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拯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诗性拯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性拯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新世界,语言,荒原,诗文,知识分子。

诗性拯救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侃[1](2019)在《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2016年5月,《独药师》出版时,张炜对媒体说,写这部长篇小说,他使用了"最好的钢笔"和"最好的稿纸"。前溯至2002年,张炜曾公开宣布他不使用电脑写作,而一直沿用"钢笔和稿纸"。他认为,用笔在纸页上描摹象形文字(汉字),有一种很特别的"诗意",因此,对于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来说,文学和文字"同质同源",而用数码形式输入文字的过程其实是"取消(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王秋平[2](2017)在《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诗性拯救,就是从存在本身出发,体验存在,让存在者唱出存在之音。海德格尔诗性拯救应该放弃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建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语言是存在者的家",通过诗来聆听存在,体验存在,守护存在家园,诗意栖居。(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7年27期)

李蓉[3](2016)在《深渊与拯救——《美丽新世界》主体之死与诗性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呈现了一个由极权主义和科技暴力主宰的未来世界里,个体成为单向度的人,丧失了自由意志,在理想国式的乌托邦世界与莎士比亚诗的想象性世界的对比中,探寻了"人往何处去"的主题,指出重构个体的诗性经验是拯救沦入深渊的人类文明的救赎之路。(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邓晓成[4](2010)在《神性与诗性的拯救——戈麦《大海》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读戈麦的《大海》,我们能领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神性与诗性。诗中的"大海",是"照亮人的生存"的一种象征,是诗歌艺术与诗人心魂所系之所,也是诗人的一种艺术幻想。"大海"作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幸福",它显然并非诗人的现实体验,也不在于日常生活现实本身,而是一种对现实苦痛的坚韧面对,以及在这种痛苦中瞬间升腾而起的能照亮人生命的幻想之光,是对超脱凡俗的"幸福"幻觉的体验和对此体验的执着跨越。(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0年12期)

伍世文[5](2007)在《论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遮蔽,造成了现代人的无根状况。人的本质取决于他与存在的关系,存在是“天、地、人、神之四重整体的统一体”,唯思才与存在相契合,思让存在达于语言,与存在相契合的语言是本真形态的诗之道说。作为一种道说,诗让我们采取“对物的泰然任之”和“对神秘的虚怀敞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唯如此,人才能栖居在大地上,这就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刁克利[6](2003)在《诗性的拯救与诗人的弱小——一个关于现代诗人的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思想家们(包括叔本华、艾略特、荣格等)普遍表达了对技术世界的批判与对现代人精神荒原的不满。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期待的目光转向了诗性的拯救,要求诗人肩负起对抗技术意志甚至拯救人类精神的使命。同时,他们又明确反对诗人的主体性,甚至要求诗人放弃自我,完全听从于天命、传统或集体无意识的召唤。这是现代诗人论的一个悖论。这种使命对于诗人虽然光荣却过于艰巨,它既反映了现代诗人处境的尴尬,也暴露了现代人精神的困惑;既促使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转向,也铸就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魂。(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伍世文[7](2002)在《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把存在者视为存在,从而遗忘丁存在。形而上学本质上就是主体形而上学,它使世界成为主体的图象,使人处于无根状态。而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加速和加深了人这一状态。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本质归属于存在,存在就是天、地、神和人的四方整体之纯一性。这种存在是作为语言的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本质上就是诗。因此,海德格尔的思想本质上是诗性的。真正的诗乃是存在的道说,我们应倾听诗的道说,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地生活就是劝说我们要有对物的泰然任之和对神秘的虚怀敞开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因此,唯有诗才能使我们栖居在片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成为我们的拯救之希望。这种思想对于技术化了、形式化了的我们时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海德格尔的思想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并没有克服形而上学;它没有找到一条把诗意地生活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恰当途径;它把人的拯救交给少数诗人,从而容易走上信仰之路。(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6-01)

张小元[8](1996)在《深渊与拯救:当代西方诗性言说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创造了语言,开始是具体的、诗性的,而后发生“诗让位于哲学”,这就开始了向“逻各斯词语中心”的递归。语。日渐抽象化、梯级化,形成了语言逻辑的铁链和牢房。从康德开始的“理性”(对逻辑知性)批判,在当代西方则深化为“语言”批判。“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只有以感性具体的诗性言说来拯救。由此,在“哲学向诗的回归”中,对诗性语言的研究在当代西方成为一门显学。(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2期)

诗性拯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诗性拯救,就是从存在本身出发,体验存在,让存在者唱出存在之音。海德格尔诗性拯救应该放弃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建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语言是存在者的家",通过诗来聆听存在,体验存在,守护存在家园,诗意栖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性拯救论文参考文献

[1].王侃.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J].文艺争鸣.2019

[2].王秋平.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J].科技经济导刊.2017

[3].李蓉.深渊与拯救——《美丽新世界》主体之死与诗性经验[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4].邓晓成.神性与诗性的拯救——戈麦《大海》解读[J].名作欣赏.2010

[5].伍世文.论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刁克利.诗性的拯救与诗人的弱小——一个关于现代诗人的悖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7].伍世文.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D].华南师范大学.2002

[8].张小元.深渊与拯救:当代西方诗性言说之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标签:;  ;  ;  ;  ;  ;  ;  

诗性拯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