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论文和设计-李迪

全文摘要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其上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处设有可翻动的调节板;分流器,设于外壳体中,并将外壳体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调节件,设于所述分流器朝向出风口的位置上;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与调节件相连,并通过齿轮与齿板相作用,所述齿板与调节板相连并在调节件转动时带动调节板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调节件相连,并在调节件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转动。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调节件的操作,可以控制上下出风通道的流量分配、控制左右风向,同时栅栏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1),其上具有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位置处设有可翻动的调节板(4);分流器(2),设于外壳体(1)中,并将外壳体(1)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3);调节件(6),设于所述分流器(2)朝向出风口(12)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通过齿轮(42)与齿板(41)相作用,所述齿板(41)与调节板(4)相连并在调节件(6)转动时带动调节板(4)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在调节件(6)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3)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

外壳体(1),其上具有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位置处设有可翻动的调节板(4);

分流器(2),设于外壳体(1)中,并将外壳体(1)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3);

调节件(6),设于所述分流器(2)朝向出风口(12)的位置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通过齿轮(42)与齿板(41)相作用,所述齿板(41)与调节板(4)相连并在调节件(6)转动时带动调节板(4)转动;

第二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在调节件(6)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调节件(6)联动的第一转动件(61),所述第一转动件(61)的端部(62)带动第二转动件(43)运动,所述第二转动件(43)与齿轮(42)相连并带动齿轮(4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43)上设有滑槽(44),所述第一转动件(61)的端部(62)伸入到该滑槽(44)中并可在该滑槽(44)中沿滑槽(44)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42)与齿板(41)通过齿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件(61)上的铰接件(63),所述铰接件(63)上设有凹口,该凹口中设有牵动轴(32),所述牵动轴(32)固定在叶片轴(31)上,铰接件(63)横向移动时带动牵动轴(32)运动进而带动叶片轴(31)转动,若干个叶片(3)之间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对称的若干叶片(3),且上下相对的叶片具有相同的叶片轴(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朝向出风口(12)的一端具有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彼此靠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普及,这也带动了汽车行业上下游、汽车配件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车驾驶舱内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另外部分车型还布置有顶出风口和后排出风口,顶出风口布置在顶棚上,后排出风口布置在副仪表板上,当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时,可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汽车空调出风口出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有风门开启闭合机构,同时还有风向调节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风门、同时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使用户具有最大的舒适性。目前,很多的空调出风口结构中,将用于调节风向、风量大小的叶片设于出风口内部,通过旋钮进行风向、风量的调节,这使得出风口装置外形美观,用户接受度高;但同时,这类结构的出风口中,需要相应的传动结构来实现叶片的控制调节。本实用新型在这类传动结构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

因此,基于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汽车空调上的出风口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进行风量大小的控制和风向的调节;同时调节叶片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其上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处设有可翻动的调节板;分流器,设于外壳体中,并将外壳体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调节件,设于所述分流器朝向出风口的位置上;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与调节件相连,并通过齿轮与齿板相作用,所述齿板与调节板相连并在调节件转动时带动调节板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调节件相连,并在调节件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转动。

本申请中的出风口,分流器将外壳体中的通道分为上下出风风道,通过调节件,可以方便的控制风道中的叶片转动,调节左右风向,同时可以控制调节板的转动,实现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风量的分配,实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出风量的调节,达到调整上下吹风量和吹风角度的目的。其中,齿轮传动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调节件联动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端部带动第二转动件运动,所述第二转动件与齿轮相连并带动齿轮转动。该结构中,通过转动调节件可以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第一转动件通过其端部带动第二转动件转动,第二转动件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板转动,实现调节板的转动,实现上下风道中进风量的调节。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端部伸入到该滑槽中并可在该滑槽中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该结构使得横向移动调节件时,第一转动件的端部可以在滑槽中滑动,不会产生干涉。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与齿板通过齿啮合传动,传动方便。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件上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上设有凹口,该凹口中设有牵动轴,所述牵动轴固定在叶片轴上,铰接件横向移动时带动牵动轴运动进而带动叶片轴转动,若干个叶片之间联动。该结构中,调节件水平移动时,带动铰接件水平移动,并使牵动轴移动,进而转动叶片轴,实现叶片的转动,调节方便;同时由于铰接件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铰接连接,因此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不会对铰接件产生过大的影响,两者连接灵活。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对称的若干叶片,且上下相对的叶片具有相同的转轴,可以方便的同步调节。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器朝向出风口的一端具有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在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彼此靠拢。该结构中,使上出风通道向下吹出风,使下出风通道向上吹出风,通过控制上下的风量比例,可以获得上吹风或下吹风或平吹风的最终效果,适应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调节件的操作,可以控制上下出风通道的流量分配、控制左右风向,同时调节叶片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略外壳体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略外壳体和部分分流器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略外壳体和部分分流器的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件和调节组件结构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方式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示技术特征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性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1,其上具有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位置处设有可翻动的调节板4;分流器2,设于外壳体1中,并将外壳体1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3;调节件6,设于所述分流器2朝向出风口12的位置上;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通过齿轮42与齿板41相作用,所述齿轮42与齿板41通过齿啮合传动,传动方便;所述齿板41与调节板4相连并在调节件6转动时带动调节板4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调节件6相连,并在调节件6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3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调节件6联动的第一转动件61,所述第一转动件61的端部62带动第二转动件43运动,所述第二转动件43与齿轮42相连并带动齿轮42转动。该结构中,通过转动调节件可以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第一转动件通过其端部带动第二转动件转动,第二转动件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板转动,实现调节板的转动,实现上下风道中进风量的调节。此外,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动件43上设有滑槽44,所述第一转动件61的端部62伸入到该滑槽44中并可在该滑槽44中沿滑槽44的长度方向移动。该结构使得横向移动调节件6时,第一转动件61的端部62可以在滑槽中滑动,不会产生干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件61上的铰接件63,所述铰接件63上设有凹口,该凹口中设有牵动轴32,所述牵动轴32固定在叶片轴31上,铰接件63横向移动时带动牵动轴32运动进而带动叶片轴31转动,若干个叶片3之间联动。该结构中,调节件6水平移动时,带动铰接件63水平移动,并使牵动轴移动,进而转动叶片轴,实现叶片的转动,调节方便;同时由于铰接件与第一转动件之间的铰接连接,因此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不会对铰接件产生过大的影响,两者之间铰接的连接方式使两者可以灵活转动。

此外,本申请中,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对称的若干叶片3,且上下相对的叶片具有相同的叶片轴31,可以方便的同步调节。所述分流器2朝向出风口12的一端具有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和下倾斜面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彼此靠拢。该结构中,使上出风通道向下吹出风,使下出风通道向上吹出风,通过控制上下的风量比例,可以获得上吹风或下吹风或平吹风的最终效果,适应性强。

本申请中的出风口装置工作时:(1)向上或向下转动调节件6,此时调节件6带动第一转动件61转动,在第一转动件61转动过程中,其通过端部62带动第二转动件43转动,进而带动齿轮42转动,在齿轮42转动过程中,带动与齿轮42相啮合的齿板41转动,调节板4的转轴固定在齿板41上,因此此时调节板4转动,实现上下出风通道中风量配比的调节,实现上下风向的调节;(2)向左或向右水平移动调节件6,此时端部62在滑槽44中移动,水平移动过程中,第一转动件61带动铰接件63横向移动,铰接件63带动牵动轴32运动进而带动叶片轴31转动,若干个叶片3之间联动,实现叶片3的转向,实现左右风向的调节。

本申请中的出风口结构,分流器将外壳体中的通道分为上下出风风道,通过调节件,可以方便的控制风道中的叶片转动,调节左右风向,同时可以控制调节板的转动,实现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风量的分配,实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出风量的调节,达到调整上下吹风量和吹风角度的目的。其中,齿轮传动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调节件的操作,可以控制上下出风通道的流量分配、控制左右风向,同时调节叶片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568239.3

申请日:2019-09-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552883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0H 1/34

专利分类号:B60H1/34

范畴分类:32B;35C;

申请人: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金舜东路518号

发明人:李迪;谢廷元

第一发明人:李迪

当前权利人: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飞隆

代理机构:33214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论文和设计-李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