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类型论文-朱妮,陈奕业,吴汉葵,邓铭,郭勇庆

品质类型论文-朱妮,陈奕业,吴汉葵,邓铭,郭勇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品质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蔗梢青贮,尿素,纤维素酶,乙酸

品质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朱妮,陈奕业,吴汉葵,邓铭,郭勇庆[1](2019)在《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营养型添加剂(尿素)、发酵抑制型添加剂(乙酸)、发酵促进型添加剂(纤维素酶)对新鲜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3个浓度尿素添加组(0.3%、0.6%、0.9%)、3个浓度乙酸添加组(0.6%、1.0%、1.4%)和3个浓度纤维素酶添加组(0.2%、0.6%、1.0%)在室温下进行甘蔗梢青贮60 d。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添加剂能够提高甘蔗梢的感官品质。在尿素添加组中,0.6%添加组pH值显着降低(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尿素可显着降低甘蔗梢青贮料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在乙酸添加组中,1.4%添加组pH值显着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1.0%添加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纤维素酶添加组中,1.0%添加组pH值、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降低(P<0.05),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甘蔗梢青贮过程中添加0.6%尿素、1.4%乙酸和1.0%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3期)

石吕,张新月,孙惠艳,曹先梅,刘建[2](2019)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后期氮肥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着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着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着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着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着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着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着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着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着。【结论】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着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着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着,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旭光[3](2019)在《类型升级或本土化、工业品质 与平民美学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内首部“非典型”航空题材“灾难片”,《中国机长》可谓是以崇高美学的平民化表达与类型化书写塑造了职业岗位的平民英雄群像,并以后劲颇足的票房成绩献礼新中国七十周年。该片在与《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叁足鼎立”中表现甚佳,上映24天票房突破27亿,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9-11-06)

张凡凡,杨开虎,于磊,和海秀,鲁为华[4](2019)在《新疆沙尔套山主要草地类型牧草营养品质季节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5个重要草地型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月份动态规律研究,以期揭示其综合价值最佳的草地型和利用时期。通过对针茅(Stipa capillat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型(Ⅰ型)、紫花鸢尾(Iris ruthenica)型+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Ⅱ型)、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杂类草型(Ⅲ型)、西伯利亚羽衣草(Alchemilla sibirica)+杂类草型(Ⅳ型)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型(Ⅴ型) 5个草地类型不同月份(5月–11月)产量与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及总能9项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并结合隶属函数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到主要结论为:1)Ⅰ型草地综合价值最佳时期为5月,其他草地型综合价值最佳时期为7月。Ⅰ、Ⅱ和III型草地综合价值最劣时期为11月,Ⅳ和Ⅴ型草地综合价值最劣时期为8月(相比与7月)。2) 5月–7月综合价值最佳均为Ⅲ型草地,8月–11月综合价值最佳均为II型草地。5月–7月和10月综合价值最劣为Ⅰ型草地,8月综合价值最劣为Ⅴ型草地,9和11月综合价值最劣为I型和Ⅲ型草地。该研究结论为当地天然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马兴华,李友发,富昊伟[5](2019)在《不同类型稻米贮藏后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籼稻、粳稻、长粒粳稻3种类型6个品种进行自然陈化和人工加速陈化17 d,比较其品质指标及RVA谱的试验。结果表明,陈化指标中,各类型品种脂肪酸含量均明显升高,但长粒粳米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籼米与粳米,说明长粒粳米更易酸败。表明水稻育种中选育耐储藏品种应以籼/粳稻为材料,而长粒粳型水稻需在储藏基因上进行改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亚麒,魏立本,易忠经,赵建,袁玲[6](2019)在《烟末(梗)有机肥对3种不同类型作物土壤养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烘烤和复烤产生大量的废弃烟末(梗),目前采用的填埋和焚烧处理不仅浪费有机质和养分资源,而且污染环境,亟待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试验将废弃烟末和烟梗粉碎,接种热解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并加入辅助剂,经高温堆制生产有机肥,并以玉米、杨梅和花椰菜等当地作物为对象,田间研究其肥效。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单施烟末(梗)有机肥、化肥配施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堆制的烟末(梗)有机肥的质量符合农业部NY 525-2012标准,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依次为40.45%、1.91%、0.84%和2.12%。在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并与作物和果树养分需要相协调;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着增加,表明烟末(梗)有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加微生物数量。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使玉米、花椰菜和杨梅的产量分别增加10.11%、14.04%和5.45%,果实品质得到显着改善。因此,废弃烟末(梗)是优良的有机肥源,高温堆肥可实现废弃烟末(梗)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李琳,张军[7](2019)在《近十年不同类型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的学习品质对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对幼儿学习品质的认识也不断提升,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已经逐渐引起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是幼儿发展的必备要素,本研究主要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等叁方面进行梳理和综述。(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期刊2019-10-10)

王贵平,翟浩,陈汝,路超,薛晓敏[8](2019)在《不同类型果袋微环境对富士苹果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年生烟富3号/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不同育果袋微环境对富士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袋透光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2(小林外白)>处理1(小林外棕)>处理3(鑫丰内白)>处理4(鲁通内黑);袋内温度以处理1最高,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处理2>处理3>处理4,且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袋内温度高于袋外环境对照;相对湿度以处理1最高,其次是处理3>处理4>处理2,且整个时间段(6—9月)袋内均明显高于袋外。果实外观品质着色指数及光洁度指数以小林外棕处理最高(93.33%和76.67%),其余3种套袋处理差别不显着,且套袋处理明显高于不套袋处理;色度代表红色的a~*值以小林外白和小林外棕较高,处理3和处理4较低;套袋处理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不套袋处理,其中以小林外白最大,由高到低依次为小林外棕>鲁通内黑>鑫丰内白;套袋处理的果实硬度高于不套袋处理,套袋处理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套袋处理的苹果黑点病和苦痘病果率明显高于不套袋处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有明显差异,苦痘病果率以鲁通内黑最高,为5.0%,小林外棕最低,为0.0,黑点病果率以小林外棕最高,为19.0%,小林外白最低,为12.0%;就成熟期而言,本试验结果套袋不影响果实果皮钙含量,采收期果实钙含量除鲁通内黑与不套袋差别不大外,其余处理均高于不套袋处理;同时套袋处理减少成熟期果实果皮总黄酮的含量,但对果皮总酚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丁万红,宋刚,杨宏伟,贾豫龙,陈茹[9](2019)在《饲用玉米品种类型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饲用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并评价了2种青贮玉米、1种普通玉米和2种饲草玉米的产草潜力和主要营养价值。经过测定,各饲用玉米生育期相近。每hm~2干草产量玉草3号最高,为40875kg,新饲玉12号、雅玉8号、金玉818和墨西哥玉米干草产量依次为36675kg、35910kg、33495kg和26325kg。粗蛋白含量玉草3号最高为10.98%DM,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现最优为雅玉8号,分别为53.6%DM和33.6%DM。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类型对干草产量和品质有极显着影响。远缘杂交合成的玉草3号和具有热带玉米血缘的雅玉8号是优质、高产的饲用作物类型,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也可作为优质饲用作物在北疆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9年10期)

薛宝玲,曹志军,蔡永敏,格日勒图[10](2019)在《不同月龄乌珠穆沁羊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选取1、3、6、9、12、18月龄的乌珠穆沁羊不同部位的股二头肌,测定并比较它们的肌纤维类型以及肉质指标,探讨肌纤维类型与宰后动物肌肉品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股二头肌中Ⅰ型肌纤维随着月龄的增加百分比呈下降的趋势(P<0.05),Ⅱa型肌纤维百分比含量在1月~9月龄之间百分比含量逐步增加(P>0.05),Ⅱb型肌纤维百分比含量在6月~18月龄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肌纤维百分比与y~*值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L~*值、r~*值、剪切力和熟肉率呈负相关(P<0.05)。(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8期)

品质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着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着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着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着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着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着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着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着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着。【结论】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着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着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着,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品质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朱妮,陈奕业,吴汉葵,邓铭,郭勇庆.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石吕,张新月,孙惠艳,曹先梅,刘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后期氮肥的效应[J].中国水稻科学.2019

[3].陈旭光.类型升级或本土化、工业品质与平民美学的融合[N].中国电影报.2019

[4].张凡凡,杨开虎,于磊,和海秀,鲁为华.新疆沙尔套山主要草地类型牧草营养品质季节变化规律[J].草业科学.2019

[5].马兴华,李友发,富昊伟.不同类型稻米贮藏后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9

[6].王亚麒,魏立本,易忠经,赵建,袁玲.烟末(梗)有机肥对3种不同类型作物土壤养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7].李琳,张军.近十年不同类型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研究综述[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9

[8].王贵平,翟浩,陈汝,路超,薛晓敏.不同类型果袋微环境对富士苹果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9].丁万红,宋刚,杨宏伟,贾豫龙,陈茹.饲用玉米品种类型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9

[10].薛宝玲,曹志军,蔡永敏,格日勒图.不同月龄乌珠穆沁羊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的变化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标签:;  ;  ;  ;  

品质类型论文-朱妮,陈奕业,吴汉葵,邓铭,郭勇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