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包括底盒、中盒和上盒;中盒分为左中盒和右中盒,上盒分为左上盒和右上盒,左上盒和右上盒的顶部放置有盒盖;底盒左部和左中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下连杆;底盒左部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中连杆,左中连杆中部和左中盒的中部铰接;左中盒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相互平行;底盒右部、右中盒和右上盒之间铰接有与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对称的右下连杆、右中连杆和右上连杆;上连杆设有手提杆;底盒内设有隔板和盛水腔,隔板以及中盒、上盒底部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分层放置较多盘菜,方便送餐,还能保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包括长、宽、高相同的顶部开口的矩形底盒、中盒和上盒;所述中盒设于底盒上方,上盒设于中盒上方;所述底盒、中盒和上盒侧壁内侧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中盒和右中盒,上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上盒和右上盒,左上盒和右上盒的顶部放置有能将左上盒和右上盒连成一体的盒盖,盒盖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中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下连杆;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中连杆,左中连杆中部和左中盒的中部铰接;所述左中盒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上连杆,左上连杆斜向上伸出至与左上盒右端面对齐;所述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相互平行;所述底盒右部、右中盒和右上盒之间铰接有与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以底盒中线对称的右下连杆、右中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左上盒前后壁的两左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右上盒前后壁的两右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手提杆;所述底盒的内下部设有一由横向隔板分隔出的盛水腔,隔板上设有贯穿隔板的若干通孔;所述左中盒、右中盒、左上盒、右上盒的盒底设有贯穿盒底的若干通孔。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包括长、宽、高相同的顶部开口的矩形底盒、中盒和上盒;所述中盒设于底盒上方,上盒设于中盒上方;所述底盒、中盒和上盒侧壁内侧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中盒和右中盒,上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上盒和右上盒,左上盒和右上盒的顶部放置有能将左上盒和右上盒连成一体的盒盖,盒盖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中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下连杆;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中连杆,左中连杆中部和左中盒的中部铰接;所述左中盒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上连杆,左上连杆斜向上伸出至与左上盒右端面对齐;所述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相互平行;所述底盒右部、右中盒和右上盒之间铰接有与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以底盒中线对称的右下连杆、右中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左上盒前后壁的两左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右上盒前后壁的两右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手提杆;所述底盒的内下部设有一由横向隔板分隔出的盛水腔,隔板上设有贯穿隔板的若干通孔;所述左中盒、右中盒、左上盒、右上盒的盒底设有贯穿盒底的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连杆的下端和底盒外壁左部中间铰接,上端和左中盒外壁的右下部铰接;所述左中连杆的下端和底盒外壁的左端铰接,上端和左上盒外壁的右下部铰接;所述左上连杆的下端和左中盒外壁的左上部铰接,上端和左上盒外壁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盒和右上盒的上端设有上凸缘,盒盖下端设有下凸缘,上凸缘和下凸缘相互扣合,且下凸缘位于上凸缘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泡沫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
背景技术
餐饮店经常要往附近的居家或办公场所送餐,送一些小炒类的菜品时要用盘子装好放在送餐盒内,每盘菜放在一个盒内,以保持良好的外观。现有的送餐盒虽可分成多层餐盒,但各层餐盒之间是上下叠在一起放置,餐盒过多过高容易倾倒,因此每个送餐盒只能送3-4样菜品,菜品多时要用两个送餐盒,造成送餐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能分层放置较多盘菜,方便送餐,还具有保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包括长、宽、高相同的顶部开口的矩形底盒、中盒和上盒;所述中盒设于底盒上方,上盒设于中盒上方;所述底盒、中盒和上盒侧壁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中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中盒和右中盒,上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上盒和右上盒,左上盒和右上盒的顶部放置有能将左上盒和右上盒连成一体的盒盖,盒盖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中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下连杆;所述底盒左部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中连杆,左中连杆中部和左中盒的中部铰接;所述左中盒和左上盒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上连杆,左上连杆斜向上伸出至与左上盒右端面对齐;所述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相互平行;所述底盒右部、右中盒和右上盒之间铰接有与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以底盒中线对称的右下连杆、右中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左上盒前后壁的两左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右上盒前后壁的两右上连杆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手提杆;所述底盒的内下部设有一由横向隔板分隔出的盛水腔,隔板上设有贯穿隔板的若干通孔;所述左中盒、右中盒、左上盒、右上盒的盒底设有贯穿盒底的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左下连杆的下端和底盒外壁左部中间铰接,上端和左中盒外壁的右下部铰接;所述左中连杆的下端和底盒外壁的左端铰接,上端和左上盒外壁的右下部铰接;所述左上连杆的下端和左中盒外壁的左上部铰接,上端和左上盒外壁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所述左上盒和右上盒的上端设有上凸缘,盒盖下端设有下凸缘,上凸缘和下凸缘相互扣合,且下凸缘位于上凸缘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为泡沫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将中盒分设为左中盒和右中盒,将上盒分设为左上盒和右上盒,底盒、左中盒、左上盒通过相互平行的左下连杆、左中连杆和左上连杆铰接,底盒、右中盒、右上盒通过相互平行右下连杆、右中连杆和右上连杆铰接,便于各层餐盒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增加餐盒的总数量,能分层放置较多盘菜,方便送餐。
2、采用盛水腔、隔板、通孔和保温层,能对各餐盒内所装的菜品进行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盒1、保温层2、左中盒3、右中盒4、左上盒5、右上盒6、盒盖7、上凸缘8、下凸缘9、左下连杆10、左中连杆11、左上连杆12、右下连杆13、右中连杆14、右上连杆15、手提杆16、隔板17、盛水腔18、通孔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多层保温送餐盒,包括长、宽、高相同的顶部开口的矩形底盒1、中盒和上盒;所述中盒设于底盒1上方,上盒设于中盒上方;所述底盒1、中盒和上盒侧壁内侧设有保温层2;所述中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1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中盒3和右中盒4,上盒分为两个大小相同、以底盒1中线对称设置的左上盒5和右上盒6,左上盒5和右上盒6的顶部放置有盒盖7,左上盒5和右上盒6的上端设有上凸缘8,盒盖7下端设有下凸缘9,上凸缘8和下凸缘9相互扣合,且下凸缘9位于上凸缘8的外侧,盒盖7的内壁设有保温层2;所述底盒1左部和左中盒3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下连杆10,左下连杆10的下端和底盒1外壁左部中间铰接,上端和左中盒3外壁的右下部铰接;所述底盒1左部和左上盒5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中连杆11,左中连杆11的下端和底盒1外壁的左端铰接,上端和左上盒5外壁的右下部铰接,左中连杆11中部和左中盒3的中部铰接;所述左中盒3和左上盒5前后外壁之间铰接有左上连杆12,左上连杆12的下端和左中盒3外壁的左上部铰接,上端和左上盒5外壁的中部铰接,左上连杆12斜向上伸出至与左上盒5右端面对齐;所述左下连杆10、左中连杆11和左上连杆12相互平行;所述底盒1右部、右中盒4和右上盒6之间铰接有与左下连杆10、左中连杆11和左上连杆12以底盒1中线对称的右下连杆13、右中连杆14和右上连杆15;所述左上盒5前后壁的两左上连杆12的上端之间、右上盒6前后壁的两右上连杆15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手提杆16;所述底盒1的内下部设有一由横向隔板17分隔出的盛水腔18,隔板17上设有贯穿隔板17的若干通孔19;所述左中盒3、右中盒4、左上盒5、右上盒6的盒底设有贯穿盒底的若干通孔19。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泡沫材料作为保温层2。
使用时,先取下盒盖7,将手提杆16向左右两侧拉动,手提杆16带动左上连杆12、右上连杆15向左右两侧移动,左上连杆12、右上连杆15向左右两侧移动时带动左上盒5和右上盒6向左右两侧平移,左上盒5和右上盒6向左右两侧平移时通过左中连杆11、右中连杆14带动左中盒3和右中盒4向左右两侧平移,最后成图2 所示的打开状态,由于左下连杆10、左中连杆11和左上连杆12相互平行,右下连杆13、右中连杆14和右上连杆15相互平行,使得左上盒5、右上盒6、左中盒3和右中盒4向左右两侧移动时会平行于底盒1运动。之后,将装好菜的盘子放入各层餐盒内,再将手提杆16向中间拉动,手提杆16带动左上盒5、右上盒6、左中盒3和右中盒4向中间平移,最后左上盒5和右上盒6、左中盒3和右中盒4相互靠近,再将盒盖7盖在左上盒5和右上盒6上面。由于左上盒5和右上盒6的上凸缘8和盒盖7的下凸缘9相互扣合,盒盖7就将左上盒5和右上盒6连在一起使左上盒5和右上盒6不会向两侧移动。盖好盒盖7后用手提起手提杆16即可提起整个送餐盒。
菜品需要保温时,在放入菜品之前,先将开水倒入盛水腔18内,盛水腔18的热气会透过隔板17的通孔19上升进入隔板17上方,再经左中盒3、右中盒4的盒底通孔19进入左中盒3、右中盒4,再经左上盒5、右上盒6盒底的通孔19进入左上盒5、右上盒6,对各餐盒内的菜品进行保温,保温层2可对各餐盒起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中盒分设为左中盒3和右中盒4,将上盒分设为左上盒5和右上盒6,底盒1、左中盒3、左上盒5通过相互平行的左下连杆10、左中连杆11和左上连杆12铰接,底盒1、右中盒4、右上盒6通过相互平行右下连杆13、右中连杆14和右上连杆15铰接,便于各层餐盒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增加餐盒的总数量,能分层放置较多盘菜,方便送餐。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盛水腔18、隔板17、通孔19和保温层2,能对各餐盒内所装的菜品进行保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095.2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67478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65D 25/02
专利分类号:B65D25/02;B65D81/38;B65D81/18;B65D25/04;A45C11/20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漳州市龙文区睿谋机电技术服务部
第一申请人:漳州市龙文区睿谋机电技术服务部
申请人地址: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蓝湾国际7幢D02号
发明人:陈志忠
第一发明人:陈志忠
当前权利人:漳州市龙文区睿谋机电技术服务部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连杆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