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论文和设计-王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包括:电路板;牛角插座,牛角插座用于安装在ICT针床,并且安装于电路板前端处;排线插座组,包括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排线插座分别安装于电路板上;排线插座组与牛角插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电路板、牛角插座和排线插座组组合使用,在安装时,只需要焊接ICT针床的测试针点即可,焊接线线数量减少50%,同时免去了剥线和牛角引肢镀锡工序,ICT针床制作周期至少缩短50%,起到实用性强和便于安装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3);牛角插座(1),牛角插座(1)用于安装在ICT针床,并且安装于电路板(3)前端处;排线插座组(2),包括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排线插座分别安装于电路板(3)上;排线插座组(2)与牛角插座(1)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3);

牛角插座(1),牛角插座(1)用于安装在ICT针床,并且安装于电路板(3)前端处;

排线插座组(2),包括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排线插座分别安装于电路板(3)上;

排线插座组(2)与牛角插座(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角插座(1)设有32根接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角插座(1)还设有33号接线端和34号接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插座组(2)分为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分别与牛角插座(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位于第二排线插座CON2侧,并且第二排线插座CON2固定在电路板(3)的右侧端,第一排线插座CON1固定在电路板(3)的中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线插座CON2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插座组(2)设有定位凹槽(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1)朝向电路板(3)的右侧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

背景技术

行业ICT针床连接排线通常使用标准的34PIM或64PIN两种。而目前大多数电子工厂制ICT针床的时候使用接线或用线或用绕线枪绕线的方式从牛角座引出线接针床测试真点。

一个ICT针床通常需要150-600个测试针点。算上焊接牛角座就要焊接300-1200个点,且在焊接牛角线前需要剥线和镀锡两个前工序,存在工作量极大和ICT针床制作效率低。

如图1所示,该ICT针床3个32PIN牛角,需要焊接96个点,且焊接之前需要剥线192次(即两端剥线),镀锡96次牛角针镀锡,存在增加针床制作周期,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使制作成本增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ICT针床牛角部份直接插线即可,无需焊接,另外,焊接线数量减少50%,起到缩短ICT针床制作周期的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包括如下。

电路板。

牛角插座,牛角插座用于安装在ICT针床,并且安装于电路板前端处。

排线插座组,包括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排线插座分别安装于电路板上。

排线插座组与牛角插座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牛角插座设有32根接线端。

具体进一步,所述牛角插座还设有33号接线端和34号接线端。

具体进一步,所述排线插座组分为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分别与牛角插座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位于第二排线插座CON2侧,并且第二排线插座CON2固定在电路板的右侧端,第一排线插座CON1固定在电路板的中部位置。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排线插座CON2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

具体进一步,所述排线插座组设有定位凹槽。

具体进一步,所述凹槽朝向电路板的右侧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电路板、牛角插座和排线插座组组合使用,在安装时,只需要焊接ICT针床的测试针点即可,焊接线线数量减少50%,同时免去了剥线和牛角引肢镀锡工序,ICT针床制作周期至少缩短50%,起到实用性强和便于安装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2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包括如下。

电路板3。

牛角插座1,牛角插座用于安装在ICT针床,并且安装于电路板3前端处。

排线插座组2,包括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排线插座分别安装于电路板3上。

排线插座组2与牛角插座1相连接。

本结构通过电路板3、牛角插座1和排线插座2组组合使用,在安装时,只需要焊接ICT针床的测试针点即可,焊接线线数量减少50%,同时免去了剥线和牛角引肢镀锡工序,ICT针床制作周期至少缩短50%,起到实用性强和便于安装优点。

其中ICT针床的接线头,该牛角插座1插置于接线头内,牛角插座1的扣头扣于接线头上,起到快速连接作用,排线公头依次插置于排线插座组2上,至少二个排线插座有助减少电路板3的整体体积,其中排线公头的导线依次上下叠加在一起,使外观看起到整洁和美观作用。二个排线插座之间留有一定空间,方便排线公头快速安装排线插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牛角插座1设有32根接线端。所述牛角插座1还设有33号接线端和34号接线端,预留两个连接端,便于其它地方使用。

另外,所述排线插座组2分为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分别与牛角插座1相连接。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依靠电路板3的导电端实施电信号传输;再者,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位于第二排线插座CON2侧,并且第二排线插座CON2固定在电路板3的右侧端,第一排线插座CON1固定在电路板3的中部位置,起到方便安装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排线插座CON1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和所述第二排线插座CON2另一侧镀锡的长度5mm,提升整体的焊接可靠性,使第一排线插座CON1和第二排线插座CON2可靠固定在电路板3上。

另外,所述排线插座组2设有定位凹槽201。所述凹槽201朝向电路板3的右侧处。有利于让排线公头固定在排线插座组2内,使不容易移位和起到固定连接。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0864.3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1710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G01R 1/073

专利分类号:G01R1/073;G01R1/04

范畴分类:31F;

申请人: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广教社区居民委员会置业路1号之一

发明人:王鹏

第一发明人:王鹏

当前权利人: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尤伯朋

代理机构:44283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减少ICT针床接线数量的转接板论文和设计-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