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区域和谐的人为因素

影响区域和谐的人为因素

一、影响区域和谐的人文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彭琳玉[1](2021)在《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的上杭县城得以充分发展,城区规模日益扩大,而区域内生态用地的不断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对人类的生存也构成了威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得以发展落实,合理地规划和保护生态用地对维持研究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上杭县城规划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3、2019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并结合地形图、实地调研材料以及上杭县城规划区各规划纲要等材料,综合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展开研究。基于ENVI 5.3,ArcGIS 10.5软件平台首先对三期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结构变化特征,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方法揭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特征。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到最近水域的距离、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最近道路的距离、交通服务设施密度7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通过SPSS 26.0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运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CA-Markov模型,结合IDRISI 17.0平台模拟预测生态用地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期间,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整体数量面积持续减少,其中林地、耕地、水体、草地的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公园与绿地是生态用地中唯一呈持续增加趋势的地类;在生态用地动态转移流向中,以林地、耕地、未利用地三类生态用地的转移变化量较为显着,生态用地演变总体呈城中心向四周城郊区扩张的趋势,重心由西北方向东北方迁移。(2)高程、到最近道路的距离和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至始至终影响着研究区生态用地的变化,且各时段生态用地的变化都与交通因素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政策法规和交通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导致了更多的生态用地被建设用地替代。(3)预测结果显示,在2019-2025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流失主要发生在九州村、西南村北部、城北片区以及部分沿江地带。在2019-2029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交通干道周边、中心城区北部、南部工业园区以及汀江下游部分区域,与城市规划中北扩南优的发展方向相符合。(4)为促进研究区生态用地的保护和良好发展,可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活就业环境,避免人口过度流向城区;其次需要统筹推进耕地保护,改进加强耕地占补平衡;构建生态网络系统,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管控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生态用地质量;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转型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同时加强生态用地格局中基质、廊道、斑块上的优化和保护,以长期维护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孙博杰[2](2020)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探析》文中提出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放在了重要位置。会议要求通过多种方法提升城市绿地总量,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绿化发展时空不平衡问题,建设不完善问题,基于科学实践理论支撑建设稳定发展的城市绿化系统格局。城市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表现,功能上满足城市居民文化,经济,健康等多方面需要,给与人们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本质决定其本身空间格局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以日照市主城区为典型城市分析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以便及时对城市绿地的面积、空间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进行掌握,以此为提高城市绿地水平提供依据。论文首先明确了城市绿地和地理探测器的相关概念、内涵。通过文献阅读法了解了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子的类型研究、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影响力研究以及地理探测器应用研究四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影响城市绿地布局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类;结合案例分析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与作用机制,确定城区尺度下绿地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日照市主城区为例,通过RS(遥感)、GIS(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主要技术手段,对日照市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化和类型化处理;通过地理探测器技术分析各个因素对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力大小以及交互作用关系。最终,结合探测结论分析得出城市绿地布局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城市绿地布局合理性的规划策略。本文的具体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法得出城市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城市水文、人口密度、经济基础、历史文化、道路交通、政策法规道路交通。结合日照市主城区的客观环境,选取地形地貌、城市水文、人口密度、经济基础、道路交通、政策法规等6个因素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GIS将6个影响因素的空间离散化结果与日照市城市绿地分布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地形地貌、城市水文、政策法规对日照市城市绿地发展呈现积极的正相关关系;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经济基础总体呈现一定负面作用。3、通过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探测发现,对日照市主城区绿地布局的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地形地貌(28%)、城市水文(16%)、政策法规(15%)、人口密度(13%)、道路交通(10%)、经济基础(0.7%)。其中地形地貌作为自然要素的解释力最大达到28%;政策法规作为人文要素解释力最大达到15%。通过地理探测器多因子交互探测发现,6种要素两两交互后都表现出了非线性增强作用,说明所分析影响因素在对城市绿地布局影响中有着较强的相互加强作用,使其各自影响力增大。政策法规∩城市水文的影响力最大达到了52%,交互作用非常强烈,是交互作用的最主要因素。4、根据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在城市绿地布局时应充分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和城市水文过程,结合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正义理论科学制定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法规等提升城市绿地布局的策略。

赵朋云[3](2020)在《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步涉及到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作为景观设计领域内的一份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利用科技手段,融合本土文化,对校园景观环境进行设计,让其在地域环境中熠熠生辉。就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对大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言,论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论文采用大量的例证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发展状况,景观构成要素以及相关理论,为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建议。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深入研究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对科技与人文深入透析,查阅大量的书籍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演变进行中西方对比,对校园景观相关要素进行解析;第二,研究了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和现状,提出现在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别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三个方面论述,以不同的视角对校园景观环境深入分析;第三,从校园景观环境不同的构成要素研究校园景观的组成、性质与特征,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总结出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原则,明确提出了其基本策略,根据例证有针对性的选择笔者参与的校园景观设计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对前文的理论研究进行验证和总结。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景观环境设计,可以归纳为一个相对系统,自身拥有特性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逐步与日常生活接轨,现在传统的大学校园景观中将科技与人文融合是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势必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对大学的发展和教学环境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润瑶[4](2020)在《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是农耕文明的见证,是发扬民族文化及不可再生的文化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速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衰败和消失的危机。青海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遗存了一定数量的传统村落,其在传统建筑、选址与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要素方面凸显。青海省传统村落是本地地域文化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科研价值。本文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以2019年06月06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调查法、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程度、标准差椭圆分析法首先研究了青海省现存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oogle Earth、Arc GIS10.2等技术平台,研究了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海拔、河流、坡度、坡向,人文因素中的经济、人口、交通、历史、民族文化因素。最后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结合地方志探讨了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对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很强的集聚性,主要分布于河湟谷地。与其它省份研究比较,集聚程度高,在宏观区域分布上形成了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两大高密度分布区;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形成了次高密度区域。第二,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海东市、黄南州形成密集区,玉树州、西宁市形成次密集区,而果洛州、海南州分布少。海西州、海北州均无传统村落分布,同时各市(州)内分布不均衡。河流、地形、交通、社会、历史、特别是多民族文化等因素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第三,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主导方向呈东北西南方向。椭圆中心在青海省海东市,椭圆的长短半轴的值差距较大,青海省传统村落的方向性较明显。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形地貌、河流、海拔、坡度坡向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海拔较低、河流汇集的河湟谷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道路交通、历史和民族文化因素是影响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一般分布在青海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交通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历史悠久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中,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表中的分类评价方式,根据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性原则、民族文化差异性原则和传统建筑差异性原则将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得出青海传统村落有七种类型,即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传统村落。

方兴[5](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王磊[6](2019)在《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研究 ——以西安市神禾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城市公园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但很多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却缺少特点,尤其是缺少地域特色的彰显。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园作为体现当地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在规划设计中突出地域空间差异尤为重要,研究并挖掘各种地域特色元素,可为城市工作者在规划建设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园时提供强有力支持。基于此现状,本文将主要把握住地域特色的基本属性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有适应性和推广意义的城市公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体系。首先,明确地域特色的概念,了解地域特色在城市公园中概念和内容,并结合既有的神禾公园案例,界定对神禾公园特色塑造有影响的地域特色因子调查范围,即关中-西安-常宁新区-神禾公园内部及周边。在界定的范围内从自然、人文、社会三个层面十六个方面去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因子,并将搜集的特色因子分关中、西安、常宁新区、神禾公园内部及周边四个层面进行分类整理,为之后神禾公园地域特色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提供可研究的基础地域特色因子。然后,结合搜集的地域特色影响因子从评价指标的设计与筛选、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标准及依据、影响因子指标权重的分析原理、影响因子指标的权重分析体系这四部分内容系统化研究,共同构建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最终选出在神禾公园中最有地域特色塑造价值的指标因子。最后,在神禾公园具体项目中,结合选取出的重要地域特色因子,提出相应的具体设计手法及策略引导,并在神禾公园规划设计中进行特色表达。本论文针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缺少地域特色彰显的现实问题,提出一套搜集、整理、筛选地域特色因子方法,一套地域特色因子的评价标准及依据,一套地域特色因子的权重分析方法,“一标准两方法”共同支撑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的建立。这套地域特色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对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准确的选取需要彰显的地域特色因子,有了数据支持。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为其他规划行业从事者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孙隽杰[7](2019)在《地域文化下的敦化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注重经济效益的今天,全球化风格的建筑顺应时势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这对许多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逐渐有被取代的趋势。放眼望去,现在城市中的建筑大多都是如出一辙的风格与样式,即使身处不同的地区,也很难让人感受到不同城市间应该存在的差异感。建筑在风格、造型、形式、空间、色彩等各方面的不同,就能给人带来这个差异感。尤其在建筑形式趋同的情况下,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这种差异感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在对建筑设计方案的探索与创作中,应当对建筑所在地不同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进行充分地研究,从这些因素中提取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并与现代的建筑理念以及先进的建筑技艺相结合,使最终的方案既能满足当下的功能需求,也能传承并体现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本文基于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学习与分析,领会到在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归纳总结出地域文化在度假小镇特色街区中的一些设计手法,使地域文化能够更好地与建筑方案创作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比较、归纳、提炼等方法,以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实际项目为目标展开分析与研究,探索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建筑方案的创作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对敦化地区度假小镇特色街区的构建进行探索,在敦化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具体项目创作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当地所属的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布局、风格、造型等元素,并对这些建筑元素进行提炼,以此来对特色街区的创作进行指导,使新建筑同时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创作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敦化地区的地域文化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包括敦化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再将这些因素运用到设计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的创作过程中,地域性设计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地域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呈现,而并不仅仅是对传统地域建筑形式的照搬或者模仿,这是在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本文中,总结了地域性设计在规划、建筑、空间、景观四个方面的创作手法,在这些创作手法的指导下,通过提取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性元素对方案的具体细节进行设计创作。总之,我希望通过对理论和成功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以敦化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项目为出发点,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对度假小镇特色街区的定位和创作手法进行研究与探索,给不同地域文化下度假小镇特色街区的设计与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王鹏[8](2019)在《山西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传统智慧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农耕贯穿着中国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古村落形态是展现农耕文明史的智慧结晶。以一座座古村落为基本单元建立的社会格局是农耕文化最显着的外化形式。村落的发展是历史变迁的直接结果,遗留下的古村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某个区域性的传统智慧与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是宝贵的物质及文化遗产。古村落是卓越物质及文化遗产的代表形式,其对相关学者有着非比寻常的诱惑力。随着人们对它研究的逐步深入,它存在意义及价值正逐渐被更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白驹过隙,时代转移和社会格局的不断变化导致许多村落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经济要求,因此,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本论文研究对象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地区历史遗留程度较高的古村落,通过实地考察、纸绘以及参考有关资料等方法,深刻剖析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中蕴含的传统智慧,详尽解释了古村落的选址、平面布局等营造智慧的具体表现,发现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规律。并且,以平顺县目前村落开发程度,剖析古村落中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可持续策论的制定,延袭古村落生命保护的长度。之后,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中蕴含的智慧与古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蟒岩村的更新规划设计实例,证明作者想法的可行性。最后,归纳并探索出与平顺县当地相适应、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古村落更新规划方法与原则。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集中囊括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简析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等;第二章对古村落平面布局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山西地区、平顺县地区的自然情况以及山西古村落与平顺县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要概述;第三章研究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探讨并从中发现规律;第四章对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了归纳与梳理。第五章将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应用于蟒岩村更新规划的实践之中,以探索出与平顺县当地相适应、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古村落更新规划方法与原则。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描述。

易潇[9](2019)在《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乡村离不开健康居住环境的建设,而我国乡村居住环境的健康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缺乏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标准来指导乡村建设。由此出发,本课题研究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内容,确定各因素权重比例,并进一步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为健康乡村理论的发展增添内容,对今后健康乡村的建设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以及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概念及其特征,再对国内外健康城市、健康村、健康建筑、健康居住环境等评价体系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众多参考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健康乡村理论和健康居住环境理论等从人的健康角度分析得到安全性因素、保健性因素、便利性因素、舒适性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心理因素7个方面的居住环境影响因素。再对湖北省五大区域代表性乡村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关于乡村居住环境的28个健康问题,将其作为影响因素参考内容。在乡村调研过程中共回收504份调查问卷,对统计结果进行平均值分析以及重要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得到目前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最急迫需要改善的因素有乡村交通、休憩便利度、村民参与度、医疗保健、特殊设计、住宅、蚊虫等。其次,结合理论分析所得的影响因素和乡村调研所得的影响因素得到综合的影响因素内容分为7大方面共27个因素,并据此建立直观的影响因素构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比例,并进一步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最后,运用本文构建的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对典型村进行评价,以验证该评价指标框架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对结果分析与总结。

庞敏[10](2019)在《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及其分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空间肌理是基于政治的响应、经济的推动、历史的积淀、文化的融合、生态的约束、社会组织的碰撞而产生的复杂的“生命系统”,在其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存在,不仅仅是物质要素,更是非物质要素的外在表现,构成了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邻里关系等。本研究为探究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分异性,选取喀斯特区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空间句法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引入场所与邻里尺度、村落边界尺度、细部与空间尺度三个概念对其空间肌理展开研究,并基于肌理特征探究传统村落的形成影响因素,最终得到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形成机理。本研究通过对贵州喀斯特不同民族、社会环境、地貌环境下形成的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研究,将展现出差异环境下村落肌理的有机性与丰富性,研究成果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延续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对喀斯特区传统村落数据库进行补充。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体系为:场所与邻里尺度一级指标2项(形态特征、结构特征),二级指标6项(间隙度、分形维数、整合度、连接值、控制值、密度值);村落边界尺度一级指标1项(边界特征),二级指标4项(边界形状指数、密实度、离散度、边缘空间平均宽度);细部与空间尺度一级指标4项(实空间及组合、虚空间特征、立面肌理特征、建筑表皮形状),二级指标10项(平面类型及比例、节点秩序性、建筑密度、建筑细度、公共空间形态特征、自然空间形态特征、界面连续度、文化要素构建、材质类别及构成、色彩分类及构成)。(2)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中西部受山体影响大,集中于“古苗疆走廊”主次驿道,东部受影响较小,传统村落广布;聚簇类型分为随机型、均匀型,肌理复杂性程度较高,不规则化特征明显;村落空间渗透性、可控性、肌理密度一般,但可理解度较差;自然环境要素对村落外部肌理影响明显,对地形地貌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人文要素对村落内部肌理影响明显;村落可分为随机高分散型、随机中等分散型、均匀中等聚集型、均匀偏高聚集型四种;“古苗疆走廊”范围内的村落整体分形维数较高,空间可达性与渗透性较强,结构密度高,与“古苗疆走廊”空间距离越大,形态与结构特征越不明显。(3)以30m为虚空间跨度的中边界能相对准确的表达村落的边界形态走势;村落边界形态由长宽比?和加权平均形状指数S权均共同决定;离散度反映两层形状图形之间形状指数差异,数值越大,空间越丰富;密实度反映了建筑单体在边界上聚集的密度,加权平均密实度W权均与平均密实度W均关联性最强;边缘空间平均宽度能够反应边界上边缘空间的丰富性,总边缘空间平均宽度L总与外缘空间平均宽度L外的相关性较大。(4)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平面形态以一字型为主;节点秩序可采用方向性、面积差、建筑间最小距离来判定;喀斯特区传统村落趋于低密度布局;镇山村属于中等集中大体量村落,马头村属于低度集中大体量村落,妥乐村属于中等分散小体量村落;公共空间肌理和自然空间肌理的形态特征与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特征相似,呈现出空间复杂性高、集中分布形态特征趋势;村落传统建设区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新建区域注重传统建材与现代建材的融合,与自然保持着高度的和谐关系;村落色彩具有色相冷暖皆有、中高明度、中低彩度趋势。(5)传统村落作为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有机集合体,其空间肌理的形成和演化受人文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要素的双重影响。人文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部生长,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外部制约。人文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自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使传统村落在制约与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独特的空间肌理。

二、影响区域和谐的人文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区域和谐的人文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1.2.2 生态用地格局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1.2.3 生态用地模拟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人地关系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1.3.4 生态经济学理论
        1.3.5 景观生态学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总体思路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上杭县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上杭县城规划区概况
    2.3 研究区生态用地的界定和分类
    2.4 研究方法
        2.4.1 土地利用动态度
        2.4.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4.3 重心迁移
        2.4.4 Logistic回归模型
        2.4.5 元胞自动机(CA模型)
        2.4.6 马尔柯夫模型(Markov模型)
    2.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5.1 数据来源
        2.5.2 数据预处理
3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及特征
        3.1.1 200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3.1.2 2013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3.1.3 201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3.2 生态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3.2.1 数量变化
        3.2.2 动态度变化
    3.3 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3.3.1 转移矩阵
        3.3.2 重心迁移轨迹
    3.4 本章小结
4 上杭县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4.1 定性分析
        4.1.1 人口和经济的增长
        4.1.2 政策法规
        4.1.3 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
        4.1.4 交通的发展
    4.2 定量分析
        4.2.1 影响因子体系的构建
        4.2.2 驱动因素处理
        4.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模拟及预测
    5.1 模型的选择
    5.2 上杭县城规划区2019生态用地模拟及精度检验
        5.2.1 201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
        5.2.2 模拟结果精度检验
    5.3 上杭县城规划区2025年、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与分析
        5.3.1 2025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5.3.2 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5.3.3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1 存在的问题
    6.2 建议及对策
    6.3 生态用地格局优化保护途径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宜居城市的需要
        1.1.2 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1.1.3 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1.1.4 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定量研究缺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2 地理探测器应用研究
        1.3.3 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区域概况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6.1 创新点
        1.6.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
    2.1 基于文献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自然因素分析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城市水文
    2.3 人文因素分析
        2.3.1 人口密度
        2.3.2 经济基础
        2.3.3 历史文化
        2.3.4 道路交通
        2.3.5 政策法规
3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工作流程
    3.1 工作原理
        3.1.1 因子探测器
        3.1.2 交互作用探测器
        3.1.3 与SPSS分析方法的对比
    3.2 应用现状
        3.2.1 有关影响因素的应用
        3.2.2 有关空间分异的应用
        3.2.3 有关时空格局的应用
    3.3 本次研究的工作方法
4 日照市主城区绿地布局与影响因素
    4.1 日照市绿地布局
    4.2 日照市自然因素
        4.2.1 地形地貌
        4.2.2 城市水文
    4.3 日照市人文因素
        4.3.1 人口密度
        4.3.2 经济基础
        4.3.3 道路交通
        4.3.4 政策法规
5 日照市主城区绿地布局影响因素探析
    5.1 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分析
        5.1.1 绿地分布空间化
        5.1.2 自然因素空间化
        5.1.3 人文因素空间化
    5.2 空间数据的类型化
        5.2.1 绿地分布类型化
        5.2.2 自然因素的类型化
        5.2.3 人文因素的类型化
    5.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单因子探析
    5.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多因子探析
6 结论
    6.1 结论
    6.2 对策
    6.3 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3)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科技与人文以及大学校园景观的相关理论
    2.1 科技与人文相关理论
        2.1.1 科技的起源与定义
        2.1.2 人文的渊源与概念
    2.2 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演变
        2.2.1 西方科技与人文的历史进程
        2.2.2 中国科技与人文的发展和现状
    2.3 校园景观相关理论
        2.3.1 人文景观的定义
        2.3.2 自然景观的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发展综述
    3.1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3.1.1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3.1.2 国外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3.2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的现状
        3.2.1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3.2.2 国外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设中科技与人文融合途径分析
    4.1 科技对自然因素的改造
        4.1.1 科技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4.1.2 科技对校园基地的再造
        4.1.3 科技让绿地植物更具有人文性
    4.2 科技对文化艺术的再现
        4.2.1 用科技体现社会文化
        4.2.2 用科技营造艺术氛围
        4.2.3 科技为师生提供人情便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究
    5.1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构成要素
        5.1.1 道路系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
        5.1.2 户外场地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
        5.1.3 植物造景是校园景观设计的核心
        5.1.4 景观设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基础
    5.2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原则
        5.2.1 科技创新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推动力
        5.2.2 生态环保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
        5.2.3 文化创新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思想源泉
    5.3 以人文为基础,打造科技校园——山东建筑大学
        5.3.1 山东建筑大学基本概况
        5.3.2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规划布局
        5.3.3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校园景观节点
    5.4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东北电力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实践
        5.4.1 东北电力大学地域环境分析
        5.4.2 东北电力大学校园历史沿革
        5.4.3 东北电力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
        5.4.4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东北电力大学景观节点改造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前景和未来展望
    6.1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前景
        6.1.1 科技人文,突破常规
        6.1.2 科技人文,同源互融
        6.1.3 科技人文,互异互补
    6.2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未来展望
        6.2.1 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校园景观的发展
        6.2.2 国家政策扶持校园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6.2.3 科技人文背景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古村落
        2.1.3 历史文化名村
        2.1.4 空间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3.2.1 核密度分析
        3.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3.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均衡性
        3.3.1 传统村落分布集中程度
        3.3.2 传统村落分布均衡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1.1 地形、地貌因素
        4.1.2 海拔因素
        4.1.3 河流因素
        4.1.4 坡度因素
        4.1.5 坡向因素
    4.2 人文因素分析
        4.2.1 经济因素
        4.2.2 人口因素
        4.2.3 交通因素
        4.2.4 历史因素
        4.2.5 民族文化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5.1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原则
    5.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依据
    5.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分布概况
    5.4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
    5.5 青海传统村落类型特征
        5.5.1 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2 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特征
        5.5.3 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特征
        5.5.4 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特征
        5.5.5 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特征
        5.5.6 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7 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村传统落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6.1.3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5)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研究 ——以西安市神禾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的缺失
        1.1.2 城市生态建设
        1.1.3 城市文化建设
        1.1.4 国民幸福指数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对象
        1.2.4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的概念及内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特色概念
        2.1.2 城市公园定义
        2.1.3 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的内容
    2.2 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相关理论与原则
        2.2.1 相关理论
        2.2.2 相关原则
    2.3 国内外优秀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案例解析
        2.3.1 国外研究案例
        2.3.2 国内研究案例
    2.4 小结
3 神禾公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研究
    3.1 多因子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 必要性分析
        3.1.2 可行性分析
    3.2 地域特色因子调查范围及内容
        3.2.1 关中地区地域特色
        3.2.2 西安地域特色
        3.2.3 常宁新区地域特色
        3.2.4 神禾公园及周边地域特色
    3.3 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分类整理
        3.3.1 关中层面
        3.3.2 西安层面
        3.3.3 常宁新区层面
        3.3.4 神禾公园及其周边层面
    3.4 小结
4 神禾公园地域特色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4.1.1 评价指标的设计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4.2 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标准
        4.2.1 神禾公园特色因子的评分细则
        4.2.2 指标的编号及评价打分
    4.3 影响因子指标权重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4.4 影响因子指标权重分析体系
        4.4.1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权重分析
        4.4.2 指标层对于因素层权重分析
        4.4.3 权重分析结果对比检验
    4.5 神禾公园地域特色表达的影响因子选取
        4.5.1 神禾公园中地域特色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标
        4.5.2 重要影响因子指标权重排序
    4.6 小结
5 神禾公园重要地域特色因子应用表达
    5.1 自然因素层面的地域特色因子:
        5.1.1 地表特征:台塬—陡坡—平川
        5.1.2 地表特征:水流水系
        5.1.3 园林植被:原生态植物、农田因子
    5.2 人文因素层面的地域特色因子:
        5.2.1 空间格局:山水营城,中轴贯通
        5.2.2 公园色彩:翠绿色、金黄色
        5.2.3 历史文化:韦杜文化
        5.2.4 历史文化:神禾传说
        5.2.5 历史文化:樊川文化
        5.2.6 现状基础设施:原生态(自然)道路
        5.2.7 用地性质与功能:高等院校
    5.3 社会因素层面的地域特色因子:
        5.3.1 政策引导:突出地域特色
        5.3.2 时代性因素: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5.3.3 人群构成:学校师生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图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地域文化下的敦化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理论综述及度假小镇特色街区相关概念
    2.1 地域文化概念
        2.1.1 地域文化定义
        2.1.2 地域性定义
        2.1.3 地域性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2.2 地域文化理论发展
        2.2.1 地域主义思想的发展
        2.2.2 地域主义思想的流派
    2.3 度假小镇特色街区概念
        2.3.1 度假小镇定义
        2.3.2 特色街区定义
    2.4 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的意义
        2.4.1 文化意义
        2.4.2 经济价值
    2.5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5.1 希腊圣托里尼伊亚小镇
        2.5.2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在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中的应用及敦化市地域性概述
    3.1 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自然要素影响
        3.1.2 人文要素影响
    3.2 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以人为本原则
        3.2.3 可持续性原则
        3.2.4 突出地域个性的原则
    3.3 地域文化在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3.1 总体规划设计方法
        3.3.2 建筑形式设计方法
        3.3.3 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3.3.4 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3.4 敦化市的地域性解读
        3.4.1 自然环境
        3.4.2 人文环境
        3.4.3 建筑特色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策略与实践
    4.1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项目概况
        4.1.1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区域位置及定位
        4.1.2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功能形式思考
    4.2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策略
        4.2.1 总体规划设计策略
        4.2.2 建筑形式设计策略
        4.2.3 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4.2.4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4.3 敦化市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地域性设计实践
        4.3.1 规划设计
        4.3.2 建筑设计
        4.3.3 街区形态设计
        4.3.4 景观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山西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传统智慧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古村落平面布局的研究综述及区域概况
    2.1 古村落平面布局的研究综述
        2.1.1 古村落平面布局的研究历程
        2.1.2 古村落平面布局的基础理论
    2.2 山西省地理文化及古村落概况
        2.2.1 山西省地理文化特征
        2.2.2 山西省古村落概况
    2.3 平顺县地理文化及古村落概况
        2.3.1 平顺县地理文化特征
        2.3.2 古村落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平顺县典型古村落平面布局
    3.1 古建遗产丰富、村落布局完整的村落
        3.1.1 奥治村
        3.1.2 虹霓村
    3.2 宗族谱系明晰、重视家族宅院的村落
        3.2.1 西社村
    3.3 使用地域材料、融于自然环境的村落
        3.3.1 岳家寨
        3.3.2 上马村
        3.3.3 豆口村
        3.3.4 黄花村
    3.4 平顺县典型古村落平面布局总结
        3.4.1 平顺县典型古村落选址及平面布局形态
        3.4.2 平顺县典型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中心与边界
    3.5 本章小结
4 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智慧体现
    4.1 人地和谐的选址布局
        4.1.1 风水选址
        4.1.2 适耕宜居、古道相邻
        4.1.3 傍山临水、布局集约
    4.2 美好意象的平面形态
    4.3 街巷顺势而为、功能齐全
    4.4 古建民居形制分明、构成巧妙
    4.5 本章小结
5 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智慧应用
    5.1 平顺县古村落更新保护规划——以蟒岩村为例
        5.1.1 莽岩村现状分析
        5.1.2 蟒岩村的更新保护规划
    5.2 平顺县地区古村落更新保护规划原则
        5.2.1 尊重山林水网、延续古村落平面布局
        5.2.2 整合、织补、疏通古村落历史街巷
        5.2.3 有效维护、适当改造传统民居
        5.2.4 更新、完善古村落公共空间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平顺县古村落调查表
附录四 平顺县古村落图像信息采集表
附录五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2.2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
        1.2.3 健康乡村理论的兴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解析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健康乡村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1.5.2 健康居住环境评价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
        1.7.1 研究难点
        1.7.2 研究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2 健康乡村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健康乡村理论
        2.1.2 健康居住环境理论
        2.1.3 系统工程理论
    2.2 人与居住环境健康的关系
        2.2.1 人的健康依赖居住环境健康
        2.2.2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促进人的健康
    2.3 影响因素类别研究
    2.4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
        2.4.1 POE评价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
        2.4.3 村民主观评价法
    2.5 本章小结
3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健康现状调研及特征分析
    3.1 乡村调研方法与内容
        3.1.1 乡村调研问卷设计
        3.1.2 问卷预调查与修正
    3.2 乡村现场调研
        3.2.1 鄂西南乡村调研
        3.2.2 鄂西北乡村调研
        3.2.3 江汉平原乡村调研
        3.2.4 鄂东南乡村调研
        3.2.5 鄂东北乡村调研
    3.3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现场调研总结
        3.3.1 不同区域差异显着
        3.3.2 共性问题分析
    3.4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调查问卷分析
        3.4.1 问卷基本状况
        3.4.2 平均值分析
        3.4.3 四分图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的确立
    4.1 多个评价体系归纳确立的影响因素内容
    4.2 现场调研确立的影响因素内容
        4.2.1 安全性因素
        4.2.2 保健性因素
        4.2.3 便利性因素
        4.2.4 舒适性因素
        4.2.5 社会环境因素
        4.2.6 人文环境因素
        4.2.7 心理因素
    4.3 影响因素的综合确立
        4.3.1 物质影响因素
        4.3.2 精神影响因素
    4.4 影响因素构成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影响因素权重研究及评价指标框架建立
    5.1 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流程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指标筛选原则
        5.2.2 指标具体选择
    5.3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3.2 重要性因素排序分析
        5.3.3 构造影响因素判断矩阵
        5.3.4 层次单排序
    5.4 评价细则和评价等级
        5.4.1 评价细则
        5.4.2 评价等级
    5.5 本章小结
6 评价指标框架实例检验
    6.1 评价实例选择与调研过程
    6.2 石桥垸村居住环境现状
        6.2.1 居住环境现状概况
        6.2.2 问卷调查结果
    6.3 石桥垸村健康乡村居住环境分项评价
        6.3.1 安全性因素评价
        6.3.2 保健性因素评价
        6.3.3 便利性因素评价
        6.3.4 舒适性因素评价
        6.3.5 社会环境因素评价
        6.3.6 人文环境因素评价
        6.3.7 心理因素评价
    6.4 石桥垸村健康乡村居住环境总体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的确立
        7.1.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及其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局限性
        7.2.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石桥垸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C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框架总表
附录D 相关标准指标表

(10)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及其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传统村落
        1.3.2 空间形态
        1.3.3 肌理
        1.3.4 空间
        1.3.5 空间分异性
    1.4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研究对象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5.1 肌理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4 研究现状评述与未来发展展望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体系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选取
        2.1.2 专家组成员
        2.1.3 研究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尺度性分析
        2.2.2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体系
        2.2.3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场所与邻里尺度识别指标权重分析
        2.2.4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村落边界尺度识别指标权重分析
        2.2.5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细部与空间尺度识别指标权重分析
    2.3 讨论
        2.3.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指标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3.2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指标的适用性
    2.4 小结
第3章 场所与邻里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及其分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典型传统村落概况
        3.1.2 样本村落选取原则及其概况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贵州喀斯特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特征
        3.2.2 贵州喀斯特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结构特征
    3.3 场所与邻里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分异特征
    3.4 讨论
        3.4.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场所与邻里尺度空间肌理总体特征
        3.4.2 贵州喀斯特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3.4.3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分异的人文因素影响
        3.4.4 基于场所与邻里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
    3.5 小结
第4章 村落边界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及其分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典型村落选取及其概况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边界特征
    4.3 村落边界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分异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细部与空间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及其分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典型村落概况
        5.1.2 研究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实空间及组合特征
        5.2.2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虚空间特征
        5.2.3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立面肌理特征
        5.2.4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建筑表皮性状
    5.3 细部与空间尺度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分异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成机理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SPSS相关系数计算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肌理的内外部指标相关性分析
        6.2.2 贵州喀斯特区传统村落肌理形成因素分析
        6.2.3 贵州喀斯特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成机理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论文的创新点
        7.2.2 论文的不足之处
        7.2.3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影响区域和谐的人文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D]. 彭琳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绿地布局影响因素探析[D]. 孙博杰.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3]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D]. 赵朋云.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3)
  • [4]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D]. 王润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5]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城市公园中地域特色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立研究 ——以西安市神禾公园为例[D]. 王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地域文化下的敦化沙河沿度假小镇特色街区设计研究[D]. 孙隽杰.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8]山西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传统智慧与应用研究[D]. 王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D]. 易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识别及其分异研究[D]. 庞敏. 贵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影响区域和谐的人为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