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范畴的形成及其运用论文

价值范畴的形成及其运用论文

价值范畴的形成及其运用

胡 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摘 要】 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价值现象。学界从实体、属性、情感、主客体关系等定义价值。未来价值研究将面向生活实际。在伦理学中,学界将从道德规范的完善、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的动态统一出发,研究道德价值的实现。在文化学中,学界将从文化的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出发,研究雅文化的价值实现。在经济学中,学界将从创意经济的价值转化及其价值实现出发,使创意经济转换为经济价值。

【关键词】 价值;范畴;形成;运用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不断以各种方式探索价值的定义、概念、本质、实现途径等,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限于主体社会地位、利益不同;限于个人世界观、历史观、研究方法不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范畴,影响了对价值的深入研究,未能发挥价值理论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价值范畴是哲学价值研究中最基本、最有代表的概念,能揭示价值的本质与规律。缺少以上成果,我们无法依据价值理论,改革不合理经济、政治体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同时,各类矛盾根源于价值冲突,价值理论有利于国家制定合理的政策,化解生活中各类矛盾。此外,价值理论为文化传承、人生观教育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将对不同价值范畴成果进行综述。其中,本文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关系说。其次,本文将讨论价值在伦理、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并预测价值的研究趋势。

Figure 21 and Figure 22 are the voltage of the AC(115 V) port in the fault modes. The correctness of logic switching is verified through them.

1 价值范畴的形成

随着哲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渐渐理性看待周围的一切。人们如何处理物质与精神关系、个人如何全面自由发展等现实问题,促使人们对价值范畴进行深入研究。相关学说包括:价值实体说、属性说、情感说、关系说等。

1.1 价值实体说

该理论认为:价值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是独立的实体王国。例如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洛采就指出:“价值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是善、美、圣的世界,只有情感才起作用。”[1]实体说强调价值的永恒性、绝对性,人们只能认识与服从,不能创造与改变,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手术安全一直是当下各大医院的重要关注点。近十年间,南大一附院强化了新技术准入管理和风险预警、追踪管理,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第一类医疗技术82项,并全部建立了新技术管理档案。

1.2 价值属性说

该理论认为价值是客体具有的某种属性,如果其能满足人的需要,带给人们满足感、快乐感,即有价值。价值是客体属性的别名。该理论为价值需要说提供了借鉴,但其缺点在于混淆了属性与主客体关系的概念。同一对象的属性是不变的,但是主体与客体间关系却可以发生变化,同一客体可引发不同主体的不同变化。有用是一种关系,不是属性本身。故属性说无法合理定义价值范畴。

1.3 价值情感说

该理论认为价值就是人的兴趣、爱好、欲望,价值存在于人对事物的评价之中。其合理性在于承认了价值评价标准的多元性、相对性,避免了专制主义的流弊,有利于人们合理评价、创造、享用价值。其不足在于混淆了价值与价值评价。前者是一种现象,后者属于观念、意识,而不是价值本身。兴趣、爱好、欲望属于价值评价的不同层次。总之,价值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而不是价值本身。情感与价值虽然是不同概念,但是双方密切相关。

1.4 马克思主义关系说

未来价值研究将面向生活实践,渗入到经济,政治,伦理,文化等领域,在实践中研究各类价值的创造、转换、实现,以满足人们的价值追求。

1)价值主体、客体的概念

价值一定包括主客体双方,缺少一方则无法构成价值。价值主体可以是个人与人类。此外,张建云认为:“价值主体是能按自己的自由意志、独立做出选择并从事活动的人。”[3]据此,自由意志与实践是价值主体的必备条件。

分油机板卡向通用板卡发送按键控制的报文中不同之处在于字节数不同即控制场以及数据场格式,其他段没有差别。

价值客体即与人作用的对象,张建云从自然界、人的活动方式、人本身自然,指出:“客体包括自然界万物、不同的人类群体、人自身。”[4]可见,客体的概念也极其广泛,几乎包含一切对象。

譬如,新华社曾经报道,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邓永辉,利用此前担任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及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运维检修部)主任的职务之便,先后收受3家公司价值456万余元的财物,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为解决标准难题,学界提出研究文化的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俗文化的生产价值指其产生的即时的,直接的娱乐性的产品,能使人们产生放松,愉快、喜悦等积极情绪,一般不需要人们拥有专门知识与技能。俗文化的消费价值指其满足人们现实、感性、直接的精神需要,本身要面向社会大众,以提供大众消费性文化产品为主,但是其较少能引发人们精神的升华、较少能提高人们品格与修养。学界一般从俗文化的消费价值进行研究

2.5 市场建设不完善:一是辣椒市场规模狭小:农产品要转化为商品,并取得可观的收入,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实现。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种植户处于自种自卖的状态,直到现在,彰武县还没有辣椒产品专业市场,也没有专门的营销组织和营销人才。而且当地销售仍以原料为主。二是市场秩序混乱,销售网络不畅:县域内加工企业原料购进各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混杂,销售网络渠道混乱,中间环节较多,消费者真假难辨。由于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大部分企业产品受限于南方市场和韩国市场。加工企业由于国内其他城市还涉足较少,彰武红干辣椒一时还难以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占一席之地。

2)价值关系中正负价值的标准

易小明区分了价值标准与价值评价标准,认为价值的好坏,应均以主体需要为评价标准,以免两者发生矛盾。其指出:“能否满足需要与需要是否合理是两个标准。前者是价值标准,后者是价值评价的社会标准。”[5]可见,价值关系较为复杂,尤其是价值评价标准中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等。关系说推动了价值的客观性研究。

茼蒿各采样植株的叶片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和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得的SPAD值见表1。

2 价值理论在未来的运用

马克思本人虽未明确提出哲学上的价值范畴,但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物质实践思维,从关系说讨论了价值范畴。比如李德顺认为:“价值范畴是主客体关系一种。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对之肯定的答案为好的、正价值;反之为坏的,负价值。”[2]该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2.1 价值在伦理学中的运用

在价值指导下开展伦理学研究,促进价值伦理学发展,是未来伦理学的研究趋势。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重点。江万秀指出:“道是规律,德是心正,道德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则。”[6]道德以个人“应当如何”行动发挥作用,而“应当”涉及价值评价、价值判断,故学界从道德价值来推动道德研究的深入。

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据此,陈连珠指出:“道德价值是指社会生活中,道德是否满足主体(人或社会共同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是否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关系状态。”[7]如果两者相一致,则其产生正价值,反之则相反。其正价值表现在对社会与个人两方面:

目前,民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故学界运用价值理论,对雅文化,俗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进行辨析,并尝试从文化生产价值与文化消费价值角度,提出文化发展新思路。

2.2 价值在文化学中的运用

如何实现道德正价值?目前学者从内容与行动两方面进行探索。陈连珠将其实现概括为约束和服务,指出“约束是手段和形式,服务是目的和实质。合理的道德规范,必须经过社会与人的合理行动才能实现,而道德规范是否合理,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3]据此,道德正价值实现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实现的动态过程,社会应重视道德规范的不断完善,保证人们体验到规范对自己的利益。

底座回转机构主要依靠行星轮系来驱动,行星轮需要的转速较低,所以不能由电动机直接进行传动。为此在电动机和轮系的主动轮之间增加减速器来降低转速,以达到主动轮对转速的要求[8]。由于驱动齿轮的转矩即为减速器输出轴的转矩,根据减速器的额定转矩与输出转矩的关系,再根据铁钻工底座的空间要求,选择相应的减速器型号[9],它的减速比为i减。根据选定的减速器,推算出电动机所需要的转矩为:

目前文化研究中的误区包括:“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雅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雅、俗文化依据时间、地点、主体状况不断变化。历史证明,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雅文化也有粗俗之作。过去的雅的文化到如今可能沦为庸俗作品,过去的俗文化到如今可能成为雅文化。总之,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自己提高、发展问题,关键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雅俗。

主体与客体概念是理解价值范畴的基础。要判断价值关系的结果,人们只需明确客体引发了主体哪些变化。

雅文化的生产价值指是生产者必须推出原创的、有深刻思想内涵、有高尚品位的文化成果。生产者要不断的探索、深化、创造,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产品接受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其消费价值指满足人们超越即时的、深层次、探索性的需要。接受者应具有一定知识与能力,但即使缺少以上条件,接受者也能通过观赏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前进。学界一般从雅文化生产价值进行研究。

可见,雅文化和俗文化实质上就是文化体系内部的生产与消费关系。两者是文化价值的不同的发展层次与阶段,并无地位高低之别。目前社会较重视俗文化的消费价值,出现了消费引导文化生产的现象,使得俗文化受益。但雅文化却由于人才培养、生产时间、个人精力等原因发展缓慢,其生产缺少深刻性、探索性,很少有时代的精品。如何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角度实现雅文化生产价值,成为未来文化研究的主题。

2.3 价值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从价值角度看,经济学实质上是研究价值生产、价值转换、价值实现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价值为包含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实体就是劳动。劳动量可以由劳动时间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可由劳动时间衡量。据此,价值生产类型与价值实现效率引起了学界关注。

创意是为寻求快乐而产生的意识。创意劳动、创意经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经济资源有限,而人们开发创意空间的价值几乎是无限的。田亚平指出:“创意经济,就是研究创意人用无限的创意资源,结合有限的经济资源,为人创造财富和快乐的学问。”[9],据此,创意经济的物质价值是通过满足人们创意的需要创造新的财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其精神价值是提供给人们充足的精神享受,使人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望。

创意经济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目前学界提出两过程理论,即创意经济的价值转化与创意经济的价值实现。

胖子愣了愣神,想了想老道的话:“算是吧,这几桩生意都是老主顾了,也不知道最近那些新入行的小辈耍了什么手段,给了什么回扣,这几单生意都给他们搅黄了。这大概算是有小人也有奸计吧。”

创意经济的价值转化:即把没有价值或者低价值的产品,去转化为有价值或高价值产品。王铁军指出其研究内容包括:“创意经济抽象概念的有形化,创意经济概念的实用化,创意经济概念的价值化。 ”[10]即研究如何点石成金,并为顾客接受。

创意经济的价值实现:即预测、计算实际价值,并挖掘其增殖价值。王铁军指出其研究内容包括:“创业经济及其有形化的预测价值、创业经济及其有形化的实际价值,创意经济有形化的增值价值。”[11]即在点石成金的基础上,再次点石成金,并为顾客接受。

总之,价值研究必然面向实践,解决价值实践中的难题,同时,从实践中的价值关系、价值冲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中,学界将再次进行分析、概括、推动价值理论的深入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价值研究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M].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7.

[2]李德顺.新价值论[M].1.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0.

[3]张建云.马克思价值范畴的深层解读[J].学术论坛,2017(1):46.

[4]张建云.马克思价值范畴的深层解读[J].学术论坛,2017(1):46.

[5]易小明.关于价值概念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62.

[6]江万秀.文明的精华 ,爱与道德[M].1.北京 :新星出版社,2015:6.

[7]陈连珠.道德与幸福[M].1.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44.

[8]陈连珠.道德与幸福[M].1.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46.

[9] 田 亚 平.创 意 工 程[M].1.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35.

[10]王铁军.创意经济学[M].1.北京 :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34.

[11]王铁军.创意经济学[M].1.北京 :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35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lue Category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human beings,there has been a phenomenon of value.Value is defined from the aspects of entity,attribute,emotion,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etc.The future value research will face the reality of life.In ethics,the academia will study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fection of moral norms,the dynamic unif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practice.In culture,academia will study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refined and popular culture from the production value and consumption value of culture.In economics,academia will start from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of creative economy and its value realization,so that creative economy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 Value;Category;Form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F0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7-0171-003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7.070

作者简介: 胡乙(198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价值范畴的形成及其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