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用加球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德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粉碎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Z型弯折角度为50°;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研磨体进行有效添加,提高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所述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所述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所述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

设计方案

1.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所述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

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所述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所述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垫片,所述垫片材质为橡胶,且所述垫片上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通过旋转轴连接旋转板,所述支撑板套接旋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齿轮连接动力件,且所述动力件为电机,所述第一斜齿轮轮齿倾斜角度为60°,所述第二斜齿轮轮齿倾斜角度为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有进料口,且该进料口处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侧下方呈弧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旋转机构包括球形限位件和与球形限位件相匹配的限位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由水平的筒体,进出料空心轴及磨头等部分组成,筒体为长的圆筒,筒内装有研磨体,筒体为钢板制造,有钢制衬板与筒体固定,研磨体一般为钢制圆球,并按不同直径和一定比例装入筒中,研磨体也可用钢段。

根据研磨物料的粒度加以选择,物料由球磨机进料端空心轴装入筒体内,当球磨机筒体转动时候,研磨体由于惯性和离心力作用,摩擦力的作用,使它附在筒体衬板上被筒体带走,当被带到一定的高度时候,由于其本身的重力作用而被抛落,下落的研磨体像抛射体一样将筒体内的物料给击碎。

在对物体进行粉碎时,一般会根据所需物料大小不同对研磨体的数量进行添加,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人工对其进行添加,不仅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还使工作人员在添加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其可以对研磨体进行有效添加,保证工作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所述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所述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所述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垫片,所述垫片材质为橡胶,且所述垫片上设有防滑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通过旋转轴连接旋转板,所述支撑板套接旋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第二斜齿轮连接动力件,且所述动力件为电机,所述第一斜齿轮轮齿倾斜角度为60°,所述第二斜齿轮轮齿倾斜角度为5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筒体设有进料口,且该进料口处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筒体两侧下方呈弧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用加球装置,所述万向旋转机构包括球形限位件和与球形限位件相匹配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所述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通过旋转板对研磨间进行拨动,使研磨体能够移动至筒体内,便于对物料进行有效粉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通过Z型的支撑板,使研磨体能够实现有序摆放,便于旋转装置对其位置进行推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所述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所述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利用升降机构对筒体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物料及研磨体的有效排出,同时利用循环轨道对研磨体进行导向运输,使其实现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研磨体的有效旋转推动,实现自动化加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和安全隐患,同时能够对研磨体进行循环移动,便于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变向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1-动力件,121-第一斜齿轮,122-第二斜齿轮,13-旋转板,131-弧形槽,132-垫片,21-支撑板,31-升降机构,32-万向旋转机构,33-循环轨道,34-折叠板,4-筒体,41-进料口,42-缓冲件,5-研磨体,6-研磨体承载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11、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13,所述动力件11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13,且所述旋转板13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131,所述弧形槽131直径大于研磨体5直径,通过旋转板13对研磨体5进行拨动,使研磨体5能够移动至筒体4内,便于对物料进行有效粉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21和位于支撑板21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21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通过Z型的支撑板21,使研磨体5能够实现有序摆放,便于旋转装置对其位置进行推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31、万向旋转机构32和循环轨道33,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31位于筒体4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4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32位于筒体4下方,所述筒体4另一端通过折叠板34连接底座,该折叠板34与筒体4和底座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连接。所述循环轨道33位于筒体4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33上设有过滤网,利用升降机构31对筒体4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物料及研磨体5的有效排出,同时利用循环轨道33对研磨体5进行导向运输,使其实现循环使用。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槽131内设有垫片132,所述垫片132材质为橡胶,且所述垫片132上设有防滑纹,通过橡胶材质的垫片132和垫片132上的防滑纹,增强了垫片132与研磨体5的摩擦力,使旋转板13能够对研磨体5进行有效运输,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向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21和第二斜齿轮122,所述第一斜齿轮121通过旋转轴连接旋转板13,所述支撑板21套接旋转轴,通过具有倾斜角度的变向齿轮组,保证对旋转板13的有效带动,从而使其带动研磨体5移动,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斜齿轮122连接动力件11,且所述动力件11为电机,所述第一斜齿轮121轮齿倾斜角度为60°,所述第二斜齿轮122轮齿倾斜角度为55°,通过电机带动第二斜齿轮122和与之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21实现旋转,便于为旋转板13的旋转提供动力,保证对研磨体5的有效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的筒体4设有进料口41,且该进料口41处设有缓冲件42,所述缓冲件42为橡胶板,利用缓冲件42对研磨体5的移动进行缓冲,保证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杂物进行遮挡,防止筒体4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杂质的混入。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进料口41添加物料,使物料流入到筒体4内,然后根据对物料粉碎的大小进行研磨体5的添加,研磨体5采用实心球体,利用筒体4的旋转带动研磨体5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研磨体5由于自身的重力掉落对物料进行粉碎,该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在对不同物料进行粉碎时,需要根据物料的材质及所需粉碎大小对研磨体5的个数进行添加,在添加过程中,通过旋转装置对研磨体5进行拨动。利用动力件11对旋转板13的旋转提供动力,使旋转板13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利用旋转板13上的弧形槽131对研磨体5进行拨动,使研磨体5移动至该弧形槽131内,然后利用旋转板13的旋转带动研磨体5移动至弯折成型的支撑板21斜边段,使其沿支撑板21上的导轨滚动至筒体4内,在筒体4内对物料进行粉碎,筒体4的旋转原理及组成结构采用现有球磨机的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对物料粉碎完后,利用升降机构31对筒体4进行顶动,使其以万向旋转机构32为支点实现倾斜,便于对筒体4内的物料和研磨体排出,其工作原理与货车翻斗倾斜升降原理近似,该升降机构31可以直接采用气缸。筒体4内的物料经出料口流出,研磨体5经位于出料口处的循环轨道33循环移动至研磨体承载箱6内,利用研磨体承载箱6内的循环升降装置进行移动,移动至支撑板21上,便于下次使用。所述筒体4两侧下方呈弧形设置,便于筒体4的倾斜,防止筒体4在倾斜过程中出现碰撞现象。所述万向旋转机构32包括球形限位件和与球形限位件相匹配的限位槽,利用该万向旋转机构32能够使筒体4实现万向旋转,便于对筒体4内的物料和研磨体5排出,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用加球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导向装置和循环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动力件、变向齿轮组和旋转板,所述动力件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直径大于研磨体直径,通过旋转板对研磨间进行拨动,使研磨体能够移动至筒体内,便于对物料进行有效粉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弯折成型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导轨,所述支撑板呈Z型设置,且所述Z型弯折角度为50°,通过Z型的支撑板,使研磨体能够实现有序摆放,便于旋转装置对其位置进行推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循环移动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万向旋转机构和循环轨道,且依次排列,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筒体一端,且活动连接筒体底部,所述万向旋转机构位于筒体下方,所述筒体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底座,所述循环轨道位于筒体出料端,且所述循环轨道上设有过滤网,利用升降机构对筒体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物料及研磨体的有效排出,同时利用循环轨道对研磨体进行导向运输,使其实现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研磨体的有效旋转推动,实现自动化加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和安全隐患,同时能够对研磨体进行循环移动,便于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球磨机用加球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5015.9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64664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2C 17/18

专利分类号:B02C17/18

范畴分类:26B;

申请人:山东鼎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鼎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新安街道信川街西首南侧

发明人:李德华;朱金龙;罗晓杰

第一发明人:李德华

当前权利人:山东鼎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宋涛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球磨机用加球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