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相濡以沫”探微

庄子“相濡以沫”探微

论文摘要

庄子"相濡以沫"的表达充满了对儒家"仁义"的批判。在"泉涸"的失序社会环境中,个体只有以"仁义"来相互慰藉,而在有"道"的"至德之世","仁义"则是一种多余,人们不需要以"仁义"来"相濡以沫",只需"相忘于江湖"。庄子在对"仁义"批评的同时,表达了自己"至德之世"的政治理想,然而这种"至德之世"带有明显的空想化色彩。

论文目录

  • 一、“泉涸”:对社会现实的影射
  • 二、“相濡以沫”:对“仁义”思想的批判
  • 三、“相忘于江湖”:对理想社会的期许
  • 四、余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旭鹏,赵文丹

    关键词: 庄子,相濡以沫,仁义,至德之世

    来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哲学

    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荀子政治哲学的‘和合’思想及其现代价值”(18JK0599)

    分类号: B223.5

    页码: 36-41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25K

    下载量: 2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庄子“相濡以沫”探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