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水霞: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欧阳水霞: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护理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7 年5 月至2018年5 月我院接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8 例,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4 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措施预防院内呼吸道护理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率,对照组为23.5%,观察组为2.9%,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提供呼吸护理,可有效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呼吸护理;急性左心衰竭;呼吸道感染

0 引言

患者住院过程中引发的感染为院内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感染,会明显加重病情,并带来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甚至还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1]。在现代化临床医学改善中,护理服务模式不断调整,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提升,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保障。针对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呼吸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析呼吸护理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接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8 例,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4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5 例,患者年龄为50-78 岁,平均(66.3±3.2)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4 例,患者年龄为51-78 岁,平均(65.7±3.5)岁。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同治疗与检查。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方法,发病初期协助患者端坐卧位。针对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增强肺活量。维持病房干净卫生,保持适宜温度,定期消毒病房。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实行无菌操作原则,制定合理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针对病情逐步稳定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简单的运动,以免长时间卧床。如患者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锻炼,以此增强体质,以免出现沉积性肺炎。如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需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应每隔一段时间为其拍背、翻身,并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如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痰液呈现出粉红色泡沫。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并让患者实行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以免出现呼吸道堵塞。如患者出现起到痉挛,护理人员需遵循医嘱予以氨茶碱治疗。如患者不能自主咳痰,护理人员需进行吸痰处理,并保持高流量吸氧,使用乙醇湿化处理,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如患者不能接受乙醇湿化,可降低乙醇浓度[2]。病情比较重的患者,可采取面罩加压吸氧,同时不间断的给氧,以加快空气交换速度,通过减少组织渗透的方式控制呼吸道感染。如患者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人员需定期清洁、消毒呼吸机,以免引发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随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定时检测,并记录患者体温、呼吸道感染的白细胞。护理人员还需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如患者情绪异常紧张或恐惧,护理人员还应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疏导,以免不良情绪状态对患者病情构成影响,加重病情进展。

1.3 统计学分析。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 19.0 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并利用t 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率,对照组为23.5%,观察组为2.9%,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4.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6±7.4)分,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对于一项扎根理论研究而言,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经验事实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为了探索“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机制”的理论模型,本研究拟以长三角地区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并以该群体对能促使他们做出“报名参与”决定的再就业培训特征的“看法”为质性分析内容,积极探究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机制。

印尼华语教学中断了30余年,实际上已不存在传统的华文教育。印尼华人的后代已被同化,融入印尼的主流社会。因此,我们必需更新对“华语”的认识,这样有利于解决印尼华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印尼语是印尼的国家官方语言,而华语或汉语是外语,所以我们应着力解决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印尼华语教学在政治上确保正确,保证华语教学在实行单一语言政策的印尼可持续发展。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机体功能差,容易引发系列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发生率比较高的并发症。为降低此种并发症的发生,需加强临床护理服务。相对比其他类型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比较高的原因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患者自身机体功能差,肺功能降低,心脏疾病很容易出现系列问题,由此再次促进病情进展。另外一方面是,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对于此类患者,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并不能取到很好的预防性效果,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呼吸护理就是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此种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但为确保护理效率,通常还需辅助展开多项护理内容。如卧床护理。在患者卧床休息的时候,护理人员应适当抬高床头,让患者维持半坐位或坐位,或保持患者两腿下垂状态,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患者肺水肿。此种体位能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3-5]。当然,护理展开中,护理人员还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帮助患者拍背咯痰,并将口腔与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掉,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治疗进展提供各类护理服务,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促进患者康复。而预防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对抑制病情进展,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必然会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住院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且还会引发患者紧张情绪。因此,呼吸道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6-8]。

综上所述,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提供呼吸护理,可有效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宋欣欣.呼吸护理在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41-242.

[2] 胡容.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3(1):92-92.

[3] 罗欢.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43.

[4] 段栋娥.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3(36):5045-5045.

[5] 桑翠萍.呼吸护理对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151-152.

[6] 罗涛.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211-213.

[7] 宋欣欣.呼吸护理在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41-242.

[8] 廉幼军,LIANYoujun.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4):217-218.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202

本文引用格式:欧阳水霞,夏艳红.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99+301.

标签:;  ;  ;  ;  ;  ;  ;  ;  ;  ;  ;  ;  ;  ;  

欧阳水霞: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