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该设备与进料装置配套使用,包括平台、处理器、转盘、进料传送带、产品传送带和废品传送带;所述平台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盘下方中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所述转盘边缘均匀设有至少六个夹持口,而平台上方则设有与夹持口对应的夹持工位;所述平台上方相邻的六个夹持工位上分别对应有进料传送带、压力传感器组、进料装置、压力传感器组、产品传送带和废品传送带;所述转动电机、进料传送带、产品传送带、废品传送带、两组压力传感器组、进料装置均与处理器相连。该设备提高了称量精度,并解决了出现了灌装偏差后,如何使用设备自动剔除不良产品,而又不影响灌装效率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该设备与进料装置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处理器、转盘(1)、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和废品传送带(4);所述平台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盘(1)下方中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以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盘边缘均匀设有至少六个夹持口,而平台上方则设有与夹持口对应的夹持工位,当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即可使夹持口与夹持工位一一对应;所述平台上方相邻的六个夹持工位分别为工位a、工位b、工位c、工位d、工位e、工位f,所述进料传送带(2)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a处、用于将待加料的罐体传送至工位a中,所述工位b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罐体的重量,所述工位c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用于进料装置为罐体进料,所述工位d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装料后的产品罐体的重量,所述产品传送带(3)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e处、用于将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合格区,所述废品传送带(4)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f处、用于将不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废品区;所述转动电机、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废品传送带(4)、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第二压力传感器组、进料装置均与处理器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该设备与进料装置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处理器、转盘(1)、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和废品传送带(4);所述平台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盘(1)下方中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以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盘边缘均匀设有至少六个夹持口,而平台上方则设有与夹持口对应的夹持工位,当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即可使夹持口与夹持工位一一对应;所述平台上方相邻的六个夹持工位分别为工位a、工位b、工位c、工位d、工位e、工位f,所述进料传送带(2)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a处、用于将待加料的罐体传送至工位a中,所述工位b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罐体的重量,所述工位c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用于进料装置为罐体进料,所述工位d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装料后的产品罐体的重量,所述产品传送带(3)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e处、用于将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合格区,所述废品传送带(4)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f处、用于将不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废品区;所述转动电机、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废品传送带(4)、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第二压力传感器组、进料装置均与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口内设有用于感应罐体是否在夹持口内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与处理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方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与转盘中心同轴,挡环直径大于转盘(1)直径、以确保罐体随转盘转动过程中不会侧出夹持口;所述挡环上与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废品传送带(4)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罐体进出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上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PLC。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正常灌装机如要达到灌装精度,一般采用去皮的方式进行,这种灌装需要先将空桶放置到灌装机上,手动去皮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自动去皮,去皮后精确称量桶内液体或者固体的净重。这种灌装方式无法达到自动输送的目的。一旦把输送带安置在称上首先影响称量的准确度,其次输送带频繁启停、抖动会影响称重模块的使用寿命。另一种灌装是不去皮,直接灌装。这种灌装收到包装材料的影响太大,如灌装4kg的净重,如果包材重量偏差超过40g,就无法达到1%的灌装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提高了称量精度,并解决了出现了灌装偏差后,如何使用设备自动剔除不良产品,而又不影响灌装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该设备与进料装置配套使用,包括平台、处理器、转盘、进料传送带、产品传送带和废品传送带;所述平台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盘下方中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以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盘边缘均匀设有至少六个夹持口,而平台上方则设有与夹持口对应的夹持工位,当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即可使夹持口与夹持工位一一对应;所述平台上方相邻的六个夹持工位分别为工位a、工位b、工位c、工位d、工位e、工位f,所述进料传送带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a处、用于将待加料的罐体传送至工位a中,所述工位b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罐体的重量,所述工位c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用于进料装置为罐体进料,所述工位d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装料后的产品罐体的重量,所述产品传送带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e处、用于将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合格区,所述废品传送带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f处、用于将不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废品区;所述转动电机、进料传送带、产品传送带、废品传送带、第一压力传感器组、第二压力传感器组、进料装置均与处理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口内设有用于感应罐体是否在夹持口内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与处理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上方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与转盘中心同轴,挡环直径大于转盘直径、以确保罐体随转盘转动过程中不会侧出夹持口;所述挡环上与进料传送带、产品传送带、废品传送带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罐体进出的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装置上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流量计。

具体的说,所述处理器为PL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首先采用传送带将空罐体输送至转盘(如果分量过重可采用机械臂代替转盘),转盘转过设定角度(相邻夹持口之间的圆心角角度)后第一次称重空罐体重量,由PLC主机记录,然后再转动设定角度进行灌装,灌装工位可以在下面安置气缸,灌装时气缸抬升使灌装口伸入桶内,以免灌装口过高化学品喷溅出来。灌装使用流量计或者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灌装阀门填充时间。填充结束后,转过设定角度后再进行称重,称重结束后,用PLC记录,并对比前后灌装重量之差是否在灌装精度范围内,如符合要求,则启动产品传送带,在转盘转过设定角度后通过产品传送带输送出去,如不符合要求,启动废品传送带,转盘转过两倍设定角度后通过废品传送带输送出去重新返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转盘,2-进料传送带,3-产品传送带,4-废品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该设备可直接与现有的灌装机中的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较为常规,在此不赘述)配套使用。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包括平台、PLC、转盘1、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和废品传送带4。所述平台内设有与PLC相连的转动电机,所述转盘1下方中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以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盘边缘均匀设有至少六个夹持口,而平台上方则设有与夹持口对应的夹持工位,当转盘转动设定角度时即可使夹持口与夹持工位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口内设有用于感应罐体是否在夹持口内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与PLC相连,用于测定罐体是否进入夹持口、脱离夹持口。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所述平台上方相邻的六个夹持工位分别设为工位a、工位b、工位c、工位d、工位e、工位f,所述进料传送带2与PLC相连,且进料传送带2的一端嵌设在平台的工位a处、用于将待加料的罐体传送至工位a中,当工位a上方对应的夹持口内的光电感应器检测到罐体进入夹持口后,转盘即在转动电机带动下转动,使罐体进入到工位b处,停顿设定的时长。所述工位b处设有与PLC相连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组、即可测量罐体的重量。此时,转盘再转动,使罐体进入工位c处,停顿设定的时长;所述工位c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用于进料装置为罐体进料,为了对进料量进行测定,本实施例在现有的进料装置上增设了与处理器相连的流量计。然后,转盘转动,使装料后的产品罐体进入工位d处,停顿设定的时长;所述工位d处设有与PLC相连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测量装料后的产品罐体的重量,由产品罐体与罐体的重量差,即可得到准确的进料重量,此时,即可判定该产品罐体为合格产品还是不合格产品。

所述产品传送带3、废品传送带4与PLC相连,若判定产品罐体合格,则转盘转动到工位e处,所述产品传送带3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e处、可将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合格区;若判定产品罐体不合格,则转盘转动到工位f处,所述废品传送带4一端即嵌设在平台的工位f处、可将不合格的产品罐体传送至废品区。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转盘转动过程中罐体脱离夹持口,还在所述平台上方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与转盘中心同轴,挡环直径大于转盘1直径、以确保罐体随转盘转动过程中不会侧出夹持口;所述挡环上与进料传送带2、产品传送带3、废品传送带4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罐体进出的开,以避免影响罐体的进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产品重量过大时,可以考虑采用机械手取代转盘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输送线(各传送带)不安装在称台上,保证了灌装的精度和压力传感器的寿命。并且,其通过差量法的方式,既保证了灌装的精度,又实现了产品的自动输送。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7592.8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1886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7C 3/24

专利分类号:B67C3/24;B67C3/20;B67C3/00

范畴分类:34B;34A;

申请人:苏州市晶协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市晶协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15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浒墅关工业园浒杨路66号

发明人:刘鸣;赵云翰

第一发明人:刘鸣

当前权利人:苏州市晶协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杭飞

代理机构:32231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自动排除灌装重量偏差的设备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