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海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该冷藏冷冻装置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箱体、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以及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一个储物间室内的金属筒体、用于开闭金属筒体的取放口的门体、以及在筒体内产生电磁波来加热待处理物的电磁发生系统。电磁发生系统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筒体内或通达至筒体内。其中筒体设置为接地,以将筒体上的高压静电电荷导出,避免安全隐患。

设计方案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

制冷系统,配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以及

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

金属筒体,设置于一个所述储物间室内,并开设有取放口;

门体,设置于所述取放口处,用于开闭所述取放口;以及

电磁发生系统,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或通达至所述筒体内,以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电磁波来加热待处理物;其中所述筒体设置为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内胆、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底部的底钢;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电源线,配置为接收市电并为所述制冷系统供电,且所述电源线包括与市电中的地线连接并与所述底钢导电连接的接地线;

导线,其一端设置为与所述金属筒体导电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与所述底钢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钢限定有压缩机室,用于放置所述制冷系统的压缩机;且

所述导线预置于所述保温层内,并穿过所述内胆和底钢在所述筒体所在的储物间室内和所述压缩机室内分别留有接线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为通过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底钢固定并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生系统包括:

电磁发生模块,配置为产生电磁波信号;和

辐射天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电磁波信号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发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室内,以便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翅片,设置为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热连接,以增大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散热面积;且

所述压缩机室的两个横向侧壁分别开设有一个通风口,以使环境空气进入所述压缩机室内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和散热翅片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其包括:

检测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经过其的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的特定参数;

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特定参数计算待处理物的电磁波吸收率;和

匹配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匹配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电磁波吸收率调节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负载阻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且该电路板设置为与所述筒体导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辐射天线平行设置,以便于所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与所述辐射天线的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波加热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食物在冷冻的过程中,食物的品质得到了保持,然而冷冻的食物在加工或食用前需要解冻。为了便于用户冷冻和解冻食物,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电磁波装置来解冻食物。

然而,在电磁波装置工作时,其腔室内形成有高压电磁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具有电磁波加热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加热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

制冷系统,配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以及

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

金属筒体,设置于一个所述储物间室内,并开设有取放口;

门体,设置于所述取放口处,用于开闭所述取放口;以及

电磁发生系统,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或通达至所述筒体内,以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电磁波来加热待处理物;其中所述筒体设置为接地。

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内胆、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底部的底钢;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电源线,配置为接收市电并为所述制冷系统供电,且所述电源线包括与市电中的地线连接并与所述底钢导电连接的接地线;

导线,其一端设置为与所述金属筒体导电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与所述底钢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钢限定有压缩机室,用于放置所述制冷系统的压缩机;且

所述导线预置于所述保温层内,并穿过所述内胆和底钢在所述筒体所在的储物间室内和所述压缩机室内分别留有接线端子。

可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为通过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底钢固定并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磁发生系统包括:

电磁发生模块,配置为产生电磁波信号;和

辐射天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电磁波信号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

可选地,所述电磁发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室内,以便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散热。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散热翅片,设置为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热连接,以增大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散热面积;且

所述压缩机室的两个横向侧壁分别开设有一个通风口,以使环境空气进入所述压缩机室内与所述电磁发生模块和散热翅片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其包括:

检测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经过其的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的特定参数;

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特定参数计算待处理物的电磁波吸收率;和

匹配单元,串联在所述电磁发生模块与辐射天线之间,且所述匹配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电磁波吸收率调节所述电磁发生模块的负载阻抗。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且该电路板设置为与所述筒体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辐射天线平行设置,以便于所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与所述辐射天线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由于将加热单元的筒体接地,可将筒体上的高压静电电荷导出,避免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单元的电磁发生模块设置在压缩机室内,并设置散热翅片为电磁发生模块散热,可避免电磁发生模块过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匹配单元对电磁发生模块的负载阻抗进行调节,提高电磁发生模块的输出阻抗和负载阻抗的匹配度,可在加热室内放置有固定属性(种类、重量、体积等)不同的食物、或食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均有较多的电磁波能量被辐射在加热室内。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加热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电磁发生模块和供电模块被去除;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器室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4中区域B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器室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图6中区域C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图8中压缩机室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从后向前观察加热单元位于储物间室中的部分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图10中区域D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单元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加热单元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电磁发生模块161和供电模块162被去除。参见图1和图2,加热单元100可包括筒体110、门体120、和电磁发生系统。

筒体110可用于放置待处理物,且其前壁或顶壁可开设有取放口,用于取放待处理物。

门体120可通过适当方法与筒体110安装在一起,例如滑轨连接、铰接等,用于开闭取放口。在图示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00还包括用于承载待处理物的抽屉140,抽屉140的前端板设置为与门体120固定连接,两个横向侧板通过滑轨与筒体110活动连接。

电磁发生系统可设置为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筒体110内或通达至筒体110内,以在筒体110内产生电磁波来加热筒体110内的待处理物。

筒体110和门体120可分别设置有电磁屏蔽特征,使门体120在关闭状态时与筒体110导电连接,以防止电磁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发生系统可包括电磁发生模块161、供电模块162、和辐射天线150。

供电模块162可设置为与电磁发生模块161电连接,以为电磁发生模块161提供电能,进而使电磁发生模块161产生电磁波信号。辐射天线150可设置于筒体110内并与电磁发生模块161电连接,以根据电磁波信号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对筒体110内的待处理物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10可由金属制成,以作为接收极接收辐射天线150产生的电磁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10的顶壁可设置有接收极板,以接收辐射天线150产生的电磁波。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器室112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器室112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4和图6,辐射天线150的周缘可由平滑曲线构成,以筒体110内电磁波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待处理物的温度均匀性。其中,平滑曲线指曲线方程为一阶导数连续的曲线。在工程中意味着辐射天线150的周缘无尖角。

参见图2和图4,加热单元100还可包括天线罩130,以将筒体1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加热室111和电器室112。待处理物和辐射天线150可分别设置于加热室111和电器室112,以将待处理物和辐射天线150分隔开,防止辐射天线150脏污或误触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罩130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使辐射天线150产生的电磁波可穿过天线罩130加热待处理物。进一步地,天线罩130可由非透明材料制成,以减少电磁波在天线罩130处的电磁损耗,进而提高对待处理物的加热速率。前述非透明材料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非透明材料可为PP材料、PC材料或ABS材料等。

天线罩130还可用于固定辐射天线150,以简化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流程、便于辐射天线150的定位安装。具体地,天线罩130可包括分隔加热室111和电器室112的隔板131、以及与筒体110内壁固定连接的裙部132。其中,辐射天线150可设置为与隔板13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50可设置为与天线罩130卡固连接。图5是图4中区域B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参见图5,辐射天线150可形成有多个卡接孔151,天线罩130可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卡扣133,多个卡扣133设置为分别穿过多个卡接孔151与辐射天线150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扣133可由间隔设置且镜像对称的两个倒勾组成。

图7是图6中区域C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参见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卡扣133可由垂直于辐射天线150并中部中空的固定部和自固定部的内端缘倾斜于固定部向天线延伸的弹性部组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50可设置为通过电镀工艺固定于天线罩130。

天线罩130还可包括多个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为连接隔板131和裙部132,以提高天线罩13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罩130可设置于筒体110的底部,以避免因用户放置过高的待处理物损坏天线罩130。辐射天线150可水平地固定于隔板131的下表面。

辐射天线150可设置于筒体110的1\/3~1\/2高度处,例如1\/3、2\/5或1\/2,以使加热室111的容积较大的同时,使加热室111内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进而使待处理物被快速地加热。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参见图1至图3,加热单元100还可包括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170。具体地,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170可包括检测单元171、控制单元172、和匹配单元173。

检测单元171可串联在电磁发生模块161与辐射天线150之间,并配置为实时检测经过其的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的特定参数。

控制单元172可配置为从检测单元171获取该特定参数,根据该特定参数计算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定参数可为电压值和\/或电流值。

控制单元172可进一步根据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计算待处理物的电磁波吸收率,并将电磁波吸收率与预设吸收阈值比较,当电磁波吸收率小于预设吸收阈值时向匹配单元173发送调节指令。预设吸收阈值可为60~80%,例如60%、70%、或80%。

匹配单元173可串联在电磁发生模块161与辐射天线150之间,并配置为根据控制单元172的调节指令对电磁发生模块161的负载阻抗进行调节,提高电磁发生模块161的输出阻抗和负载阻抗的匹配度,以在加热室111内放置有固定属性(种类、重量、体积等)不同的食物、或食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均有较多的电磁波能量被辐射在加热室111内,进而提高加热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00可用于解冻。控制单元172还可配置为根据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功率计算待处理物的介电系数的虚部变化率,并将虚部变化率与预设变化阈值比较,当待处理物介电系数的虚部变化率大于等于预设变化阈值时向电磁发生模块161发送停止指令,使电磁发生模块161停止工作,解冻程序终止。

预设变化阈值可通过测试不同固定属性的食物在-3~0℃时的介电系数的虚部变化率获得,以使食物具有较好的剪切强度。例如当待处理物为生牛肉时,预设变化阈值可设置为2。

控制单元172还可配置为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控制电磁发生模块161开始工作,其中控制单元172配置为与供电模块162电连接,以从供电模块162获取电能并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170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并与辐射天线150平行设置,以便于辐射天线150与匹配模块的电连接。

天线罩130与筒体110对应匹配单元173的位置处可分别开设有散热孔190,以使匹配单元17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190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170可设置于辐射天线150的后侧。散热孔190可开设于天线罩130和筒体110的后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筒体110可设置为接地,以将其上的电荷导出,提高加热单元100的安全性。

加热单元100还可包括金属支架180。金属支架180可设置为连接电路板与筒体110,以支撑电路板并将电路板上的电荷经由筒体110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支架180可由互相垂直的两部分组成。

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单元100,本实用新型还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200。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8,冷藏冷冻装置200可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箱体、用于分别开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至少一个箱门、以及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加热单元100的筒体可设置于一个储物间室内。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一个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更多个。冷藏冷冻装置200可为冰箱或冷柜。

在图示实施例中,储物间室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冷藏间室221和和设置于冷藏间室221下方的冷冻间室222。加热单元100的筒体设置于冷冻间室222内。

制冷系统可包括压缩机241、冷凝器243、蒸发器242和将蒸发器242产生的冷量吹送到冷冻间室222内的制冷风机244、以及为冷凝器243散热的散热风机245。

箱体可包括内胆220、外壳230以及设置于内胆220和外壳230之间的保温层210。外壳230可包括分别位于保温层210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面板、位于保温层210底部的底钢231和位于保温层210后部的后背板。

冷藏冷冻装置200还包括接收市电的电源线(图中未示出),用于为加热单元100和制冷系统供电。电源线可包括与市电中的地线连接并与底钢231导电连接的接地线,以防止冷藏冷冻装置200漏电。

图9是图8中压缩机室2311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9,底钢231限定有压缩机室2311,压缩机241、冷凝器243、和散热风机245可设置于压缩机室2311内。压缩机室2311的两个横向侧壁可分别开设有一个通风口2312,以使环境空气进入压缩机室2311内为冷凝器243和压缩机241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发生模块161可设置于压缩机室2311内,以利用散热风机245为电磁发生模块161散热。压缩机室2311内还可设置有散热翅片270,设置于电磁发生模块161的上方并与电磁发生模块161热连接,以增大电磁发生模块161的散热面积,提高电磁发生模块161的散热效率。

图10是从后向前观察加热单元位于储物间室中的部分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是图10中区域D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参见图4、图10和图11,一部分金属支架180可设置于电路板的后部并沿横向方向竖直延伸,且其可开设有两个接线口,使检测单元171(或匹配单元173)的接线端子175和控制单元172的接线端子174分别自一个接线口伸出通过信号传输线251与电磁发生模块161电连接。

特别地,筒体110可通过导线252与底钢231导电连接,以将其上的电荷导向底钢231,避免安全隐患。

信号传输线251和导线252可预置于保温层210内,并穿过内胆220和底钢231在冷冻间室222和压缩机室2311内分别留有接线端子,以使信号传输线251和导线252可一同走线,节约装配成本。

导线252的两个接线端子可通过紧固件261和紧固件262分别与筒体110和底钢231导电连接,装配时只需拧紧紧固件便可实现导线252的与筒体110和底钢231稳定可靠地导电连接。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设计图

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3449.X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93774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F25D23/12

专利分类号:F25D23/12;H05B6/12;A23L3/365

范畴分类:35D;

申请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发明人:王海娟;李鹏;赵坤坤;牟森

第一发明人:王海娟

当前权利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薛峰;刘长江

代理机构:1139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