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特性论文_李熙宁,汲胜昌,崔彦捷,潘亮,祝令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压,特性,转矩,油纸,过程,电晕,直流电机。

电压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熙宁,汲胜昌,崔彦捷,潘亮,祝令瑜[1](2019)在《交直流复合电压中直流分量对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绝缘承受交直流复合电压的作用,其中直流电压分量对油纸绝缘的影响相比纯交流电压更为复杂。针对复合电压中直流分量对极不均匀电场下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脉冲电流法的局部放电测量系统,着重对比了不同直流分量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在起始放电和预击穿阶段的局部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空间电荷积聚形成的反向电场使得起始放电电压和击穿电压随着直流分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整个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直流分量增加时放电脉冲重复率与放电量会降低,而平均脉冲等效时间和等效频率与直流分量间没有表现出直接关系;随着直流分量的增加,局部放电分布相位开始向正半周期移动。实验结果可作为含不同直流分量交直流复合电压下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金颀,杜志叶,邱志斌,周涛涛,阮江军[2](2019)在《大直径屏蔽球电晕特性与起晕电压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直径屏蔽球的电晕特性,提高直流换流站阀厅绝缘设计能力,依据典型阀厅屏蔽球尺寸设计了直径100 mm到600 mm的试品球,开展了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的正(负)极性电晕试验,提出了表征电极周围空间电场分布的特征集,将其作为输入量,引入支持向量分类机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屏蔽球的电晕起始电压预测。试验得到了负极性起晕场强与球径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其中两种试验布置作为训练样本,预测另一种试验布置的起晕电压,结果表明: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负极性起晕电压预测结果同试验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5.19%、4.99%和4.33%,预测值拟合曲线与试验值基本相符,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能通过已有试验数据预测相似环境下结构相异样本的同极性起晕电压,为起晕电压数值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杨建飞,曹伟,李德才,邱鑫,刘训[3](2019)在《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零电压矢量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直流电机(BLDCM)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法的实现最终落实到电压矢量的选择和发送上,其中零电压矢量的正确定义和使用对电机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详细分析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反电动势非正弦、存在关断相条件下零电压矢量的定义方法,并对所得到的零电压矢量作用条件下电机电流、端电压和转矩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指出,零电压矢量选择不当会引起关断相续流二极管续流,从而导致关断相产生负转矩,影响电机性能,背离了两相导通的控制初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零电压矢量的改进控制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新电压矢量选择表,通过合理选择零电压矢量能够有效避免关断相产生转矩,进而改善电机控制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张逸,李为明,张嫣,邵振国,吴颖[4](2019)在《考虑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工业过程电压暂降耐受特性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以过程参数免疫时间(PIT)为电压暂降耐受力指标,提出一种考虑运行方式影响以及多设备备用情形的工业过程电压暂降耐受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运行方式下节点的连通性,结合电压暂降发生点分析影响范围;其次,建立原始过程故障树并根据受扰设备的判断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受扰过程故障树;最后,利用单一设备的PIT计算全过程PIT以评估全过程的电压暂降耐受特性。对某实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过程进行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12期)

滕予非,李小鹏,焦在滨,陈沧杨,张宏图[5](2019)在《特高压直流分压器传变特性及其对电压突变量保护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分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数据源头,其传变特性对直流线路保护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直流分压器的传变特性分析着手,建立了直流分压器分压回路等值电路模型,推导了直流分压器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其阶跃响应动态性能。特别地,研究了二次分压板拓扑结构以及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对传变特性的影响。利用PSCAD/EMTDC,构建了西南某特高压直流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直流分压器传变特性对电压突变量保护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二次分压板取消低压臂电容时,故障后分压器二次侧感受到的电压突变量较实际电压突变量更大,有利于提升电压突变量保护的灵敏性,提升保护抗过渡电阻的能力。研究结论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分压器选型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23期)

郑殿春,沈湘东,郑秋平,陈春天,赵大伟[6](2019)在《电极介质覆盖SF_6间隙纳秒脉冲电压放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引入流体力学理论的对流-扩散机制,建立以自洽流体力学模型为基础的SF_6气体电极介质覆盖下的纳秒脉冲电压下的放电数学模型。采用MacCormack二阶精度反耗散的稳定格式,既顾了计算精度、计算量和收敛速度的要求,又克服放电过程间隙参量奇异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计算分析了0. 4 MPa,纳秒脉冲电压上升沿20 ns条件下,幅值分别为10、14、19和25 kV,以及幅值15和25 kV条件下的20、30和40 ns下的SF_6气体电极介质覆盖下的纳秒脉冲放电特性,以及放电过程带电粒子的运动行为与间隙电场影响机制,获得了脉冲电压幅值和上升沿对其放电过程的位移电流、传导电流以及总电流之间制约关系。研究结果对拓宽SF_6应用领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高春嘉,齐波,韩昊,高原,李成榕[7](2019)在《大尺寸油纸绝缘结构多电压应力下空间电场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设计可靠性主要依靠仿真计算及简易等效模型下的电场实测校验,缺乏大尺寸复杂结构下电场实测验证,该文利用研发的基于Kerr电光效应的空间电场测量传感器,针对换流变压器阀侧出线大尺寸油纸绝缘模型,获得了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及极性反转电压下,模型不同油道内油中电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①正极性直流电压下,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外侧油道的油中电场逐渐降低,内侧油道和中间油道的油中电场逐渐增加,稳态时内侧油道的电场强度比电容-电阻率(RC)模型计算值增大了2.04倍;负极性直流电压下,油道内电场特性与正极性电压下一致;②交流电压下,油中电场随加压时间基本保持不变,电场强度实测值与仿真值结果最大差异为4.08%;③极性反转电场下,极性反转时间越短,反转后油中电场越高,且不同油道内界面电荷积聚状态的不同会导致其油中电场过零点与外施电压过零点时刻不一致。该文提出了基于油纸界面电荷动态变化过程的油中电场分析方法,对直流电压及极性反转电压下油中电场及电荷特性进行了机理解释。(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牛博,唐鑫,张欣宜,孙善源,蔡鋆[8](2019)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电压互感器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IS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当中除了放电性故障所引起的事故外,也存在大量由机械故障所引起的事故,现行的检测手段多针对放电性故障,对机械性故障的检测与诊断较少。电压互感器(PT)是GIS设备中易于产生机械振动的设备,文中利用自行研制的GIS振动测试系统(GVTS),对某110 kV变电站GIS的PT处进行了检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T自身振动要强于其与相邻设备的连接处,PT中部振动最为强烈。文中的研究结果为现场检测GIS振动情况,对机械性故障的排查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11期)

黎大健,余长厅,陈梁远,颜海俊[9](2019)在《不同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信号分析法是带电检测变压器绕组及铁心机械状况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现场运行变压器振动特性掌握还不够充分,对不同电压等级变压器振动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变压器铁心及绕组振动机理的分析,利用所建立的振动测量系统,文中对77台在运电力变压器进行了振动信号测量与统计,电压等级涵盖了110~750 kV,分析了振动信号基频振幅、主频、基频比重以及频谱复杂度等振动参量的变化规律,基于大量现场振动普测数据,得到了不同电压等级变压器振动参量的特征值范围及其概率分布。文中给出了不同电压等级变压器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对于振动信号分析法的现场应用具有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11期)

唐钰政,李琼林,高健,彭政,王纯[10](2019)在《电压暂降下变频器运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电压暂降下变频器的运行特性对掌握典型敏感设备的安全工作区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研究电压暂降下,变频器带不同性质的负载时,能获得其运行特性的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变频器在不同原因引起电压暂降下的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单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叁相短路、叁相可控电压暂降等对其影响的规律,提取了电压暂降的幅值、深度等特征值.根据变频器的运行特性划定了其安全工作区,并给出了提高变频器对电压暂降耐受度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电压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大直径屏蔽球的电晕特性,提高直流换流站阀厅绝缘设计能力,依据典型阀厅屏蔽球尺寸设计了直径100 mm到600 mm的试品球,开展了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的正(负)极性电晕试验,提出了表征电极周围空间电场分布的特征集,将其作为输入量,引入支持向量分类机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屏蔽球的电晕起始电压预测。试验得到了负极性起晕场强与球径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其中两种试验布置作为训练样本,预测另一种试验布置的起晕电压,结果表明: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负极性起晕电压预测结果同试验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5.19%、4.99%和4.33%,预测值拟合曲线与试验值基本相符,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能通过已有试验数据预测相似环境下结构相异样本的同极性起晕电压,为起晕电压数值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熙宁,汲胜昌,崔彦捷,潘亮,祝令瑜.交直流复合电压中直流分量对油纸绝缘针板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9

[2].金颀,杜志叶,邱志斌,周涛涛,阮江军.大直径屏蔽球电晕特性与起晕电压预测[J].高电压技术.2019

[3].杨建飞,曹伟,李德才,邱鑫,刘训.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零电压矢量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4].张逸,李为明,张嫣,邵振国,吴颖.考虑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工业过程电压暂降耐受特性评估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5].滕予非,李小鹏,焦在滨,陈沧杨,张宏图.特高压直流分压器传变特性及其对电压突变量保护影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6].郑殿春,沈湘东,郑秋平,陈春天,赵大伟.电极介质覆盖SF_6间隙纳秒脉冲电压放电特性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7].高春嘉,齐波,韩昊,高原,李成榕.大尺寸油纸绝缘结构多电压应力下空间电场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9

[8].牛博,唐鑫,张欣宜,孙善源,蔡鋆.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电压互感器振动特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9

[9].黎大健,余长厅,陈梁远,颜海俊.不同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统计分析[J].高压电器.2019

[10].唐钰政,李琼林,高健,彭政,王纯.电压暂降下变频器运行特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薄膜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图不同PEO-DME掺杂比例的器件的电流密度...互补色白光器件(a)和叁基色白光器件...可编程直流电源两腔自检测压电泵输出性能效率特性曲线

标签:;  ;  ;  ;  ;  ;  ;  

电压特性论文_李熙宁,汲胜昌,崔彦捷,潘亮,祝令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