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术前访视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护理质量

开展术前访视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护理质量

卢琴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为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借鉴手术室开展的术前访视经验,在我科开展了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效果令人满意,本文就如何开展麻醉恢复室病人术前访视工作、术前访视工作的管理,开展术前访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作一赘述。

【关键词】术前访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麻醉恢复室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麻醉恢复室护士在临床整体护理中的参与,对完善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病房与麻醉恢复室工作的连续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以病人为中心,做好麻醉恢复室病人的护理,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是麻醉恢复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已广为开展[1],而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却鲜有报道。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12年10月起对拟住麻醉恢复室的择期手术病人开展了术前访视工作,结果在院部和护理部的问卷调查和对在我科的转出麻醉恢复室后的随访中病人满意度比实行术前访视前大大提高。现将如何开展麻醉恢复室病人术前访视、加强术前访视管理工作及开展术前访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报告如下。

一、术前访视

(一)术前访视目的

使病人消除对麻醉恢复室的陌生感,向病人提供术后监护护理信息,与病人建立信任及和睦关系,缓解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主动配合,早日康复;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二)术前访视方法

术前一日根据电脑上手术公示,筛选拟住麻醉恢复室病人,建立术前访视登记簿。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联系专业护士,了解病人特殊情况,访视病人,发放宣传资料(访视卡),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解决病人及家属疑问及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三)术前访视内容

1.阅读病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体重、生命体征、既往史、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胸片、心电图、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及一些针对专业不同应该了解的特殊的内容,如脑外科病人术前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等。

2.联系专业护士,了解病人情绪、社会背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识、有无特殊需求、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提供个性化访视服务。

3.访视病人,再次观察病人情绪、营养状况,向病人发放宣传资料(访视卡),并口头介绍麻醉恢复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及工作人员情况;术后病人的监测治疗与护理;术后可能会遇到的痛苦不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术后镇痛剂的使用原则及其利弊;术后配合治疗护理的意义及方法;教授缓解焦虑和术后伤口痛的放松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通过主动和病人交谈观察,发现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取得信任及配合。

(四)术前访视注意事项

1.首先作自我介绍,问候病人,说明访视目的。

2.仪表端庄、态度诚恳,站在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角度,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3.进行有效的沟通,访视要避开患者进食或进行其他治疗的时间,尽可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要关心体贴病人,服务热情周到,交流时要做到专心、耐心倾听她们的主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询问,了解病人需求,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2]。

(五)访视人员及时间安排

由总务护士完成访视工作。由于我科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所以总务护士可以根据当日科室工作量安排,自行决定访视时间。

(六)病人转出麻醉恢复室后的随访

由总务护士在周一至周五根据访视登记簿对上一周的入住麻醉恢复室的病人进行随访。首先询问身体恢复情况,然后了解病人对术前访视的反应及给予病人心理上帮助的效果,征求对麻醉恢复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有意见的提出整改措施,合理建议予以采纳,同时通过随访,有助于评估病人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护理效果,评估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并通过反馈以指导今后工作,积极改进麻醉恢复室工作,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的护理质量。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通过随访,当病人知道麻醉恢复室护士仍然关心她的全程恢复情况,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会心存感激,提高病人满意度。

二、术前访视工作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术前访视的基本保障。在我国,术前访视是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新生事物,促使它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转变观念和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制度。同理,在麻醉恢复室开展术前访视工作,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术前访视制度[3]。

(二)配备足够人员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病人需求增加,希望得到全方位的周到护理,这就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要求。由于工作量的增加,为了保持并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以以前的人力资源的配备是不足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于是我科向院部提出申请,要求增加人员编制,目前我科护理人员由以前的12名增加到现在的15名。

(三)加强相关培训

我科在开展术前访视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

1、加强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学、函授本科等继续教育方式,拓宽知识面。

2、加强专科理论及专科护理新技术的学习。请各专科主任及护士长讲课,了解专科领域新发展、新动向;平常多看护理学杂志,上网学习等等。

3、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掌握沟通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护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访视经验。

(四)加强检查督导

护士长每月一次到病房对术前访视工作予质量把关,征求病人意见及建议,检查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作出评价,反馈给护理执行者,保证这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展术前访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一)术前访视可创造一个护患互动互利的良好氛围护士通过术前访视,了解病人需求,采取针对性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向病人介绍相关知识,并根据病人反应进一步的沟通、解释、疏导和支持,能使病人从中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利用与护士交流的渠道,不但获得自身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而且解除思想疑虑、惶恐和不安,使忐忑不安的紧张状态得到松弛,护患双方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和合作关系。

(二)术前访视可减轻病人焦虑心理

大多数病人面临手术及术后监护治疗会产生剧烈的焦虑反应,高度焦虑不仅给病人带来心理痛苦,而且会干扰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麻醉恢复室护士的术前访视,介绍麻醉恢复室环境、设备和医疗技术配备,使其不再感到陌生和恐惧;通过讲解术后可能遇到的痛苦不适及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使病人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并有相应的心理准备;通过教授病人缓解焦虑的放松方法,使病人能主动参与心理应激的调节,从而减轻焦虑心理。

(三)术前访视可缩短护患距离

通过术前访视,在护士对病人身心的了解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因手术给病人精神,心理带来的创伤,满足了病人的心理要求,因而获得病人的信赖与合作,使医疗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术前访视这一短暂而又特殊的护理过程,在整体护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为病人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术前访视有助于病人身体恢复

术后疼痛,情绪不良及睡眠障碍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通过术前访视使病人焦虑程度减弱,从而使病人的痛阈及耐痛阈上升,使病人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疼痛的减轻导致使用镇痛剂次数的减少及睡眠时间的增加,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可使内环境更趋于平稳,有利于身体恢复。而使用镇痛剂减少,也不同程度的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术前访视讲解了术后配合治疗护理的意义及方法,因而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这无疑对加速身体恢复创造了条件。

(五)术前访视有利提高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

术前访视掌握了病人的简要病情和既往史,医生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各项检查情况,同时根据术前访视收集的资料,可使术后的监护治疗更具针对性和预见性,如(1)为全麻插管病人准备“一指明”卡片,写字板、笔等工具,用文字及手势、表情与之交流,使其正确配合。(2)为衰弱、消瘦病人准备海绵垫或棉圈对受压部位予以特殊保护,有效防止褥疮。(3)对术前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病人准备对症抢救药物等。(4)为婴幼儿、意识不清者派专人守护,使用约束带防坠床等。

(六)术前访视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业务水平

麻醉恢复室护士要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手术的病人,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还要有沟通交流的技巧和勇气,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建立全新的护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及自觉性,使病人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面的护理。

参考文献

[1]田继红,张亚丽,王薇等,手术前后访视病人的实践与思考。护理学杂志,2001(1):24-26

[2]过佩玉,手术访视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体会。中外女性健康,2013(6):43

[3]赵静,李桂秀,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社区医师,2006,(7):83

标签:;  ;  ;  

开展术前访视提高麻醉恢复室病人护理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