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理论

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理论

一、伯纳德·巴鲁奇的投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梦迁[1](2018)在《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是以教育职员的职务、责任、权力及工作性质为标准,将大学管理、辅助和服务中相同的项目放在一组,对每组进行分类,同时认识它们的共同特征,区分各组之间的差别,分别纳入各个’类’的人事管理工作。职位分类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教育职员是大学“行政——学术”组织结构中行政与服务系统的主体,它对大学的有效运行以及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有助于形成大学良好的职位结构和运行机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的职能增多,大学管理、辅助和服务的事务越来越多,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学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规模扩大,大学人事系统更加庞大,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大学行政机构膨胀,教育职员严重超编;教育职员人浮于事,办学效率低下;大学因人设岗,等。因此,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显得更加重要。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管理和服务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开启了教育职员管理由大一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向职位管理模式转变的进程。职位分类是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主要发展路径。2007年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进行具体规定,包括职类、职等职级、任职资格等方面的内容。以后颁布的诸多政策法规文件反复强调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的主张,并完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中的薪酬和分配制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及其实践已有20年(1998至今)时间,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还不成熟,职位分类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研究者很少关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问题,理论成果较少,理论基础薄弱,指导实践乏力。因此,对教育职员职位分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对职位分类的实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是大学人事管理工作者及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问卷调查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以职位分类理论为分析基础,梳理和总结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及其实践经验和成就,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主体、理念、结构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借鉴美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经验,针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优化策略。本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陈述本文选题“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问题的起源,即理论起源、制度起源和现实起源。其次,指出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职位分类的内涵与外延、职位分类的理论以及职位分类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主张及实践。中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研究主题包括教育职员制度及其实施、职位设置及其分类管理、大学行政组织结构、教育职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等。最后,在此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从理念、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本章对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和职位管理三个核心进行了深入分析,界定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职位分类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职位分类是与品位分类相对的人员分类模式。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体系,职位划分规范统一,有严格的程序,分类方式先横后纵。职位分类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工作、人、任职资格之间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职位分类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职位分类横向结构是根据职位所包含的工作或任务的性质和特征把职位分为若干职门、职类、职系。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是根据工作任务内容数量以及职位责任大小把职位划分为若干职等职级。职位分类的方法包括一般化的方法和综合方法。第三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变迁。本章梳理了建国以来教育职员管理的各项制度以及其改革的过程,并揭示职位分类是教育职员职位管理的主要发展路径。通过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分析,指出中国政府在推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改革进程中的努力和作用。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影响因素,也即其动力机制,包括外部的政治经济因素、内部高等教育发展因素、职位分类理论等认知因素、国外大学的经验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现状与问题反思。国家推动了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发展,但是大学的职位分类实践并不令人满意。本章根据满意度理论,编制了由三个一级指标(职位分类结构、职位分类活动、工作成就感)一十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职位分类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发现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教育职员对大学职位分类结构、职位分类活动、教育职员工作成就感的影响因素。总之,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在理念、结构和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五章为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与启示。本章以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等为案例,从制度的内容、分类结构、分类人员的主体资格与职责等方面分析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特征,并指出了美国大学职位分类遇到的问题及回应。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为我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与教训。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表明,职位分类是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而且职位分类的模式有严格意义上的职位分类向职位——品位分类的混合模式发展,这意味着需要重塑大学职位分类理念和技术。第六章为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优化的路径。当前,大学人事管理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全面深化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这意味着教育职员职位管理着从宏观的、粗放型人事管理改革向微观的、精细化管理的职位分类方向发展,而完成这项工作的主体则是大学及其人事管理工作者。一群具有专业素质的人们,依据一个合理的制度,按照一定流程,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大学职位分类的结构,使大学形成有效运行机制以及合理的管理和服务的组织结构。因此本文认为,针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存在的问题,以职位分类的理论为依据,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优化路径有四条:(1)促进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专业化发展;(2)建立持续性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项目;(3)优化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结构;(4)完善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的配置结构。

史元辉[2](2017)在《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 ——以《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文学创作生涯已近半个世纪,先后有29部长篇小说问世,获奖近50次。罗斯的小说创作除了《乳房》有较明显的卡夫卡式叙事方式之外,其余作品均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本论文主要以罗斯后期所创作的两部代表性作品《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对罗斯在作品中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进行研究。关于现代性,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1934-2009)将之划分为两种:“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与“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他更将前者定义为“资产阶级的现代性”。本文是在卡氏的“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或者“资产阶级的现代性”这一定义下展开论述的。在现代性社会的世俗化和理性化进程中,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乃是现代性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意识相信“进步的学说”,坚持“理性的崇拜”,崇尚“自有理想”和“实用主义”,“崇拜行动与成功”,即每个人要努力进取,展现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实现的自由梦想,以自身的倾向和意图通过理性或者科学技术的手段来改造周围世界,从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小说《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的主人公瑞典佬利沃夫和古典文学教授科尔曼·希尔克正是这种在现代性社会中追求主体性意识觉醒与张扬的典型代表。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实现自我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但是,却最终被命运戏弄与吞噬。这正是现代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悖谬之处:它鼓励和怂恿个人努力去实现自身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却同时以其他竞争者乃至亲人的质疑和指责陷其于孤立和无助,最终以自由社会竞争的名义将他们吞噬。本论文具体论述了罗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反思,指出了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如经典的消解、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和职业化沦落、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青年的反叛和社会的分裂与对立在小说中的文学书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能性。论文导论部分是整个论文的铺垫性文字,分为三节,分别陈述了罗斯本人和他的小说创作经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题为《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推动》,也分为三节,分别是主体性意识的张扬、“除魅”的过程和“上帝死了”,主要以对小说人物瑞典佬利沃夫和科尔曼·希尔克教授进行解读和现代美国文学史简略回顾的方式论述了世俗化和理性化这两种进程是如何推动现代性社会的实现的,同时又是如何以欲望和物质的名义将精神和灵魂一步步推向枯萎和死亡的境地的,从而造成了韦伯所说的“除魅”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的社会现状。第二章题为《经典的失落》,本章分为两节,主要论述了现代性社会理性化与世俗化进程对于经典的消解和摒弃。第一节主要以美国社会现状和罗斯的个人感叹为出发点陈述了当代美国社会经典作品所遭受的冷落和消解,第二节则以小说中的两位人文知识分子—科尔曼·希尔克和黛芬妮·茹为视角,论述了人文知识分子是如何以独到见解的名义对经典作品进行解构和曲解的,如何一步步将经典推向失落和消解的。第三章题为《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以历史性简要回顾的方式陈述了西方思想和人文学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理性化的,第二节主要以科尔曼和黛芬妮为主要落脚点,论述在理性化的大潮下人文知识分子是如何逐渐职业化和世俗化的,第三节论述了这两位知识分子是如何最终成为了科层机构下的冷酷科层管理者,以及黛芬妮又是如何展现自身的权欲做派的,第四节以科尔曼陷于众叛亲离的孤立境地为视角,展现了人文知识分子最终遭受的“消解”和“放逐”命运。第四章题为《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也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了这两部小说中展现的“历史的终结”和“深度感的丧失”的社会现状,第二节以文本解读的方式分析了在当代美国社会如何出现了小说中展现的“孤独的人群”这一社会现状,第三节主要以瑞典佬利沃夫的女儿莫莉为视角论述了小说《美国牧歌》中展现的年轻人的绝望和反叛,第四节主要以《人性污点》中精英与大众的对立、《美国牧歌》中瑞典佬与女儿莫莉各自代表的资本主义和其对立面的对抗为视角,论述了小说中展现的当今美国社会的疏离和对立现状。第五章题为《问题的应对》,本章也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了两部小说中呈现的以上诸多问题乃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历史二律背反的一种必然结果,这也是现代性的一种伦理困境:一方面,资本主义现代性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尤其是促进了物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灵危机,也就造成了以上讨论的诸多问题。第二节和第三节主要以小说解读的方式分析了美国宗教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的“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学说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在应对以上社会问题的效用和局限性。第四节以梁漱溟先生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儒学的“仁”学说作为另外一种主体性意识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利害”、“个人本位”为中心的主体性意识的补救性意义和价值。

顾德警[3](2014)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其与基地组织共拥重建哈里发国家的目标,伊扎布特在不断地吸引着国际媒体及各国政府安全机构的关注。考虑到伊扎布特的秘密文化而且其在中亚各国处于非法地位,因此在评估该组织方面具有挑战性。中亚地区在整个20世纪几乎都为西方国家所忽略。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爆发和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已经激起了关于中亚对中亚地区极端伊斯兰组织的争论。尽管以开展武装活动为主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乌伊运”)最初获得外界更多的关注,但是,各国智库和学者已经将其关注点扩大至诸如伊扎布特之类的非暴力组织。中亚地区于公元7世纪末开始伊斯兰化,当时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阿拉伯军队入侵该地区。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这片领土被希腊人称作河中地区,而阿拉伯人则称这片领土为“马维兰纳赫尔”。这片领土于公元8世纪初被纳入伊斯兰哈里发国家。阿拉伯商人和农民向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殖民。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相对平和。该地区城市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中的民众是第一批皈依伊斯兰教者,随后中亚大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也最终皈依伊斯兰教。许多世纪以来,中亚地区都是伊斯兰教重要的文化中心。伊斯兰教文明史中的许多大学者和大科学家都是该地区民众。从9世纪起,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布哈拉成为穆斯林世界学术和艺术的主要中心,布哈拉涌现出诸如着名的《布哈里圣训实录》汇编者布哈里,哲学家和科学家塔吉克人阿维森纳,以及在14世纪创建了伊斯兰教苏菲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纳格什班底教团的纳格什班底。中亚地区大部分民众都是逊尼派穆斯林中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哈乃斐教法学派自由和宽容的性质允许将中亚地区非穆斯林传统和平吸收进伊斯兰教。鉴于此,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中吸纳并融合了伊斯兰教进入该地区之前的各类宗教的传统和仪式,诸如琐罗亚斯德教、佛教、景教和萨满教的传统和仪式。苏联统治中亚时期对于伊斯兰教是段艰难时期:清真寺遭到毁坏,穆斯林领导人遭到非公正地迫害,而且该地区伊斯兰教的辉煌历史被抹掉。然而,莫斯科低估了伊斯兰教在艰难困境下的生存能力,因为莫斯科视伊斯兰教为一种由于文化落后而产生的原始宗教。确实,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苏联70年的统治期间是令人感到吃惊的。苏联解体致使中亚地区产生五个新国家。自独立后起,这些国家就不但要努力建立切实可行的政治制度,还要寻求将伊斯兰教融入到新形成的国家意识形态中。然而,此类努力已经造成了各国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同时也使得各国政治精英陷入两难困境。尤其是,随着以伊扎布特为典型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的出现已经让那些倾向于视该组织为“舶来品”的中亚各国政府感到震惊。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在数字方面所能体现出的实力只有一个指标能反映,那就是被关押在监狱中的组织成员。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已经成功地在中亚招募了成千上万名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能量和现实威胁除了可以根据其成员的数量来衡量之外,还应当根据它们引发相关方面的反应来衡量。它们不断增长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形成了许多至今依然无法回答的问题。目前关于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描述,而非理论分析。此外,这些研究或者是不尝试理解驱动该组织受到欢迎的因素也不试图系统地评估该组织在将来诉诸暴力的可能性。鉴于此,本论文将根据以下问题开展:以伊扎布特为代表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在中亚的目标和战略是什么?它们为什么在中亚出现?为什么这些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对暴力手段的使用存在差异?本论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阐释伊斯兰政治化在中亚的崛起以及未来走向,诸如宗教社会学、社会运动理论、冲突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六章,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旨通过东西方关于宗教与政治论述,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政治的观点予以回顾,在此基础上伊斯兰政治化这一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予以诠释。第二章,旨在对被沙皇俄国征服前的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传播情况作一番回顾,介绍当时的伊斯兰政治化情况,对当时中亚三个汗国的伊斯兰神权政治进行分析。尤其关注苏菲教团的发展情况,以及作为政治亚文化苏菲教义与中亚地区当时的封建专制文化的结合情况。此外,该章还在对苏联时期历届政府的宗教政策作一番梳理,与此同时苏联政权刚建立时期中亚地区出现的伊斯兰政治化的突出例子巴斯马奇运动予以关注。此外,作者对苏联宗教政策及其影响作了一番评论,并认为苏联时期的宗教政策还产生了所谓的“官方伊斯兰教”,中亚地区的穆斯林由于长期与外界穆斯林世界隔离,成为穆斯林世界的“孤儿”。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亚伊斯兰教的复兴,其中包括伊斯兰教复兴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带来的影响。作者认为,该地区伊斯兰教的复兴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对中亚国家构成了安全威胁。第四章旨对后苏联时期的中亚国家的伊斯兰政治化进行国别分析,尤其强调1992—1997年期间爆发的新共产主义者和伊斯兰主义者领导的反对派之间的内战。此外,该章还涉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极端伊斯兰组织,这段时期是新成立的卡里莫夫政权在费尔干纳谷底乌兹别克斯坦部分遇到了伊斯兰主义者的挑战。本章还表述了中亚地区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恐怖组织——,乌伊运。此外,该章对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典型——伊扎布特的历史及其创建者纳布哈尼作一番回顾。同时,该章关注该党的目标和意识形态,尤其是强调伊扎布特关于重建哈里发国家的蓝图,本章对伊扎布特的政治方法论、内部组织状况、招募人员战略。该章还将尝试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以伊扎布特为首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何以能够在中亚地区生根发芽,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第五章阐述了中亚国家应对伊斯兰政治化的相关措施,并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予以评析。第六章则主要是阐述了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政治化现象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应当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出于本论文研究之需,本文中的“中亚”指的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尽管土库曼斯坦也属于中亚地区的一部分,但是该国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分析范围外。该国当前的政治局势几乎使得外界无法收集有关伊扎布特的敏感性资料。

白祖纲[4](2014)在《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采用公私伙伴关系的机制与各种模式已经逐渐进人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由于地方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供给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具有消费的共同性与消费的必然性,事关一定地域内社会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并且其公共性特征说明无论生产与提供的主体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不能单纯为了个体私利而牺牲公共利益或公共价值。公私伙伴关系诞生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它所具有的私人融资、经营风险转移给私人部门、资源共享与收益共享、以较低成本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我国地方政府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期、改革攻坚期与地方债务扩大期的困境,本着降低财政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活化民间资本与鼓励公民参与的目的,公私伙伴关系供给地方公共物品与服务成为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首先,本文对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公私伙伴关系和地方公共物品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梳理,尤其对国内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指出了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国外公共物品的研究流派、历史讲行了回顾,并且对国外公私伙伴关系与各种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本文对合作、公私伙伴关系、公共物品与地方公共物品四个核心概念进行了介绍与概念界定。根据论文理论框架的需要,将合作分为语言合作、行动合作与组织系统合作三种类型。将公私伙伴关系分为体制性公私伙伴关系与机制性公私伙伴关系,并以体制性公私伙伴关系作为本文研究框架的基础;同时,以纵向研究的视角,将公私伙伴关系的内涵分为传统的公私伙伴关系、经济——财政型公私伙伴关系、管理型公私伙伴关系与行政改革型公私伙伴关系。公共物品的概念介绍了萨缪尔森、布坎南、奥尔森和埃莉诺·奥斯特洛姆的公共物品概念,以及蒂布特的地方公共物品概念。本文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概念强调了其地域性、公共性、共同性与消费的必然性特征。再次,理论基础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与公私伙伴关系的相关性。民营化理论介绍了民营化的概念、民营化与公私伙伴关系的相关性,及民营化的类型与方式。新合作主义理论介绍了其内涵、基本观点及国家与功能分化的利益代表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协商民主理论介绍了各家关于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及协商民主的特征,尤其重点介绍了伊森·里布的民主的公众部门的思想。政府改革理论介绍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整体性政府理论与我国的地方服务型政府理论。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公私伙伴关系诞生的社会与政治背景;新公共服务及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对公私伙伴关系的公民权利指向、人本主义关怀、社群价值肯认,以及公共服务的公共与公平属性在公共精神层面进行了内在反思;而整体性政府理论则对政府体制框架与跨部门的协同治理能力完善进行了外在规约。第四,本文对公私伙伴关系的国外动态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整理,提出了公私伙伴关系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公共利益监管的体制性漏洞、成本控制的机制性模糊、利益表达的制度性缺失的问题。并详尽地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官僚理性的延续与“内部员工”干扰;二是交易成本与委托代理关系的原因;三是市场失灵与私人部门不成熟;四是法律适用中公私之争(适用公法还是私法的争论)与刚柔困境(硬法与软法间关系的困境);五是公民参与不畅和社会资本缺失。第五,本文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一是公共性与新型公私合作观为观念基础;二是关于公共部门暨地方政府体制的设计;三是公私伙伴关系下私人企业的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四是从公民与社会团体角度审视,增值社会资本与公众部门的设计架构。最后,本文采用嵌入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台湾高铁的公私伙伴关系模式进行了分析,案例先是简单介绍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与近20多年来的民营化与公私伙伴关系发展历程,接着回顾了台湾高铁项目从论证、兴建到营运的过程。重点部分是对台湾高铁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民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多元关系按照模式匹配原则进行了分析。

马从祥[5](2014)在《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十五世纪末开始,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列强纷纷入主印度次大陆。到了十八世纪,英国通过长期的殖民争霸战,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功地排挤掉了其他欧洲列强,树立自己在印度的霸主地位。从1757年普拉西战役开始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长达近200年。这期间,受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的影响,印度境内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宗主国的实力,成为了其权力与荣耀的象征。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对殖民建筑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印度殖民城市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殖民建筑的各种风格类型。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课题来源、课题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结构;第二章以印度近代殖民史为主线,探讨了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势力在印度的发展过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殖民时期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分为早期葡萄牙的宗教城市发展、中期沿海口岸贸易商馆的发展及末期帝都新德里的建设;第四章以印度的铁路建设与发展来探讨英国人如何将其势力从沿海扩张到印度半岛内陆腹地;第五章用宗教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运输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及纪念性建筑等各类型的建筑实例来分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第六章从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立面细部特点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来剖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特色;第七章分析了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及其影响。

斯亚奇[6](2013)在《竞争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商业生态系统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取最大收益的新型网络组织。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创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生态系统内企业间的关系已演化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商业生态系统为企业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更好的处理与其他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目的是:(1)探究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和买方、供方、同行业者、互补者等不同生态主体,采取竞争合作两种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2)以快速变化的技术动荡和市场动荡为特征的环境动荡性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权变变量,探究环境动荡性对于企业与生态伙伴的竞争合作行为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274家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和买方、供方、互补者等生态伙伴的合作以及企业和同行业者竞争,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显着地正向影响作用。2.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环境动荡性对于企业和买方、供方的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荡性对企业与同行业者竞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创新点体现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商业生态系统中一个微观企业个体和环境之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弥补了现有商业生态系统中(微观)企业层次研究不足和实证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如何更好的根据外部商业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生态伙伴合作策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明[7](2010)在《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人们认识到价格稳定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为了探讨如何治理通货膨胀,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与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长期争论不休。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利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货膨胀控制在某一水平,有的采用隐形的通胀目标制,有的采用公开的通胀目标制。20世纪90年代之后通胀目标制逐渐普及。作为一种政策框架创新,通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在实现价格稳定这个第一目标后,如何建立通胀目标制与产出、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之间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在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行通胀目标制,实行通胀目标制的条件要求和效率前景,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在深层次上进行研究和思考,以求在理论上解疑释惑,在实践上不断创新完善。同其他货币政策制度相比,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公布明确的量化通货膨胀目标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第一个显着特点,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区间,这一点与货币目标制及汇率目标制均有显着区别。同时,通胀目标制下的数量化目标要接受法律条款的约束。透明度是支撑通货膨胀目标制这种货币政策框架运行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关于透明度所包含的内容,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认为透明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几点: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应该明确、具体,易于实现,并以数量化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的决策过程、决策时间、决策力度及决策的最后结果应该以公众最易获得的信息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布;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第三点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性实质是自由经济与政府经济在货币领域的一个平衡点。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和平时期,经济发展必须在价格稳定的环境下按经济规律进行,故必须给中央银行以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第四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没有任何中介目标,而是利用信息集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进行逆向约束。本文运用现代金融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等理论和工具,构建了严格的通胀目标制和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等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模型,论证了这些理论模型在实现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维持竞争性汇率制度方面的优越性;从实证角度检验了通胀目标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结果,证明通胀目标制对通胀均值、标准差、离散度和范围等指标均有显着影响。本文对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瑞典、泰国、以色列等国家采用通胀目标制的政治经济条件、引进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思路是:利用最优货币政策检验模型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效率进行检验,结论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传导工具的现行政策具有较严重可测性偏离和相关性偏离,传导信息与效率扭曲,已不再适应金融创新和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新制度经济学的陡变性理论为指导,本文提出了将价格稳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第一目标的主张,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独立性,加强通胀预期的准确性,提出了我国利率改革的设想与路径。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制度或政策框架,它的成功运行必须与各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同其他市场国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在通胀目标的形式选择与目标定位,目标的起点与期限,央行操作工具的选择与通胀目标制整体框架的构造上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讲求实效。以理性预期理论为指导,本文对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预期。在给定存在产出缺口的条件下,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具有资源转换和资本积累效应。如果通胀目标设定的水平合理,通胀目标制将能够对我国的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发挥巨大作用,借助于DID检验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通胀目标制在引导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黄仁国[8](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认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吴泰岳[9](2009)在《我国金融结构演进及投资者、企业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金融结构演进状态关系到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状态,本文从金融结构演进的角度出发,基于投资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特征研究金融结构现实状态和演进趋势,进一步构建金融结构指标体系,研究金融结构演进和制度、金融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本文构建了投资者行为指标,建立其与市场企业财务指标关联的面板数据模型;比较了研究银行和市场选择中,创新型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区别;通过构建制度变量,并将其与金融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纳入统一的VAR模型中。研究结论表明:市场参与者投资特征微弱;股票市场投资者并不关注金融总体发展程度,市场发展程度是他们考虑的主要指标,且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和贷款结构、贷款效率相关,和融资比例无关;股权融资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较小,银行借款仍然占据着企业融资的主体地位,我国的股票市场中的企业无法实现优胜劣汰,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贡献;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金融结构变化程度,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金融发展因素则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着的作用;我国近年来的金融体制变迁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集中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联,首先,金融领域的总量扩张必须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进一步,银行信贷和股市的价格波动,要能够实现企业的优劣评价,并促进企业淘汰机制成熟,最后,信用体系和法律保障应该进一步完善,从而为金融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进一步完善构建坚实的基础。只有切实改变目前的金融体系问题,经济增长才能更加稳定的持续下去。

罗凌[10](2006)在《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困境与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网络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我们既有的社会经济运行结构和政治运作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竞争对抗方式,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作为规范市场行为、维护竞争秩序的基本法,反垄断法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垄断不仅愈演愈烈,而且还呈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反垄断法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并面临着诸多挑战。 尽管目前我国的竞争法制还不太发达,反垄断法也尚未出台,竞争法和竞争政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和国际惯例的反垄断法,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和有序的竞争环境,已成为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而研究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变革与发展,探求反垄断法在这一新时代的规律和制度,对我国反垄断立法与司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是笔者系统介绍和研究网络时代反垄断法变革与发展的一个尝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时代与法律变革。该部分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概述了网络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说明了本文所指的网络特指因特网。接下来从连接主体、连接中介、连接依据以及连接目的四个方面介绍了网络的构成,阐述了网络的核心在于一系列连接网络的标准化协议,而不是有形的硬件或个性化的应用软件,并指明标准化协议、兼容与互连才是网络的本质与关键。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衍生出一个新的时代一样,网络的迅速崛起也预示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于是该部分进一步分析了网络时代的新特征。其次,该部分对网络时代特有的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进行了研究,指出技术规范既为法律规范提供了基础,又对法律规范提出了挑战。并结合网络时代最突出的全球化特征,指出国际社会应当通过国际合作制定统一的网络法律规范,同时也指出网络统一法律规范的建立并不是要排斥各

二、伯纳德·巴鲁奇的投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伯纳德·巴鲁奇的投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起源
        1.1.1 问题的理论起源
        1.1.2 问题的制度起源
        1.1.3 问题的现实起源
    1.2 选题的意义
        1.2.1 职位分类有助于大学人事管理改革的顺利实施
        1.2.2 职位分类有利于制定大学成员平等报酬计划
        1.2.3 职位分类有利于促进大学教育职员提高工作效率
        1.2.4 职位分类研究有助于完善大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1.2.5 职位分类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教育职员管理的认识水平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大学组织结构与职位之间关系的研究
        1.3.2 关于职位分类的一般理论研究
        1.3.3 关于职位分类的应用研究
        1.3.4 关于大学职位分类与岗位设置的研究
        1.3.5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价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框架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育职员
        2.1.2 职位分类
        2.1.3 职位管理
    2.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理论基础分析
        2.2.1 职位分类的理念
        2.2.2 职位分类的结构
        2.2.3 职位分类的程序
    2.3 当代职位分类的理论困境
3.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
    3.1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回顾
        3.1.1 改革开放前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
        3.1.2 改革开放后教育职员职位管理体制
    3.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改革的议题
        3.2.1 开启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改革的法制化进程
        3.2.2 规范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的结构
        3.2.3 改革大学教育职员薪酬制度
        3.2.4 改革大学教育职员聘任制度
        3.2.5 制定和完善大学内部职位分类制度
    3.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及动力机制
        3.3.1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模式
        3.3.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4.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反思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分析基础
        4.1.2 问卷与访谈对象的选择
        4.1.3 研究假设
        4.1.4 分析方法与工具
    4.2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评价
        4.2.1 样本分析
        4.2.2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存在的问题反思
        4.3.1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以人为中心”
        4.3.2 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概念混乱
        4.3.3 缺乏配套的教育职员职位管理制度
        4.3.4 大学内部教育职员职位配置结构不合理
        4.3.5 职位分类的主体专业化程度不高
        4.3.6 缺乏持续的职位分类项目
5.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背景
        5.1.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5.1.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理论背景
        5.1.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产生的科技文化和教育背景
    5.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特征
        5.2.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制度内容
        5.2.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横向结构
        5.2.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
        5.2.4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主体特征
    5.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困境与改进
        5.3.1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困境
        5.3.2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观念改进
        5.3.3 美国大学职位分类的流程再造
    5.4 对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启示
        5.4.1 深化职位分类的理论认识
        5.4.2 深化对职位分类的功能的认识
        5.4.3 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位分类制度
        5.4.4 组建专业化的职位分类的团队与机构
        5.4.5 建构大学内部的职位分类标准
        5.4.6 再造职位分类的流程
6.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系统优化路径
    6.1 加强中国大学教育职位分类主体的专业化发展
        6.1.1 优化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的团队结构
        6.1.2 推行教育职员职位分类主体的职业资格制度
        6.1.3 建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主体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6.2 建立持续性的教育职员职位分类项目
        6.2.1 持续开展教育职员职位分析和评价
        6.2.2 不断修订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标准
        6.2.3 再造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流程
    6.3 优化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结构
        6.3.1 重构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横向结构
        6.3.2 固化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的纵向结构
    6.4 优化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配置结构
        6.4.1 合理确定大学教育职员的劳动定额与职位数量
        6.4.2 优化校——院教育职员的职位配置结构
7.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7.2 本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7.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目录
附录2: 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及其改革访谈提纲
附录3: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满意度度调查问卷
附录4: 大学教育职员职位结构(以武汉三校为例)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
致谢

(2)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 ——以《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罗斯和他的小说创作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推动
    第一节 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
        1.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2.瑞典佬西摩和科尔曼的主体性意识张扬
    第二节 “除魅”的过程
    第三节 “上帝死了”
第二章 经典的失落
    第一节 罗斯和科尔曼的困惑:经典意义的丧失
    第二节 黛芬妮和科尔曼的曲解——经典的被解构
第三章 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
    第一节 人文学科知识的理性化
        1.西方哲学理性化的突出
        2.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的理性操作主义倾向
    第二节 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和世俗化
        1.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
        2.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世俗化
    第三节 科尔曼和黛芬妮——科层机构下的知识人
        1.科尔曼的“物化”倾向
        2.黛芬妮的权欲作派
    第四节 科尔曼的困境——知识人的“消解”和“放逐”
第四章 “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
    第一节 “历史的终结”和“深度感的丧失”
    第二节 “孤独的人群”
    第三节 反抗的年轻人
    第四节 社会的疏离和对立
        1.精英与大众的对立
        2.瑞典佬与女儿莫莉:资本主义与其对立面
第五章 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现代性的伦理困境
    第二节 蒂利希的药方
        1.蒂利希和他的学说
        2.“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效用
    第三节 社会分裂的应对
        1.哈贝马斯和他的交往理性
        2.交往理性能否应对社会分裂?
    第四节 儒学的启示
        1.梁漱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
        2.“仁”的应对意义
        3.“仁”的主体性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宗教与政治
    第一节 不同语境下的宗教观
        一、西方语境下的宗教观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政治功能观
        二、宗教与政治关系的类型
        三、宗教政治化与伊斯兰政治化
        四、伊斯兰政治化的影响
    注释
第二章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过程
    第一节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与古代中亚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
        一、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
        二、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
        三、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与伊斯兰政治化的关系
    第二节 苏联时期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政治化
        一、苏联时期的宗教政策及政教分离原则
        二、苏联历届政府的宗教政策
        三、苏联宗教政策对中亚伊斯兰教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伊斯兰教的复兴
    第一节 伊斯兰教复兴的原因
        一、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是伊斯兰教复兴的前提
        二、中亚各国独立后政权合法性出现危机
        三、不断恶化的社会矛盾导致阶层对立升级
        四、现代化的挫折引起的文化之间的冲突
    第二节 中亚伊斯兰教复兴的表现形式
        一、新泛伊斯兰主义
        二、伊斯兰教的民间复兴
        三、伊斯兰主义
    第三节 中亚伊斯兰教复兴的影响
    注释
第四章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的伊斯兰政治化
    第一节 中亚四国的伊斯兰政治化
        一、塔吉克斯坦
        二、乌兹别克斯坦
        三、哈萨克斯坦
        四、吉尔吉斯斯坦
    第二节 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的典型——伊扎布特
        一、伊扎布特的起源
        二、伊扎布特的意识形态
        三、伊扎布特的斗争策略
        四、伊扎布特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
        五、伊扎布特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社会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乂
        二、中亚国家的结构性紧张
    注释
第五章 中亚国家应对伊斯兰政治化的策略
    第一节 打击
        一、整合安全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打击极端主义活动
        二、通过立法形式压制伊斯兰政治化
        三、打击洗钱犯罪,切断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的“粮草”
    第二节 预防
        一、加大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与宗教人士和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
        二、中亚相关国家纷纷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三、开展网络战,遏制网络恐怖主义
        四、加强对重点目标人群的保护
    第三节 以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对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一、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
        二、中亚各国重视伊斯兰中间主义
        三、以具有中亚本土色彩的伊斯兰教团体——苏菲派对抗伊斯兰政治化
    第四节 中亚各国应对伊斯兰政治化效果评析
    注释
第六章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对我国的现实威胁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伊斯兰政治化现象对我国的现实威胁
    第二节 我国的应对之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关于公私伙伴关系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公私伙伴关系与地方公共物品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合作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
        一、 合作演进及其内涵的简述
        二、 本文关于合作的概念及其类型的界定
    第二节 公私伙伴关系(PPP)的内涵
        一、 公私伙伴关系的一般概念介绍
        二、 公私伙伴关系内涵的类型
        三、 公私伙伴关系的特征
        四、 公私伙伴关系的模式
        五、 本文对公私伙伴关系的界定
    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内涵
        一、 公共物品的内涵
        二、 地方公共物品的内涵
        三、 本文关于地方公共物品内涵的界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私伙伴关系的理论之维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公私伙伴关系
        一、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与公私伙伴关系的相关性
        二、 交易成本理论及其与公私伙伴关系
        三、 公共选择理论与公私伙伴关系
    第二节 民营化理论与公私伙伴关系
        一、 民营化相关概念
        二、 民营化与公私伙伴关系的关系
        三、 民营化的类型与方式
    第三节 协商和合作主义理论及其与公私伙伴关系
        一、 合作主义的基本内涵与公私伙伴关系
        二、 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与公私伙伴关系
        三、 实践的协商民主理论:建立一个公共部门的设想
    第四节 政府改革理论与公私伙伴关系
        一、 作为公私伙伴关系先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 作为创新公私伙伴关系理念导引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 整体性政府理论
        四、 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推进
        一、 公私伙伴关系供给地方公共物品的诞生与发展
        二、 公私伙伴关系供给地方公共物品在欧盟国家的发展
    第二节 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 公共利益监管的体制性漏洞
        二、 成本控制的机制性模糊
        三、 利益表达的制度性缺失
    第三节 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困惑分析
        一、 结构分析:官僚理性的延续与“内部员工”干扰
        二、 内部核算分析:交易成本的视角
        三、 市场风险分析:失灵与私人部门不成熟
        四、 法治分析:法律适用中公私之争与刚柔困境
        五、 社会分析:公民参与不畅与社会资本缺失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体制性公私伙伴关系重构
    第一节 公共性与新型公私合作观的重塑
        一、 重拾公共物品的公共性
        二、 竞争合作型公私合作观
        三、 包容与共识型公私合作观
    第二节 公私伙伴关系的政府体制完善
        一、 以公私伙伴关系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大部制设计
        二、 整体性的网络协调
        三、 公务人员管理能力创新
        四、 利益代表渠道的塑造
    第三节 公私伙伴关系中私人企业伦理与责任再造
        一、 私人企业的道德伦理
        二、 私人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四节 协商民主中公私伙伴关系的公民参与创新
        一、 民主协商对公民与社会组织的要求:增值社会资本
        二、 民主协商的公众部门设计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案例分析:台湾高铁案
    第一节 案例背景
        一、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民营化简介
        二、 台湾高铁案例简介
    第二节 台湾高铁案例研究与分析过程
        一、 台湾高铁 BOT 案例的主导观念:公共性与公私合作观
        二、 台湾地区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与台湾高铁
        三、 台湾高铁公司的企业道德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四、 民间社会组织对台湾高铁项目的参与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后记

(5)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2.1 印度发展概况
        1.2.2 人文地理环境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结构
第2章 印度近代殖民史的发展概况
    2.1 西方列强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活动
        2.1.1 葡萄牙及荷兰人早期殖民活动
        2.1.2 英国东印度公司早期殖民活动
        2.1.3 法国东印度公司早期殖民活动
        2.1.4 英法殖民者的角逐
    2.2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2.2.1 普拉西战役——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
        2.2.2 征服印度全境
        2.2.3 印度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2.3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3.1 印度民族起义与英国女王接管印度
        2.3.2 印度的民族独立斗争
        2.3.3 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殖民时期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1 早期拉丁十字的扩张
        3.1.1 果阿城的发展
    3.2 中期沿海棋盘式贸易商馆
        3.2.1 法国殖民地本地治里
    3.3 中期沿海萨拉丁式贸易商馆
        3.3.1 英国殖民地马德拉斯、孟买及加尔各答
        3.3.2 萨拉丁样式商馆的空间模型
        3.3.3 马德拉斯的城市形态演变
        3.3.4 孟买的城市形态演变
        3.3.5 加尔各答的城市形态演变
        3.3.6 萨拉丁式历史街区
    3.4 后期帝国的首都建设
        3.4.1 从加尔各答迁都至新德里
        3.4.2 显示威严的首都规划
        3.4.3 首都的建设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殖民时期印度铁路的发展
    4.1 英国修筑铁路的原因
        4.1.1 加强商业掠夺
        4.1.2 巩固军事实力
        4.1.3 缔造亚洲海上航母
    4.2 殖民时期的铁路建设
        4.2.1 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
        4.2.2 英国直接统治时期
        4.2.3 铁路系统的形成
    4.3 铁路建设的影响
        4.3.1 铁路建设带来的问题
        4.3.2 铁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殖民时期的建筑概况及实例分析
    5.1 宗教建筑
        5.1.1 旧果阿的教堂
        5.1.2 孟买圣托马斯大教堂(St. Thomas' Cathedral)
        5.1.3 加尔各答圣安德鲁教堂(St.Andrew’s Kirk)
        5.1.4 加尔各答圣约翰教堂(St. John’s Church)
        5.1.5 加尔各答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5.1.6 马德拉斯圣托马教堂(San Thome Basilica)
        5.1.7 西姆拉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
    5.2 行政办公建筑
        5.2.1 孟买市议会大楼(Bombay Municipal Corporation Building)
        5.2.2 孟巴及印中铁路总部(BB&CI Offices)
        5.2.3 加尔各答邮政总局(General Post Office of Calcutta)
        5.2.4 加尔各答高等法院(High Count of Calcutta)
        5.2.5 加尔各答作家大厦(The Writers’Building of Calcutta)
        5.2.6 马德拉斯高等法院(High Count of Madras)
        5.2.7 新德里总统府(Rashtrapati Bhavan )
        5.2.8 新德里秘书处大楼(Secretariats)
        5.2.9 西姆拉总督府(Viceregal Lodge)
    5.3 交通运输建筑
        5.3.1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 (Victoria Terminus)
        5.3.2 金奈中央火车站(Central Station)
        5.3.3 金奈伊格摩火车站(Egmore Railway Station)
        5.3.4 加尔各答豪拉火车站(Howrah Station)
    5.4 文化教育建筑
        5.4.1 孟买大学(University of Bombay)
        5.4.2 大卫·沙逊图书馆(David Sassoon Library)
        5.4.3 加尔各答大学(University of Calcutta)
        5.4.4 马德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
        5.4.5 卡尔萨学院(Khalsa College)
    5.5 商业建筑
        5.5.1 孟买克劳福德市场(Crawford Market)
        5.5.2 孟买泰姬玛哈酒店(Taj Mahal Palace & Tower)
        5.5.3 新德里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
        5.5.4 加尔各答大都会大厦(Metropolitan Building)
    5.6 纪念建筑
        5.6.1 维多利亚纪念堂(Victoria Memorial Hall)
        5.6.2 孟买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
        5.6.3 新德里印度门(India Gate)
    5.7 园林
        5.7.1 新德里莫卧儿花园(Mughal Gardens)
        5.7.2 加尔各答麦丹广场(Maidan)
        5.7.3 孟买霍尼曼街心花园(Horniman Circle Gardens)
        5.7.4 孟买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特色
    6.1 殖民时期建筑的风格
        6.1.1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6.1.2 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
        6.1.3 印度-撒拉逊建筑风格
        6.1.4 外廊式建筑风格
    6.2 殖民时期建筑的立面细部特点
        6.2.1 建筑门窗特点
        6.2.2 建筑墙身特点
        6.2.3 建筑屋面特点
    6.3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
        6.3.1 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的普遍运用
        6.3.2 电力照明系统
        6.3.3 电梯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及影响
    7.1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
    7.2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影响
结语
中英文对照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6)竞争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驱动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和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新动力
        1.1.2 商业生态系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取最大收益的新型网络组织
        1.1.3 商业生态系统为组织认识环境,处理组织间竞争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商业生态系统给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1.2.2 以往研究的不足
        1.2.3 本文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5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1.6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 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1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2.1.2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
        2.1.3 商业生态系统基本特性和规律研究
        2.1.4 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和系统内企业的竞争合作
        2.1.5 本文研究视角
    2.2 企业竞争合作和企业创新研究综述
        2.2.1 竞争和企业创新
        2.2.2 合作和企业创新
        2.2.3 竞合和企业创新
    2.3 商业生态系统中环境因素
        2.3.1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素
        2.3.2 竞争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权变视角
        2.3.3 环境动荡性的测量维度
    2.4 本章小结和讨论
3 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3.1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竞争合作行为
    3.2 中心企业竞争合作行为和创新绩效
        3.2.1 企业和生态系统中其他主体的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3.2.2 企业和生态系统中其他主体的竞争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3.3 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3.4 本文的假设和概念模型提出
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数据的收集
    4.2 变量测度
        4.2.1 解释变量(自变量):企业竞争合作行为
        4.2.2 被解释变量(因变量):创新绩效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5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效度检验
        5.2.1. 企业与供方竞争合作行为因子分析
        5.2.2. 与买方竞争合作行为因子分析
        5.2.3. 和同行竞争合作因子分析
        5.2.4. 和互补者竞争合作因子分析
        5.2.5. 被解释变量的因子分析
        5.2.6. 环境调节变量的因子分析
    5.3 信度检验
    5.4 相关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多元线性回归的三大问题
        5.5.2 回归分析
    5.6 模型结果与讨论
        5.6.1 企业竞争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5.6.2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5.6.3 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与讨论
    6.2 基于本研究的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7)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内容安排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研究思想的演进
        2.1.1 国外的研究进程
        2.1.2 国内的研究状况
    2.2 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
    2.3 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2.4 通货膨胀目标制
        2.4.1 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的特征
        2.4.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主张
        2.4.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率优势
    2.5 总的评论
第3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模型
    3.1 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2 弹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3 更高的政策可信性
        3.3.1 惩罚模型
        3.3.2 政策协调
    3.4 基于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3.4.1 高经济增长
        3.4.2 低通货膨胀
        3.4.3 稳定的就业
        3.4.4 汇率制度的可维持性
第4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4.1 货币政策行为的检验理论
        4.1.1 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
        4.1.2 单位根检验
        4.1.3 协整检验
        4.1.4 ECM表达形式
    4.2 样本选择与方法说明
        4.2.1 样本选择
    4.3 Ball与Sheridan模型的不足
    4.4 通货膨胀目标制基本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5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研究
    5.1 隐形通胀目标制的实践者:德国和瑞士
        5.1.1 德国
        5.1.2 瑞士
        5.1.3 德国和瑞士的经验
    5.2 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
        5.2.1 工业化国家
        5.2.2 新兴市场国家
    5.3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总体表现
        5.3.1 信息透明度
        5.3.2 通货膨胀
        5.3.3 产出与失业
    5.4 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
        5.4.1 美联储
        5.4.2 欧洲中央银行
        5.4.3 准通货膨胀目标制(quasi-inflation targeting):操作上更灵活性
    5.5 国际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5.5.1 学习哪些经验
        5.5.2 教训
第6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1 最优货币政策检验
        6.1.1 Clarida模型
        6.1.2 损失函数
        6.1.3 最优货币政策模型
    6.2 我国货币政策演进历程的简单回顾
    6.3 现行货币政策的效率检验
        6.3.1 可测性偏离
        6.3.2 相关性检验
    6.4 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效率
        6.4.1 关于货币供应量性质的划分
        6.4.2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性质
        6.4.3 货币供应量传导效率实证检验
        6.4.4 货币供应量传导的效率前景
    6.5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正规要求
        6.5.1 制度要求
        6.5.2 经济条件要求
        6.5.3 操作技术要求
    6.6 我国现行条件审视与改进方向
        6.6.1 把价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适当其时
        6.6.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6.6.3 准确的通货膨胀预测
        6.6.4 利率改革方案设想
第7章 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设计
    7.1 通货膨胀目标标准的设计
        7.1.1 目标形式与定位
        7.1.2 目标的起点与期限
    7.2 操作工具选择
        7.2.1 泰勒利率
        7.2.2 麦卡勒姆规则
        7.2.3 维克赛尔利率规则
        7.2.4 弗里德曼固定利率规则
        7.2.5 短期利率的选择
        7.2.6 结论
    7.3 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型
第8章 预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效应
    8.1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需求拉动型增长
        8.1.1 我国是否存在凯恩斯需求不足
        8.1.2 中期目标偏离的福利损失
        8.1.3 资源转换效应
        8.1.4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资本积累效应
    8.2 产出与就业预期
        8.2.1 潜在GDP与GDP缺口
        8.2.2 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法则
        8.2.3 中国的菲利普斯—奥肯曲线
    8.3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产业结构调整
        8.3.1 DID检验模型
        8.3.2 通胀目标期限与产业结构调整
    8.4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人民币汇率
        8.4.1 人民币汇率的一般均衡模型
        8.4.2 人民币汇率效率分析
        8.4.3 人民币汇率风险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我国金融结构演进及投资者、企业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0.2 研究综述
    0.3 论文研究框架
    0.4 创新之处
第1章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
    1.1 金融结构理论
    1.2 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
    1.3 金融结构的宏观效应
第2章 我国金融结构的演进过程和现存问题
    2.1 中国金融结构的演进过程
    2.2 我国金融结构演进的特点
    2.3 我国当前金融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第3章 金融结构和制度变迁
    3.1 制度变迁的一般均衡理论
    3.2 发达国家金融结构变迁的经验分析
    3.3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均衡分析
第4章 投资者行为和金融结构演进
    4.1 面板数据模型原理与设定检验
    4.2 投资者行为和企业优劣判断
    4.3 投资者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4.4 投资者行为和金融结构演进
第5章 企业行为和金融结构演进
    5.1 企业融资来源和融资数量
    5.2 企业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关联
    5.3 企业融资和金融结构演进
第6章 金融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
    6.1 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6.2 制度指标的构建
    6.3 金融结构演进与宏观经济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困境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网络时代与法律变革
    (一) 网络与网络时代
        1. 网络的形成
        2. 网络时代的新特征
    (二) 网络时代的法律规范及其变革
        1. 网络时代的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
        2. 网络时代与统一法律规范
二、网络时代反垄断法面临的挑战
    (一) 网络时代的特殊规律对反垄断法的挑战
        1. 网络外部性及正反馈效应:导致“赢者通吃”
        2. 锁定规律:巩固垄断地位
        3. 网络的兼容胜要求与标准的不相容险定律:强化垄断地位
    (二) 网络时代对反垄断法中“相关市场”界定提出的挑战
        1. 界定网络时代“相关市场”的重要性
        2. 网络时代界定反垄断法“相关市场”面临的困境
    (三) 网络时代新的垄断问题对反垄断法的挑战
        1. 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与垄断的暂时性
        2. 市场份额与新的垄断判断标准
        3. 消费者的判断与垄断是否成立的矛盾
        4. 垄断的负面效应与新结果的出现
        5. 网络的全球化与反垄断法的区域性
三、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变革与发展
    (一) 反垄断法中“相关市场”界定理论的发展
    (二) 反垄断理念与方法的变革与发展
        1. 反垄断法对垄断的认定:应以行为标准为主,结构标准为辅
        2. 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应将合理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
        3. 反垄断法的出发点:促进创新与保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4. 反垄断法对垄断的制裁方式:拆分企业做法的变革
        5. 反垄断法的合作:建立国际统一法律规范
    (三) 反垄断法在网络时代特有领域中的适用与发展
        1. 因特网的接入
        2. 网络系统标准的设定和协调
        3. B2B电子商务中的合作性竞争
四、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 我国的垄断控制制度:应适度发展规模经济,重点规制垄断行为
    (二) 我国反垄断的新内容:对数字产品垄断行为的规制
    (三) 我国反垄断的新角度:政府辅以适时、适度的积极干预
    (四) 我国反垄断法的新任务:应对跨国垄断,维护国内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四、伯纳德·巴鲁奇的投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教育职员职位分类研究[D]. 陈梦迁. 武汉大学, 2018(09)
  • [2]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 ——以《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D]. 史元辉. 苏州大学, 2017(01)
  •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D]. 顾德警. 新疆大学, 2014(03)
  • [4]公私伙伴关系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D]. 白祖纲. 苏州大学, 2014(09)
  • [5]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D]. 马从祥.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6]竞争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D]. 斯亚奇. 浙江大学, 2013(05)
  • [7]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 陈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9]我国金融结构演进及投资者、企业行为研究[D]. 吴泰岳. 吉林大学, 2009(08)
  • [10]网络时代反垄断法的困境与变革[D]. 罗凌.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