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论文-张宣

安慰剂效应论文-张宣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慰剂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慰剂效应,生理盐水,吗啡,镇痛效果,保健品,药理反应,疼痛感,临床试验,前沿成果,保健食品

安慰剂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宣[1](2019)在《“安慰剂效应”当理性看待》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由英国科学马钱特编写的《自愈力的真相》一书出版,书中用10大前沿成果揭示大脑如何治愈疾病,并以科学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其中最显着的观点就是通过安慰剂效应改善自闭症患儿症状,让脊柱损伤病人健康生活20年。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在哪些领域有应用(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9-05-09)

孙乾,邵雨婷,孙炳海,李伟健[2](2019)在《期望到现实的转变:安慰剂效应如何影响个体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聚焦于其临床效果。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安慰剂效应原理的深入探究,发现信念、期望等心理条件是引发安慰剂效应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原理,在各领域出现了对安慰剂效应实际应用的研究。近年来,一些聚焦于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4-23)

刘辛味[3](2019)在《医学史其实就是安慰剂效应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1996年,美国56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实验一款新的止痛药,等待他们的是钳子夹手指的实验。每个受试者都在一只手的食指上涂上了这种闻起来有药味的棕色乳液,另一只手则作为对照没有涂药。他们的手指在被狠狠地夹过后,均表示涂了药的手指疼痛明显减轻。他们不知(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报》期刊2019-02-01)

邱天,陈宇琦,王天鸿[4](2019)在《小把戏扭转大乾坤——安慰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读者想必对影片中神奇的魔法药水"福灵剂"记忆犹新,它是巫师们精炼出来的幸运药水,据说喝下它的人能够获得万事顺利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不论什么计划、挑战都能幸运地心想事成。不过,在影片中,哈利并没有直接使用"福灵剂",而是借助它玩了个精彩的心理学把戏:好友罗恩面临比赛,然而状态不佳又缺乏自信,哈利便在比赛当天(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泳洁[5](2018)在《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本文介绍,我们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安慰剂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1期)

陈林秋,谭梦丹,郑丽玲,余荣军[6](2018)在《催产素对疼痛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使用惰性药物的情况下,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反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使用惰性药物并给予药物负面评价,出现症状恶化的现象。目前对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神经机制以及生化机制的研究飞速发展,但如何实现安慰剂效应的最大化以及控制反安慰效应,从而实现药效的最大化,实现精准治疗还有待研究。催产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分娩和泌乳中起神经调节作用的激素,在社会性行为(比如信任,焦虑,合作等)也发挥重要作用。催产素对安慰剂效应效应的研究比较少,结果互相矛盾,而且只考察对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忽略反安慰剂。只考察对由预期机制引发的安慰剂的影响,忽略对条件化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混合设计考察不同剂量的鼻喷催产素对不同机制下(预期和条件化)疼痛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影响。被试间变量为组别(催产素,盐水控制组),剂量(24IU,40IU),被试内变量为条件(安慰剂,反安慰剂,控制),心理机制(预期,条件化),因变量为疼痛评价。并测量人格特质,以预测个体间安慰剂以及反安慰剂效应的差异。实验分两天进行,共招募132个被试。研究结果表明:a.催产素对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影响是受剂量控制的,24IU的催产素对这两种效应没有影响,而40IU的催产素促进了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b.不同心理机制产生的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存在相关,表明这些效应在个体内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东宇,123RF[7](2018)在《虚无的力量——安慰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吃糖丸能治病?注射生理盐水也能缓解疾病症状?其实安慰剂效应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从几百年前赤脚医生的"灵丹妙药",到药物临床试验中需要筛除的干扰项,安慰剂能为我们做的其实还有很多。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当病人在接受了不含有效成分的治疗以后,症状仍然有所减轻,这就是安慰剂效应。俗话说得好:"信则灵,不(本文来源于《健康之家》期刊2018年08期)

王印其[8](2018)在《眼病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何谓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症状得以改善的现象。该理念于1955年由亨利·比彻提出,亦称受试者期望效应。安慰剂效应被学者视为医学中强有力的功能法则,在临床实践及各种诊疗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布卡德·郁格尔教授指出(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8-07-03)

张会娟,彭微微,周丽丽,吕雪靖,魏华[9](2018)在《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安慰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等。由于临床环境的复杂性,安慰剂效应的产生涉及到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环境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为综合调节这些因素使得安慰剂效应最大化,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包括预期、条件化、社会观察学习和个体因素的作用;讨论了安慰剂在临床镇痛中的有效性;从患者、医护人员和治疗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临床中安慰剂效应的因素及相应的调节策略;最后,针对当前安慰剂相关的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唐昊[10](2018)在《生死ICU:神奇的安慰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求神拜佛和科学扯得上关系吗?求神拜佛,这个词来源于宗教。宗教是指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者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宗教信仰是指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我们平常所说的"求神拜佛"是宗教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医学则是一种科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的。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理论,被标志为现代医学的开端。在今天,又有许多新的科技手段被不断加入到医学中,并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本文来源于《课堂内外(科学Fans)》期刊2018年06期)

安慰剂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聚焦于其临床效果。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安慰剂效应原理的深入探究,发现信念、期望等心理条件是引发安慰剂效应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原理,在各领域出现了对安慰剂效应实际应用的研究。近年来,一些聚焦于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慰剂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宣.“安慰剂效应”当理性看待[N].新华日报.2019

[2].孙乾,邵雨婷,孙炳海,李伟健.期望到现实的转变:安慰剂效应如何影响个体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刘辛味.医学史其实就是安慰剂效应历史[N].北京科技报.2019

[4].邱天,陈宇琦,王天鸿.小把戏扭转大乾坤——安慰剂效应[J].大众心理学.2019

[5].李泳洁.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8

[6].陈林秋,谭梦丹,郑丽玲,余荣军.催产素对疼痛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影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东宇,123RF.虚无的力量——安慰剂效应[J].健康之家.2018

[8].王印其.眼病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N].健康报.2018

[9].张会娟,彭微微,周丽丽,吕雪靖,魏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

[10].唐昊.生死ICU:神奇的安慰剂效应[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8

标签:;  ;  ;  ;  ;  ;  ;  ;  ;  ;  

安慰剂效应论文-张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