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王鹏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王鹏

晋城供电公司山西省晋城市048000

摘要:电力企业要重视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电力企业要以科学制度作为变电运维工作的保障,以工作方法为核心,以技术为关键,有效解决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弊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为大众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

1导言

目前,我国变电运维技术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果这些不足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给我国变电自动维护带来可靠性和稳定性,我国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2变电运维中智能化体系结构

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从结构上可以分为3部分: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过程层,变电站智能化技术一次元件的总称,它包括变压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断路器以及一些智能化设备组件;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中的二次设备,它包括系统测控装置、监测装置、保护装置等智能设备。智能化变电站的间隔层将过程层与站控层充分联系了起来,使得一个间隔的数据可以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站控层,变电站中最高级的智能管理设备,它的组成包括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是高级管理作用于一体的系统。数据搜集、操作开关、信息交互、设备监控等智能操作都是由站控层来控制。

3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特点

具有更广的监测范围。这项特点能帮助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可以覆盖整个变电运维系统,相比与传统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局限性,这项技术更为全面。它不但能够监测到变电站的发电侧、用户侧、电网侧的信息,而且还能够覆盖到家庭用电的信息状态。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相对于传统变电站基于总线,且单向的监测模式,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另一特点在于它的双向、实时、快速在线监测系统,具有高智能化、人性化的优势,还能实时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数据,并且实时对运行系统进行自动评估,可以提前预测变电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还可预警。

4影响变电运维的主要因素及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与实践经验来看,影响变电运维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运维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抗性,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防性,如地震、泥石流、季节性因素等,都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导致电网管线出现损坏或故障等问题。运维因素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没有根据标准程序来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或者是操作不够规范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强及其他人为破坏等。有的电力工作人员对于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在具体工作中没有重视其中存在的隐患风险,且采取的防范措施也不科学,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以某供电公司为例,该公司运维班是由两名值班员来负责调令执行“35kV某路205开关及线路由检修转运行”的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不熟悉检查开关分闸位置的流程,运维人员未对开关中心的白色空心方框加以关注,也未进行现场检查和指示就开始下令操作,幸亏现场督导人员比较负责,观察到开关未在分闸位置上,及时制止了值班员的操作,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电力系统受到损害,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另外,电力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设备和线路会变得逐渐老化,网架、供电线路等也会产生自然损耗,都可能会引发电网变电故障。不少电力企业已经重视此问题并加强了此方面的风险管控和变电运维检修工作,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5变电运维存在隐患分析

5.1人员素质隐患

变电运维工作具复杂性特征,其中涉及大量变电站,多种型号变电设备,并在电力系统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操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维人员需要进行倒闸工作、设备维护工作、故障跟踪工作、紧急处理工作等,并对运维一体化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在当下的变电运维工作中,由于技术更新快、操作复杂性,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应用最新技术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工作效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5.2工作制度隐患

工作制度不健全是严重影响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内容。电气设备需要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并定期进行倒闸操作。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工作细则不明确,甚至会造成操作人员失误情况,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例如,某企业员工在操作中导致异物挂于电线之上,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该企业忽视制度管理对于运维人员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5.3安全及管理隐患

变电设备在自然灾害中会弱化自身的防护功能,在雷雨天气中甚至会造成设备出现损坏情况。运维工作人员在维修工作中,缺乏行为管理与监督,导致其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在工作管理中,针对突发性故障,管理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变电工作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行,这是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6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管理

6.1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目前,变电站设备采用的是专业设备管理方式进行的管理,即变电站的设备检修、设备技术、设备试验、设备缺陷的管理是由电网部门设专人进行管理的,电网管理部门根据变电设备的运行需求来决定变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可见,由于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设备的管理和对设备技术运用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给变电运维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一是多余的运行方式。为了使供电更具可靠性,操作人员会在不了解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采取冗长多余的操作。二是,风险大。由于对设备的管理和对设备的技术运用是分开执行的,致使操作员不能足够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这是变电站设备使用的潜在风险。一种崭新的设备管理理念的出现是因为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概念的提出,这种理念将变电设备的管理上升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管理,这是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的高度结合。智能化变电技术的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假如出现问题,设备可以自动地向管理人员发出维修的请求,这就是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大大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6.2对信息保障体系的要求

通过分析智能化变电运维的概念和特点不难发现,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核心关键。变电运维中对信息网络技术的需求不仅包括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这3个方面,甚至整个智能电网都需求信息网络技术,而且信息采集和交互有利于智能电网的实现。所以,在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保障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可为智能化电网以及变电运维中的智能化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这个信息网络系统是涵盖了整个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运维的系统,基于此,便捷的信息访问途径以及便捷的数据信息上传方式是必须具备的。但是,当前的电网技术和智能变电运维技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在电网中还有待完善、各信息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规划不够统一造成的。

7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是一种发展趋势,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不仅可以将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得到完善,还能为信息网络、自动化技术提供专业性技术保障。为信息网络、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技术性的保障。虽然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在目前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上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只要不断提升操作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完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整个电网系统的变电运维的效率将会被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付东明.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4):98-99.

[2]曾晓斌.变电运维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165-166.

[3]黄炽文.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69+67.

[4]陈一挺.浅谈电网变电运维检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63.

标签:;  ;  ;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