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点阵论文_郭丽婷,董丽芳,王朝阳,孙浩洋,于广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点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点阵,合金,结构,介质,电化学,性能,参量。

超点阵论文文献综述

郭丽婷,董丽芳,王朝阳,孙浩洋,于广林[1](2019)在《介质阻挡放电中白眼超点阵同心圆环发光斑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发现了白眼超点阵同心圆环发光斑图。采用光电倍增管和高速照相机等仪器对该斑图的时空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斑图由奇数圈的点阵圆环和偶数圈的白眼圆环嵌套而成。将奇数圈的点阵记作O(Odd number,O),偶数圈的白眼中心点记作E(Even number,E),白眼晕记作H(Halo,H)。O在电压上升沿的第一个脉冲全部放电且在电压下降沿部分放电,H在电压上升沿的包络处放电,E在电压下降沿放电。用两个光电倍增管对O和E的时间相关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与E在电压下降沿的放电顺序随机。用高速录像机拍摄的瞬时照片表明该斑图的每个体放电都伴随着沿面放电。H在奇数圈的随机放电导致了部分O在电压下降沿的放电,沿面放电对壁电荷的重排作用导致了O与E放电顺序的随机性。(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彬彬[2](2019)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叁种放电气隙下超点阵斑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均采用水电极放电装置,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中,叁种放电气隙下气体放电斑图。首先,首次设计了一种由四个并列矩形组成的放电边界,并获得线性点斑图到折线超点阵斑图转换的现象;其次,又设计一种新型具有D_(2h)对称性放电气隙,并获得具有D_(2h)对称性的斑图Ⅱ;最后,在普通的四边形放电边界下,首次获得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利用光电倍增管、高速照相机研究斑图的时空动力学,采用高速录像机对斑图的放电形式进行观察,而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则用光谱仪进行测量。以上斑图的形成机理,及实验现象均用壁电荷理论进行解释,本工作加深了对壁电荷的理解,又拓展了斑图的种类。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采用四个并列矩形组成的放电边界,在这种新型放电边界下,获得随着电压增加线性点—折线超点阵斑图转换的有趣现象。用光电倍增管和高速照相机对不稳定的线性点斑图以及稳定的折线超点阵斑图的时空结构进行研究。折线超点阵斑图由拐角处的暗点、每两个暗点之间的亮点和锯齿形的线组成,锯齿形的线实质是由运动点和锯齿形的晕组成。对于线性点来说,所有的点均同时放电,且他们带有相同的壁电荷量;而折线超点阵斑图则由四套子结构组成,且亮点的壁电荷量高于暗点,由此导致了锯齿形晕的形成,而导致锯齿形线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动点行为的统计规律。首次设计了一种具有D_(2h)对称性的放电气隙,并获得了具有D_(2h)对称性的放电斑图。该放电气隙是由4个条型结构组成,每个条型都是由圆形和矩形交替排列属于D_(2h)点群,在圆形与矩形的放电气隙双重调制下获得斑图的演化是从D_(4h)向D_(2h)的转变,并实现一种可调控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采用高速照相机和光电倍增管对圆形区域时空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斑图Ⅱ圆形区域是由中心点、边框点、晕叁套子结构组成,晕的形状呈环状。用高速录像机对环状的晕进行拍摄,可以观察到晕是由随机放电丝组成。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进行测量。最后用壁电荷理论解释分析了斑图形成的机制以及环状晕形成的原因。采用了一种普通的四边形放电边界,首次获得一种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该装置的放电边界虽不是条状边界,但是却出现了条纹的斑图。该斑图不同子结构的时间相关性利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斑图由小点晕、晕以及中心点组成。用高速录像机对白眼条纹斑图的放电形式进行观察。该斑图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采用光谱仪进行测量。最后,用壁电荷理论解释了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的形成机制,而为了研究条纹出现的原因以及放电边界纵横比对条纹取向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但是由于实验手段有限,该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韩蓉,董丽芳,黄加玉,孙浩洋[3](2019)在《介质阻挡放电中D_(2h)超点阵斑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观察到一个由六边形点阵和四边形点阵嵌套而成的D_(2h)超点阵斑图.采用高速照相机(ICCD)研究了D_(2h)超点阵斑图的时空动力学结构,分析可知:D_(2h)超点阵斑图是由六边形子点阵、晕和四边形子点阵相互嵌套而成,且在每个外加电压半周期内子点阵的放电顺序依次为:六边形子点阵、晕、四边形子点阵.通过分析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斑图,发现对称性的演化顺序为:D_(4h)-D_(4h)和D_(6h)的混合态-D_(2h)-D_(2h),演化过程中斑图的对称性逐渐降低.通过分析子结构的对称性发现六边形子点阵、晕和四边形子点阵均属于D_(2h)点群.利用发射光谱法采集了氮分子(N_2)第二正带系(C~3∏_u→B~3∏_g)的发射谱线和氩原子696.57 nm (2P_2→1S_5)处的发射谱线,并计算得到了D_(2h)超点阵斑图中不同子结构的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密度.结果显示3套不同子结构的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密度相近,由此表明3套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状态基本相同.最后,用壁电荷理论对斑图的形成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海武,安宁,张晓娜,刘程鹏,张泽[4](2019)在《Ni-Mo-Cr高温合金中Ni_2(Mo,Cr)超点阵相显微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Ni-20Mo-10Cr(at.%)高温合金中纳米级Ni_2(Cr,Mo)超点阵析出相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显微学分析,发现Ni_2(Mo,Cr)超点阵相和基体γ相之间存在两种特定的取向关系,分别是:[010]Ni_2(Mo,Cr)//[001]_γ,(002)Ni_2(Mo,Cr)//(220)_γ和[111]Ni_2(Mo,Cr)//[112]_γ,(011)Ni_2(Mo,Cr)//(311)_γ。(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磊,罗永春,邓安强,姜婉婷[5](2018)在《无镁超点阵结构A_2B_7型La_(1-x)Y_xNi_(3.25)Mn_(0.15)Al_(0.1)合金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热处理(950℃×10 h)方法制备了新型无镁超点阵结构A_2B_7型La_(1-x)Y_xNi_(3.25)Mn_(0.15)Al_(0.1)(x=0,0.25,0.50,0.67,0.75,0.85,1.00)退火合金,研究了A端稀土Y元素对退火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储氢行为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合金微观组织的主相均由Ce_2Ni_7型结构组成,随稀土Y含量x增大,Ce_2Ni_7型主相丰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同时Ce_2Ni_7型主相的晶胞体积V逐渐减小.气体储氢时,x=0~0.25合金无压力-组成-温度(PCT)曲线平台且易形成氢致非晶化;当x≥0.50时,合金能有效抑制储氢时的氢致非晶化倾向且具有明显的吸/放氢平台特征,吸氢平台压范围为0.026~0.097 MPa,最大储氢量为1.418%~1.48%(质量分数),储氢性能得到极大改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x=0.50~0.85的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50.4~381 mA·h/g),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S100=52%~85%,其中稀土Y含量x=0.67~0.75时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及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900=64.5%~85.7%,氢原子在合金体相中的扩散是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控制步骤.(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浩[6](2017)在《La-Y-Ni系超点阵结构A_2B_7型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高容量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储氢合金是发展氢能和高功率密度镍氢电池的关键。新型R-Mg-Ni系储氢合金虽然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但其循环稳定性差,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的原因制约了该系列合金推广应用。本文在系统综述了各类型储氢合金,尤其是La-Mg-Ni系储氢合金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同样原子半径较小的元素Y来替代Mg,选择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XRD、SEM、EDS及相应的电化学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A端元素La和Y的相对含量对无Mg超点阵结构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相结构演变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规律。对Y1-xLaxNi3.25Mn0.15Al0.1(x=0、0.15、0.25、0.33、0.5、0.75、1)系列储氢合金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合金均为多相结构,但均以A_2B_7相为主相。随着x的增大A_2B_7相丰度先增大后减小,x=0.33时A_2B_7相丰度最高。电化学测试结构表明,x=0.33时合金具有较大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寿命,这与其A_2B_7型相丰度较高有关,x=0.33时合金同样具有较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电分析测得的D0与其规律一致。A端元素La和Y的比例对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很大,La和Y的比例为1:2时,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对La0.33Y0.67Ni3.25Mn0.15Al0.1合金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退火温度有利于主相Ce2Ni7型相丰度的提高,当退火温度为950℃时,CaCu5和Gd2Co7型相基本消失,此时Ce2Ni7型相的丰度达到最大值93.18%。当退火温度≥950℃时,Ce5Co19型相有所增加。退火后合金的放氢PCT曲线及其电化学性能与微观组织以及各物相的晶胞体积密切关系。950℃退火合金的Ce2Ni7型主相丰度和晶胞体积最大,此时合金具有较低放氢平台压(0.0192~0.087atm)以及最高的储氢量和电化学放电容量371mAh/g,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合金电极容量的保持率S100达到最大值88.9%。退火合金电极的HRD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HRD900随退火温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其中950oC退火合金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最佳,其HRD900达到83.4%。氢在La0.25Y0.75Ni3.25Mn0.2Al0.15合金中的扩散是影响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控制因素。采用简单蒸发溶剂相转化法对储氢合金颗粒及电极片表面包覆NAFION,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NAFION包覆合金的表面形貌及其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NAFION稀释比例的不断增加,合金颗粒表面形成的NAFION由分散和凸起的白色片状物逐渐向形成薄且铺展性较好的薄膜状产物变化,但并没有形成连续完整的包覆层,只在颗粒表面一些较平整的区域形成了NAFION膜。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AFION稀释比例为1:5时的合金电极放电容量最大且10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S100优于未包覆的裸合金。表面包覆NAFION后,合金电极大电流放电性能明显下降,合金电极反应时表面电子交换阻力增加(或交换电流密度I0减小)是影响包覆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蒸发溶剂可在合金电极片表面形成不同厚度的NAFION功能性包覆层,使用浓度相对较高的NAFION溶液可在电极片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NAFION膜,但包覆后的合金电极片各项电化学性能均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杨代起,刘冬藏[7](2017)在《稀土系超点阵储氢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点阵储氢材料作为新一代储氢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稀土系超点阵储氢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揭示了一系列超点阵储氢化合物在吸放氢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以及结构与储氢特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该系列储氢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04期)

袁亮[8](2016)在《C2000合金中超点阵相的相变行为与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Ni-Cr-Mo基合金是一类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固溶强化型耐蚀高温合金,尤其是既耐氧化性介质腐蚀又耐还原性介质腐蚀的Hastelloy C2000合金,已成为高温烟气除尘用过滤网最具前景的备选材料之一。当C2000合金构件长期服役在450-700 oC高温腐蚀环境中时,等效于对合金长程时效。在此温度范围内,低Mo/Cr比的C2000合金中能够沉淀析出纳米尺度的超点阵相,而超点阵相的析出将显着地影响合金的力学及腐蚀性能。然而,关于低Mo/Cr比的Ni基高温合金中超点阵相的相变机制、属性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等的研究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优化合金的服役寿命以及拓展其在核电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美国Haynes公司提供的C2000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短程有序(SRO)的行为特征;研究了长程有序(LRO)的相变行为、属性特征、热稳定性以及冷变形对LRO的影响规律;揭示了Pt_2Mo型超点阵相诱发的室温拉伸锯齿状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成机制;对比分析了高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锯齿流变(PLC)效应的形成原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试样经固溶水淬后,其透射衍射斑中在{1?0}处显示出了强度微弱的衍射斑点,即低Mo/Cr比的C2000合金中{1?0}SRO的形成速率缓慢。低Mo/Cr比的C2000合金中能够沉淀析出单一类型的Pt_2Mo型超点阵相,析出的温度范围为500-600 oC,且在600 oC时超点阵相的析出速率达到了峰值(t=100 h)。Pt_2Mo型超点阵相的尺寸及其体积分数均随时效时间以及时效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该类型超点阵相呈现出边缘具有“晕”特征的叁维椭球状形貌特征,且在基体中的分布无特定取向。当沿[100]fcc、[110]fcc和[112]fcc时,Pt_2Mo型超点阵相的6个等价变体与γ相之间存在如下的位向关系:[001]γ//[010]Pt_2Mo、[110]γ//[100]Pt_2Mo、[1—12]γ//[11—1]Pt_2Mo//[111]Pt_2Mo//[110]Pt_2Mo。另一方面,经600 oC/500 h获得的Pt_2Mo型超点阵相的化学计量比为Ni1.68(Cr0.81Mo0.19),是一富Cr贫Mo有序相,且Cr、Cu、Fe和Mn元素偏聚在椭球状的外层。在650-800 oC/100 h工艺下,合金中未沉淀析出其它类型的超点阵相,只伴随有富Mo相和碳化物的析出。研究了冷变形对C2000合金中相变行为的影响规律。705 oC/16 h+605 oC/32 h前的冷变形促进了颗粒状σ-FeCr的析出。600 oC/500 h前的冷变形除了影响Pt_2Mo型超点阵相的分布外,还诱发了M6C的析出。550 oC和600 oC前的冷变形分别促进和抑制了Pt_2Mo型超点阵相的析出。主要归因于等温时效前的冷变形改变了Pt_2Mo型超点阵相析出时的等温TTT(温度-时间-转变)曲线的位置,位置的改变使其TTT曲线的“鼻尖”温度更接近550 oC而远离600 oC。在600 oC长期热暴露过程中,Pt_2Mo型超点阵相保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与fcc基体界面之间保持良好的共格界面关系。随着热暴露时间t的延长,超点阵相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只是其尺寸增大,且其长轴的叁次方与t遵从线性关系。超点阵相的形貌随热暴露时间(t=100-340 h)的变化而变化,即从圆球状逐渐演变为椭球状。同时,沿[112]fcc时,超点阵相的3个变体随t的延长出现了“倒易杆”,且出现“倒易杆”的变体依次由1个增加到3个。形貌的演变以及“倒易杆”的出现主要是由体系应变能的降低所引起的。然而,当t延长至600 h时,具有椭球状特征的Pt_2Mo型超点阵相及其变体的“倒易杆”特征又随之消失,这主要归因于超点阵相长大-粗化到一定程度,相与相之间相互重迭而影响了上述两个特征,这可以由衍射花样中在1/3(200)和1/3(020)处出现的额外衍射斑点得到证实。另一方面,冷变形后在短时热暴露过程中,Pt_2Mo型超点阵相呈现出“雪花状”形貌,当延长热暴露时间时,其形貌又从“雪花状”转变为圆球状。热-压应力的双重作用不会改变Pt_2Mo型超点阵相的晶体结构,在其双重作用下,主要以位错切过超点阵相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纳米尺度的Pt_2Mo型超点阵相能够显着地提高C2000合金的室温以及高温(200-600 oC)拉伸屈服-抗拉强度,并保持较高的室温延伸率(>40%)。室温拉伸过程中,Pt_2Mo型超点阵相诱发了锯齿状应力-应变曲线的产生。该锯齿状应力-应变曲线是由大-小锯齿相互嵌套而构成,大-小锯齿分别归因于Pt_2Mo型超点阵相诱发的基体孪生及其超点阵相自身的孪生。高温拉伸阶段,在200 oC时,有无Pt_2Mo型超点阵相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只表现出正常的光滑状特征;而在400-700 oC时,有无Pt_2Mo型超点阵相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却表现出锯齿状特征。锯齿的类型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无Pt_2Mo型超点阵相的试样中的锯齿类型随拉伸温度从400 oC→600 oC→700 oC的变化分别为B+E→C+E→C+B和A→B→B+E,其中,字母代表锯齿的不同类型。在有锯齿流变出现的拉伸温度范围内,运动位错与溶质原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贡献于不含超点阵相试样的锯齿流变(PLC)效应的发生。而对于含超点阵相的试样,引起PLC效应的因素则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即应变速率从10-3增大到10-2再增大到10-1 s-1时,PLC效应产生的因素依次为单滑移→单滑移→单滑移+形变孪晶。此外,当合金试样在T=600 oC及σ=300 MPa条件下进行高温蠕变测试时,Pt_2Mo型超点阵相能够减小合金在第二阶段的蠕变速率,即从0.01176%/h(无超点阵相)下降到0.01053%/h(有超点阵相)。(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陈子亮,李永涛,张庆安[9](2015)在《超点阵R-Mg-Ni基合金结构和储氢特性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Laves型[A2B4]和Ca Cu5型[AB5]亚单元以一定比率沿c轴有序堆垛而成的超点阵R-Mg-Ni基储氢合金(R=稀土元素、Ca元素),因具有储氢容量高、可逆性好以及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温和可控等优势被认为是新一代镍氢电池最理想的候选负极材料。本文介绍了超点阵R-Mg-Ni基合金的结构特点和储氢特性,着重阐述了结构、Mg元素及氢化行为叁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这类合金在储氢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5年10期)

刘书华,谷延霞[10](2012)在《耦合反应扩散体系中的超点阵斑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层耦合的布鲁塞尔(Brusselator)模型研究了超点阵斑图的形成机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在具有较短波长图灵模的系统中才能产生超点阵斑图.将不同类型的斑图进行耦合,得到了超六边形斑图和黑眼斑图等超点阵斑图.本工作还在反应扩散系统中首次得到了长方形斑图.(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超点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均采用水电极放电装置,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中,叁种放电气隙下气体放电斑图。首先,首次设计了一种由四个并列矩形组成的放电边界,并获得线性点斑图到折线超点阵斑图转换的现象;其次,又设计一种新型具有D_(2h)对称性放电气隙,并获得具有D_(2h)对称性的斑图Ⅱ;最后,在普通的四边形放电边界下,首次获得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利用光电倍增管、高速照相机研究斑图的时空动力学,采用高速录像机对斑图的放电形式进行观察,而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则用光谱仪进行测量。以上斑图的形成机理,及实验现象均用壁电荷理论进行解释,本工作加深了对壁电荷的理解,又拓展了斑图的种类。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采用四个并列矩形组成的放电边界,在这种新型放电边界下,获得随着电压增加线性点—折线超点阵斑图转换的有趣现象。用光电倍增管和高速照相机对不稳定的线性点斑图以及稳定的折线超点阵斑图的时空结构进行研究。折线超点阵斑图由拐角处的暗点、每两个暗点之间的亮点和锯齿形的线组成,锯齿形的线实质是由运动点和锯齿形的晕组成。对于线性点来说,所有的点均同时放电,且他们带有相同的壁电荷量;而折线超点阵斑图则由四套子结构组成,且亮点的壁电荷量高于暗点,由此导致了锯齿形晕的形成,而导致锯齿形线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动点行为的统计规律。首次设计了一种具有D_(2h)对称性的放电气隙,并获得了具有D_(2h)对称性的放电斑图。该放电气隙是由4个条型结构组成,每个条型都是由圆形和矩形交替排列属于D_(2h)点群,在圆形与矩形的放电气隙双重调制下获得斑图的演化是从D_(4h)向D_(2h)的转变,并实现一种可调控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采用高速照相机和光电倍增管对圆形区域时空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斑图Ⅱ圆形区域是由中心点、边框点、晕叁套子结构组成,晕的形状呈环状。用高速录像机对环状的晕进行拍摄,可以观察到晕是由随机放电丝组成。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进行测量。最后用壁电荷理论解释分析了斑图形成的机制以及环状晕形成的原因。采用了一种普通的四边形放电边界,首次获得一种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该装置的放电边界虽不是条状边界,但是却出现了条纹的斑图。该斑图不同子结构的时间相关性利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斑图由小点晕、晕以及中心点组成。用高速录像机对白眼条纹斑图的放电形式进行观察。该斑图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参量采用光谱仪进行测量。最后,用壁电荷理论解释了白眼条纹超点阵斑图的形成机制,而为了研究条纹出现的原因以及放电边界纵横比对条纹取向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但是由于实验手段有限,该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点阵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丽婷,董丽芳,王朝阳,孙浩洋,于广林.介质阻挡放电中白眼超点阵同心圆环发光斑图[J].发光学报.2019

[2].刘彬彬.介质阻挡放电中叁种放电气隙下超点阵斑图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韩蓉,董丽芳,黄加玉,孙浩洋.介质阻挡放电中D_(2h)超点阵斑图的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9

[4].张海武,安宁,张晓娜,刘程鹏,张泽.Ni-Mo-Cr高温合金中Ni_2(Mo,Cr)超点阵相显微结构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9

[5].赵磊,罗永春,邓安强,姜婉婷.无镁超点阵结构A_2B_7型La_(1-x)Y_xNi_(3.25)Mn_(0.15)Al_(0.1)合金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6].王浩.La-Y-Ni系超点阵结构A_2B_7型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7].杨代起,刘冬藏.稀土系超点阵储氢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7

[8].袁亮.C2000合金中超点阵相的相变行为与力学性能[D].西北工业大学.2016

[9].陈子亮,李永涛,张庆安.超点阵R-Mg-Ni基合金结构和储氢特性研究现状[J].功能材料.2015

[10].刘书华,谷延霞.耦合反应扩散体系中的超点阵斑图[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论文知识图

一6cSL二维示意图,卜5(来自文献=851)包覆Fe3O4的磁滞回线的结构示意图合金12Gd-3Y-Zn经过不同固溶处理时间...(a)超结构B的单胞基矢与其母相单胞基...

标签:;  ;  ;  ;  ;  ;  ;  

超点阵论文_郭丽婷,董丽芳,王朝阳,孙浩洋,于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