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论文和设计-沈小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非金属加强件对称设置于光纤单元的上下侧,光缆护套包覆于光纤单元和两个非金属加强件的外侧,光缆的横截面大致呈8字型,两个电缆对称设置于8字型光缆的左右侧,外护套包覆于光缆和电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导体通过1+6型左向绞合制成,其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高;电缆导体采用第五类软导体,既无油膏污染,又具备可靠的防水性能;电缆和光缆同轴通信,光纤单元由4根光纤组成,信号传输效率更高;光缆护套上设置有对称的分离槽,更易剥离;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高阻燃护套料,适用于多种场合;外护套直接在挤塑机模口后方使用导轮平行成缆,可直接省去一道成缆工序,省时省力且节约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缆(1)、电缆(2)和外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1)的截面呈8字型,两个电缆(2)对称设置于8字型光缆(1)的左右侧,所述外护套(3)包覆于光缆(1)和电缆(2)的外侧。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缆(1)、电缆(2)和外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1)的截面呈8字型,两个电缆(2)对称设置于8字型光缆(1)的左右侧,所述外护套(3)包覆于光缆(1)和电缆(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1)由光纤单元(1-1)、两个非金属加强件(1-2)和光缆护套(1-3)组成,所述光纤单元(1-1)设置于整个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的最中心,所述非金属加强件(1-2)对称设置于光纤单元(1-1)的上下侧,所述光缆护套(1-3)包覆于光纤单元(1-1)和两个非金属加强件(1-2)的外侧,所述光缆护套(1-3)的横截面呈8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单元(1-1)由4根光纤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护套(1-3)的左右外侧对称形成有“>”型分离槽(1-4)和“<”型分离槽(1-5),所述“>”型分离槽(1-4)和“<”型分离槽(1-5)的中线与光纤单元(1-1)及电缆(2)的中线均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2)包括电缆导体(2-1)和包覆于电缆导体(2-1)外侧的绝缘层(2-2),其中,所述的电缆导体(2-1)通过1+6型左向绞合制成,采用1+6型左向绞合方式制备电缆导体(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导体(2-1)采用第五类软导体,所述的绝缘层(2-2)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3)采用低烟无卤高阻燃护套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3)在挤包于光缆(1)和电缆(2)的外侧时,直接在挤塑机模口后方使用导轮平行成缆。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光电复合缆是指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和信号传输的问题。普通光电复合缆的松套管内剩余空间较大,纤膏容易溢出来,纤膏溢出,空气会进入松套管损坏光纤,影响光电复合缆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缆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高、信号传输效率高、光缆易剥离、加工方便、省时省力、生产成本低的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缆、电缆和外护套,光缆的截面呈8字型,两个电缆对称设置于8字型光缆的左右侧,外护套包覆于光缆和电缆的外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所述的光缆由光纤单元、两个非金属加强件和光缆护套组成,所述光纤单元设置于整个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的最中心,所述非金属加强件对称设置于光纤单元的上下侧,所述光缆护套包覆于光纤单元和两个非金属加强件的外侧,所述光缆护套的横截面大致呈8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纤单元由4根光纤组成,相比于普通蝶形光缆,光纤密度提高了100%,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缆护套的左右外侧对称形成有“>”型分离槽和“<”型分离槽,所述“>”型分离槽和“<”型分离槽的中线与光纤单元及电缆的中线均共线,所述“>”型分离槽和“<”型分离槽的设置使本8字型光缆相较于普通紧套光缆更易剥离。

所述的电缆包括电缆导体和包覆于电缆导体外侧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的电缆导体通过1+6型左向绞合制成,采用1+6型左向绞合方式制备电缆导体,可提高电缆导体的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便于加工大截面电缆,同时可使制得的电缆外观更圆整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缆导体采用第五类软导体,所述的绝缘层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的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高阻燃护套料。

所述的外护套在挤包于光缆和电缆的外侧时,直接在挤塑机模口后方使用导轮平行成缆,相比于普通光电复合缆,可直接省去一道成缆工序,省时省力且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1+6型左向绞合方式制备电缆导体,可提高电缆导体的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便于加工大截面电缆,同时可使制得的电缆外观更圆整美观;

2)电缆导体采用第五类软导体,赋予绝缘层优良的耐磨、弯曲性能,相比于普通光电复合缆,既没有油膏的污染,又具备可靠的防水性能;

3)绝缘层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重量轻、成本低;

4)光缆和电缆同轴通信,光纤单元由4根光纤组成,相比于普通蝶形光缆,光纤密度提高了100%,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信号的传输;

5)光缆护套上设置有对称的分离槽,相较于普通紧套光缆,更易剥离;

6)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高阻燃护套料,具有良好的低烟无卤阻燃性能,适用于室内、室外等多种场合;

7)外护套直接在挤塑机模口后方使用导轮平行成缆,相比于普通光电复合缆,可直接省去一道成缆工序,不仅节约了包带、填充等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大大节省了成缆需要花费的工时与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光缆1、光纤单元1-1、非金属加强件1-2、光缆护套1-3、“>”型分离槽1-4、“<”型分离槽1-5、电缆2、电缆导体2-1、绝缘层2-2、外护套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缆1、电缆2和外护套3,光缆1由光纤单元1-1、两个非金属加强件1-2和光缆护套1-3组成,光纤单元1-1设置于整个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的最中心,非金属加强件1-2对称设置于光纤单元1-1的上下侧,光缆护套1-3包覆于光纤单元1-1和两个非金属加强件1-2的外侧,整个光缆1的横截面大致呈8字型,两个电缆2对称设置于8字型光缆1的左右侧,外护套3包覆于光缆1和电缆2的外侧。

进一步地,光纤单元1-1由4根型号为通鼎G657A2的光纤组成,相比于普通蝶形光缆,光纤密度提高了100%,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光缆护套1-3的左右外侧对称形成有“>”型分离槽1-4和“<”型分离槽1-5,“>”型分离槽1-4和“<”型分离槽1-5的中线与光纤单元1-1及电缆2的中线均共线,“>”型分离槽1-4和“<”型分离槽1-5的设置使本8字型光缆1相较于普通紧套光缆更易剥离。

进一步地,电缆2包括电缆导体2-1和包覆于电缆导体2-1外侧的绝缘层2-2,其中,电缆导体2-1通过1+6型左向绞合制成,采用1+6型左向绞合方式制备电缆导体2-1,可提高电缆导体2-1的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便于加工大截面电缆,同时可使制得的电缆外观更圆整美观。

优选地,电缆导体2-1采用99.99%退火无氧铜丝,赋予绝缘层2-2优良的耐磨、弯曲性能,相比于普通光电复合缆,既没有油膏的污染,又具备可靠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绝缘层2-2采用标称厚度为0.7mm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重量轻、成本低。

优选地,外护套3采用标称厚度为0.8mm的低烟无卤聚烯烃,具有良好的低烟无卤阻燃性能,适用于室内、室外等多种场合。

进一步地,外护套3在挤包于光缆1和电缆2的外侧时,直接在挤塑机模口后方使用导轮平行成缆,相比于普通光电复合缆,可直接省去一道成缆工序,不仅节约了包带、填充等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大大节省了成缆需要花费的工时与人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443.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1816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1B 7/00

专利分类号: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295;H01B9/00;H01B1/02;H01B3/44;H01B13/24;G02B6/44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3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八都经济开发区小平大道8号

发明人:沈小平;吴启帆;肖伟;周敏

第一发明人:沈小平

当前权利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戴朝荣

代理机构:32252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新型8字型光电复合缆论文和设计-沈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