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论文_王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衡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保守主义,人文主义,阿诺德,汉学,文化,胡适。

学衡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19)在《从“欧化诗”到“世界诗歌”的诡变——重审学衡派和海外汉学对新诗的文化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汉语新诗勃然而兴,卒至颠覆了古典诗的绝对主导地位,并以独特的文化逻辑建构着存在的价值。在它近百年的颠踬历程中,有两种质疑的观点值得重视:一是学衡派指新诗为"西化诗",一是海外汉学界批评当代新诗刻意追求可翻译性,陷入了"世界诗歌"的悬空境地。这两种声音隔着遥远的时空,指向却高度一致,都严词逼问新诗的内在质地与自我定位,时至文学全球化的今日,重新审视此种追问或更能促人省思现代汉诗的文化身份和美学属性等诸问题。(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5期)

许永宁,张静涵[2](2019)在《梅光迪的“新文化运动”兼及学衡派的学术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学衡派的核心人物,梅光迪的学术活动折射出学衡派中的个体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有独特贡献的事实,这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的发现"的价值回归,又是彰显新文化运动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识梅光迪,不仅是丰富个体化经验与体验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面相,更是进一步推进新文化运动研究走向深入和多元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牛力[3](2019)在《倔强的少数: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是中国近代大学设立的第一个西洋文学系。该系的创设,为学衡派汇聚东南学府、发展"理想志业"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平台。但学衡派倡导的人文主义和人格教育,与东南大学注重实验主义和实利教育的办学取向不无矛盾,在校园主导性的文化氛围和权力格局中,学衡派实为"少数倔强不驯之分子"。在这种分歧和对立的情势下,西洋文学系和英文系陷入经年不休的缠斗,系科间的矛盾和人事上的纠葛持续发酵,终导致西洋文学系被归并。西洋文学系的裁撤使学衡同人先后出走,风流云散,并加剧了学衡派和学校当局的对立,使他们成为校内外倡言校务改进的重要力量。(本文来源于《民国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魏万磊[4](2019)在《从梁启超与“学衡派”的互动看文化保守阵营的复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政治,是指学者为扩张自己学说和思想的影响力,为树立自身学术思想的权威地位、典范地位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梁启超是一个非常有自觉意识和实践经验的学术政治的操盘手,"学衡派"诸人尤其是吴宓、柳诒徴也是这样的操盘手。新文化运动后的梁启超,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和政治势力开创新的文化局面,借助于江苏教育会的密切关系,梁启超希望拉拢江浙学术势力尤其是"学衡派"入伙,但"学衡派"在东南大学排斥政治势力介入的努力显示了道术对于权术的抵制,而江苏教育会与政治上失势的梁启超之关系也并非坚如磐石,反映了政治势力对于学术势力看似尊崇实则轻蔑的态度。"学衡派"内部的态度分化则反映出心术对于道术的瓦解作用,道术、权术与心术相互纠缠。(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威[5](2019)在《阿诺德文化批评之音的中国回响——谈学衡派与阿诺德》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修·阿诺德保守的文化批评影响深远,20世纪初美国以白璧德等人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就深受其熏陶,我国重要的文化保守群体——学衡派亦深受阿诺德影响,加之学衡派又大多奉新人文主义为圭臬,更加剧了这种亲近感。学衡派以阿诺德为护身符,与激进的新文化派就如何建设新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阿诺德每现诸学衡派笔端,都以新文化派死敌的面目示人。阿诺德所现之处,即是两派根本分歧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说,阿诺德或为20世纪初我国文化激进与保守之争的一个缩影。考察学衡派笔下的阿诺德与学衡派对其"文化""非利士人""无功利"的批评法则的改写及其意图,可窥见百年前两派关于建设新文化的根本分歧与不同路径。(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段怀清[6](2019)在《胡适与“学衡派”论战的跨文化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那场曾经的论争是一桩未曾了结的“旧案”,其实未必仅限于梅光迪、吴宓等“学衡派”,也引向了世界语境,打上了世界文学以及跨语际、跨文化的印记。转换批评语境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胡适与“学衡派”之间发生论战,其实,无论是当时还是之后,新文学作(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7-04)

李晓虎[7](2019)在《学衡派与欧文·白璧德视野下的东西方文化评价及其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的十余名留学生投师于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欧文·白璧德的门下,成为了他的嫡传弟子。这些学生回国后,创办了《学衡》杂志,与新文化运动派分庭抗礼,他们由此被学界称为"学衡派"。欧文·白璧德以第叁者的身份,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给予了关注和评价,呼应了这场旷日持久但未决胜负的中西方文化论争。时至今日,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直接关乎到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着眼未来,中西文化的评价、取舍和走向问题,既是老生常谈,又是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重新审视学衡派与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对研究该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有能[8](2018)在《胡先骕与“学衡派”》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先骕是"学衡派"的主要成员之一,本文试图从胡先骕与"学衡派"的关系来阐述他的人生遭遇。过去那种从文化激进主义的立场看待胡先骕及其学衡派的保守主义思想,本身视角就遮蔽了对象的另一面,这样得出的结论难免偏颇。因此,现在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学衡派的重要成员胡先骕,这本身就是一种应有的历史态度。大家都知道吴宓是学衡派的主帅,但作为"学衡派"发起人和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胡先骕较少为人谈起和关注。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33期)

赵建永[9](2018)在《从汤用彤早期论文看中华文化的道德精神——兼论道德立国对学衡派的纲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近来于清华大学图书馆发现了甘肃历史文化名人汤用彤的长期以来罕为人知的早期作品,尚未收入《汤用彤全集》及其着译目录,还没有引起学衡派研究者的注意。这两篇遗文虽已尘封了近一世纪,如今重读,颇感其中许多见解并未过时,是今天仍然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他在青年时代就出于忧国忧民的时代关怀提出的许多洞见,达到甚至超越了影响历史进程的诸多大家的深度和高度。这与他的家庭教育、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及平日的读书思考是分不开的。(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华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探源”国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10-01)

陈锦琪[10](2018)在《儒家思想的现代整合——学衡派“尊孔”选择的内在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尊孔"作为学衡派实现"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向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内容,虽然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却是学衡派在融合中国传统和西方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对现代中国前途做出的理性抉择。本文从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学衡派的理论来源:白璧德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契合之处,以及学衡派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叁方面梳理学衡派"尊孔"选择的内在理路,揭示学衡派选择"尊孔"的历史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学衡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学衡派的核心人物,梅光迪的学术活动折射出学衡派中的个体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有独特贡献的事实,这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的发现"的价值回归,又是彰显新文化运动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识梅光迪,不仅是丰富个体化经验与体验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面相,更是进一步推进新文化运动研究走向深入和多元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衡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峰.从“欧化诗”到“世界诗歌”的诡变——重审学衡派和海外汉学对新诗的文化质疑[J].名作欣赏.2019

[2].许永宁,张静涵.梅光迪的“新文化运动”兼及学衡派的学术特质[J].宜宾学院学报.2019

[3].牛力.倔强的少数: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J].民国研究.2019

[4].魏万磊.从梁启超与“学衡派”的互动看文化保守阵营的复杂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李威.阿诺德文化批评之音的中国回响——谈学衡派与阿诺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段怀清.胡适与“学衡派”论战的跨文化印记[N].社会科学报.2019

[7].李晓虎.学衡派与欧文·白璧德视野下的东西方文化评价及其走向[J].榆林学院学报.2019

[8].杨有能.胡先骕与“学衡派”[J].牡丹.2018

[9].赵建永.从汤用彤早期论文看中华文化的道德精神——兼论道德立国对学衡派的纲领意义[C].首届“中华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探源”国际论坛论文集.2018

[10].陈锦琪.儒家思想的现代整合——学衡派“尊孔”选择的内在理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创作及有关评论1989年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状况...创作及有关评论1989年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状况...科研发展情况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人文、社会...科研发展情况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人文、社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

标签:;  ;  ;  ;  ;  ;  ;  

学衡派论文_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