30.64 mm~2/s,46.52 mm~2/s,68.13 mm~2/s和100.30 mm~2/s。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铜片氧化法分别测定了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的酸值。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依次为171.9℃,173.4℃,174.1℃和174.5℃;氧化后酸值依次为3.02 mg/g,2.76 mg/g,2.54 mg/g和2.42 mg/g。随着加氢环烷基油40℃运动黏度的增加,起始氧化温度也逐渐提高,而氧化后酸值则逐渐下降,加氢环烷基油的氧化安定性越好。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酸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另外,4种加氢环烷基油均对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T501)有良好的感受性。(图6表3参考文献3)(本文来源于《合成润滑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苏彬[6](2019)在《变压器油碳型组成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实验的方法对变压器油不同状态下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变压器油的成分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压器油抗氧化能力随芳烃含量和精制深度的而变化。在加入抗氧剂后,变压器油的抗氧化性能也取决于它的精制深度以及芳烃含量,同时变压器油对抗氧剂的敏感度也能影响其抗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周康,孙建武,王硕,王玉玲[7](2019)在《工业齿轮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工业齿轮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对比,简要阐述了3类氧化试验方法的原理和特点;采用代表性的工业齿轮油样品,选择试验耗时较短的DKA氧化试验、烘箱氧化试验及SH/T 0123—200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DKA氧化试验与烘箱氧化试验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与SH/T 0123—200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的试验结果对应性较强,适合用于工业齿轮油氧化安定性的前期筛选。(本文来源于《石油商技》期刊2019年04期)

宗营,姜旭峰,孙元宝[8](2019)在《国产某型航空润滑油高温氧化安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高温模拟氧化装置,考察了不同温度和金属催化作用对国产某型航空润滑油(X)的颜色、运动粘度和酸值的影响.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该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氧化安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X的颜色从浅黄色变为黄色、棕色直至黑色;航空润滑油的OIT值能灵敏地反映油样间氧化安定性的差异;温度对X的粘度、酸值和OIT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金属催化则使其粘度大幅降低,酸值明显增大,OIT值有所降低,导致X的氧化安定性明显下降;金属铁比金属铜对X的热氧化安定性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胡雪莹[9](2019)在《电气绝缘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油品的基本性质及结构组成进行了测定。在《NB/SH/T 0811-2010未使用过的烃类绝缘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方法基础上对氧化条件的改变进行了探究,确定了铜丝/164h、40ppm Fe~(3+)/72h两种氧化条件,同时进行氧化实验。通过对氧化后酸值及油泥质量,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氧化结果的影响及油品烃类结构组成与不同氧化产物的联系;采用ICP测定氧化过程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ESI-MS测定氧化后油样中的酸性物质的组成及含量,XPS测定油泥中主要元素的化学形态及含量以及GPC测定油泥中正庚烷不溶物的相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情况。此外,还进行了添加微量酚类抗氧剂的氧化实验并对抗氧剂进行了理论计算,由此分析抗氧剂性能的优劣及油品对抗氧剂感受性的好坏。结果表明:铜丝对酸性物质的生成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而40ppmFe~(3+)作对油泥的产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芳烃和硫的存在在氧化前期能够起到抗氧化作用;直链烷烃含量高有利于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油品氧化后生成的酸性物质中,多环环烷酸占大部分,说明多环烷烃更易被氧化生成酸性物质,且支链烷烃也易被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单环芳烃含量越高,油泥中烃类沉积物越多,大分子量的不溶物含量也会变高,且分子量分布也会变宽;但一定的芳烃和环烷烃有利于油泥的溶解性能。抗氧剂抗氧化性能的理论结算值表明酚类抗氧剂羟基对位取代基C数越多,抗氧化活性越高,但支链越多抗氧化效果越差。(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9)

曲瑞娜,夏明桂,何秋瑾,王彩凤,周玉清[10](2019)在《络合脱氮提高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氧化安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氮甲基吡咯烷酮精制后的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为原料油,用自主研制的脱氮剂XW-1和吸附剂XW-2对原料油进行脱氮吸附。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脱氮剂的加入量对原料油中碱性氮含量影响;分析了碱性氮含量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110℃、反应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的条件下,加入0.6%-1%的XW-1,碱性氮含量从19.19ug/g降低到0.231ug/g,脱氮率可达98.9%,氧化安定性从150min提高到211min。加入0.3%的XW-2补充精制,氧化安定性从211min提高到236min。(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热氧化安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NB/SH/T 0811方法对4种低黏度油品进行氧化安定性评定,并运用SH/T 0725方法对油品碳型组成进行分析,探究碳型组成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品中正构烷烃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其氧化安定性;油品中异构烷烃或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产生沉淀物;且油品中芳烃、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油泥的溶解性能。为提高氧化实验效率,改进NB/SH/T 0811方法的氧化时间和催化剂等氧化条件,探究氧化条件改变对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氧化条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但不同的催化剂可能对某一评定指标产生特殊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氧化安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长春,费逸伟,马军,彭显才.基于金属催化氧化的航空液压油氧化安定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9

[2].胡雪莹,吕涯.低黏度油品碳型组成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9

[3].王友昊,李法社,王文超,陈煜.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J].应用化学.2019

[4].朱雅男,王茁,闫瑾,许扬.铜元素对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J].润滑油.2019

[5].张守杰.环烷基油运动黏度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合成润滑材料.2019

[6].苏彬.变压器油碳型组成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分析[J].炼油与化工.2019

[7].周康,孙建武,王硕,王玉玲.工业齿轮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的对比研究[J].石油商技.2019

[8].宗营,姜旭峰,孙元宝.国产某型航空润滑油高温氧化安定性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胡雪莹.电气绝缘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10].曲瑞娜,夏明桂,何秋瑾,王彩凤,周玉清.络合脱氮提高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氧化安定性[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5胜利3号喷气燃料高雷诺数热氧化安抗氧化剂对燃料ZH-100热氧化安定性一6图3一7胜利3号喷气燃料高雷诺数热铜离子含量对喷气燃料动态热氧化安定一4天津3号喷气燃料高雷诺数热氧化安一2天津3号喷气燃料高雷诺数热安定性实...

标签:;  ;  ;  ;  ;  ;  ;  

热氧化安定性论文_王长春,费逸伟,马军,彭显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