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论文和设计-徐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它包括有电池箱以及安装在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组,电池箱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组的蓄电池组,相邻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阻燃隔板分隔,所述的蓄电池组包括有负极导电板、正极导电板、锂离子蓄电池、正极定位板,其中,锂离子蓄电池为多个,其负极与负极导电板抵触,正极定位板呈“7”字形,正极定位板竖臂底部设有n形的嵌槽,正极导电板顶部嵌装在嵌槽内,正极定位板横壁底部设有电池定位板,电池定位板下方的正极导电板上设有正极接触环,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脚嵌插在正极接触环内。采用本方案后可达到提高功率、放电倍率高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它包括有电池箱(2)以及安装在电池箱(2)内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电池箱(2)呈长方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数量大于2组的蓄电池组,相邻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阻燃隔板(5)分隔,所述的蓄电池组包括有负极导电板(1)、正极导电板(3)、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定位板(7),其中,锂离子蓄电池(4)为多个,其负极与负极导电板(1)抵触,正极定位板(7)呈“7”字形,正极定位板(7)竖臂底部设有n形的嵌槽(6),正极导电板(3)顶部嵌装在嵌槽(6)内,位于锂离子蓄电池(4)一侧的正极定位板(7)横壁底部设有电池定位板(8),电池定位板(8)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端顶部,电池定位板(8)下方的正极导电板(3)上设有正极接触环(9),锂离子蓄电池(4)的正极脚嵌插在正极接触环(9)内,嵌插后的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3)相抵触。

设计方案

1.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它包括有电池箱(2)以及安装在电池箱(2)内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电池箱(2)呈长方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数量大于2组的蓄电池组,相邻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阻燃隔板(5)分隔,所述的蓄电池组包括有负极导电板(1)、正极导电板(3)、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定位板(7),其中,锂离子蓄电池(4)为多个,其负极与负极导电板(1)抵触,正极定位板(7)呈“7”字形,正极定位板(7)竖臂底部设有n形的嵌槽(6),正极导电板(3)顶部嵌装在嵌槽(6)内,位于锂离子蓄电池(4)一侧的正极定位板(7)横壁底部设有电池定位板(8),电池定位板(8)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端顶部,电池定位板(8)下方的正极导电板(3)上设有正极接触环(9),锂离子蓄电池(4)的正极脚嵌插在正极接触环(9)内,嵌插后的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3)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接触环(9)呈环形或n形,锂离子蓄电池(4)的正极脚嵌插在环形内或n形槽内腔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定位板(8)呈弧形,其外弧面向上,内弧面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端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其特征在于:阻燃隔板(5)位于相邻组的正极导电板(3)、负极导电板(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定位板(7)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传统汽车的“汽油”。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了电池的基本性能,如容量、功率和安全性,是电动汽车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动力电池可分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从现在的水平看还各有优势,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淅渐提高,以及铅酸电池、保氢电池、保镉电池自身的劣势,因此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功率、放电倍率高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它包括有电池箱以及安装在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组,电池箱呈长方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数量大于2组的蓄电池组,相邻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阻燃隔板分隔,所述的蓄电池组包括有负极导电板、正极导电板、锂离子蓄电池、正极定位板,其中,锂离子蓄电池为多个,其负极与负极导电板抵触,正极定位板呈“7”字形,正极定位板竖臂底部设有n形的嵌槽,正极导电板顶部嵌装在嵌槽内,位于锂离子蓄电池一侧的正极定位板横壁底部设有电池定位板,电池定位板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端顶部,电池定位板下方的正极导电板上设有正极接触环,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脚嵌插在正极接触环内,嵌插后的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相抵触。

所述的正极接触环呈环形或n形,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脚嵌插在环形内或n形槽内腔顶部。

所述的电池定位板呈弧形,其外弧面向上,内弧面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端顶部。

所述的阻燃隔板位于相邻组的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之间。

所述的正极定位板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电池箱的导线连接等方式,本方案采用定位板用于对锂离子蓄电池进行定位,正极接触环套在正极脚外侧,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相抵触,然后再通过点焊的方式将正极导电板、正极接触环、正极脚连接在一起,如此一来,通过增加正极接触环后,使正极脚的焊点最多可达8-10个,而更多的焊点可以增大正极导电板(铝板)和正极脚(盖帽)的接触面积,减小电芯的接触内阻,从而达到提高功率、放电倍率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包括有电池箱2以及安装在电池箱2内的蓄电池组,电池箱2呈长方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数量大于2组的蓄电池组,相邻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阻燃隔板5分隔,阻燃隔板5位于相邻组的正极导电板3、负极导电板1之间,所述的蓄电池组包括有负极导电板1、正极导电板3、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定位板7,其中,锂离子蓄电池4为多个,其负极与负极导电板1抵触,正极定位板7呈“7”字形,正极定位板7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正极定位板7竖臂底部设有n形的嵌槽6,正极导电板3顶部嵌装在嵌槽6内,位于锂离子蓄电池4一侧的正极定位板7横壁底部设有电池定位板8,电池定位板8呈弧形,其外弧面向上,内弧面扣合在锂离子蓄电池4正极端顶部,电池定位板8下方的正极导电板3上设有正极接触环9,锂离子蓄电池4的正极脚嵌插在正极接触环9内,嵌插后的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3相抵触,正极接触环9呈环形或n形,锂离子蓄电池4的正极脚嵌插在环形内或n形槽内腔顶部。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电池箱的导线连接等方式,本方案采用定位板用于对锂离子蓄电池进行定位,正极接触环套在正极脚外侧,正极脚端部与正极导电板相抵触,然后再通过点焊的方式将正极导电板、正极接触环、正极脚连接在一起,如此一来,通过增加正极接触环后,使正极脚的焊点最多可达8-10个,而更多的焊点可以增大正极导电板(铝板)和正极脚(盖帽)的接触面积,减小电芯的接触内阻,从而达到提高功率、放电倍率高的目的。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272.9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9210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2/22;H01M10/0525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开发区内

发明人:徐云;陈春明;朱纯江;陈志明;吴晓潭;杨萍;吴俊杰;王枭烽;张新

第一发明人:徐云

当前权利人: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芙蓉

代理机构:1138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论文和设计-徐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