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_郭鹰,何世伟,吴晓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仪器设备,科学,平台,条件,仪器,基础,科技。

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鹰,何世伟,吴晓玲[1](2013)在《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浙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以浙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为例,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平台2006—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是,从长期效应来看,平台的规模对平台使用功效的发挥具有正向的影响;从动态效应来看,虽然平台规模的扰动对平台功效的冲击短期有所波动,但总体以正向的冲击为主,且正向累积效应显着;平台的规模与使用功效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后者不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平台结构对使用功效的影响均为正向的,但弹性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李振永,杨晓洁,路洁,张富国[2](2012)在《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重组、共享,以及科学仪器资源社会化服务,是科技基础条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宁夏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的概况及成效,总结了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结合目前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管理》期刊2012年06期)

卢飒,王思然[3](2011)在《科研设备使用率明显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获悉,在加入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呈两位数增长。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自成立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贵阳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1-09-09)

[4](2011)在《整合仪器共享资源 全面推进服务创新——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十一五”期间成果显着》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十一五"时期浙江省首批建设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以下简称大仪平台)自2006年4月3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在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省政府《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本文来源于《今日科技》期刊2011年08期)

谢峰[5](2011)在《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绩效考评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06]56号)精神,2006年7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以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为目的,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利用"为目标,建立并开通了全(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7期)

何世伟[6](2009)在《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的运行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建设背景和意义,结合平台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平台在宣传推广、联合评议、项目申请和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指出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9年17期)

杨学良[7](2007)在《自家仪器众家享 省钱增效缘一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我们的带钢生产线年产量60万吨,每年可为企业创造24亿元的销售收入。您可不知道,这个‘心肝宝贝’去年差点没把我们急死。”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科研所专家陈茂敬至今忘不了生产线刚试车时遇到的那尴尬一幕。 去年10月,寄托着泰钢近万职工希望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07-12-01)

窦晓竹[8](2007)在《长叁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窦晓竹)价值昂贵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长叁角地区可共享共用,6月21日正式开通的“长叁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将大大提高“大仪”的使用率,有效降低各地科技创新成本。这标志着长叁角(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07-07-02)

[9](2007)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各设区市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教育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直各科研院所,各高等院校,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发挥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优势,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提高其利用率,共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科技部等四部委《"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和省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科(本文来源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期刊2007年17期)

马世骁,张国忠,徐万红,张旭明[10](2003)在《并行工程在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系统化、科学化的挑战,新思路、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行工程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的系统化方法。文章分析了并行工程的原理、特点和组织形式等关键性问题,并将其首次引入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用网络建设之中,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用网络设计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相应的网络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建立了相应的网站。(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06-30)

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重组、共享,以及科学仪器资源社会化服务,是科技基础条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宁夏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的概况及成效,总结了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结合目前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参考文献

[1].郭鹰,何世伟,吴晓玲.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浙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案例研究[J].开发研究.2013

[2].李振永,杨晓洁,路洁,张富国.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12

[3].卢飒,王思然.科研设备使用率明显提升[N].贵阳日报.2011

[4]..整合仪器共享资源全面推进服务创新——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十一五”期间成果显着[J].今日科技.2011

[5].谢峰.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绩效考评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1

[6].何世伟.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的运行机制探讨[J].科技资讯.2009

[7].杨学良.自家仪器众家享省钱增效缘一网[N].中国财经报.2007

[8].窦晓竹.长叁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通[N].江苏科技报.2007

[9]..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

[10].马世骁,张国忠,徐万红,张旭明.并行工程在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C].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2003

论文知识图

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辽宁省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系...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服务平...操作界面(下转第40页)操作界面(下转第40页)

标签:;  ;  ;  ;  ;  ;  ;  

科学仪器设备共用论文_郭鹰,何世伟,吴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