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干制论文_王丽霞,肖丽霞,陆蒸,林启训,陆则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调干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切片,蘑菇,绿茶,干燥,热泵,品质,速度。

气调干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霞,肖丽霞,陆蒸,林启训,陆则坚[1](2010)在《气调干制绿茶和热风干制绿茶汤色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影响因素作用下茶汤D420 nm值,并结合目测法探讨气调干制绿茶和热风干制绿茶汤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为5.0时,绿茶汤色稳定性最佳。绿茶饮料中添加锌离子、蔗糖,以及低温或室温避光贮存,可提高汤色稳定性;加热或高温易氧化褪色。气调干制绿茶比热风干制绿茶能具有更好的汤色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林启训,谢雯君,王则金,童金华[2](2006)在《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林启训,谢雯君,王则金,童金华[3](2005)在《双孢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空气及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菇片进行单因素干制对比试验,按拟水平法构建混合水平设计表分析了干制气体中的O2体积分数、干制温度及时间等3个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双孢菇片干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气体O2体积分数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菇片的干燥速率,成品的褐变度降低、VC保存率高。双孢菇气调干制品质量最佳的工艺参数为O2体积分数9%,干制温度59℃,干制时间5h-6h。(本文来源于《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5-11-01)

陆烝[4](2005)在《板鸭气调干制技术与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冷凝器、双蒸发器热泵系统与低温催化燃烧降氧相结合方法,研制既可制冷也可制热并能降氧的板鸭干制设备。通过对温度、湿度的调节可模拟传统板鸭风干加工工艺,并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降氧气调系统,降低干燥介质气体的氧气含量,抑制鸭肉干制过程中的脂肪氧化,从而达到降低板鸭过氧化值和酸价,提高成品质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林启训,陈晓,林志贵,陆则坚[5](2004)在《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干燥速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实验设备对龙眼肉的干燥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干燥速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肉采用气调干制,可显着提高干制品的Vc保存率和还原糖质量分数;在气体的O2含量降低状态下,充N2气体气调干燥具有较高的干燥速度,制品质量最好,复水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林启训,陈晓,林志贵,陆则坚[6](2003)在《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制品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实验设备进行龙眼肉对比干燥实验,探讨了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肉采用气调干制,可显着提高制品的Vc保存率和还原糖质量分数;在气体的O2含量相同状态下,充N2气体气调干燥的制品质量最好,复水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03年04期)

林启训,陆蒸,陆则坚[7](2003)在《板兔气调干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状态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高板兔质量为目的 ,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 (QTM)实验设备 ,分别以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及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各为 5 0 %的混合气体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板兔进行气调干制试验。采用正交实验 ,分析了不同状态的气体成分对板兔干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干燥室气体的氧气含量可显着降低板兔干制品过氧化值和酸价 ,提高板兔质量。在气体的氧气含量相同状况下 ,充氮降氧效果最好。此外 ,还对板兔充氮降氧干燥过程的状态参数进行了优化。(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陆则坚,陆蒸,林启训,陈颖[8](2001)在《气调干制技术与实验设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干制过程气体成分调节方法和实验设备 ,通过双冷凝器、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的不同组合状态选择与压缩机变频控制配合 ,实现对密闭干燥系统内定量循环气体的温、湿度调节 ,采用专家控制系统与 PID控制软件相结合方法 ,达到对包括气体成分在内的干燥过程状态参数的智能化控制 ,实验表明 ,所研制 QTM干燥机能满足各种产品气调干制实验要求。干制过程氧气含量对干制品质量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卢永芬[9](2001)在《食用菌气调干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提高食用菌干制质量为宗旨,采用双冷凝器、双蒸发器热泵干燥系统,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巴西蘑菇气调干制方法、干制机理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干制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为气调干制设备的研制和优质食用菌规模化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进行起始温度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起始温度在40℃以上对PPO均有钝化效果,以45℃为最佳,而钝化POD则以40℃较佳。 二.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前期温度、后期温度、风速及转换水分等工艺参数对脱水速率、能耗、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目标综合优化分析与研究,确定蘑菇干燥的优质、高效的工艺参数。 叁.以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代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蘑菇进行干燥,建立了不同气体含量与蘑菇褐变度之间的关系。 四.确定描述蘑菇吸湿平衡含水率等温线的数学模型Modified-Henderson模型。(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1-05-01)

气调干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调干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霞,肖丽霞,陆蒸,林启训,陆则坚.气调干制绿茶和热风干制绿茶汤色稳定性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

[2].林启训,谢雯君,王则金,童金华.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

[3].林启训,谢雯君,王则金,童金华.双孢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C].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

[4].陆烝.板鸭气调干制技术与设备[J].福建农业学报.2005

[5].林启训,陈晓,林志贵,陆则坚.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干燥速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4

[6].林启训,陈晓,林志贵,陆则坚.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制品品质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3

[7].林启训,陆蒸,陆则坚.板兔气调干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状态参数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3

[8].陆则坚,陆蒸,林启训,陈颖.气调干制技术与实验设备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

[9].卢永芬.食用菌气调干制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气调干制试验装置示意图因素水平与ADF质量分数趋势因素水平与褐变度趋势因素水平与维生素C质量分数趋势金属离子与D420 nm值的关系糖类与D420 nm值的关系

标签:;  ;  ;  ;  ;  ;  ;  

气调干制论文_王丽霞,肖丽霞,陆蒸,林启训,陆则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