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史研究论文_凌宏惠,陈建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书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书法,字书,泰安,形象,摩崖,辞书,行书。

书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凌宏惠,陈建贵[1](2019)在《《详校篇海》在字书史上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详校篇海》是在《四声篇海》基础上增补、校订而成的一部大型字书。作为明代篇海系字书,《详校篇海》于体例和内容等方面均有不少创获,无论是收字、注音、释义乃至解形皆有很大改进。特别是在明代字书影响下创造使用的反切与直音并陈注音方式,是字书注音方式的一大创新,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林地[2](2019)在《朱金成:倒笔狂草 独步书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逆着笔顺写字,且句子也逆着写—朱金成,便是这样一位倒笔狂草书写者。当你向朱先生求字时,你面对着他,你随意说出什么古诗文或常用字,他都能倒笔写出,写完后,你看到的是正字。朱金成的倒笔狂草,把汉字书写之美,以一种独特形式展现出来,颠覆了书法顺着笔顺写的历史,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粮食》期刊2019年08期)

周郢[3](2019)在《王祯及其《农书》史证二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发现的元《王氏葬茔之铭》碑拓,碑额题写者为"泰安学正王伯善"。今考其人即《农书》作者王祯,为泰安州人,并曾出任泰安学正,王祯早期事迹据此得以补充。又《农书》中提到泰山"淳于泊",今考其地即今泰安淳于村,其泊近代犹存,此条记录亦可佐证王祯里居所在。(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9年04期)

王方呈[4](2019)在《建构、评述与认知:明清书史中的祝允明形象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明中期,议者于祝氏书法尤其大草赞许尤多,而自明中叶之后,吴门书派因循守旧,日趋式微,各地书家辈出,尤以松江董其昌独领风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祝氏书法渐被冷落,攻讦四起。此外,祝允明"有明第一"的声闻,也都有其具体的指向及内涵变迁。对祝允明书法的评判,既涉及地域认同及话语权的问题,又涉及到伪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15期)

姚宇亮[5](2019)在《日本入木道秘传书与中古书法文化摭遗——以唐及唐前书史中题额书法、杂体书等问题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入木道是中古时期日本书法的一种特殊传承形态,它保存了中古时期日本书法的诸多信息。入木道秘传书以《夜鹤庭训抄》《才叶抄》《入木抄》最为着名,而《麒麟抄》一般被认为是伪托之作,其内容虽然芜杂,但记载的信息却十分丰富。通过对以《麒麟抄》为主的入木道秘传书中与题额书法、杂体书、特殊笔画、笔法等相关内容的分析介绍,并联系中日古代诸多书迹进行对比印证,可以反思中国中古时期书法文化的多样化信息与传承;同时,对魏晋六朝、唐代诸多碑额、墓志盖中出现的特殊字体的写法,北齐刻经中的奇异笔画与刻法等现象,也可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阐释。这些都可以补充中国传统书学文献之不足。(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范琴[6](2019)在《书教弘文,借古开今——山西书史之于书教建构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书法历史悠久,有着名书家,丰富的书迹资源,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和悠久的书法文化传统。近年来,尽管山西书法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成效逐步显现,但应更多了解山西书史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内核,以古为鉴,师古化之,正标书教宗旨、坚定书教理念、牢固书教核心、拓宽书教途径,这对于积极践行书法教育,促进教育良性发展,坚定书法文化自信有着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0期)

张红军,张潇[7](2019)在《尺牍变迁中的书史叙述与文人日常经典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尺牍多用于私人间的信息交流,其本身的书写既受到礼制、尊卑的约束,又不乏个人情致的流露。尺牍书法在书史变迁中逐渐成为文人雅玩的寄意所在,而文人日常的艺术化同时也使得经典的边界在变动中重构着书法史的叙述。尺牍名实与礼俗文化今言尺牍,多是指书法的一种形制,但起初,乃是一种公文和(本文来源于《书法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林海珊[8](2019)在《试论吴让之在清代篆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我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从吴让之篆书入手,那时初涉书法十分懵懂,没有书法审美的背景,更没有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机械的临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些技法上的积累,也有了些对篆书的认知和感悟。近年来,我认真梳理了清代篆书的发展历程,对吴让之的艺术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吴让之将篆书的结构进行重塑,是一位探索创新的篆书大家,是清代篆书发展承上启下的核心人物,在清代篆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对后世的篆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一篆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源头,具有汉文字(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0期)

凌天明[9](2019)在《锺绍京书史形象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锺绍京被称作"江南第一宰相",又诩为"开元时书家第一",但历史上的他却是一位悲情人物。出身胥吏的锺绍京凭借出色的书艺入直"凤阁",又参与"六月政变"而功拜中书令,可惜立马被弹劾外放。自其殁后,不仅所存书迹极为罕见,书名亦不显于世。北宋以来,人们不断地对锺绍京的书史形象进行塑造,但直至袁桷、董其昌等人将《灵飞经》冠以锺绍京之名,才真正建立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10期)

韩斌生[10](2019)在《苏轼:千年书史第一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着重从叁个方面诠释和论述了苏东坡作为书法家的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其一,他与王羲之颜真卿可以并称为书史上的行书叁杰。其二,他应是"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一个名符其实的书论大家。其叁从宋至今的大约一千年间,作为书法大家,就其历史影响而言,他毫无疑问是这千年书史之第一人。(本文来源于《第23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4-19)

书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逆着笔顺写字,且句子也逆着写—朱金成,便是这样一位倒笔狂草书写者。当你向朱先生求字时,你面对着他,你随意说出什么古诗文或常用字,他都能倒笔写出,写完后,你看到的是正字。朱金成的倒笔狂草,把汉字书写之美,以一种独特形式展现出来,颠覆了书法顺着笔顺写的历史,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凌宏惠,陈建贵.《详校篇海》在字书史上的价值[J].安顺学院学报.2019

[2].林地.朱金成:倒笔狂草独步书史[J].黑龙江粮食.2019

[3].周郢.王祯及其《农书》史证二题[J].农业考古.2019

[4].王方呈.建构、评述与认知:明清书史中的祝允明形象考察[J].中国书法.2019

[5].姚宇亮.日本入木道秘传书与中古书法文化摭遗——以唐及唐前书史中题额书法、杂体书等问题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9

[6].范琴.书教弘文,借古开今——山西书史之于书教建构的启示[J].艺术品鉴.2019

[7].张红军,张潇.尺牍变迁中的书史叙述与文人日常经典建构[J].书法教育.2019

[8].林海珊.试论吴让之在清代篆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影响[J].大众文艺.2019

[9].凌天明.锺绍京书史形象述考[J].中国书法.2019

[10].韩斌生.苏轼:千年书史第一人[C].第23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论文知识图

一27元谋大墩子遗址郑州大学着作(4)郑州大学着作(5)郑州大学着作(3)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1)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3)

标签:;  ;  ;  ;  ;  ;  ;  

书史研究论文_凌宏惠,陈建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