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_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交,界面,人与人,多媒体,自适应,模型,协同工作。

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1](2008)在《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模式下的信息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本文探讨了人-人交互界面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交互功能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08年09期)

王海珍[2](2007)在《基于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computer support cooperative work)模式下的信息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本文探讨了人——人交互界面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交互功能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琼州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黎东涛,李国彪[3](2006)在《协同工作中人与人交互界面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概述了人与人交互界面的特性,重点探讨了在SUN工作站上开发的一个具有同步和异步功能的多媒体人与人交互界面HHI。通过HHI,不同地点的用户能进行同步或异步交互,可用于方案讨论、评价和决策。(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06年02期)

陈敏[4](2003)在《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更为广泛的活动范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教育领域,人们将目光也由个别化学习转向群体合作学习,因此,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的研究变得非常活跃。 CSCL系统的界面是人-人交互界面(Human-Human Interaction Interface,简称HHII),它是协作者交互的媒介,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接口,并为协作者提供了协同工作的环境。人-人交互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协作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现有的人-人交互界面不能充分支持协作者之间所需的协同感知,一些自适应机制也没能突出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网络化学习这一特定领域的分析,自适应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交互手段单一,缺乏可感知性和自然性,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强调个别化学习,缺乏对协同学习的有效支持,没能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的人与人之间协同学习的优越性。 论文就支持协同感知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Adaptive Human-Human Interactive Interface Supporting Cooperative Awareness,简称CAHHI)的有关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基于学习者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协作学习的特征,定义并实现支持协同和感知的用户模型。 西南师范大学2003届·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基于网络化学习环境对领域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 3、根据CSCL系统的特点,定义并实现CAHHI的交互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推理规则和评价方法。 4、建立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的自适应机制。 论文对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一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CAHHI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自适应机制,使协同和感知变得更为自然和丰富,促进了信息化学习中交互界面问题的解决,提高学习者之间的感知性和交互性,使交互环境成为一种更灵活、友好、高效的界面形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赵怀林,徐保民,陈海涛[5](2001)在《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有关人-人交互界面中协同感知的基本概念和支持协同感知的常用方法,并在一般远程光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远程光标的概念,使之不仅可以表现成员的身份、聚焦注意力,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模式及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1年08期)

冯键[6](2000)在《人—人交互界面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体工作可分为个体工作和群体间或群体活动间相互关系的工作两个部分,CSCW系统支持群体利用计算机实现人-人交互,着重解决群体间或群体活动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组于1994年开始CSCW方面的研究工作,多个研发项目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CSCW系统界面和人.机交互界面之间在特点、功能和要求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正如人-机交互是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具体体现一样,人-人交互主要通过CSCW系统界面体现。目前,对CSCW系统界面有多种提法,如多用户界面、群体界面等等。为了更好地反映CSCW的内涵,更便于和人-机交互界面对应,我们把CSCW系统界面称为人-人交互界面。在CSCW系统界面方面,已有人做了许多工作,提出了一些概念和模型,但这些对下面两个主要问题的回答还有欠缺:(1)人-人交互与人-机交互究竟有何不同?(2)人-机交互界面模型或其扩展能否有效指导CSCW系统界面的开发?这两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人-人交互界面的特殊性,有益于指导人-人交互界面的高质和高效开发。 因此,本文结合“八六叁”和国家“九五”攻关等多个项目,重点开展了人-人交互界面模型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模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项目的研究,因CoEditor和一般编辑软件很容易对比,能较好地解释人-人交互与人-机交互之间的差异:“八六叁”子项目“支持并行工程的计算机会议系统”的研究,更深化了我们对人-人交互界面的认识;这些项目的研发工作,为我们开展界面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作为界面模型的应用,本文还研究了人-人交互界面的开发工具。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综述了人-机交互界面模型、P.Antunes等提出的人.机交互界面扩展模型、C.Ellis等提出的群体界面概念模型、以及其它的相关工作,并结合模型论述了多用户界面和群体界面的概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期刊2000-05-01)

刘一松[7](1999)在《多用户VRML技术在构造3D人-人交互界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利用多用户VRML技术构造CSCW系统中3D人-人交互界面,它能使用户间进行交互时获得虚拟现实的视听感觉,还提出了一个基于VRML的3D人-人交互界面的基本框架,它适用于大多数CSCW系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1999年11期)

刘一松[8](1999)在《基于VRML的3D人—人交互界面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用 V R M L 技术实现 C S C W 系统中的3 D 人—人交互界面, 论述了基于 V R M L 的3 D 人—人交互界面的基本特性、实现方法及其通用性这种基于 V R M L 的3 D 人—人交互界面,较2 D 人—人交互界面,能为群体提供更丰富的协作信息,尤其是协作者身体活动的状态信息,使群体人员能更直观、更自然地交互;它实现了虚拟现实的效果,又可以不需要虚拟现实设备的支持,且与平台无关;它包含了2 D 界面和3 D 界面,两者可相互通信,协调工作,适用于需要集成2 D 和3 D 界面的 C S C W 系统,具有较广的通用性利用 V R M L 技术来构造 C S C W 系统中的3 D 人—人交互界,可以大大缩短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周期(本文来源于《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5期)

冯键,林宗楷[9](1999)在《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和传统编辑器的2种交互界面异同对比,论述了提出人-人交互界面的必要性,并指出除继承人-机交互界面的一些功能外,人-人交互界面至少还应具备下列3类新的功能:(1)支持群体协同工作;(2)了解整个协同过程;(3)“人感”的操作感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马先林,郭玉钗,林守勋,林宗楷[10](1997)在《协同工作的人与人交互界面》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一般涉及到多台机器、多个应用程序和多个人.这样不仅存在人机对话,而且要求计算机能支持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交互,并对应用工具进行管理.本文提出了人与人交互界面的概念,并在SUNSPARC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HHI(human-humaninteraction).HHI以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为基础,将多个应用程序和参与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并允许动态地变化.通过HHI,不同地点的用户能同步或异步地交互.(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1997年09期)

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CSCW(computer support cooperative work)模式下的信息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本文探讨了人——人交互界面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交互功能上的异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

[2].王海珍.基于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7

[3].黎东涛,李国彪.协同工作中人与人交互界面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6

[4].陈敏.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5].赵怀林,徐保民,陈海涛.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1

[6].冯键.人—人交互界面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7].刘一松.多用户VRML技术在构造3D人-人交互界面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1999

[8].刘一松.基于VRML的3D人—人交互界面的研究与实现[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冯键,林宗楷.协同编辑系统CoEditor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

[10].马先林,郭玉钗,林守勋,林宗楷.协同工作的人与人交互界面[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

论文知识图

虚拟仪器控制平台主界面虚拟甲板电阻率测试分析仪硬件组成在线实时采集界面广汽研究院与广美交互设计工作室合作的...半潜船操作模拟器仿真系统构架实时导航执行序列图

标签:;  ;  ;  ;  ;  ;  ;  

人与人交互界面论文_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