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弹唱相结合的训练引入音乐剧专业教学的趋向性

浅析将弹唱相结合的训练引入音乐剧专业教学的趋向性

刘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摘要】音乐剧专业作为我国音乐表演的一个新兴专业,在教学大纲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一是借鉴了国外音乐剧人才培养的方法,二是沿用了我国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我国开设音乐剧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方面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出“歌表舞”全方位的音乐剧人才。弹唱相结合的训练正是音乐剧专业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培养良好乐感、提高音乐素质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模式。本文就此方法在音乐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粗浅的分析研究,希望在音乐剧专业基础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音乐剧钢琴声乐乐感弹唱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J6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06-03

近些年,音乐剧在我国发展迅速,从国外团体来中国演出到我们自己生产音乐剧,由此可见它逐步被大家接受,逐步喜欢上了它。培养我国自己的音乐剧人才也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此同时一些高等艺术院校也都开设了音乐剧专业,中等艺术学校也在开设音乐剧专业培养方向,有些综合院校也组织了音乐剧社团。那么如何合理地设置音乐剧专业课程,是我们培养音乐剧人才的关键。就目前从我国一些开设音乐剧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有专业主干课包括声乐、舞蹈、表演、创作实践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钢琴、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音乐剧概论、合唱、音乐剧赏析等。这些课程中一些是此专业必备的课程,还有一些课程是沿用了以往音乐表演专业或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课程。那么在沿用的同时我们就要对其在音乐剧专业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更合理更实际地运用到音乐剧专业教学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钢琴课是音乐剧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从目前一些院校的音乐剧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像声乐、舞蹈、表演这类的主干课贯穿整四个学年,而基础课中钢琴课程则多为一学年或两学年。那么要培养一个唱、表、舞全面的音乐剧人才,基础课中的钢琴课程的教学不能按以往音乐表演专业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大纲来实行,应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在音乐剧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将弹唱相结合的训练融入到钢琴教学中,正是将钢琴的学习发挥它在音乐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弹唱相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更好地提高音乐表现力,在基础学习中培养音乐剧专业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成为一名全面的音乐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将弹唱相结合能力的训练融入音乐剧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对此进行实践和研究,希望对我们的音乐剧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一分析现状

目前在我国开设音乐剧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都安排有钢琴教学计划,都称为“钢琴课”,对比国外音乐剧专业的课程设置,在钢琴教学方面开设的课程称“KeyboardMusicianship”。

就从名称上来看它们已经不同了,“钢琴课”在国外的一些音乐表演专业或音乐教育专业称为“Piano”或“Keyboard”,而“KeyboardMusicianship”中的“Keyboard”的中文意思为(打字机、钢琴等的)键盘;“Musicianship”的中文意思为音乐技巧、音乐感、音乐才能、音乐修养、音乐鉴赏力,我们翻译过来称“键盘乐感”,这还有待商榷。由此可见,国外音乐剧专业中的钢琴教学已经将钢琴技巧和音乐感觉的培养结合起来,借助钢琴的学习来推动音乐感觉的训练。而我国的一些音乐剧专业的钢琴课教学,还是沿用了一些传统钢琴课的教学模式,完成一些基本手指练习曲和中外乐曲,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就结业了。音乐剧专业培养的是歌表舞相结合的人才,正如“音乐剧之父”韦伯认为音乐剧演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唱歌要好,其次要有表演能力,还有就是会跳舞。”由此可见,音乐剧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分摊在钢琴练习上的时间也就相对少了,那么学生钢琴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也会大打折扣,往往会为钢琴作业弹不下来而苦恼,久而久之,对学习钢琴产生了厌倦感,也就忽视了钢琴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意义。

从招生上来看,入校前的专业课考试有:声乐、舞蹈、表演、朗诵、命题小品、视唱练耳、器乐加试(钢琴、吉他等)。经过选拔入校的学生在条件上也都不尽相同,有的是已经有几年某专业的学习基础,还有就是通过短暂的考前培训进来的学生;有的来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也有来自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偏远农村山区。那么学生的音乐素质、钢琴起点以及个人条件都会有较大的差异。

从上课形式上来看,多为集体课和小组课,也有一些个别课。一些有条件的院校会采用多媒体数码钢琴集体课进行教学,多媒体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融技巧、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视听全新的教学体系。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学的新模式使钢琴教学走出了“一对一”传统授课模式,它的优点在于可同时“一对多”进行教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启发”的机会。小组课就是将2~4名学生分为一组,利用钢琴进行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每个学生只有少量的实践机会,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个别课主要针对一些入校前系统地学习过钢琴、基本掌握一些钢琴的弹奏方法和技巧、有一些乐理、视唱基础的学生。

二探索与研究

弹唱相结合能力的训练是将钢琴、声乐、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相结合的一项综合训练,也是将外在乐器——“钢琴”和内在乐器——“人声”相结合的训练。将弹唱结合的训练引入音乐剧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不仅会弹钢琴,更会使用钢琴为己所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为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奠定深厚的音乐基本功底。

音乐剧的灵魂是音乐!那么首先就应该培养音乐剧专业学生的乐感,唱歌、舞蹈离不开音乐,就连每一个台词、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手势都在音乐里,都带有特定的节奏,如果乐感不好就会出现舞台表演失误。在实际教学中,乐感的培养应该渗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而弹唱相结合的训练能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提高视唱、识谱的能力及掌握乐理、和声、曲式知识,这样无疑对学生乐感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弹唱相结合的训练在高师音乐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中早已提出,被称为边弹边唱或自弹自唱,是指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根据旋律自弹自唱和为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工作。而我们提出的弹唱相结合是在边弹边唱或自弹自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将它作为一种技能的练习融入音乐剧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将弹、唱两个相对独立的机能运动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掌握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这样一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感知力、表现力、创造力也不断强化起来,为今后舞台表演中对音乐敏感的捕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解决日后其他一些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将弹唱相结合能力的训练引入音乐剧专业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入音乐剧专业的教学中。

1.引入声乐课教学

音乐剧专业的声乐主课也借鉴“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通常一周会安排一到两节。上课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从发声练习到作品演唱,教师坐在钢琴前一要讲解,二要范唱还要弹伴奏,可以说是“手舞足蹈”,竭尽全力,几节课下来筋疲力尽,而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一部分条件好、悟性高的学生在课堂上非常努力,积极与教师配合,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条件、悟性都一般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对教师的要求、声音的概念仍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上钢琴基础差,连几首发声练习曲的移调都弹不下来,课下练习更是一片茫然,不得要领,导致声音无进展,下次上课还要从头再来,令学生和教师都十分苦恼。

将弹唱练习引入声乐课堂教学,将以往教师带领学生的单一上课形式改为“推、带、互动”的多重上课形式。

(1)“推”是指采用让学生坐在钢琴前,教师坐在旁边指导其自弹发声练习曲,然后引导学生自弹自唱,这样一来使学生对气息的位置、声音的概念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与此同时课堂弹唱相结合的练习也能使学生自我感觉更加真实、深刻,更能贴近教师的上课要求,更能使学生掌握课下自我练习的方法,明确练习目标,知道有的放矢的练习,这样一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2)“带”是指教师坐在钢琴前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练习,经过前面的弹唱练习,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情绪也得以缓解,声音状态也会有所好转。教师在纠正发音吐字的同时,加上亲自示范让学生感受发声吐字的原理,琢磨歌唱的技巧,领悟作品的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作品并表现作品;在教师的带动下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在能够基本掌握作品演唱的同时,就要求学生将舞蹈和表演也融入到演唱中,这样一来课堂马上就“活”了起来。

(3)“互动”是指经过“推”、“带”式的上课训练之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弹唱结合式的练习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声乐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课下的练习质量,上课效果也会有所好转。这时就可以安排“一对二”的小组课,教师坐在一旁指导,一位学生弹伴奏,和另一位学生一起进行发声曲练习,然后互相交换,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地体会发声的感觉和状态。在练习作品时,也可由学生来弹伴奏,教师就能全身心指导学生的演唱和表演,也强化了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学生分组上灵活多变,可以打破年级的束缚,就可以解决学生钢琴基础差、伴奏跟不上的问题,让学生认识钢琴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练习钢琴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声乐和钢琴的互动,弹唱相结合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好转。

2.引入钢琴课教学

钢琴课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用乐器演奏的技能机会,钢琴课不仅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耳朵对音程的感觉大大增强,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力,使学生的耳朵得到较好的训练,通过乐曲的弹奏也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自我创造力。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良好的音乐感觉无疑对声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音乐剧专业的学生进校前的背景大多都以声乐或是舞蹈为主项,音乐素质及个人条件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统一的标准实施钢琴技能训练,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会使教学陷入困境。因此音乐剧专业的钢琴教学,采用多媒体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种实际而有效的方法。

数码钢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数码钢琴集体课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它的优点在于可同时“一对多”进行教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学生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机会。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和声、乐理、音乐史、教学法、作品分析、即兴伴奏等理论知识学习,使用高科技的教学设备,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高质量地完成应用型实践教学任务提供了便利。

(1)教材建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对现有钢琴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整。将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共同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哈农练指法、中小型练习曲是必须要学习到的,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乐曲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一些审美价值较高的中外音乐剧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经过改编之后有机地补充到现有教材内容中去,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弹唱相结合的练习提供训练素材。

(2)教学方法。对音乐剧专业学生开设多媒体数码钢琴课程教学,其目标不是培养演奏人才,而是借助多媒体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培养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并把弹唱相结合的练习方法融入其中,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的自我创造力,进而也促进了声乐演唱。

弹唱结合的奥妙在于注意分配。所谓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分配两种或多种动作。因此,在早期的训练中就应加强学生弹唱相结合的意识,例如在练习C大调音阶时,在掌握指法的同时就要求学生一边唱唱名一边弹奏,当双手的指法熟练后,可以扩展两到三个八度的练习,此时在唱上面可把“啊”、“咪”、“啦”等字带入进去,体会气息的运用及声区的转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让学生养成一弹就唱的习惯,不管弹什么曲子,嘴都跟着去唱,唱名或是哼唱都可以。经过这种过渡练习,手弹曲调、口里含糊地歌唱,不要求把歌词唱清楚,但弹奏与歌唱要做到协调统一,声音要连贯,音准、节奏要正确,弹奏要流畅,重点放在结合上。放慢速度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由于模糊唱词降低了唱的要求,有利于把大部分注意力分配在弹奏上,加强弹奏能力,然后逐步达到弹唱自如。

此外,将弹唱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入乐理课及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与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边弹边唱,对识谱、节奏、调试等音乐知识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学生的听觉训练也有极大的好处,让学生在边弹边唱的同时,对音准、节奏、视唱识谱与分析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训练。通过这样的弹唱练习,学生在掌握乐理与视唱练耳专业知识的同时,音乐素质也得以提高,这样一来对钢琴、声乐专业主课起到了推动教学进程的作用。

三结束语

音乐剧的核心就是音乐,音乐剧专业教学中的声乐演唱应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借助钢琴这件乐器,让歌唱的“乐器”达到最佳的声音效果,获得优美的歌声,是弹唱相结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拥有弹唱相结合的能力,正是一名音乐剧演员在掌握音乐时的必备素质。在音乐剧演员上台表演之前,通过弹唱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音乐之后,将自身能力与音乐表现力相结合,最终解放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来表现音乐,更好地进行音乐剧演员自身的二度创作。弹唱相结合的练习是演员学习掌握音乐的一种手段,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化被动为主动,将音乐化为自身的血肉与灵魂。

总之,音乐剧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科,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建设才能更快地走向成熟,音乐剧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具备了弹唱结合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为日后的就业拓宽道路。音乐剧专业教学中弹唱相结合教学的探索与完善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让我们共同为音乐剧的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相信这项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实际应用方面都会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鹏.对音乐剧专业音乐部分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3)

[2]张进.论音乐剧声乐教学中“三感”的培养[J].黄河之声,2009(10)

[3]刘诗嵘.美国音乐剧于20年前传入中国[J].中国百老汇,2007

[4]陈立红.也谈高师声乐“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改革——“自弹、自唱、自练”互动式教学实践与教师角色[J].乐府新声,2003(3)

[5]孙雅鹤.钢琴弹唱课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增刊)

[6]寸晓林.高师钢琴自弹自唱教学中的“连带学习”[J].民族音乐,2009(4)

[7]曾晓安.“钢琴弹唱结合”教学法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3)

标签:;  ;  ;  

浅析将弹唱相结合的训练引入音乐剧专业教学的趋向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