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

王松岭葛兆坤

中原大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处环境较为复杂,由于涉及水资源应用做好工程防水防渗工作有助于整体质量的提升。下面文章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技术应用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防渗施工;施工技术;水利防渗

引言

工程的建设质量一直都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关注的重点,在各类质量问题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工程渗透问题。在水利工程中,出现渗透问题就会对整个水利工程设施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必须要将水利工程渗透问题作为工程施工中重点考虑的内容。

1水利水电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最常用的防渗手段当属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机理是借助如液态水、浆液一类的高速水流来切割地层结构,而后将事先预调好的泥浆同样以压力喷射的方式灌注到前期切割留下的缝隙中,以促使泥浆与土层的充分混合。当混合了泥浆与土层的地层完全凝固后,地层整体的坚固整体便会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如此,因泥浆在实际运用前还经历了高压压缩的处理工序,使得材质的物理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可对水利水电工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避免出现建筑内部结构损坏的风险。

1.2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坝体劈裂灌浆技术要求工作人员沿着坝体自身的应力方向,并沿着该方向劈裂,同时往里注入泥浆,沿着直线连续注浆进行加固,由于灌浆时容易形成一定压力,所以能够有效灌浆,并且能够堵塞漏洞,切断裂层,提高土坝坝体的防渗透能力,加固坝体,提高坝体的坚实度,重新排列土坝的内部应力,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1.3混凝土防渗墙

在堤防防渗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主要是通过对防渗墙厚度进行调整,利用混凝土材料自有的强度和防渗性,使堤防能够处于一个稳定良好的状态。从防渗施工的角度出发,其主要可以划分为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与锯槽防渗墙两种类型,前者对设备要求与施工现场要求较高,需要多台搅拌机同时作业,将水泥直接输送至土体内部,再进行搅拌作业,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搭接工作,实现防渗墙的整体防渗效果。第二种锯槽防渗相对来说技术要求更加更严格,其需要采用锯槽设备开展作业,通过凹槽切割成型实现防渗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防渗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人员都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设置防渗墙厚度,确保防渗效果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质量要求。

1.4排水固结法

这种技术对泥炭土层不太适用,比较适合软弱土层以及饱和土层的处理。这个方法一般分为加压以及排水两个系统,通过在建造以前实施加压再把土体空隙中的水排出去,使其慢慢凝固,达到提高水利工程强度的目的。这种技术在针对适用对象上存在着局限性,所以需要提前测试好地质,如果土质适合则可以运用这种技术进行防渗施工。这个方法由于节省人力和物力以及施工方便,所以多常用于工程防渗施工。

2水利工程中造成渗漏的主要因素

2.1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施工材料中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就会造成混凝土凝固时间较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凝固后的坚固度就会降低。混凝土调配比例没有达到施工标准,其中砂、石、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就会造成混凝土疏松,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水利工程中如果使用的钢筋防腐处理技术欠佳,在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由于水气的渗入使得钢筋被氧化,整体结构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水利设施表面开裂。

2.2外界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量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因素加以重视与关注。纵观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结合传统的工作经验,考虑极端天气、地质因素等自然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当施工中偶遇极端天气、暴雨天气、连续阴雨天气时,会导致施工积水难以排除,增加施工面作业难度。进而加大工程发生渗漏问题的几率。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若因施工地质条件限制会导致工程排水性较差,会对工程排水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水利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3施工中遗留的缝隙

一般来说,一个水利工程其施工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即使对水利工程已经进行了分包,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依然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一般在施工时,施工人员会将建筑面积较大的工程先划分成几个小部分,然后再依次进行施工,最后再将这几部分之间进行合拢抹墙的操作。但是由于在实际的施工队伍中,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不同,所以就很可能造成有些小部分之间存在缝隙,而这些缝隙也就是水利工程发生渗水的高发地带。

3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3.1优选高质量材料

为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质量,除了技术方面的保障外,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关乎施工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施工单位需务必对实际施工中的进场材料质量予以严格把控,并科学选择最适宜的防渗材料,以此方能保证材料相关功能的充分发挥,并提升工程结构的完整性。

3.2堵漏防水施工处理

除了实现安装防水墙避免水利工程渗透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结构检查过程中重点排查透水的现象也是重要的预防方式。当发现渗水问题刚刚出现时,应当在混凝土表面涂刮防水材料,这样就会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从而有效控制渗水情况。针对渗水量较大的情况,技术人员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对防渗工作进行细致划分,特别是要注意细节的处理。结合水利工程渗水问题的实际情况在渗水量较大区域埋管注浆,在渗水量较小的区域可以采取填堵的方式,多次反复进行施工处理。另外结合水利工程具体施工结构特点可以选择涂抹刚性或者是柔性防水材料,该措施能充分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能力。对于变形缝渗水的问题要具体考虑变形缝的形状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变形缝的防渗处理对于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和处理需要工程施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在完成上述各类堵漏措施后还需要对漏水处进行密封处理,确保整个工程的完整性,在工程缝隙之间放置木条,也能够避免渗透问题的出现。

3.3工程建成后的日常维护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就会很快投入使用,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定期对工程进行监测和维护。因为尽管施工过程中使用再好的材料,由于长时间在水中使用或者自然灾害的侵袭,都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长期进行维护和严格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那里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渗透的面积逐渐扩大。

3.4完善防渗排水处理系统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跨线长、建设期长、水文和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结构多等特点,其中对于膨胀土处理和防渗处理都是复杂的难题,采用“金包银”+“土工膜”+“衬砌面板”的方式填筑渠堤不但能很好的控制膨胀土问题,而且还能对渠道内、外的水渗入渠堤起到双向控制作用;另外在地下水较多渠段,渠道底部采用土工布、排水板、透水软管、减压井等综合排水措施对地下水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防止因地下水压力造成底板衬砌的破坏从而造成渠道内水的外渗。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然,鉴于不同的施工技术均有其相应的施工标准与原则,故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针对不同施工技术的使用还需施工单位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予以合理选择;如此才能在提升单位自身施工水平的同时保证理想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8):57.

[2]张路军,简析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