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化论文_耿亚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穴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穴,木质部,栓塞,结构,超声,叶片,胶束。

空穴化论文文献综述

耿亚南[1](2017)在《超弹性薄膜的空穴化及形状分岔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备承受大变形的能力,超弹性薄膜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工程、医学科学、生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众多领域。超弹性材料由于本身固有的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出现的变形、失稳、破坏以及失效过程比线弹性材料中常见的行为更为复杂。在涉及到超弹性薄膜领域的众多非线性问题中,材料和结构的失稳问题作为致使材料和结构失效、损伤和破坏的重要因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重点研究超弹性薄膜的空穴化及形状分岔问题。本文首先以含有中心微孔的平面薄膜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均匀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该问题的解析解表明,当微孔的初始半径δ足够小时,变形后微孔半径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载荷与无缺陷模型空穴化时的临界载荷相同,并伴随着微孔周边环向应力及环向主伸长的突变。结合数值结果,以初始微孔半径为摄动参数,针对载荷分别处于临界值前、临界值周边及临界值后叁个阶段时的微孔变形半径、应力及变形分别进行了渐近分析,重点研究了采用不同应变能函数时超弹性材料的临界值附近行为,得到了平面薄膜空穴化问题中初始缺陷敏感度系数。渐近结果表明,当载荷小于临界载荷值时,微孔变形半径的主要项为δ量级,环向应力及径向、环向主伸长的主要项均为与δ无关的有界常数;当载荷达到临界载荷值附近时,微孔变形半径的主要项为δ~((1+ν)/(3+ν))量级,而环向应力及两个主伸长的主要项分别为lnδ、δ~(2ν/(3+ν))、δ~(-2/(3+ν))量级,其中ν为泊松比;当载荷超过临界载荷值,微孔变形半径的主要项为与δ无关的有界常数,环向应力及两个主伸长的主要项分别为lnδ、δ~ν、1/δ量级。这表明在初始微孔半径很小的情况下,一旦载荷达到临界载荷值附近,微孔的半径存在突然增大的现象,同时微孔周边的环向应力及环向主伸长会非常大,有可能导致材料损伤。其次,研究了含有初始微孔的球膜在内压载荷作用下微孔的突然增长问题。以柯西弹性材料为例,取二分之一模型,采用打靶法求解对称边界条件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比不同大小初始微孔的变形尺寸随内压的变化曲线,发现球膜的微孔变形尺寸同样存在突然增长的趋势。根据微孔周围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得到了与平面空穴化过程一致的变化规律,由此证实超弹性球膜也有可能出现空穴化。进一步地,将分析过程推广到部分球膜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中,分别研究了模型的尺寸、形状、各向异性及内压载荷对变形后球膜的形状、应力及主伸长的影响。然后,分别以橄榄形和南瓜形两种不同构型的椭球薄膜为对象,基于数值方法研究了内压载荷作用下不同几何尺寸的超弹性薄膜的形状分岔问题。结果发现超弹性橄榄形和南瓜形椭球薄膜在内压载荷作用下存在不同的分岔形式。对橄榄形椭球薄膜来说,细长比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在一定内压作用下会发生梨形分岔;小于该临界值时,椭球薄膜的分岔行为与圆管的局部起鼓现象相类似。对南瓜形椭球薄膜,无论圆扁,当内压达到某载荷值时都会发生梨形分岔。进一步地,采用能量判据,分析了在压强控制和质量控制两种加载方式作用下,不同形状的椭球薄膜的均匀解及分岔解的稳定性。通过计算要考察的平衡状态及施加小扰动之后状态的能量差来判断当前状态是否稳定,结果表明,在压强控制下,体积随内压变化曲线(P-V曲线)下降段的均匀解和分岔解均为不稳定解。但在质量控制下,在P-V曲线下降段中只有均匀解出现时,均匀解为稳定解;而在均匀解和分岔解共存的区间内,均匀解为不稳定解,分岔解为稳定解。另外,P-V曲线两个上升段的均匀解则均为稳定解。最后,研究了内压和电压共同作用时橄榄形和南瓜形椭球薄膜的形状分岔问题。发现由于电压的存在,分岔解相较均匀解出现了明显的梨形变形,且电场及应力分布均呈现显着的不均匀性。另外,电压对分岔区间范围及橄榄形椭球分岔的短轴临界尺寸都存在影响。在一定载荷作用下介电橄榄形薄膜还会出现多重分岔现象。总之,本文重点研究了超弹性薄膜常见的两种分岔形式—空穴化和形状分岔。提出了一种研究超弹性平面薄膜空穴化问题的渐近分析方法,从渐近结果中可以明确在空穴化临界载荷附近的受力变形特征,为讨论材料损伤破坏的力学机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发现含有初始微孔的球膜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空穴尺寸存在突然增长的趋势,证实了超弹性球膜中也可能出现空穴化。分析了内压载荷作用以及内压、电压共同作用下不同几何尺寸的橄榄形和南瓜形椭球薄膜的不同形状分岔形式,所得结果可为薄膜传感器和智能驱动器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曾俊[2](2017)在《基于超声发射技术的东北东部主要树种空穴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引起的木质部栓塞是诱导树木死亡的关键。超声发射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木质部声波发射指标评价其栓塞脆弱性。超声发射不同指标应用效果及从复杂信号中区分管道空穴化信息尚存争议。以东北东部山区散孔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五角槭(Acer mono),环孔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及无孔材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8通道Micro-II超声发射系统实时监测超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以上树种4个幅值范围计数、能量和幅值累计信号、信号相对速率分布特征,以数学方法寻找各幅值范围3种指标信号采集结束点并过滤信号。对比过滤前、过滤后的以上各幅值范围指标及总信号确定的表征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P50。结果显示:在以6个树种单月为例的结果中,各树种计数、能量和幅值总信号及各幅值范围累计信号曲线呈“S”型分布。白桦、蒙古栎、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在≥60 d B 3种指标累计信号曲线均不同程度的滞后于总信号,其中红松滞后时间最长(60 h)。而除蒙古栎外,其余树种40~50 d B和50~60 d B 3种指标均与相应总信号一致或提前5~25 h左右。此外,散孔材白桦和五角槭,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在水势达到-3 MPa左右时仅对应30%以下的累计信号量。而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在-3.5 MPa时对应50%~90%的累计信号量(除红松≥60 d B 3种指标)。表明散孔材和环孔材以全部信号计算P50会使结果被严重低估。6个树种4个幅值范围中,40~50 d B和50~60 d B能量相对速率均高于35~40d B和≥60 d B。叁种材性树种信号采集结束点的到达时间以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为最长,在90~220 h左右(除兴安落叶松35~40 d B能量)。环孔材和散孔材较短,在30~40 h。将信号采集结束点后的信号过滤后,6个树种各幅值范围3种指标及相应总信号计算的P50高于相应未过滤值。信号过滤使阔叶树P50明显升高,但未显着改变针叶树的计算结果。阔叶树和兴安落叶松各幅值范围及总信号过滤或未过滤3种指标计算的P50无显着差异。红松未过滤3种指标总信号计算值也无显着差异,但信号过滤后总能量数据计算的P50显着高于总幅值。3种指标应用效果在红松具有一定差异,能量信号更适用于该树种的栓塞脆弱性评价。6个树种总信号量和各幅值范围信号量具有较为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除蒙古栎在5月信号量较多外,其余树种在夏季(6─8月)均具有较高的信号量。而秋季末期(10月)的信号量较少。散孔材白桦,及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4个幅值范围各指标平均P50及相应总信号计算值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波动,最大变幅在50%以上。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以上范围各指标计算值的季节波动较小,最大变幅在30%以下。信号过滤后,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4个幅值范围3种指标及相应总信号在5─10月的平均P50最高,范围分别是-0.85~-1.20 MPa和-0.84~-1.06 MPa。散孔材白桦和五角槭次之,范围分别在-1.74~-2.15 MPa和-1.56~-2.14 MPa之间。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最低,范围分别是-2.24~-2.73 MPa和-2.57~-3.42 MPa。综合考虑,本次试验参试树种的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大小为春榆>蒙古栎>五角槭>白桦>兴安落叶松>红松。(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礼[3](2012)在《木质部空穴化的实时观测及悬铃木扦插枝条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受到水分胁迫时,木质部导管内将发生空穴化,进而引起栓塞,栓塞的结果是使得植物的导水率降低。在干旱胁迫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永久萎蔫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悬铃木扦插枝条进行控水,从而研究其生理指标变化与永久萎蔫的关系。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枝条的水势在下午14:00时处于每天的最低值,并随着干旱胁迫加重而逐日降低,光合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呈现单峰变化规律,多在早上10:00达到最高值以后开始逐渐降低。干旱胁迫四天后,基本测不到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部分植物出现死亡。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发现在轻微干旱胁迫的枝条中,栓塞是可以短暂修复的。在缺水的条件下,枝条水势减小,气孔关闭,光合蒸腾速率降低,植物生理活动减弱直至停止,因此我们认为,最终导致植物永久萎蔫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水分的缺失。对于气体在导管内的空穴化过程,沈繁宜老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叁种方式,但还没有被证实,本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成像法,通过对水稻和玉米等叶片导管内的空穴化过程进行实时观测,寻找空穴化事件可能的机制。实验中,我们捕捉到了气泡瞬间爆破的过程,证实了第一种方式,即与木质部最初水势为低水势时的情况相符,并且我们发现,在植物的日常空穴化中,第一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郝燕华,张祥雪,丁小康,刘姣[4](2012)在《植物木质部空穴化过程超声发射的分析与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植物木质部空穴化过程超声发射的特性和产生机理,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建立了描述空泡在导管中运动的方程并求解,同时构建超声检测系统并对植物木质部超声发射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方程计算出气泡的平衡半径,当气泡受到扰动,如木质部液压强变化等原因造成半径大于或小于平衡半径时,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方程,结果显示气泡会以减幅振动的方式回到平衡状态,形成振源发射超声。实测侧柏、元宝枫、刺槐切片在失水过程中的超声发射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测超声发射信号的频率、振铃数等与植物导管或管胞大小和材质无显着关系,约80%的信号特征与仿真计算结果一致。说明植物导管或管胞中,气泡以减幅振动的形式膨胀和塌缩所产生的超声信号是木质部空穴化过程中产生超声发射信号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李星月,范秀华,沈繁宜[5](2011)在《木质部空穴化与栓塞修复的过程和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能降低植物的水输导能力,从而影响其抗旱性。本文综述了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形成、修复的过程和机理,并对研究该过程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这不仅对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过程,而且对选育抗旱植物、指导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李星月[6](2011)在《利用X射线对木质部管状细胞中的空穴化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穴化影响着维管植物水分运输,是植物生理生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日常空穴化起源于空气接种,然而学者们对于气泡进入管状细胞以后的空穴化过程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提出空穴化过程是气泡瞬时扩大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空穴化过程是气泡逐渐长大的过程。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手段,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据证明或者推翻这些假说。基于空气接种学说,导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与木质部初水势范围对应的3种空穴化的方式。其中第叁种类型——气泡一旦进入管状细胞后立即爆炸而导致空穴化,是日常普遍发生的方式。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相称成像显微法(X-ra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XPCM),观测玉米、水稻、小麦等叶片导管内空穴化的发生过程,进而分析空穴化的发生机制。在进行XPCM实验之前,本文首先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玉米、水稻、竹子等叶片的显微结构,然后用小液流法确定叶片的初始水势,并测试了玉米和水稻中由于空穴化产生的超声发射概率较大的时间段,以缩小X射线显微拍摄的时间范围。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连续拍摄XPCM图像记录水稻和玉米叶片的失水过程,以捕捉空穴化事件的发生过程。本论文在玉米和水稻样品的XPCM图片中均捕捉到了气泡瞬间扩大的空穴化过程,其中的瞬间空穴化过程与第叁种类型—即当木质部压力势在Pl'≤-3P0(Po为大气压)的情况相吻合;在玉米长时间的对比图片中推测存在气泡逐渐长大的过程,其显示的逐渐过程与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后一阶段相吻合。第叁种类型发生的情况比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发生的概率大,这也和理论所预测的第叁种类型是日常空穴化普遍发生方式相符。通过获取不同区域在光照前后数小时的XPCM图像,得到了整个样品中更多的空穴化发生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5-01)

李秧秧,石辉,邵明安[7](2010)在《黄土丘陵区典型树木抵抗空穴化能力及与木质部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区7种典型落叶乔灌木(山杨、辽东栎及刺槐,狼牙刺、黄刺玫、山桃和荆条)为对象,研究了其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与木质部解剖结构和木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7种乔灌木中,狼牙刺和黄刺玫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最强;其次为山桃、荆条和山杨;而刺槐和辽东栎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最弱。2)7种植物中,黄刺玫、山杨和山桃的导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而辽东栎、刺槐和荆条的导管密度相对较小,最大值(黄刺玫)为最小值(刺槐)的近10倍;导管腔平均直径以刺槐为最大,而黄刺玫和狼牙刺的导管直径最小,最大值为最小值(黄刺玫)的3倍左右;导管密度和导管腔平均直径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7种植物的木材密度介于0.43~0.70g/cm3之间,其中以狼牙刺的为最大,以山杨的为最小,比值为1.6倍。4种灌木的平均木材密度显着高于3种乔木。3)不同植物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与导管腔平均直径呈显着负相关,而与木材密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而二者可用作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抵抗空穴化形成能力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徐新武,樊大勇,谢宗强,张守仁,张想英[8](2009)在《不同冲洗液对毛白杨和油松枝条水力导度和抵抗空穴化能力测定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通过木质部管道系统进行水分运输,木质部的水分运输效率和抗空穴化能力等水力结构特征对于植物物种的分布、抗逆能力等方面起关键性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冲洗法"进行木质部水力结构研究,然而在该方法中使用的不同冲洗溶质可能对植物木质部水力结构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文研究了3种溶质的冲洗溶液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枝条的水力导度和抵抗空穴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去离子水,用0.01mol·L–1的草酸和0.03mol·L–1KCl溶液作为冲洗溶液,均导致毛白杨木质部导管和油松管胞的水力导度测定值的增大。KCl导致毛白杨和油松木质部抵抗空穴化能力测定值的提高,草酸导致杨树抵抗空穴化能力测定值增强,但导致油松抗空穴化能力显着(p<0.01)减弱。小枝水平上,毛白杨和油松的水分运输效率和抗空穴化能力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另外,在截枝实验中发现,毛白杨小枝木质部水力导度随长度增加变化不大,而油松枝条的木质部水力导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溶质下毛白杨和油松枝条的木质部水力导度和抵抗空穴化能力不同,草酸和KCl可能对木质部管道系统及纹孔处的果胶等产生作用,从而使毛白杨和油松的水力结构发生变化。毛白杨与油松水力结构在去离子水、草酸和KCl的作用下的不同结果及两物种截枝试验下水力导度的不同变化趋势表明,导管运输系统和管胞运输系统可能具有不同的水分运输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吕瑞华,那兵[9](2007)在《结晶高分子空穴化及其与结构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结晶高分子在拉伸过程中会产生空穴进而影响材料性能。通过退火或预取向改变晶体结构、片晶厚度以及片晶取向程度,并采用光学视频技术表征拉伸过程中的体积应变, 系统研究了大应变下结晶高分子空穴化过程及其与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屈服过程相类似,(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7-10-01)

赵军钗,王强,乔丛德,蒋世春,姬相玲[10](2005)在《嵌段共聚物胶束薄膜空穴化结构形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胶束薄膜的空穴化结构 .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胶束薄膜的空穴化强烈地依赖于所用酸中氢离子的数目 ,只有使用一元酸时才能得到空穴化结构 ,而二元酸和叁元酸都得不到空穴化结构 .提出了形成空穴化结构可能的机理 .运用选择性溶剂蒸气和一元酸分别处理胶束薄膜 ,得到了相同的表面形貌 .(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空穴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干旱引起的木质部栓塞是诱导树木死亡的关键。超声发射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木质部声波发射指标评价其栓塞脆弱性。超声发射不同指标应用效果及从复杂信号中区分管道空穴化信息尚存争议。以东北东部山区散孔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五角槭(Acer mono),环孔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及无孔材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8通道Micro-II超声发射系统实时监测超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以上树种4个幅值范围计数、能量和幅值累计信号、信号相对速率分布特征,以数学方法寻找各幅值范围3种指标信号采集结束点并过滤信号。对比过滤前、过滤后的以上各幅值范围指标及总信号确定的表征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P50。结果显示:在以6个树种单月为例的结果中,各树种计数、能量和幅值总信号及各幅值范围累计信号曲线呈“S”型分布。白桦、蒙古栎、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在≥60 d B 3种指标累计信号曲线均不同程度的滞后于总信号,其中红松滞后时间最长(60 h)。而除蒙古栎外,其余树种40~50 d B和50~60 d B 3种指标均与相应总信号一致或提前5~25 h左右。此外,散孔材白桦和五角槭,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在水势达到-3 MPa左右时仅对应30%以下的累计信号量。而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在-3.5 MPa时对应50%~90%的累计信号量(除红松≥60 d B 3种指标)。表明散孔材和环孔材以全部信号计算P50会使结果被严重低估。6个树种4个幅值范围中,40~50 d B和50~60 d B能量相对速率均高于35~40d B和≥60 d B。叁种材性树种信号采集结束点的到达时间以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为最长,在90~220 h左右(除兴安落叶松35~40 d B能量)。环孔材和散孔材较短,在30~40 h。将信号采集结束点后的信号过滤后,6个树种各幅值范围3种指标及相应总信号计算的P50高于相应未过滤值。信号过滤使阔叶树P50明显升高,但未显着改变针叶树的计算结果。阔叶树和兴安落叶松各幅值范围及总信号过滤或未过滤3种指标计算的P50无显着差异。红松未过滤3种指标总信号计算值也无显着差异,但信号过滤后总能量数据计算的P50显着高于总幅值。3种指标应用效果在红松具有一定差异,能量信号更适用于该树种的栓塞脆弱性评价。6个树种总信号量和各幅值范围信号量具有较为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除蒙古栎在5月信号量较多外,其余树种在夏季(6─8月)均具有较高的信号量。而秋季末期(10月)的信号量较少。散孔材白桦,及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4个幅值范围各指标平均P50及相应总信号计算值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波动,最大变幅在50%以上。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以上范围各指标计算值的季节波动较小,最大变幅在30%以下。信号过滤后,环孔材蒙古栎和春榆4个幅值范围3种指标及相应总信号在5─10月的平均P50最高,范围分别是-0.85~-1.20 MPa和-0.84~-1.06 MPa。散孔材白桦和五角槭次之,范围分别在-1.74~-2.15 MPa和-1.56~-2.14 MPa之间。无孔材兴安落叶松和红松最低,范围分别是-2.24~-2.73 MPa和-2.57~-3.42 MPa。综合考虑,本次试验参试树种的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大小为春榆>蒙古栎>五角槭>白桦>兴安落叶松>红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穴化论文参考文献

[1].耿亚南.超弹性薄膜的空穴化及形状分岔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曾俊.基于超声发射技术的东北东部主要树种空穴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3].李礼.木质部空穴化的实时观测及悬铃木扦插枝条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郝燕华,张祥雪,丁小康,刘姣.植物木质部空穴化过程超声发射的分析与测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

[5].李星月,范秀华,沈繁宜.木质部空穴化与栓塞修复的过程和机理[J].山东农业科学.2011

[6].李星月.利用X射线对木质部管状细胞中的空穴化的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7].李秧秧,石辉,邵明安.黄土丘陵区典型树木抵抗空穴化能力及与木质部结构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

[8].徐新武,樊大勇,谢宗强,张守仁,张想英.不同冲洗液对毛白杨和油松枝条水力导度和抵抗空穴化能力测定值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9

[9].吕瑞华,那兵.结晶高分子空穴化及其与结构相关性的研究[C].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7

[10].赵军钗,王强,乔丛德,蒋世春,姬相玲.嵌段共聚物胶束薄膜空穴化结构形成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

论文知识图

不同倾角下石英基底上沉积的氧化锌薄...饱和磁化强度与5K下磁化强度的比值随...化物结构及应力沟道侧墙处产生陷阱电荷最终导致器件漏...试验20中纯铜板条试件在同样的平均应...碲化铅包覆玻璃纤维的热电性质随温度...

标签:;  ;  ;  ;  ;  ;  ;  

空穴化论文_耿亚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