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运动论文_范淑琴,华毅,谷瑞杰,赵升吨,高景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伺服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控制器,推力,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运载火箭,神经网络。

伺服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范淑琴,华毅,谷瑞杰,赵升吨,高景洲[1](2019)在《双辊夹持旋压成形装置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电机驱动的双辊夹持旋压成形装置的应用要求,设计了基于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以及PC上位机的"PC+运动控制器"形式的开放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并完成了该开放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和调试。对以双辊夹持旋压成形法兰边作为该开放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测试工艺开展了测试试验,完成了测试工艺下双辊夹持旋压成形装置的运动轨迹规划,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方程,并通过Visual C++6.0进行了测试试验的运动控制程序编写。试验证明:该开放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可以平稳地控制双辊夹持旋压成形装置按照设计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并完成对应的成形任务。(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庆鹏展,刘建群,李强,高伟强[2](2019)在《面向伺服运动控制的实时EtherCAT主站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在伺服运动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对嵌入式Linux系统实时化、EtherCAT主站的构建、伺服电机控制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Linux+Xenomai实时系统和IGH EtherCAT主站协议栈相结合的主站软件方案。基于AM4377的硬件平台,构建了嵌入式EtherCAT主站,开发了主站应用程序,阐述了总线配置流程,实现了周期性实时任务;设计了基于EtherCAT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站对多轴伺服的运动控制,并进行了主站周期性实时任务处理性能测试,以及机床加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嵌入式实时EtherCAT主站能准确执行周期性实时任务,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以满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周贤德,顾鹏,朱传敏[3](2019)在《基于伺服电机闭环控制的直线运动平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开放式数控机床中工作台的直线进给运动,采用运动控制卡和伺服电机相结合的技术,通过Visual Studio C#编程实现了丝杠螺母副直线运动平台的运动控制,利用光栅测量平台位移,反馈给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直线运动平台的闭环控制,提高了平台运动的控制精度,实现了平台位移的精确定位,为进一步开发开放式数控机床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熊媛[4](2019)在《浅析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发展,被应用于生产行业的各个领域,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装置,以数字运算操作为工作原理,是一种专门为工业现场生产而设计的应用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领域自动化水平,特别体现在伺服电机运动领域中,极大的提高了电机运动水平。因此本文基于PLC技术,对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0期)

李虹静[5](2019)在《基于S7-1200 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S7-1200作为西门子公司一款紧凑型PLC,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特点,同时还具备强大的运动控制功能。现首先介绍了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然后针对台达B2系列伺服器工作特性,从台达B2系列伺服驱动器与西门子S7-1200 PLC的硬件设计入手,阐述了B2系列伺服驱动器参数调节的原理和步骤,最后通过在TIA博途V15软件中对运动轴进行组态和编程,并利用S7-1200 PLC的PTO功能实现了精准的运动控制。(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29期)

马超,贾纯纯[6](2019)在《基于模糊类神经网络的双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消除双轴线性伺服电机同步运动的相对速度误差,提出模糊类神经网络控制器,以取代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交叉耦合控制器。首先对双轴线性伺服电机系统进行建模,其次采用2个模糊类神经网络速度控制器提供需要的控制动作,以保持双轴线性伺服电机同步运动且追随速度命令。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在无载和有载时分别在0.4 s和0.5 s后两电机速度相对误差几乎为零,可适应的速度范围宽且对负载干扰具有高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9年09期)

傅俊勇,夏忠,郭加利[7](2019)在《非工作状态下电液伺服机构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液伺服机构安装到运载火箭后存在非工作状态下承受外力并产生被动运动的现状,分析伺服机构的受力情况并构建内部液体流动回路,研究非工作状态下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特性。发现伺服阀零位特性以及伺服机构高压回路密封性能是影响伺服机构非工作状态下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时油缸某一侧往往处于抽真空状态。使用零位特性良好的伺服阀以及高压回路泄漏小的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将处于双向不动或单向可动的状况。利用典型产品开展了物理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黎,马星博,胡由宏[8](2019)在《基于Kollmorgen伺服运动控制的静力加载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常规的静热复合试验静力加载需求,本文针对试验需求中响应速度快,位置控制精确,多点多域小载荷分布加载,按真实飞行历程实现静热同步加载,通过对多轴伺服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了基于Kollmorgen伺服运动控制的静力加载系统。进行了最小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并在MOOG Smartest航空测试控制系统中,按正式试验给出飞行谱完成了试验控制,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试验的安全保护、应急等功能,测控精度大大高于液压伺服加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拓展性。(本文来源于《航天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海,张新华,段小帅,肖中卓,周围[9](2019)在《轴对称推力矢量控制伺服机构空间运动解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发动机摆动喷管矢量控制的两个伺服机构间的牵连效应导致的伺服机构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解耦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欧拉角描述喷管姿态,通过空间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原理对两路喷管伺服机构进行解耦计算,得到了两路伺服机构的伸长量解析解,确保了控制指令的精确,并通过ADAMS虚拟样机仿真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与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完全吻合,计算精度高,可以对喷管任意姿态进行运动精确控制。(本文来源于《飞控与探测》期刊2019年04期)

张静雅,罗昱文,符茂胜[10](2019)在《基于PLC的交流伺服运动控制装置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运动控制兼容性差且存在诸多缺陷,为了提高运动控制的容错性,设计了基于PLC的交流伺服运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软件程序设计、硬件的选择、系统的调试等,其中机械部分主要是X-Y工作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发现,X-Y工作台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用户通过操作此仿真系统进行模拟加工实验,再配合联机加工,其实际操作技能和数控编程技术将得到全面提高。(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伺服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在伺服运动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对嵌入式Linux系统实时化、EtherCAT主站的构建、伺服电机控制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Linux+Xenomai实时系统和IGH EtherCAT主站协议栈相结合的主站软件方案。基于AM4377的硬件平台,构建了嵌入式EtherCAT主站,开发了主站应用程序,阐述了总线配置流程,实现了周期性实时任务;设计了基于EtherCAT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站对多轴伺服的运动控制,并进行了主站周期性实时任务处理性能测试,以及机床加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嵌入式实时EtherCAT主站能准确执行周期性实时任务,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以满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伺服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范淑琴,华毅,谷瑞杰,赵升吨,高景洲.双辊夹持旋压成形装置伺服运动控制系统[J].锻压技术.2019

[2].庆鹏展,刘建群,李强,高伟强.面向伺服运动控制的实时EtherCAT主站开发[J].机电工程.2019

[3].周贤德,顾鹏,朱传敏.基于伺服电机闭环控制的直线运动平台开发[J].物联网技术.2019

[4].熊媛.浅析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J].农家参谋.2019

[5].李虹静.基于S7-1200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J].机电信息.2019

[6].马超,贾纯纯.基于模糊类神经网络的双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J].电气传动.2019

[7].傅俊勇,夏忠,郭加利.非工作状态下电液伺服机构运动分析[J].宇航学报.2019

[8].张黎,马星博,胡由宏.基于Kollmorgen伺服运动控制的静力加载系统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19

[9].刘海,张新华,段小帅,肖中卓,周围.轴对称推力矢量控制伺服机构空间运动解耦研究[J].飞控与探测.2019

[10].张静雅,罗昱文,符茂胜.基于PLC的交流伺服运动控制装置设计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七轴四联动高速干式滚齿机...六轴四联动数控滚齿机数控轴坐标图“一齿差”齿轮副消除间隙机构图行走辅助训练机器人总体机构方案多轴控制系统中的PLC模块松下MINASA伺服电机和凌华PCI-8164运...

标签:;  ;  ;  ;  ;  ;  ;  

伺服运动论文_范淑琴,华毅,谷瑞杰,赵升吨,高景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