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测量系统论文_杨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测量,单片机,相位,频率计,泰勒,干扰。

频率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19)在《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TM32F427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开发了基于单片机的低成本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阐述了系统整体设计及单片机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对实验平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新的测量实验系统简化了传统的叶片静态频率测试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使学生专注于理解实验原理,验证叶片连接刚性、叶片长度等叶片状态改变时对自振频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19年05期)

白莎,潘晨玥,熊思宇,符玲[2](2019)在《考虑带外干扰的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外干扰和基波频率偏移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使得频率测量算法精度急剧下降,提出考虑带外干扰的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算法对该问题进行处理。算法首先分析基波频率偏移和带外干扰同时存在的泄漏关系,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来获得粗略的带外相量值;其次利用带外相量值计算带外粗估频率,并将其反馈给拓展后的泰勒模型作为基准频率参与运算;最后利用模型中的泰勒高阶导数获得精确的频率测量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频率偏移和噪声工况下能够分别给出精度较高的基波频率值和带外频率值;录波数据测试表明,算法能够准确给出实时信号的频率测量值且该值具有较小的波动性,证明了算法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饶冰洁,张颜艳,闫露露,武跃龙,张攀[3](2019)在《面向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应用的掺铒飞秒光纤光梳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自主研制的面向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应用的掺铒飞秒光纤光学频率梳,包括飞秒激光源,频率探测及控制单元,光谱展宽及拍频单元.光纤光梳系统中飞秒激光光源是一套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机制的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重复频率为196.5MHz,中心波长为1 572nm.利用f-2f法探测载波包络相移频率,获得信噪比约为40dB的信号(分辨率带宽300kHz).改变飞秒激光光源泵浦控制载波包络相移频率、频率稳定度是3.74×10-18/τ1/2;通过电光晶体和压电陶瓷改变飞秒激光光源腔长来控制重复频率frep、频率稳定度是1.75×10-13/τ1/2.利用高非线性光纤和倍频晶体将光纤光梳直接输出光谱由1 520~1 607nm扩展到671nm,获得了单模功率为208nW的光信号.与671nm单频激光拍频产生约为60dB(分辨率带宽1Hz)信号,满足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实验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吉宁,黄曙,肖子龙[4](2018)在《一种提高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精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科学研究、高精度电力仪器的发展、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对信号频率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网工频属于较低的频率,在现有的频率测量技术中,普遍存在低频信号频率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提高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精度的方法 ,在低频信号频率测量上具有独特优势,对低频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数学计算、仿真试验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张越,王玉琢,张爱敏,董堃,王伟波[5](2018)在《基于多路双混频时差测量仪的新频率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频时差法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10-13(采样时间1 s),实现了频率标准长、短期稳定度计量,是一套高效率的频率标准综合测试系统。(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钱鑫洪[6](2017)在《基于TM4C123系列单片机的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确的频率测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TM4C123系列单片机是由ARM公司推出的基于ARMv7架构的高性能、低功耗32位处理器,具有高效的信号处理及浮点运算功能。设计基于TM4C123单片机的频率测量系统,通过周期性矩形脉冲产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中断来捕获相关的频率信息。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系统成本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26期)

陈园园,袁焕丽[7](2016)在《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脉冲频率测量系统,包括放大整形电路、单片机和显示电路等。该测量系统利用AT89C51单片机控制,通过放大整形电路变成所需要的矩形脉冲波形,可以实现多种波形的频率检测。最后通过Keil进行程序编写,Protutes进行仿真,能够精确地完成波形频率的测量。(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陈妮,何华光,谢开仲[8](2016)在《基于全相位FFT的振弦式传感器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FFT频域法进行频率测量时存在频谱泄漏及栅栏效应,造成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FFT-Rife双谱线校正算法的高精度频率测量方法,并将该算法移植到以STM32处理器为核心的振弦式传感器频率测量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频率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2 Hz,与其他测频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频率测量精准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6年07期)

杜春燕[9](2016)在《宽频带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频率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对时间频率的高精度测量和分析,是其他物理量精密测量的基础。时间频率的测量是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测量之一,为了提高频率测量精度,国内外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频率测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针对不同的频率范围及应用条件,采用不同的频率测量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频率测量的精度,但是在工业应用方面,仪器测量设备缺乏具有高动态响应、宽频带、高精度的频率测量系统。本课题通过对现有频率测量方法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频率型传感器的频率测量系统。本系统主要由微控制器、频率测量模块和显示模块等部分构成,课题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和电路实现,并完成了上位机平台的搭建。系统基于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DDS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PLL (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和ARM Cortex-M3内核单片机STM32。系统的频率测量模块在FPGA片内构建脉冲计数模块、PLL分频模块和混频模块。被测信号经过整形模块调理后输入FPGA,通过脉冲计数模块1进行频率粗测,参考信号产生电路根据频率粗测值控制DDS产生一定频率值的参考信号,混频模块将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混频并输出其频差信号,频差信号输入给倍频模块高次倍频,通过PLL得到频差倍频信号,再通过脉冲计数模块2对频差倍频信号进行频率测量。频率测量模块将计数器测量值和DDS输出频率信息通过SPI上传给微控制器,STM32单片机处理数据后用液晶模块显示当前测量频率值,并通过以太网将测量结果上传给在LabWindows CVI环境下编写的上位机平台,实时显示并存储。系统频率测量速度优于1Hz,测量分辨率优于0.01Hz,测量频响快、分辨率高、频带宽、结构简单,适用于工业推广。(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5-09)

孙伟[10](2016)在《数字化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作为国际上七个标准物理量之一,是基本计量单位中精度最高的一个量。时频测量水平的提高对整个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计时、工业控制、邮电通信以及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的导航定位控制都离不开时间频率技术和时间频率测量。随着经济、科技和国防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频率标准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精密的时频测量设备及其相关产品开发。进一步提高时频基标准器的研究水平、提高频率源的技术工艺水平、摆脱大多数检测设备和仪器依赖进口的技术发展现状,是当今科学研究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高精度数字化频率测量及噪声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在传统频率测量方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数字下变频理论与相位比对算法结合的新型数字化测量系统。该测量方法基于单频正(余)弦信号欠采样和最大似然相位估计原理,利用欠采样后等价的低频模拟信号仍保留采样前高频信号初始相位信息的特点,采用双通道ADC对参考信号和待测信号同时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包含两路信号相位信息的数据送入SDRAM进行缓存,再通过FPGA读取及USB控制芯片以数据流的形式上传给上位机,后者借助MATLAB平台,运行相位比对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从而得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值,并计算相应的频率差值等信息。对数据整理分析,在取样时间τ为10ms的范围内,测量准确度优于10-10,本底噪声差异均在10-13量级,为数字化频率测量提供了技术基础。文章详细介绍了数字化频率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首先在理论上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综合分析了影响系统的各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其次,通过对模拟频率源重复性实验测试,标定了系统具体的性能指标。同时,本系统具有工作稳定、结构简单、高精度及高稳定度的特点,测试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其重要性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频率测量思想,为今后基于传统频率测量法的改进方案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5-01)

频率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带外干扰和基波频率偏移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使得频率测量算法精度急剧下降,提出考虑带外干扰的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算法对该问题进行处理。算法首先分析基波频率偏移和带外干扰同时存在的泄漏关系,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来获得粗略的带外相量值;其次利用带外相量值计算带外粗估频率,并将其反馈给拓展后的泰勒模型作为基准频率参与运算;最后利用模型中的泰勒高阶导数获得精确的频率测量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频率偏移和噪声工况下能够分别给出精度较高的基波频率值和带外频率值;录波数据测试表明,算法能够准确给出实时信号的频率测量值且该值具有较小的波动性,证明了算法的综合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帆.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9

[2].白莎,潘晨玥,熊思宇,符玲.考虑带外干扰的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算法[J].电网技术.2019

[3].饶冰洁,张颜艳,闫露露,武跃龙,张攀.面向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应用的掺铒飞秒光纤光梳系统[J].光子学报.2019

[4].李吉宁,黄曙,肖子龙.一种提高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精度的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

[5].张越,王玉琢,张爱敏,董堃,王伟波.基于多路双混频时差测量仪的新频率测量系统[J].计量学报.2018

[6].钱鑫洪.基于TM4C123系列单片机的频率测量系统设计[J].科技视界.2017

[7].陈园园,袁焕丽.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

[8].陈妮,何华光,谢开仲.基于全相位FFT的振弦式传感器频率测量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6

[9].杜春燕.宽频带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10].孙伟.数字化频率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湍流边界层流向平均速度剖面弛豫铁电体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ε′和...相邻迭代矩阵之差的F范数迭代过程中修正系统的最小频率两端固支板模型研究海域A、B、C、D区位置

标签:;  ;  ;  ;  ;  ;  ;  

频率测量系统论文_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