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幔物质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幔,物质,扬子,氯化物,橄榄石,同位素,互补性。
地幔物质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史兰斌,林传勇,陈孝德[1](2003)在《由甘肃宕昌好梯幔源包体推导的上地幔物质组成、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幔源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上地幔的直接信息。通过对采自甘肃宕昌县好梯乡的幔源橄榄岩包体的详细研究 ,探讨该地区上地幔的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并与华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自壳幔边界以下至 75km深处的上地幔主要由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75km以下则主要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方辉橄榄岩只占少数 ;与华北地区没有明显的差异。由包体平衡温度、压力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低于华北地区地温线 ;确定的壳幔边界在 5 2km左右 ,莫霍界面附近为下地壳物质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过渡带 ;岩石圈底界深度约为 12 0km左右。根据包体的研究结果建立了研究区上地幔的差异应力、应变速率和等效黏滞度剖面。结果表明 ,该区新生代时期存在软流层的底辟 ,以及相应的岩石圈的减薄 ,但其规模明显小于华北地区。这些结果表明该区处在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带和中国中部克拉通块体群的过渡带。(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03年04期)
谢窦克,周永兴[2](2001)在《华南陆下地幔物质组成及相转变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大陆,由古扬子板块及华夏板块在加里东时期碰撞拼接而成。因此, 两大块体基底岩层的物质组成迥然不同,由于古地幔柱—(残烃柱)的活动, 基底岩层受输入该板块陆下地幔物质性质及深度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海峡两岸叁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补充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12-01)
郭新生,陈江峰,张巽,汤加富,谢智[3](2001)在《桂东南富钾岩浆杂岩的Nd同位素组成:华南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东南部罗容杂岩体由辉长岩 -闪长岩 -二长岩 -正长岩组成 ,马山由碱性辉长岩 -正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组成。它们富 K、富大离子亲石元素 (L IL ) ,无 Nb、Ta负异常等特征表明它们是形成于板内环境的钾玄质侵入岩。罗容杂岩体的各种岩石和马山的基性岩的εNd(T)高 ,为 +1.5到 +3.3,它们是交代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地壳深部分异的产物。马山的花岗岩的εNd(T)稍低 ,为 - 0 .6 ,此岩石单元是由幔源岩浆加热地壳使之熔融的壳源岩浆形成的 ,并伴有与幔源岩浆的混合或交换。此二杂岩体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地幔物质上涌导致了中生代华南地壳张裂以及华南大规模花岗岩和相关矿床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丁振华[4](1999)在《山东刚玉巨晶中包裹体研究Ⅱ:氯化物与地幔液相的物质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在山东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刚玉巨晶中发现了许多氯化物包裹体,这些氯化物可能以石盐为主。它的发现表明在较浅深度的地幔液相中也存在较多的氯。(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1999年01期)
郭峰,范蔚,林舸,吴有林,彭晓秋[5](1996)在《制约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的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制约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不均一性和复杂多阶段演化史的主要因素。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特征主要为地幔部分熔融、地幔交代和软流圈底辟等作用所决定。这些深部地质过程与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受相邻板块俯冲并导致岩石圈伸展、减薄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1996年03期)
郑海飞,韩吟文,欧阳建平[6](1993)在《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目前地幔物质组成及其不均一性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其中包括:(1)互补法,(2)部分熔融模型反演法,(3)元素(或同位素)比值法,(4)元素丰度序列(模式)法。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影响,本文还介绍了如何根据地球化学数据识别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或地幔混合及硫化物熔体分凝等作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1993年02期)
藤泽英幸,朴春燮[7](1986)在《地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一文中研究指出“橄槛岩为主要成分”的说法已成定论众所周知,地球具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叁个圈层构造。那么,“橄榄石”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地球的约一半,即地壳和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而且,地幔是由称之为“橄榄岩”的岩石、或者以“橄榄岩”为原料的物质组成的,这就是目前的“定论”。橄榄石当然是组成这种“榄橄岩”的最主要的矿物,即主要成分。所以,若按上述定论,可以说橄榄(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1986年06期)
地幔物质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南大陆,由古扬子板块及华夏板块在加里东时期碰撞拼接而成。因此, 两大块体基底岩层的物质组成迥然不同,由于古地幔柱—(残烃柱)的活动, 基底岩层受输入该板块陆下地幔物质性质及深度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幔物质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史兰斌,林传勇,陈孝德.由甘肃宕昌好梯幔源包体推导的上地幔物质组成、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J].地震地质.2003
[2].谢窦克,周永兴.华南陆下地幔物质组成及相转变结构特征[C].第叁届海峡两岸叁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补充论文摘要集.2001
[3].郭新生,陈江峰,张巽,汤加富,谢智.桂东南富钾岩浆杂岩的Nd同位素组成:华南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事件[J].岩石学报.2001
[4].丁振华.山东刚玉巨晶中包裹体研究Ⅱ:氯化物与地幔液相的物质组成[J].矿物岩石.1999
[5].郭峰,范蔚,林舸,吴有林,彭晓秋.制约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的因素探讨[J].世界地质.1996
[6].郑海飞,韩吟文,欧阳建平.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1993
[7].藤泽英幸,朴春燮.地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J].地质地球化学.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