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子水泵论文和设计-向明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包括转子(1)、安放板(3)、隔离板(8)和屏蔽套(10),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固定连接,在隔离板(8)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9),所述的转子(1)位于安放板(3)与隔离板(8)之间,且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在安放板(3)上开设平衡孔(13),所述的安放板(3)、屏蔽套(10)、隔离板(8)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2),所述的平衡孔(13)与内循环泵室(2)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控制器面板、转子的散热性能均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了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可靠性,使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包括转子(1)、安放板(3)和屏蔽套(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8),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固定连接,在隔离板(8)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9),所述的转子(1)位于安放板(3)与隔离板(8)之间,且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在安放板(3)上开设平衡孔(13),所述的安放板(3)、屏蔽套(10)、隔离板(8)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2),所述的平衡孔(13)与内循环泵室(2)相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包括转子(1)、安放板(3)和屏蔽套(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8),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固定连接,在隔离板(8)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9),所述的转子(1)位于安放板(3)与隔离板(8)之间,且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在安放板(3)上开设平衡孔(13),所述的安放板(3)、屏蔽套(10)、隔离板(8)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2),所述的平衡孔(13)与内循环泵室(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之间是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板(8)与屏蔽套(10)之间设置密封圈(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孔(13)为沉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板(3)上开设安装通孔(12),所述的平衡孔(13)开设若干个,且若干个平衡孔(13)环安装通孔(12)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平衡孔(13)环安装通孔(12)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放板(3)与机壳(7)之间设置密封圈(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水泵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改善散热性能的一种汽车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水泵,是汽车(包括普通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房车等特种车辆)上常使用的作为水循环、冷却或车上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还包括电机和控制器。由于不同电子水泵上的电机和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汽车对于电子水泵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汽车电子水泵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差异。但是,如果汽车电子水泵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其中的内循环泵室空间结构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冷却液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到电机、控制器面板的散热性能,从而缩短了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电子水泵,提高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可靠性,延长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包括转子、安放板、隔离板和屏蔽套,所述的隔离板与机壳固定连接,在隔离板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所述的转子位于安放板与隔离板之间,且安放板、转子与控制器面板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在安放板上开设平衡孔,所述的安放板、屏蔽套、隔离板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所述的平衡孔与内循环泵室相通。

优选地,所述的隔离板与机壳之间是一体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隔离板与屏蔽套之间设置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平衡孔为沉头孔。

优选地,所述安放板上开设安装通孔,所述的平衡孔开设若干个,且若干个平衡孔环安装通孔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若干个平衡孔环安装通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安放板与机壳之间设置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隔离板与机壳固定连接,且安放板、屏蔽套、隔离板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隔离板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且安放板、转子与控制器面板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并使安放板上的平衡孔与内循环泵室相通,从而可以使得内循环泵室与控制器面板得以通过隔离板隔开,而内循环泵室又是内循环冷却流体汇集的地方,控制器面板产生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机壳散热,也可以通过热传递到内循环冷却流体进行散热,使得控制器面板的散热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冷却流体先通过平衡孔再进入内循环泵室,也能一定程度地吸收转子产生的热量,使得转子的散热性能得以改善;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可靠性,进而可以延长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水泵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安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转子,2-内循环泵室,3-安放板,4-叶轮,5-蜗壳,6-转轴,7-机壳,8-隔离板,9-控制器面板,10-屏蔽套,11-密封圈,12-安装通孔,13-平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汽车电子水泵,主要包括转子1、安放板3、叶轮4、蜗壳5、转轴6、机壳7、隔离板8、控制器面板9和屏蔽套10,所述的安放板3上分别开设安装通孔12、平衡孔13,如图2所示。所述的蜗壳5、安放板3、机壳7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转轴6为中空结构的空心轴,其一端贯穿转子1、安放板3后与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的叶轮4位于蜗壳5内腔中。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固定连接,在隔离板8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面板9,所述的转子1位于安放板3与隔离板8之间,且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所述的安放板3、屏蔽套10、隔离板8之间形成内循环泵室2,所述的内循环泵室2分别与平衡孔13、转轴6的中空腔相通。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汽车电子水泵,其中的蜗壳5与内循环泵室2通过安放板3隔开,内循环泵室2与控制器面板9通过隔离板8隔开,通过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且安放板3上的平衡孔13与内循环泵室2相通,使内循环泵室2的空间结构合理、且流动性较好,控制器面板9得以与机壳7充分接触,而内循环泵室2又是内循环冷却流体汇集的地方,因此,控制器面板9产生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机壳7散热,也可以通过热传递到内循环冷却流体进行散热,从而使得控制器面板9的散热量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冷却流体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所进行的是一个内循环,冷却流体先通过平衡孔13后、再进入内循环泵室2,最后经转轴6的中空腔流出,也能一定程度地吸收转子1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改善了转子1的散热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可靠性,进而使得汽车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地延长。所述的隔离板8与机壳7之间可以是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放板3、转子1与控制器面板9之间共同组成Ⅰ形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装配,有利于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可靠性,通常,在安放板3与机壳7之间设置密封圈11,在隔离板8与屏蔽套10之间也设置密封圈11,以避免冷却流体的泄漏损失;而且,还可以在安放板3上开设若干个平衡孔13,所述的若干个平衡孔13环安装通孔12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平衡孔13最好是环安装通孔12均匀分布,其中的平衡孔13可以采用沉头孔,如图2所示,以增加通过安放板3的冷却流体的流量和流动速度,提高了汽车电子水泵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9868.7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324487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F01P 5/10

专利分类号:F01P5/10;F04D13/06;F04D29/42;F04D29/58

范畴分类:28A;28D;

申请人:成都富临精工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成都富临精工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101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888号8栋3层1号

发明人:向明朗;江坤;胡帅;邓治东;吴欢

第一发明人:向明朗

当前权利人:成都富临精工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钱成岑

代理机构:5121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论文和设计-向明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