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西北边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北边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疆,抗战时期,巴里,西北地区,乾隆,天山,都统。

西北边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1](2019)在《祖国西北边疆的扶贫者——记“最美农发行人”张振威》一文中研究指出他是一名奉献在祖国大西北边疆维稳扶贫一线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让一个曾经是全地区的维稳重点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属于国定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闻名全乡的"乞丐村",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吐格曼贝什村,相继获得和田县"平安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村"、和田地区"‘五星级’党组织先进村"荣誉称号。感人的驻村事迹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采访和刊发报道,解学智董事长2017年(本文来源于《农业发展与金融》期刊2019年10期)

汪洪亮,鲍玉波[2](2019)在《立志“实振绝维”的边疆学术社团——北平西北研究社(1931-1933)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代中国边疆学术史上曾有多个同名的"西北研究社",体现了那时学界对西北研究的持续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1931-1933年存在的北平"西北研究社"及其刊物《西北研究》,对该边疆学术社团之始末、成员之构成及其边疆认识和开发西北的边政主张等问题做了简要梳理。该社团试图以"精准缜密之考察""为实际经营之贡献",即"实振绝维"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及其思想主张,反映了时人对中国边疆边政问题的关切。(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秦红发[3](2019)在《清代西北边疆交通与军事运输》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高度重视西北的交通体系建设,清政府沿河西走廊、内蒙古及外蒙古地区建成了完备的西北边疆交通体系,并逐步完善,为有效治理边疆将提供了可靠保障。左宗棠消灭阿古柏侵略者的战争期间,完善旧的运输体系,开辟了新的运输线路,即从归化城、包头向西,不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间道到达巴里坤。同时,还开辟了俄国粮源及运输线路,确保了军粮供给,使通往新疆的交通更有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赵向豪,陈彤,卢冰冰[4](2019)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以新疆南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农业发展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农民增收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农业发展,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规律为实现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研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1996—2015年南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耦合协调程度。[结果](1)在时间演化上,南疆农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农业发展,两者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状态;(2)两者耦合协调关系明显改观,由"九五"期初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为"十二五"期末的中级协调阶段,总体上经历了"波动上升—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的过程;(3)从空间分异角度来看,由于产业同质性逐渐增强,各地州耦合度变化趋同。[结论]南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相互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发展不够平衡。因此,通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差异化与品质化布局来实现南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9期)

周传斌,朱惜玉[5](2019)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学的西北发轫: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始末(1947~1952年)》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受到威胁。在此背景下,边疆学、边政学等学科得以兴起,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学者,成立了学术机构,并出版着作、创办刊物。1947年创建的国立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是当时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专业系科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民族学研究和教学机构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邵等弟[6](2019)在《西北边疆地区反恐警务合作研究——以国家安全体系构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恐怖主义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提高反恐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是考验各地警方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西北边疆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区域,因此,亟须认清形势,在反恐警务工作中完成战略转型。针对区域优势的转化带来的反恐工作的转变,西北边疆各省应转变思路,发挥本地优势条件,推动反恐警务合作机制构建。(本文来源于《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桑凡[7](2019)在《乾隆朝西北“内边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新疆以前,清朝就致力于经营嘉峪关以西地区,通过“建庙立碑”、“设官驻兵”等方式,加强了对哈密、关西地区的管理,形成了“哈密—关西过渡地带”。新疆开辟后,西北地区形成了一个“甘肃内地—甘肃新疆—新疆”的层级疆域结构。“甘肃新疆”的范围为天山东路,即乌鲁木齐、巴里坤、哈密、吐鲁番等地。从清朝的疆域定位看,该区域处于一种“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特殊位置,成为界乎二者之间的“内边疆”。该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移民区域,其发展依赖大量移民的进入。移民的类型主要有移驻的绿营与八旗、迁回吐鲁番的维吾尔人、安插的厄鲁特人、回归的土尔扈特部、发遣的罪犯,以及甘肃移民。其中,甘肃移民成为该区主要居民。与此同时,清朝开始变更战时钦差办事大臣的管理体制,绿营及郡县体系的建立,使得该区总体上被纳入陕甘总督的管辖范围。乾隆叁十六年(1771)后,随着满洲驻防的建立,乌鲁木齐参赞大臣、都统相继设立。乌鲁木齐参赞大臣负责总理乌鲁木齐、巴里坤二地的满营、绿营屯田事务,不节制郡县。都统的设立与该时期郡县建置的调整密切相关,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图是以都统兼理民政。都统体制的构建使得天山东路“内地化”进程遇阻,“边疆性”得以重新塑造。乌鲁木齐都统设立后权限不断扩大,但陕甘总督仍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东路地区的军政事务中,该地事权的整合最终以“内地”、“边疆”两种管理体制的结合而结束,呈现出一种类似“竞争性政治”的特点,这成为“内边疆”的显着特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郭鉴,刘淑红[8](2019)在《甘肃科学教育馆对西北边疆地区科学教育的推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近代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服务于抗战建国、开发西北的目标,甘肃科学教育馆于1939年创建于兰州。自建成之日起,甘肃科学教育馆通过培训教师、开办中心实验室、巡回教学、图书公开阅览、举办学术演讲、鼓励学术研究等多种方式来增进西北边疆学校之科学教育、普及社会民众科学知识、加强科学学术研究,虽环境艰难,物力堪忧、经费短缺,但得各界襄助,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西北边疆地区科学教育落后的现状。(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牛桂晓[9](2019)在《边疆·卫生·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医疗卫生建设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北地区的国防地位日显突出,国民政府为了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开始推行战时西北卫生计划。为此,国民政府设立了西北卫生专员办事处,统筹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协助各省建立地方卫生行政体系。在此基础上,西北各省开展了一系列的医疗卫生建设,以满足发展地方卫生、应对战时需求和服务国家抗战的需要。但由于中央和地方的掣肘,缺乏长远的规划,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赵璐,王连旗[10](2019)在《康乾时期巴里坤屯垦与西北边疆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里坤位于新疆东北部,扼守北路进疆门户,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区域性指挥中心,在清代新疆乃至西北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政府在巴里坤的屯田活动,既可以驻军备战,又可屯田积粮,减少从内地各省调拨协饷,因此,巴里坤是清朝康乾时期在新疆屯田的重心。康乾时期清政府在巴里坤主要推行了兵屯、犯屯、民屯,主要目的是解决战时军队粮草需要。清代初期在巴里坤屯田对清朝统一新疆、维护西北边疆安全、发展巴里坤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西北边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0年代中国边疆学术史上曾有多个同名的"西北研究社",体现了那时学界对西北研究的持续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1931-1933年存在的北平"西北研究社"及其刊物《西北研究》,对该边疆学术社团之始末、成员之构成及其边疆认识和开发西北的边政主张等问题做了简要梳理。该社团试图以"精准缜密之考察""为实际经营之贡献",即"实振绝维"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及其思想主张,反映了时人对中国边疆边政问题的关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北边疆论文参考文献

[1]..祖国西北边疆的扶贫者——记“最美农发行人”张振威[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9

[2].汪洪亮,鲍玉波.立志“实振绝维”的边疆学术社团——北平西北研究社(1931-1933)述论[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秦红发.清代西北边疆交通与军事运输[J].中州学刊.2019

[4].赵向豪,陈彤,卢冰冰.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以新疆南疆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5].周传斌,朱惜玉.中国本土化民族学的西北发轫: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始末(1947~1952年)[J].青海民族研究.2019

[6].邵等弟.西北边疆地区反恐警务合作研究——以国家安全体系构建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

[7].桑凡.乾隆朝西北“内边疆”研究[D].兰州大学.2019

[8].郭鉴,刘淑红.甘肃科学教育馆对西北边疆地区科学教育的推进[J].现代教育科学.2019

[9].牛桂晓.边疆·卫生·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医疗卫生建设述论[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

[10].赵璐,王连旗.康乾时期巴里坤屯垦与西北边疆安全[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  ;  ;  

西北边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