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公众参与过程的思考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公众参与过程的思考

张琦琪

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基于对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公众参与过程的研究与思考,从信息传递、任务书、场所氛围和运营管理几方面,浅谈综合文化区规划设计。

关键词:公众参与;文化区;规划设计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概念提出于1996年,从初次提案至今历时良久。通过向世界各地建筑师提案,意图打造一个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的综合文化区。

2001年,香港政府通过初次方案评选,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了诺曼·福斯特的“天幕”方案。然而,此时的西九采取“公私营合作”的发展模式,将规划范围分区域交予地产商负责,而“文化”似乎不是重点,这种规划模式遭到香港本土及各方人士的质疑。香港政府在多方压力下就西九问题开展公众咨询。

在长达6个月的资讯后,2006年香港政府宣布设计方案推倒重来,重新制定核心文化设施的任务书,并于同年成立西九龙文化艺术设施咨询委员会,令其审视文化区核心设施发展和营运的需求和财务需要。经过与港本艺术界和相关团体的协商后,咨询会重新制定了任务书,建议以低密度的方式发展西九。2007年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成立,负责接受和回应公众意见,改正前期由财团管理西九建设造成的偏差,然而关于的西九地区建设的争议依然不断。

2009年10月至次年1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开展了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以了解公众在规划及软硬件发展的诉求及期望,以及艺术界对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期间共举行了66场公众活动,并为不同组别身份的公众人士举办了多场小组会议,令其从专业及使用者的角度发表看法,据此重订任务书,并建议随后参与竞争的设计者参考此次的公众意见。

第二阶段的公众参与于2010年8月至11月进行,管理局向公众介绍了三组来自设计师的概念规划方案的图纸、视频及模型,并在此后举办了27场公众活动,开展“西九未来在您手”的设计论坛等。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意见,进行方案选择和修改,并将最终选择的结果向公众进行公示。

第三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于2011年9月至10月展开,期间向公众介绍了以Foster的方案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另外两个的可行性特点发展而成的方案,并据此再次发放问卷进行公众咨询,整理后提交后续有关部门决策核准。至此,西九文化区的规划建设方案大体确定,相较于前版方案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传统的文化区设计方法体现为线性的设计模式,并以建筑、规划师等设计者为主导,而使用者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被分析、假设和揣度。而公众参与下的综合文化区规划设计,体现了多方共同主导的设计过程,其结果往往能够得到较高的评价。西九文化区的公众参与过程很多值得被学习的亮点,但同时也有所欠缺,本文据此提出几点关于综合文化区设计公众参与的思考。

1、保证真实信息的传达与接收

在文化区初期进行公众咨,可以正确把握使用者的诉求,及时对设计系统和框架进行调整。但是实现其目的的基本前提,是保证操作过程中真实信息的传达与接收。

西九管理局对三位设计师方案进行的展示,内容只包括模型、平面图和一些互动的装置等,而对于更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以及在前一阶段通过咨询收集的意见等并未进行公示。在进行咨询时,虽然举办了近百场公众参与活动,通过举办论坛、问卷调查、收集书面意见和媒体回馈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但是由于长期不断地反复资讯,以及在提交意见时的各种限制,收集的意见大多比较空泛。

操作者应在前期对项目现有的客观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其所涉及的领域不应仅限与建筑和规划专业的模型、平面图等,最好还要包含设计背后的研究报告以及造价等信息,可能会涉及到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和教育等相关领域,并且将之全面、真实地提供给公众进行参考。

在这之后,还需保证公众的意见能够被充分、长期地接收,不能只收集空泛的意见,例如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和限时的发言等,咨询方式应能够充分表达公众的意见,比方说多方论坛、运用新媒体平台等。并且在之后能够将公众的意见和顾虑直接反映在备选方案之中,更有利于激起公众参与的热情。

2、使用者共同参与制定任务书

在第一次公众参与活动中,资讯委员会听取艺术界的诉求,并综合市场调查报告和顾问的建议,修改原任务书为建设15个表演艺术场地和提供最少3公顷的广场,并增设一座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机构,以及用来推广文艺创意产业的文化机构。在满足文化界需求和期盼的同时,顾及了各类设施的个性和技术配套特点。

综合文化区是服务性公共设施,功能的合理配比尤为重要。传统的设计任务书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控制,以开发商、政府和设计师等设计者的立场对环境场地进行定位,以满足单方利益为主,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文化区“文化”功能分配不合理。为了使综合文化区能够成为真正的“文化区”而不是“地产项目”,综合文化区在规划时首先需要一份符合文化活动需要的任务书。因此,在项目任务书的制定时,可以邀请文化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调整文化设施和附属设施的配比,制定出合理分配功能的任务书,为后续文化区的文化活动提供最合适的硬件条件,并且满足文化区自给自足的运营。

3、鼓励公众对文化区“氛围”进行评判

在九龙文化区初期的“天幕”方案中整个建筑面宽近900米,对维多利亚湾的整体环境影响十分严重。在后来的竞标过程中,管理会听取了来自公众的意愿,积极鼓励香港本土设计师参与投标,在第二轮投标中选取了“城市森林”、“文化经脉”和“文化新尺度”三个竞标方案。经过多方听取意见以及香港本土设计者们的努力,提案均都对九龙的背景做出了更多的回应。

拉普卜特在其《建成环境的意义》中反对以设计师、评论家的感知来对建成环境判断的“高雅风格传统”,注重从公众和日常的角度对建筑环境进行认知。雅各布斯也批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的场所,认为其缺乏城市及大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内涵。建筑是具有长久性的物质,一旦建成都将对城市造成影响,文化区更是地区性的文化标志,此类公共建筑的建成,影响的不是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公众是城市和建筑永久的接受者。所以设计者在进行认知和判断的时候,要从自我意识延伸到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体验,才能够塑造出理想、活力的环境。当地的设计者要听取并研究使用者的诉求,公众对城市的认知,他们作为设计者同时也是使用者,同样有责任帮助非建筑专业人士,提出来自不同环境认知、社会认识文化背景的有益建议,为项目的完善献计献策。

4、对于未来运营管理的考量

运营管理是影响文化区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地产商全权负责文化设施的规划,可能导致文化区过于商业化,使文化区变成“地产项目”。剧场和其他表演场地的管理和使用权应该属于艺术团体,节目的策划与费用应该由艺术界和公众共同参与决定。同时为避免入不敷出等可以根据市场调查配置气质相符的文化创意商业,文化活动宜根据受众者调研结果,合理调整活动的盈利性质、时间分布和场次的安排。向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艺术宣传,使大众能跨越自身的层次欣赏艺术、参与互动。比如向积极的年轻人宣传传统的粤剧文化,让喜欢古典乐曲的观众也能够喜欢上流行音乐等。

结语

建筑、环境和人是整体系统,并且是以其中的人为主体存在的,所以场所环境一旦脱离公众就会死亡。香港九龙文化区从思路提出至今二十年,在曲折的发展中摸索出了发展道路,其历程对今日相同类型的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法带来了启示。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路进行规划设计,基于建筑环境中的人为出发点,才能营造出舒适、亲切、充满活力的建筑空间环境。

标签:;  ;  ;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公众参与过程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