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论文_凌天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益,盈余,非经常性,动机,经常性,业绩,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论文文献综述

凌天亮[1](2019)在《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过高 这些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变脸”》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目前已公布2019年中报的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整体盈利情况较好,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一要素后,却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遭遇了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尴尬。有业内人士指出,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干扰,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高的上市(本文来源于《重庆商报》期刊2019-08-13)

李姝妍[2](2019)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报表使用者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影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修正;相比于政策变化,分析师更关注公司业务范围变化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如果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期间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将损失转化为收益,将削弱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公司业务变化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含使用者所需要的公司未来经营的信息。本文验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并证明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披露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22期)

谢德仁,张新一,崔宸瑜[3](2019)在《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分类操纵——来自业绩型股权激励“踩线”达标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型股权激励实践,研究公司是否对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分类操纵。本文发现,近20%的观测(公司方案—年)在待权期内年度业绩考核时"踩线"达标行权业绩条件;而这些"踩线"达标公司的异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营业外支出正相关性更强;当审计师专业能力较弱或独立性更低时,抑或管理层现金报酬更低时,分类操纵行为更为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更可能在首个业绩考核年度中使用损益分类操纵,而在后续的业绩考核年度中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这意味着管理层在股权激励多期考核情境下对3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收益做出了综合考量。总体上,本文的发现意味着,股权激励"踩线"达标公司通过将经常性费用藏匿于营业外支出(尤其是识别难度更大的其他营业外支出)的方式对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分类操纵。(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宋军民[4](2019)在《中国铝业非经常性损益扭亏动机、方式及其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亏损是企业常见的经济现象,扭亏方式也是因企业的性质、规模、生命周期以及对扭亏需求的迫切性不同而不同。以中国铝业为代表的大型上市企业经历了从净利润扭亏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扭亏的过程,逐步走上了正常的盈利轨道。本文通过对中国铝业亏损原因、扭亏方式、选择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动机以及扭亏后的企业绩效的分析,发现基于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快速性和便利性,资源类国企都倾向于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前期扭亏,以实现避免退市或者调节利润等目的。大型上市企业有能力和意图在实现净利润扭亏后进一步实现长效稳定的扣非净利润扭亏。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铝业在衰退动荡期采取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动机、方式及绩效。分析动机时,着重从保壳动机以及回流资金两方面着手,分析其扭亏方式时,主要从非经常性损益对扭亏的整体贡献及非经常性损益各内部组成部分对扭亏的贡献来分析。最后,采用熵权法、事件研究法分别分析扭亏的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并使用业务构成分析其对于非财务和非市场方面的影响,以期得出其在绩效方面较为全面的结论。不论从财务还是非财务角度而言,扣非净利润扭亏带来的扭亏效果要好于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效果。对于亏损型资源类国有企业,本文认为应当减少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扭亏的贡献,并且通过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提升产品质量专注于业务发展等方式注重扭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徐浩森[5](2019)在《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股票发行实施的是核准制,核准制使得上市程序复杂而又困难,因此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是极为珍贵的。许多上市公司在被实施特别处理(ST)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壳资源,而这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损益,在性质上具有非正常性,在频率上具有非经常性。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缺少非经常性损益的有关规定,而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界定和披露的要求也不完善,同时2012年退市制度修订后,废除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这一重要的摘帽条件,这些都使得非经常性损益成为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的有力工具。利润操控严重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判断,使一些劣质ST公司长期存在于股票市场中,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学者们已经以沪深股市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企业利润操控这一现象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然而很少有学者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行为。本文通过总结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原因和后果,以一个侧面揭示出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和ST制度的缺陷,同时也说明了这种行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危害。本文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研究方面,回顾了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对利润操控的动机和后果,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以及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手段进行了阐述。在案例分析上,以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介绍了一汽夏利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情况,对其各年利润情况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四种手段:转让非流动资产,摊销政府补助递延收益,转回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以及利用其他营业外收支。重点分析了一汽夏利操控利润的原因以及选择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原因,从多个角度解释一汽夏利成功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利润操控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多种后果。最后得出本案例研究的结论,并从制度和监管的角度给出建议,以减少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行为。本文框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收集整理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主要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进行了解释,然后介绍了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动机和手段,并对相关支持理论进行了诠释。第叁部分为案例介绍。该部分对一汽夏利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公司各年的利润情况,并对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具体手段进行了详尽说明。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本章重点分析了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原因和后果。首先分析一汽夏利操控利润的动机,然后分析它选择非经常性损益来操控利润的原因,最后从法规、政府、企业、审计等多种层面分析它成功实施利润操控的原因,并指出了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第五部分为案例结论与启示。通过前文的分析,在本章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在以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针对的是沪深股市上某一行业的企业,很少有选择一家典型公司进行深入分析的。本文选取一汽夏利作为案例公司进行研究,丰富了有关企业利润操控的研究文献。(2)在以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的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实证性研究,本文采用规范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的原因和后果,可以为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和退市制度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周子欣[6](2019)在《沈阳机床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案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整财务报告数据信息,达到追求特定利益的目的。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的、具有偶发性的损益。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而失真的信息会干扰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导致其决策失误,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由于我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规定和监管要求,公司上市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成本,导致我国的上市资源很宝贵;同时我国监管部门实行的管理规定是: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则进入特别处理期;连续叁年亏损股票暂停上市。由于我国的股票上市和退市的政策环境还未完全市场化,亏损公司在被特别处理期间为保住上市壳资源会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本文对以往学者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结合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选择沈阳机床作为研究的案例,探讨上市公司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手段、动机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了相关研究理论,同时对案例的研究要点进行了梳理,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本文通过五章内容进行理论介绍,并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梳理了近年来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整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第二章梳理了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理论,从中归纳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第叁章是案例介绍,介绍了研究案例沈阳机床的背景情况以及沈阳机床实施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过程;沈阳机床采用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方式包括:向关联方出售亏损子公司、和供应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接受当地政府给与的大额补助等。第四章是案例分析,对沈阳机床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结果进行了分析:沈阳机床实施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包括公司急需在短期内扭亏为盈以及保住公司的上市地位和融资渠道;同时需要摆脱亏损资产,为企业进行国有企业综合改革做准备。第五章,通过前文对沈阳机床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对案例的探究进行总结,进而得出企业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带来的启示。本文采用规范性研究和案例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沈阳机床在2017年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通过对案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之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中国股市现有的退市制度之下,企业为了保住上市地位,会选择在短期内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方式包括出售子公司股权、进行债务重组、获得大额的政府补助等;企业通过实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利润,扭转亏损;虽然短期内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可以使企业走出亏损困境,轻装上阵;但从久远来看,企业想要改善经营状况,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治理能力;并且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报表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监督工作。(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郭晴[7](2019)在《华东数控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进步,相关部门对公司上市及退市管理的日益规范和完善。*ST作为我国一项独特的退市制度,一方面警示公司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ST公司的摘帽制度,一直都是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证券交易系统和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某些指数的限制导致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相关制度存在巨大漏洞,因此上市公司纷纷应用盈余管理手段粉饰经营成果。若*ST公司被强制退市,想要重新入市的门槛将更为苛刻;若仅被“退市风险警告”,则在警告后的第叁年保持当年度公司净利润为正,则可避免退市。被“退市风险警告”的前后政策的松紧不一,使得许多公司将盈余管理手段置于首位,其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调控是最方便的。但从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此种盈余管理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经营状况,导致低质量的资本的产生同时还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进行盈余管理后的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的决策起到误导作用,影响科学决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研究法进行研究。在具体案例分析前,首先阐述文章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研究国内外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盈余项目的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盈余管理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分析,认为会计持续性是进行盈余管理的前提、退市制度的漏洞直接导致了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由于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对华东数控公司的行业背景、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介绍,并通过研究华东数控近十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条件、手段、结果等方面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华东数控采用盈余管理的方法并没有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改善作用的事实。最后,运用规范研究法,分别对制度制定者、盈余管理主体、社会公众提出了建议。盈余管理手段实质上是一种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方法,不会对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有任何的帮助。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股票退市制度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盈余管理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质量,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率。(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盖玮玮[8](2019)在《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然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证券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操纵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空间越来越小,而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了规避退市风险,我国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手段来调整企业收益的现象仍在增长。因此,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对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盈余管理的有关文献,并概述了相关理论基础。然后,简要概括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并对证券市场已披露的非经常损益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以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非经常性损益界定标准、租金收入的会计准则和保牌动因叁个方面对新都退是否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进行判定,并对新都退实施盈余管理的原因及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具体到案例,本文发现:(1)具有强烈扭亏意识的新都酒店,的确利用非经常性归类变更方式实施了盈余管理;(2)导致新都酒店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了会计准则的漏洞,将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归为核心收益以虚增经营性利润来规避退市;(3)新都酒店的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控制缺失、独立审计态度等问题给公司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并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已成为ST公司规避退市的常用手段;(2)从现有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标准和会计披露准则来看,不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3)ST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对企业来说只是一种实现盈利的短期行为,企业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所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1)制定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披露准则;(2)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标准;(3)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4)加大审计过失成本,加强外审部门的责任;(5)强化证券机构的监管,推动退市制度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玉莹[9](2019)在《~*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盈余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的持续性,我们一般将损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经常性损益,第二种是非经常性损益,简单来说后者发生的概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发生的时间和频率都没有规律可循。所以其发生时反映的不会是真实的企业发展状况。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后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到底什么才是非经常性损益,怎么样证明它是不是非经常性损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还有很大的争议。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政策上也对其模棱两可,对连续亏损即将面临退市的*ST公司没有非经常性损益的硬性指标规定,这就使得很多想要保壳的公司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将其作为重心部分进行调整。那些面临退市的长期亏损公司在利用这一方面做手脚后最终就会误导投资者,同时也会影响市场的正产发展。本文通过解析经典案例来说明针对非经常性损益采取必要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典型公司进行案例解析前先从理论入手再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在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本人发现,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发生的前提是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等理论;而直接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则是目前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公司看到了这个漏洞并利用了这个漏洞,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被从源头上堵住都有可能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很可惜,就目前来说,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做努力但是效果还有待观察。理论基础巩固以后笔者将以*ST钱江摩托为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从相关数据来看,*ST钱江摩托在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时主要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和投资收益。而在其相关部门的登记中其摩托车出售业务才是其主要业务,在该公司主要业务陷入亏损时,该公司利用政策漏洞将非经常性损益变成了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大量出售公司资产获得了巨额利润。同时,在本文中以钱江摩托为例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其相当典型,二是因为其可以说明我们的相关政策还存在不足,急需立刻调整政策,完善相关的会计政策,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管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赵庆玲[10](2019)在《雏鹰农牧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发行市场及二级市场中的众多投资者而言,上市企业年度的财务报告是他们对企业进行分析的重要媒介,例如,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将直接影响其在二级市场中的股价,进而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影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操作进行对净利润、非经常项目收益或损失的调整,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买方市场的原因,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或多或少将会受到被审计企业的影响,形成表面上经营指标等数据符合投资者预期的财务报告。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偶然性等,常成为上市公司用来修饰财务报表的重要项目。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雏鹰农牧进行情况介绍,通过分析雏鹰农牧的年度财务报告,对其中所蕴含的会计信息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筛选,具体且全面的将该企业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媒介调整账面利润的过程呈现出来,并将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影响描述出来。之后通过对该企业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调节的动机,与关联方的交易情况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合理,财务处理的反常情况,以及这种意图下企业的行为对公司本身以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建议部分。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角度和投资者的角度得出雏鹰农牧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行为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种行为对投资者产生的误导、市场的反应等方面对相关企业或组织、乃至个人提出企业应加大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加大惩处力度,提升违法成本,强化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的相关责任,加强投资者对财务知识的了解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非经常性损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讨论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报表使用者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影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修正;相比于政策变化,分析师更关注公司业务范围变化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如果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期间使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将损失转化为收益,将削弱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公司业务变化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含使用者所需要的公司未来经营的信息。本文验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并证明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披露的必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经常性损益论文参考文献

[1].凌天亮.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过高这些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变脸”[N].重庆商报.2019

[2].李姝妍.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

[3].谢德仁,张新一,崔宸瑜.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分类操纵——来自业绩型股权激励“踩线”达标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9

[4].宋军民.中国铝业非经常性损益扭亏动机、方式及其绩效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5].徐浩森.一汽夏利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

[6].周子欣.沈阳机床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案例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7].郭晴.华东数控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8].盖玮玮.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9].王玉莹.~*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

[10].赵庆玲.雏鹰农牧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布与依靠非经一102001年亏损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一122002年亏损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ST沈机2013-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年*ST中特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活动损益...

标签:;  ;  ;  ;  ;  ;  ;  

非经常性损益论文_凌天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