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围绕落户、住房和就业等发布人才政策,想要吸引更多年轻人。那么,到底哪个城市最适合年轻人的就业、生活和发展?
最近,DT财经发布《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并提出“青和力”这个新名词。所谓“青和力”,就是指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这份报告借助来自于25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大数据,以及对超过1500位生活在各城市的年轻人的调研数据,通过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量化评估100座主要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进行排名,最终发布了“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排行榜”。
表2总结的是国家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很早就已经成为名物化研究的重要阵地,发文量比其他国家多几倍,而中国首次在国外核心发文时间为2013年,短短五年就累计发文14篇,排名第3。这说明中国也正逐渐成为国际名物化研究的前沿阵地。
其中8个一级指标为城市发展能级、工作机会含金量、居住辨别力度、商业资源偏好、环境友好度、自我成长氛围、生活新鲜感、文化娱乐活力。相关人士表示:“年轻人不太会通过翻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决定去哪个城市发展。比起各项经济指标,‘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包容便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和娱乐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等看起来不那么硬核的因素,反而是影响他们决定的关键。”
在相关指标中,“城市鲜活指数”颇受关注,用以评估一座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跟自己同步到家的新鲜蔬果和美食,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和超市,并不难找到的健身房,一起流汗的同伴……这些贴近年轻生活方式的细枝末节,往往更能打动人。”相关人士表示,城市的鲜活指数高,不仅意味着年轻人更容易过上便捷的生活,还意味着当地政策与环境对新事物的接收度更高、新商业力量的渗透意愿更强,这也是未来持续创新的保障。
这份报告显示,从省份分布来看,在“青和力”排名前50的城市当中,广东、江苏和浙江各自贡献7座城市。优质的城市群,让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在年轻人的争夺中占得先机,其中华东城市在百城当中相当强势地占据42席。报告认为,城市群是区域青和力发展的缩影,各城市群间也存在明显差距。对于年轻人来说,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依旧是最理想的选择。
《史记·太史公自序》明确说“太史公(司马谈)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即司马谈为官的时间是在“建元”至“元封”之间。“建元”、“元封”均为汉武帝时年号,其间包括“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年号,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40年至前105年。“建元”共有六年,至于司马谈为官始于“建元”哪一年,司马迁虽然没有明载,但上限可确定为“建元元年”至“建元六年”,即前140—前135年的六年之间。
就江苏来看,南京、苏州双双入围“青和力”城市Top10。南京凭借科教资源和区位优势,表现出更强的创新力、辐射力和自律氛围;而苏州在强劲经济实力的支撑下,提供了更充裕的城市设施。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上榜Top100,成为上榜城市最多的省份,也是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全部上榜的省份。策
(盛励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苏胜利
标签:城市论文; 年轻人论文; 司马论文; 指标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群众》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