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气泡的特性研究

反气泡的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反气泡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物理现象,具有与肥皂泡完全相反的结构:在液体环境中,一层气膜将内外液体分开。反气泡的特殊结构在微流体控制、药物运输、超声成像、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反气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形成、稳定和破灭机理的研究尚不成熟,尤其是反气泡的稳定时间控制。利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反气泡稳定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这给反气泡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不便。现有的研究中,多采用改变液体性质(粘度和表面模量等)的方法延长反气泡稳定时间,但这意味着需在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如甘油等),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高速摄像等研究手段,对反气泡性质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观察了液滴冲击液膜的各种现象,揭示了液滴穿过液膜后外液膜的破裂机理,并研究了液滴-液膜法制备反气泡时气膜厚度随冲击速度的变化。研究了水滴冲击浮油水面的各种现象,分析了类似于反气泡结构的双层油包水(W-O-W)颗粒的形成过程,构建了颗粒直径随冲击速度变化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反气泡的液(固)面弹跳现象,得到反气泡液面弹跳的临界条件以及反气泡弹跳时间随冲击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两种控制反气泡稳定时间的方法:垂直振动法和射流冲击法,并设计了相关装置,实现反气泡长时间稳定存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反气泡研究历史与现状;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反气泡形成。研究液滴冲击肥皂膜的现象,给出实验现象随冲击速度的分布图,分析液滴穿过液膜后外液膜的破裂机理和液滴-液膜法形成反气泡的过程;研究高速液滴直接冲击液面形成反气泡的现象,分析反气泡形成机理和冲击速度对反气泡尺寸和气膜厚度的影响。第三章,双层油包水(W-O-W)颗粒形成。研究水滴冲击浮油水面的现象,给出冲击现象随冲击速度的变化分布图,分析双层油包水颗粒的形成过程,构建双层油包水颗粒直径随冲击速度的变化模型。一次水滴冲击可以形成两个双层油包水颗粒:主颗粒和卫星颗粒,其中,主颗粒直径随冲击速度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而卫星颗粒直径随冲击速度增加而增大。第四章,反气泡运动状态。研究反气泡液面弹跳现象,分析液面变形量、恢复系数和弹跳时间随冲击速度和液体粘度的变化,得出反气泡液面弹跳的临界条件;研究反气泡固面弹跳现象,分析反气泡变形和弹跳时间随冲击速度的变化。第五章,反气泡稳定时间控制方法。研究垂直振动对反气泡稳定时间的影响,分析振动控制反气泡稳定时间的机理;设计射流发生装置,研究射流冲击对反气泡稳定时间的影响机理。上述两种方法均实现了反气泡长时间稳定存在。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论文研究工作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反气泡研究概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气泡形成
  •   2.1 实验系统介绍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高速液滴冲击形成反气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层油包水(W-O-W)结构形成
  •   3.1 实验系统介绍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双层油包水颗粒的形成
  •   3.4 系统参数对冲击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气泡运动特性
  •   4.1 实验系统介绍
  •   4.2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 反气泡固面弹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气泡稳定时间控制
  •   5.1 振动控制反气泡稳定时间
  •   5.2 射流控制反气泡稳定时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王位

    导师: 邹俊

    关键词: 反气泡,表面活性剂,双层油包水颗粒,液滴冲击,弹跳,振动,射流,高速摄像

    来源: 浙江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

    单位: 浙江大学

    分类号: O35

    总页数: 118

    文件大小: 17537K

    下载量: 193

    相关论文文献

    • [1].煤泥浮选气浮气泡尺寸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4)
    • [2].用电导探针测定气-液多层桨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分布[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1(06)
    • [3].气泡尺寸对气缸盖沸腾换热的影响[J]. 内燃机学报 2013(01)
    • [4].多尺度气泡尺寸分布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9(07)
    • [5].侵入式光纤照相法测量气泡尺寸分布[J].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3)
    • [6].微泡浮选中气泡尺寸影响分析与参数优化[J]. 矿业工程研究 2009(04)
    • [7].文丘里气泡发生器的气泡尺寸及分布[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10)
    • [8].表面曝气反应器中气泡尺寸分布测量[J]. 黄金科学技术 2020(02)
    • [9].不同管口浸没方式下气泡生成行为特性[J]. 化工学报 2019(03)
    • [10].声场中球形空化云中气泡的耦合谐振[J]. 物理学报 2019(13)
    • [11].适应风电消纳的铝电解阳极气泡行为建模[J]. 矿冶工程 2016(06)
    • [12].鼓泡塔中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研究[J]. 化学工程 2008(02)
    • [13].气泡线性振动时近海面气泡群的声散射[J]. 声学学报 2019(03)
    • [14].电解浮选中气泡尺寸对精煤产率的影响[J]. 煤炭技术 2014(04)
    • [15].流经突然扩张的微通道的单气泡界面形态演变的数值模拟[J]. 过程工程学报 2018(06)
    • [16].初始尺寸对气泡在水中的几何和运动特征的影响(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8(12)
    • [17].二维鼓泡床内气泡尺寸分布的实验与CFD模拟[J]. 化工学报 2008(02)
    • [18].脱墨浆渣浮选柱气泡尺寸测量的研究[J]. 纸和造纸 2011(09)
    • [19].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气泡尺寸分布及Sauter直径预测[J]. 煤炭学报 2019(S2)
    • [20].多晶硅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场与气泡尺寸分布的TFM-KTGF模拟[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1].泡状流中含气率和气泡尺寸分布的超声非接触测量方法[J].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2)
    • [22].静止液体中浸没垂直导管口气泡脱离直径的预测[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8(02)
    • [23].基于气泡尺寸动态PDF的铜粗选药剂添加量评估应用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5(01)
    • [24].双气泡振子系统的非线性声响应特性分析[J]. 物理学报 2019(14)
    • [25].声场中双空化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气泡动力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6].基于底部旋流的浮选柱内气泡尺寸分布规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05)
    • [27].基于双针光纤探头改进的破碎波卷入气泡尺寸测量方法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3(03)
    • [28].声场中气泡间次Bjerknes力和气泡群聚现象[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9].裂变气体气泡尺寸对弥散燃料颗粒内部特征的影响规律[J]. 核动力工程 2018(02)
    • [30].液相对喷雾气固流化床内气泡影响的分析[J]. 化学工程 2018(11)

    标签:;  ;  ;  ;  ;  ;  ;  ;  

    反气泡的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