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界面压应力论文_李忠明,谢邦互,黄锐,杨鸣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界面压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界面,形态,高分子材料,论文,共混物。

高界面压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明,谢邦互,黄锐,杨鸣波[1](2005)在《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 Ⅰ.制备和拉伸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高界面压应力对不相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低温成型(PE的成型温度)时,分散相与基体从加工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的收缩比分散相粒子大产生的.尽管PET/PE和PC/PE共混物极不相容,但拉伸强度和模量随着PET和PC含量增加而增加.PET与PC含量相同时,PC/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高于PET/PE的.采用Takayanangi方程计算共混物的拉伸模量时,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P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高于界面有良好粘结的共混物的理论值,表明在不添加增容剂时,可通过控制加工条件改善共混物界面相互作用,提高共混材料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李忠明,杨伟,黄锐,杨鸣波[2](2005)在《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 Ⅱ.拉伸过程中形态演化与增强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在拉伸过程中形态的演化和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在基体加工温度成型时,从成型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收缩比分散相大产生的;两种共混物在拉伸中有不同的形态演化过程:PC粒子原位形成了微纤,粒子与基体间没有明显的界面滑动,而PET粒子只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成为椭球状粒子,粒子与界面间存在滑动.PC对基体PE的增强效果比PET的更好,因为PC/PE共混物拉伸过程中形成了良好增强作用的原位微纤.在拉伸过程中,PET/PE试样的细颈在靠近非浇口端形成,并从此扩展开.部分拉伸后,PC/PE试样比PET/PE试样的弹性回复大,回复到平衡状态时间长,这是两种共混物分散相变形机理不同引起的.(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高界面压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在拉伸过程中形态的演化和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在基体加工温度成型时,从成型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收缩比分散相大产生的;两种共混物在拉伸中有不同的形态演化过程:PC粒子原位形成了微纤,粒子与基体间没有明显的界面滑动,而PET粒子只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成为椭球状粒子,粒子与界面间存在滑动.PC对基体PE的增强效果比PET的更好,因为PC/PE共混物拉伸过程中形成了良好增强作用的原位微纤.在拉伸过程中,PET/PE试样的细颈在靠近非浇口端形成,并从此扩展开.部分拉伸后,PC/PE试样比PET/PE试样的弹性回复大,回复到平衡状态时间长,这是两种共混物分散相变形机理不同引起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界面压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忠明,谢邦互,黄锐,杨鸣波.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Ⅰ.制备和拉伸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5

[2].李忠明,杨伟,黄锐,杨鸣波.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Ⅱ.拉伸过程中形态演化与增强机理[J].材料研究学报.2005

论文知识图

高、中压转子应力界面STI应力在二维空间分布的仿真结果一10ISBS过程消泡后PP肋an激光熔覆层横断面线扫描元素分布(左至...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附 2006年全国优秀博...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附 2006年全国优秀博...

标签:;  ;  ;  ;  ;  ;  

高界面压应力论文_李忠明,谢邦互,黄锐,杨鸣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