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王敏(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21003)

我院于2010年7月份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运行一年多以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患满意度,有效利用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资源,同时使手术室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由于手术室的急诊手术有不确定性,显微、微创等手术器械以及外来器械的处置管理有其特殊性,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个别器械物流循环周期过长、在交接和整理过程中手术器械缺失、数目不符合等问题,并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概况

集中管理模式是现代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趋向,也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老楼改造而成,为独立的区域,总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引进了国内先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设计和布局理念,布局较为合理,实用性得到较好的保证,有实际的隔离屏障,确保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无菌物品储藏室设有臭氧消毒器一台,空调两台,设有超声波清洗机一台,烘干机一台,预真空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台,负责全院消毒物品的处理与供给,平均日灭菌包量300包左右,共有护士12名。

我院手术室面积为800平方米,共有手术间8间,平均日手术量15台左右,共有护士18名。

2.供应中心接受手术器械流程

科学的工作流程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可使工作的衔接更加顺畅。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程序化和系统化。因此两个科室共同对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地设计,并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2.1手术室护士配合完成手术后,所用的器械按消毒隔离管理办法初步处理,同时清点器械总数,放在专用的密闭箱内,并将器械清点回执单详细填写放入箱内。感染手术要在回执单上注明,并将器械用双重黄袋包扎,袋外注明感染类型,一并放入密闭箱内。然后将密闭箱放入固定区域,由回收人员取到回收区。

2.2消毒供应中心回收人员在回收区进行清点、分类、清洗回收护士按照器械清点回执单清点所收器械。如有数量、种类不符或损坏的,需在30分钟内与手术室器械护士沟通,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交给下一个流程。

2.3消毒供应中心清洁区手术器械包装岗

经过水洗、酶洗、超声波清洗,再对器械进行保养和功能性、完整性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根据手术器械包清单进行组装、灭菌。

2.4灭菌后器械包的转运

灭菌后的器械在供应中心停留半小时后,由无菌发放人员用清洁车运送到手术室,由手术室专职护士接受、核对和储存。

2.5显微、精密仪器的管理流程

显微、精密仪器在手、供一体管理中列为重点管理环节,手术结束后由器械护士与供应中心专门管理人员在手术室污区固定位置进行清点、交接后运至供应中心处理。

2.6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

需消毒灭菌的外来器械要求代理商提前送货至回收区,与回收护士进行交接清点。在登记表上认真填写外来器械清点记录表,写明厂家、供应商、植入物器械名词、数量、器械完好情况及处理方式、双方签字。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清洗。

3.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新的消毒供应中心投入运用,实施新的工作标准以及手术器械的数量猛增,导致工作量大大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一时难以适应。在护理部的支持和护士长的合理安排下,通过调整消毒时间、适当增加人员、优化作业流程等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2消毒供应中心部分人员对专科器械不够熟悉,例如眼科器械、外来厂家手术器械,对此采取了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前来指导授课、加强内部业务学习等办法,拓展了专业知识,普遍提高了工作能力。

3.3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不仅要熟悉清洗、消毒、灭菌等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对器械包装进行必要的指导。针对新的工作流程实施后存在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消毒供应中心分批选派人员到手术室轮转,熟悉手术室的各项工作。

3.4普通器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接受清点时,如发现器械性能、数量不符合,要求在30分钟内与手术室进行联系、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手术中临时增加器械要求独立包装好,方便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接收核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定期组织质量讲评会,总结经验,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3.5显微、精密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为了保证显微、精密仪器的便捷使用,避免此类器械在反复交接中相互碰撞,消毒供应中心设专职人员与器械护士一对一进行交接,严格检查器械的数量和性能,并根据需要选择清洗、灭菌的方式。通过实施专人管理,熟练掌握了仪器的性能,及早发现和解决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4.体会

经过两年多来的实践,对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1环境和设备的不断改善是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医院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装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高度重视日常维护保养,为推进手术器械的标准化管理创造了重要基础和物质条件。

4.2规范流程是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实施手术器械标准化流程管理,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是建立完善和坚持落实操作流程。我们通过抓标准制定、抓学习培训、抓对标操作、抓日常考核,使得工作标准贯穿到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一个环节,这是标准化管理得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

4.3人员素质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推动护理人员从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等方面实现了较大进步,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素质保证。实践充分表明,没有较高素质的消毒工作人员队伍,标准化管理就无从谈起。

4.4持续改进完善是标准化管理的强大动力。ISO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无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纳入标准化管理流程在探索中起步,经过较短的时间,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得益于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改进完善。这一点对于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  ;  ;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