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邦: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论文

蒋振邦: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论文

摘 要:在职业道德的建设中,如果没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职工也有可能就无所作为。因此,我们提倡从对民间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的认知和运用中,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在同历史民间文化的对话中,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前,面对未来。

关 键 词:职业道德;业精于勤;德才兼备;志存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从那之后,人类开始逐渐告别小儿麻痹症。而在研发该疫苗的过程中,索尔克教授的团队所用的细胞正是海拉细胞。

我们常坐着读书、写作,坐着学习、吃饭、看电视等,似乎每天都处在“坐”的状态,原先的“蹲”被渐渐取消,并一直认为“蹲”不雅观、不高贵。殊不知,“蹲”是一种集运动和娱乐于一身的活动,也是锻炼的好方式之一。

德国钾盐集团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从中国化肥发展历史及现状来看,中国80年代前解决氮肥缺乏问题,主要产品借助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之后分别面临磷肥缺乏和钾肥缺乏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产品分别借助于磷酸铵和复合肥,那么未来作物将对镁的需求量较大。

一、百业千行是各显其能的职场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所谓的精通,意指人有事业,业有所长,要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敬业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百行千业,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后面有能人。有句歇后语叫作“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说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名将养由基,是著名的射箭能手,在楚王出兵援郑时和晋军相遇,在战斗中晋将魏奇将楚王的眼睛射伤,楚王恨之入骨,就给养由基两支箭,要他代为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一支箭就把魏奇射死。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叫潘虎,他射箭必能射中箭靶的红心,自觉了不起。后来听说养由基能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他不信,就选定树上三片叶子并编了号码,让养由基百步之外,按顺序射出。结果第一箭中一号叶子,第二箭中二号叶子,第三箭中三号叶子,箭头镀金部位正中叶心。从此,“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就在民间传开了。其实养由基之神箭,正好验证了“天外有天”这句成语。

不怕事情难办,就怕懦夫懒汉。要想学好一门专业,掌握一项为人民服务的本事,就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学深、学透、学专,能独当一面,绝不可草率浮华,一叶障目,稍有成绩便止步不前或者狂妄起来。“秀才见面谈书,屠夫见面谈猪”。正是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应具备的优良作风。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木匠、厨子跟和尚一块赶路,每个人都夸自己的行当好。后来,和尚说:“咱们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从现在起,谁也别说本行话好不好?”木匠和厨子都赞成这个提议,并立了罚规:谁要再说本行话,到家以后摆一桌酒席请客。立了罚规,谁也不敢轻易说话了。走了一段路,又热又累,三个人坐在路边一棵大树下歇脚乘凉。木匠盯着大树,端详了好一会儿,点着头说:“这棵大树长得真好,足够做条船。”厨师指着木匠说:“你犯罚规了!”,木匠只得认罚,可是又说:“我请二位倒没啥,可惜我不会做菜。”厨子忙说:“办酒席你别发愁,我包了!”木匠一听乐了说:“你也犯罚规了。”一直不敢说话的和尚,一看木匠和厨师输了,这才松了口气,说:“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赢了。”看来做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就有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执着。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谚语阐明了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谁也离不开谁的道理。总体利益中有个人利益,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譬如说,一个理发店服务员,当他在为各行各业的顾客提供服务时,就要按职业规范,提供优质服务,而当她生病了,到医院去求医,医生就要忠于职守,恪守医德,为保障她的健康提供有效而高质量的服务。这种要求彼此要遵守职业道德,正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准则。然而,在现实职业活动中,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或者骑骆驼拉着鸡,高的高,低的低的情况,仍较为普遍。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精神,没有良好体现在职业道德方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还有很多歇后语都与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有关,或者做比较,或者当比喻,或者释其义。比如骆驼的脖子仙鹤的腿——各有所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程咬金的斧子——就那两下子。在职业内部有竞争,不同职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要适应这种形势必须强化专业素质和技能,争取做各行各业的“状元”,即国家工匠,乃至世界工匠。对内可以促进百业兴旺发达,对外可以扬国威,广交朋友,为民族赢得世界荣耀。

二、业精于勤是职业兴旺的保证

空想一百年,不值一文钱;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俗语都在阐明一个真理: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专心钻研,就能有所收获。技能只有高低之别,只要诚心苦练,就会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都是从事职业活动的物质条件,亦是职业道德精神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利刃割股伤易好,恶语伤人怨难消。俗话说,懂道理的想着说,不懂道理的抢着说;会说的说笑了,不会说的说跳了;走路走错了能回来,话说错了回不来等俗语都在阐述一个道理:文明服务,礼貌待人。讲究说话的艺术,谈吐得体,这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在传统的职业道德中,有许多被人们普遍认可且熟知的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比如,服务人员态度必须诚恳、热情,但个别服务员对服务对象“冷、硬、顶”。在春秋时期,孔子的门徒曾参严格要求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南宋理学家朱熹注释《论语》时,解释说:“曾参经常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有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加以警惕。”后来人们就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引用来说明正确对待别人意见应持有的态度。从业人员都应具备这种平和、宽容、大度的心态,正确对待与处理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才能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实质。

绣花针再小也不在水上漂,木头再大也不往水里沉。说到职业,水准也不一样,不在于表面上徒有虚名,而在于实实在在的才学,重信守诺。更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伪劣品欺瞒消费者。有句成语叫“挂羊头卖狗肉”,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是个昏庸无能、愚蠢可笑的君王。他喜欢宫廷里的女人穿男人的衣饰。因而,齐国的一些女人也照样模仿起来,风行一时。齐景公发现此种情况以后,便派官吏去禁止,结果没有效果,就问丞相晏婴,这是何原因?晏婴回答说:“你在宫里提倡女扮男装,而在宫外,却禁止这种打扮,这正是悬挂着牛头做招牌,实际卖的是马肉。”后来人们把此话转化为“挂羊头卖狗肉”,用来比喻表里不一的虚假作风,其结果上行下效。故此,在职业道德方面,尤其要讲究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否则“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只要有志气,不怕起点低;无志人常立志,有志人立长志;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险等民间俗语都在告诉人们:立志无恒,终究不长久的深刻哲理。有句歇后语,叫作“寒号鸟的生活——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有一种奇特的小鸟,长着四只脚,两只肉翅膀不会飞行。一到冬天哀号不止,人们叫它寒号鸟。盛夏是寒号鸟最快乐的日子,全身长满丰满绚丽的羽毛,令百鸟羡慕。它到处找鸟比美,还唱道:“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夏去秋来,其他鸟儿准备过冬,积极造窝,它仍在游逛。冬天到了,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寒号鸟漂亮羽毛反而脱光了,夜里躲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咕哝道:“好冷啊,明天就造窝,明天就造窝。”可第二天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它又忘记夜里的寒冷,说:“得过且过,得过且过。”这样的日子当然不行,寒号鸟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看来缺乏志气和行动,什么事也做不成,终究会自食其果,被社会淘汰。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在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好坏,关键在于职业心的强弱和职业技能的高低,在于能把个人融入到工作事业中。凡是真心敬业爱岗的从业者,他们在刻苦钻研业务的过程中都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不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领。

古往今来,在中外历史上,百业千行,专门人才无以计数,而学有所专的佼佼者,亦不计其数,为人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从前,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人,一个卖枣儿,一个卖核桃。卖枣儿的响亮地喊道:“大枣小核,小枣无核。”招来许多顾客,立刻抢购一空。卖核桃的人见状,当卖枣人离去,他便喊道:“卖核桃,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无仁。”他这一句话喊出,反而无人来买。过往的人对他掩面而笑,一走了之。俗话说,隔行不取利,不懂不能装懂,想走捷径,不合实际的刻意模仿,投机取巧,只是学到表面形式,毫无用处。

有个商人临终前,想把家业留给最聪明、素质最好的儿子。他就给了三个儿子每人一枚硬币,看谁能把买来的东西装满房间,就让谁来继承家业。大儿子买了一捆稻草,只堆满了房间一个角落;二儿子买来沙土,也只铺了房间的一半的面积;三儿子买了一枝蜡烛,燃着后的光明把屋子装满了。老商人感叹,小儿子让家里充满了光明和希望,就立下了遗嘱,家产留给小儿子继承。这个商人的想法又聪明又可靠。这就是一种职业素质的体现。

三、德才兼备是从业立命的根本。

鱼靠河水,人靠集体。热爱本职工作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每一种职业都不可或缺。虽然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是都担负着社会责任,都要尽一份社会义务,每项分工都是社会这部机器的“零部件”,少了哪一样“零部件”都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学不练,成不了好汉;人练功,功练人等等谚语,说的是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经得起磨炼。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具备真才实学,是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形象的前提。成语“胸有成竹”说的是宋朝的文与可善于画竹的故事。夏天,骄阳似火,人们都在树荫下纳凉,可是文与可却一个人钻进朝阳的山坡茂密的林子里,全神贯注地观察亭亭玉立的竹子,头上的汗水流下来顾不得擦,蚊虫在脸上也顾不得打。突然,乌云遮住了太阳,随后就是一阵狂风大作,文与可却撩起衣襟,迎着咆哮的狂风顶着卷起的沙土,一步一步地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被狂风吹乱的竹林。这时候又电闪雷鸣,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文与可刚想走,可是一枝竹叶上晶莹的水珠一下子吸引了他。这是平时所看不到的,于是他不顾风雨的侵袭,继续留下来观察竹子。文与可一年四季,不断观察竹子的变化,他春不怕风,夏不怕雨,秋不怕霜,冬不怕寒,终于掌握了竹子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里的姿态和特性,烂熟于心。因此,画起竹子来任意挥洒,自然天成,文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这样的画,形神兼备,对欣赏者高度负责。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是民间用来劝诫那些吹牛皮说大话,无真才实学人的一句谚语。有个江湖医生夸口说他医治驼背的本领大,一百人中九十九个人能医好弄直。有个孩子腰弯得像张弓,出了大价钱来治。这个医生让孩子伏在地上,他跳到驼背上,用脚狠狠地踩,痛得孩子直喊:“你这么干,会把我弄死的。”而医生回答:“我把你的背弄直就得了,死不死,不是我管的事。”像这样的江湖骗子,何来职业道德。

谚语说滴水成河,积土成山;一马不成群,独木不成林;一个巴掌拍不响,独木难撑大瓦房;独柴难着,独人难活等等,都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生的幸福,可以从家庭的温馨中得到,可以从爱好中得到,也可以从圣洁的友谊中得到。然而离开集体,离开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那幸福的生活也不会长久,更不会显出尊严和人格的魅力。

2.2.1 开敞式景观配置模式。垂直面上层是高大乔木,下层由矮生灌木、大面积草坪或地被组成。槭树作为前景树或中层树种,小面积植物群落种植或孤植于整个空间的边缘或中心,形成外向、开敞式空间。该空间视野开阔,视线通透,多用于道路景观节点、林缘、广场等景观配置中。典型配置模式:①乔灌草型,白蜡(女贞等)+三角枫(五角枫等)—月季(牡丹等)—草坪; ②乔灌型,建始槭(三角枫等)—麻叶绣线菊;③乔草型,茶条槭(飞蛾槭、红枫、复叶槭等)—草坪(或麦冬、玉簪)。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对人不讲理,没人瞧得起;名誉自己留,功过众人说。这说的是一个心地宽广、注重大局、讲求实效的人应具备的职业品德。有句歇后语叫作“廉颇负荆——知道错了”,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因为处理外交有功,被赵惠文王提拔,地位在廉颇之上。对此廉颇不服气,还对人说:“我做了赵国多年的大将,立了不少功劳,蔺相如凭着说了几句话的功劳,职位在我之上,我实在没脸见人。”有一天二人乘车外出,碰巧相遇,蔺相如主动让路,身边的人埋怨他太懦弱,而蔺相如却认为:“强大的秦国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有廉颇和我的缘故,要是两虎相争,一定两败俱伤。我这样做是先考虑到国家的安危,后计较个人的恩怨啊!”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中,他觉得很惭愧,于是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请罪。从此将相和睦相处,结成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这就是一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体现。

吃了汤圆说圆话,吃了面条说长话,吃了豆腐说胡话。在某些行业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人与事:态度圆滑,空话连篇,不办正事,常常随机应付,以自身利益为转移。按照职业道德标准,从业人员应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供人之所需,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和亲情般的有效服务实现高高兴兴兑现,明明白白消费。那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职业精神就落到了实处,文明社会更加和谐。

四、志存高远是创业创新的动力

智慧是穿不破的衣服,知识是取不尽的宝藏;知识好比池中水,贵在常学常积累;黄金有价,知识无价等等,都在向人们诉说一个简明的道理:知识是从业立命的本钱,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生命之源;而金钱是身外之物,不能替代人类用于创造物质和科学精神财富的知识。因此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是我们倡导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之一。

胸无革命大目标,一根稻草压弯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胸怀大志,就应有创业的动力,创新的勇气。古今中外有着数不清的好学上进、勇于创新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也有学有所长且不断充实自己的普通劳动者。有句成语叫作“鬼斧神工”,源于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鲁国有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叫庆。他用木料制成悬挂钟鼓的架子,雕刻得十分精巧,人们看了都觉得很惊奇,认为不是人工做出来的,而是鬼神为之助力做出来的。鲁国国君也不住连声赞好,问他到底使了何种法术。庆木匠回答说:“我只是个普通人,哪有什么法术?我制作钟鼓架子时,总是聚精会神,不存任何杂念,也不想借此获得功名,忘掉一切功利,全神贯注地考虑怎样能造得好。我到山林里仔细观察树木的性能,先找到完全合适的木材,同时自己心里对钟鼓架子勾勒出具体形象,在施工中避免主观成见和一切矫揉造作。这也许就是人们对我制作的器物惊异,以为神为之助力的缘故吧!”后来人们用“鬼斧神工”这句成语专门形容艺术技巧高超的建筑、雕刻等,其精妙作品的关键在于工匠具有勇于创新、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

目标不明,干事不成;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一场空。创业者首先要立志明志,“愚公移山——齐心协力”这句歇后语故事之所以世代相传,就在于它极具哲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家规——居家团结,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传说中的北山愚公,年近90岁,还要挖掉挡住他家出路的太行山与王屋山。对此,全家老少全力拥护,从日出干到日落,将土运到渤海边上。他不顾智叟的再三劝阻,鄙夷地瞪了眼智叟,说:“你实在太无知了,连个寡妇和小孩儿都不如。我死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挖一点少一点,有什么挖不平的?”愚公全家的信念和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派神仙把这两座山搬走了。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经一番挫折,长一番知识;莫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风雪中的青松等等,都在陈述一个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必有原因。人生在世,心想事成,必经磕绊,一帆风顺的事不常有,而屡遭挫折,时时遇到困难,这是常有的事。而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经一事,长一智,不气馁,最终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环境中,创业者就要具备这种精神。有句歇后语叫作“孔夫子周游列国——出人头地”,说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周游列国的故事。他的主张在鲁国不能实现,就到了齐国,但因遭到齐国个别政治家的反对,后来又回到鲁国从事教育事业。在他51岁时,才有了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当上了鲁国的都宰,后来又升至大司寇行相事。齐国使用离间计,鲁国公对孔子的态度渐渐冷淡了。孔子只得率领弟子周游卫、陈、晋、宋、郑、楚等国到处游说,竭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究未被采纳。虽然孔子一生不得志,没有实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他这种执着的爱岗敬业精神,值得每一位有志于建功立业、创业创新之人传承学习。

事有凑巧,物有偶然;势不可使尽,富不可享尽;言语要谨慎,行动莫轻浮等等,都在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往往在貌似巧合中提供了相当多的发现新事物、新机遇,甚至是一些发明创新的契机;理解胜利者的偶然性中存在必然性因素,又要理解失败中存在的偶然因素,将宽容、尊重和理解的品质发扬光大;做任何事情都要瞻前顾后,并留有余地,别把事情看死做绝。我国古代对人生福祸的看法就有哲理性的认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句歇后语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传说有位称作“塞上老翁”的人,住在长城脚下。有一天,他的马跑到长城外少数民族那里,乡亲们为塞翁的损失表示同情,他却毫不在乎地说:“这种事怎么就不会变成福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竟带着一匹胡地产的马跑了回来。乡亲都来祝贺他,他却冷冷地说:“这不一定是好事,也许是一件坏事呢!”没过几天,果然他的儿子骑那匹胡马不慎摔下来跌断了腿。乡亲们又来安慰他,可塞翁却说:“我儿子摔断了腿是件坏事,因此会带来幸运也说不定。”后来爆发战争,战争持续时间长,所有年轻人上了前线,死伤无数,家破人亡,凄惨极了,而老翁的儿子腿残了,免除兵役,全家团聚平安。

生态城市是在世界上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短缺问题之后提出的,是以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系统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等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更好的去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对自然界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和保护,对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从而建立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城市。通过对生态城市的内涵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使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城市状态。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如果差异值P<0.05,结果则视为有意义的统计学数据,计数的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老巴很高兴。春节到归元寺烧香祈福,正是他心中所想。虽然他没说出,阿东却明白并带了他和阿里来到这里。老巴给每个菩萨都敬了香。老巴说:“你姆妈信菩萨,她一直说要来,结果没有来成。这回我是替她来的。”

“仁爱为本,诚信立事”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互利共赢的精神,浸透于职业活动中。时至今日,以义让利、慈善义举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体现,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之一。我们应大力提倡、传承这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Professional Ethic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Jiang Zhenbang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would amount to nothing or even get derailed if it did not seek support from and refused to carry forward or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Without the latter,the former is like water without a source or trees without roots.Therefore,it is advocated that we should first perceive and apply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and then recognize the world,see through life,and know ourselves;we should first explore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and the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grasp the present and face the future.

Key Words:professional ethics;diligence;ability&integrity;high aspirations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84(2019)02-0043-06

作者简介:蒋振邦(1939- ),男,汉族,宁夏贺兰人,曾任《宁夏大学学报》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

(责任编辑 邓 娜)

标签:;  ;  ;  ;  ;  ;  ;  ;  ;  ;  ;  

蒋振邦: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