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糖化发酵论文_张平,赵琳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时糖化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酸,纤维素酶,纤维素,秸秆,稻草,麦麸,干酪。

同时糖化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赵琳琳[1](2012)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同时糖化发酵麦麸制乳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麦麸为原料经机械粉碎、稀酸预处理后,用纤维素酶和干酪乳酸菌进行同时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结果表明:酶添加量0.25%,接种量10%,温度50℃,pH4.5,反应48 h,得到发酵液乳酸含量为40.5 g/L。(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2年03期)

符志磊[2](2009)在《稻草同时糖化发酵制酒精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稻草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糖化法,对发酵过程中各制约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接种比例以及纤维素酶用量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了稻草中木质纤维素物质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适宜工艺条件,并利用该条件,研究了固液比、表面活性剂及预处理等对酒精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秸秆同时糖化法制造燃料酒精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8℃,发酵周期72h,接种量15%,纤维素酶用量20U/g,管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2∶1。该条件下,酒精产率为0.183g/g。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固液比为1:15时酒精产率最高;当发酵液的固液比为1:10时,可以得到更大的酒精浓度;在酶解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酒精的产率有明显提高,添加吐温20、乙二醇各0.5g经72h发酵后,酒精产率分别提高了6.6%和4.9%。实验表明,有机溶剂预处理后,半纤维保留率高,能够得到更大的酒精产率和浓度。丙酮预处理并经72小时发酵后,产率提高9.84%,浓度提高64.75%。乙酸预处理后产率下降20.66%,但浓度却提高30.63%。各种影响因素下发酵制酒精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稻草发酵制酒精过程动力学特征均可用c=abt/(1+bt)描述。不同的预处理下,稻草发酵制酒精过程的速率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k = k1t ?h描述,即稻草发酵过程具有类分形反应动力学的特征。(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4-01)

樊华,张劢,黄莉,叶成明[3](2007)在《稻草秸秆发酵同时糖化酵解产乳酸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机械粉碎等处理后,用康宁木霉、黑曲霉、绿色木霉所产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对其进行同时糖化发酵生产乳酸。本次试验分别采用培养温度、CaCO3的添加次序、装液量、培养时间四个因素,重复试验逐一确定出最优的单因素条件,确定出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培养温度为30℃、每隔24h添加1.5%CaCO3、装液量为70mL、培养时间为72h)。黑曲霉与米根霉同时发酵时产乳酸量可达到22.6mg/ml。(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07年01期)

刘小杰,郝向丽[4](2007)在《利用稻草粉同时糖化发酵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稻草粉,研究了同时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在同时糖化发酵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得出了酒精酵母利用稻草粉发酵产乙醇的最佳培养条件:起始pH值为5.0、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6∶2、培养时间96h、培养温度为35℃。(本文来源于《粮油加工》期刊2007年03期)

李双祁[5](2003)在《水稻秸秆同时糖化与乳酸发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生物质作为自然界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储存物,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叁部分。因此,水稻秸杆的降解需要纤维素酶各组分与半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本研究从自然界分离,并通过紫外线、γ-射线、亚硝基胍进行诱变,筛选到了适于水稻秸秆降解的纤维素酶产生菌T-LSQ-18,进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探讨水稻秸秆降解过程中纤维素酶各组分及半纤维酶之间的配比对水稻秸杆水解的效果,当木霉T-LSQ-18与黑曲霉SP-77的固体酶(麦曲)的比例在6:1时,其水解水稻秸秆的效果最好。通过HPLC分析酶解液中的单糖与二糖;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水稻秸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不同酶液对水稻秸秆纤维表面结构的影响,从不同侧面证实了纤维素酶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关系。 在100ml、150ml的叁角瓶与血清瓶中进行水稻秸秆的同时糖化与乳酸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分批培养,在B10F-2000 10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培养,通过对温度、pH、搅拌速度、溶解氧等参数的控制,初步优化了水稻秸秆同时糖化与乳酸发酵过程的10L发酵罐的放大培养工艺。通过各种发酵工艺的优化,使水稻秸杆的净减率达35.3%,乳酸生成量达22.3g/L。(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3-11-01)

张继泉,王瑞明,关凤梅,孙玉英[6](2002)在《玉米秸秆同时糖化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对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条件进行了摇瓶试验。试验发现,采用管囊酵母SQY-001与酿酒酵母SQY-002混合菌种发酵生产酒精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6℃,发酵周期为72 h,转速为80~100 r/min,纤维素酶用量为40 IU/g(对底物),管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为2︰1,并在此条件下得到酒精产率为0.148 g/g。(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02年03期)

陈育如,夏黎明,岑沛霖[7](2000)在《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同时糖化发酵纤维素为L-乳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纤维素原料经机械粉碎、稀酸处理、氨处理、蒸爆水洗处理后 ,用里氏木霉所产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对其进行同时糖化发酵生产L 乳酸 ;并与稀酸处理物料分别酶解发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实验条件下 ,粉碎处理、稀酸处理、氨处理、蒸爆水洗处理物料的L 乳酸发酵产量分别为 13 4mg/mL、18 1mg/mL、15 5mg/mL和 19 6mg/mL ,与分别酶解发酵相比 ,同时糖化发酵过程周期短。(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00年03期)

罗珺,夏黎明,林建平,王文序,岑沛霖[8](1998)在《纤维素酶水解及同时糖化和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芯的稀酸水解残渣(木糖渣)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素酶水解动力学;根据乳酸发酵与纤维素水解具有一致的最佳温度、pH值及厌氧要求的特点,研究了纤维素的同时糖化和乳酸发酵(SSLF)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同时糖化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以稻草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糖化法,对发酵过程中各制约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接种比例以及纤维素酶用量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了稻草中木质纤维素物质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适宜工艺条件,并利用该条件,研究了固液比、表面活性剂及预处理等对酒精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秸秆同时糖化法制造燃料酒精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8℃,发酵周期72h,接种量15%,纤维素酶用量20U/g,管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2∶1。该条件下,酒精产率为0.183g/g。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固液比为1:15时酒精产率最高;当发酵液的固液比为1:10时,可以得到更大的酒精浓度;在酶解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酒精的产率有明显提高,添加吐温20、乙二醇各0.5g经72h发酵后,酒精产率分别提高了6.6%和4.9%。实验表明,有机溶剂预处理后,半纤维保留率高,能够得到更大的酒精产率和浓度。丙酮预处理并经72小时发酵后,产率提高9.84%,浓度提高64.75%。乙酸预处理后产率下降20.66%,但浓度却提高30.63%。各种影响因素下发酵制酒精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稻草发酵制酒精过程动力学特征均可用c=abt/(1+bt)描述。不同的预处理下,稻草发酵制酒精过程的速率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k = k1t ?h描述,即稻草发酵过程具有类分形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时糖化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平,赵琳琳.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同时糖化发酵麦麸制乳酸[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

[2].符志磊.稻草同时糖化发酵制酒精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9

[3].樊华,张劢,黄莉,叶成明.稻草秸秆发酵同时糖化酵解产乳酸的初步研究[J].江西化工.2007

[4].刘小杰,郝向丽.利用稻草粉同时糖化发酵的初步研究[J].粮油加工.2007

[5].李双祁.水稻秸秆同时糖化与乳酸发酵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

[6].张继泉,王瑞明,关凤梅,孙玉英.玉米秸秆同时糖化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2

[7].陈育如,夏黎明,岑沛霖.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同时糖化发酵纤维素为L-乳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

[8].罗珺,夏黎明,林建平,王文序,岑沛霖.纤维素酶水解及同时糖化和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J].化工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实验流程图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过程中抑制物的...发酵罐玉米生粉分批反复补料同预处理物料的同时糖化发酵预处理物料的同时糖化发酵初始pH对发酵液乙醇浓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同时糖化发酵论文_张平,赵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