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气流论文_张瑰,崔周进,张梅,毛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山气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流,地形,模式,大兴安岭,焚风,幂级数,边界层。

过山气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瑰,崔周进,张梅,毛磊[1](2013)在《一类过山气流背风波问题解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类过山气流的背风波问题中产生的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对几种解法,如积分方程解法、幂级数求解法、构造特解法以及降阶法等,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述.(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李艺苑,王东海,王斌[2](2009)在《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动力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尺度地形的强迫抬升和屏障作用对大气运动有显着影响.概述性地回顾了在不同大气条件下气流经过各种中小尺度理想地形所产生的垂直传播的过山波和水平传播的背风波等现象的线性和非线性理论研究进展.分类归纳了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各种数值实验和外场观测实验,总结了包括气流分离、重力波破碎、水跃、强下坡风、转子等在内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可能联系.回顾线性理论、外场观测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线性理论能刻画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部分特征,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式能模拟各种非线性现象.文中指出,在理论分析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大气条件和实际天气系统特征的结合,定量地研究气流过山时地形的动力作用;在探究过山气流各种非线性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的同时,应该更多地研究这些动力现象在实际暴雨中的作用,从而改进暴雨预报.同时,在大气环流模式次网格地形波参数化方案中考虑非线性山脉波动阻力将会有更好的模拟效果.(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03期)

刘辉志,洪钟祥,桑建国[3](2001)在《对流边界层中过山气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 ARPS 40非静力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了对流边界层中气流过山引起的地形波,讨论了地形及大气条件改变对其的影响。模拟表明,当大气边界层是对流边界层时,气流过山引起的地形强迫,仍能在上部稳定层结中造成足够的垂直扰动,产生向上传播的重力内波,重力内波引起的波动阻力仍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01年03期)

洪冠新,董海宁,金长江[4](1998)在《过山气流的一种工程模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过山气流的流体力学工程化模型。它根据过山气流的流动特点,按照绕圆柱流动理论,计入地面摩擦影响,同时用迭加背风涡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过山气流的流体力学模型,并经过坐标转换形成过山气流的叁维流场。是适于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工程研究的一种过山气流工程模型。(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1998年02期)

胡鹏,陈东,郑银鹤,熊杰伟[5](1996)在《叁维山体过山气流流场特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阶矩湍流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细网格、高分辨率、叁维非静力PBL数值模式,并由其模拟了叁维山体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和湍流场特征。为反映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对中性条件下叁维山体流场进行了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该模式模拟山体条件下的流场结构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将模拟结果作为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的叁维风场及湍流场资料输入,为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污染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河南气象》期刊1996年04期)

杨贺清,吴杰,秦萍,王献孚,徐光华[6](1996)在《水槽模拟试验及其在过山气流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厂改扩建工程地处中条山南侧。烟羽的扩散易受地形的影响。为了解工程在现有条件下,烟羽的排放情况和过山气流的拢动情况,在相似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槽模拟试验,得出了不同风速情况下的试验结果,为拟建工程厂址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期刊1996年02期)

齐瑛,傅抱璞[7](1994)在《受对流边界层影响的过山气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个自由大气与对流边界层相耦合的解析模式,利用该模式系统地讨论了对流边界层对过山气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齐瑛,傅抱璞[8](1993)在《过山气流与大兴安岭焚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二维大气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冬季1月份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并讨论了该焚风的成因。(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1993年05期)

骆振欧,张志新[9](1993)在《过山气流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k—ε两方程湍流计算工程模式和Sigma坐标系、迎风分裂隐式格式,数值模拟了在地转运动和浮力、热力效应下两维起伏地形上的过山气流,获得了复杂大气流动的风速、风切变、位温和湍动能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1993年02期)

乔瑛[10](1992)在《旋转大气中过山气流结构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的浅水过山气流理论中,地球的旋转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Hought(1968),Chao(1964))。但是,在无限深厚的层结大气中,当地形强迫波在垂直方向可传播时,从浅水情形中得出的许多重要结论却不再适用(Durran(1986)),而许多灾害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强下坡风暴、焚风等则主要发生在无限深厚的层结大气之中。因此,进一步讨论深厚大气中过山气流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1992年S2期)

过山气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小尺度地形的强迫抬升和屏障作用对大气运动有显着影响.概述性地回顾了在不同大气条件下气流经过各种中小尺度理想地形所产生的垂直传播的过山波和水平传播的背风波等现象的线性和非线性理论研究进展.分类归纳了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各种数值实验和外场观测实验,总结了包括气流分离、重力波破碎、水跃、强下坡风、转子等在内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可能联系.回顾线性理论、外场观测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线性理论能刻画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部分特征,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式能模拟各种非线性现象.文中指出,在理论分析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大气条件和实际天气系统特征的结合,定量地研究气流过山时地形的动力作用;在探究过山气流各种非线性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的同时,应该更多地研究这些动力现象在实际暴雨中的作用,从而改进暴雨预报.同时,在大气环流模式次网格地形波参数化方案中考虑非线性山脉波动阻力将会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山气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瑰,崔周进,张梅,毛磊.一类过山气流背风波问题解法探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李艺苑,王东海,王斌.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动力问题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9

[3].刘辉志,洪钟祥,桑建国.对流边界层中过山气流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

[4].洪冠新,董海宁,金长江.过山气流的一种工程模拟方法[J].飞行力学.1998

[5].胡鹏,陈东,郑银鹤,熊杰伟.叁维山体过山气流流场特征的数值模拟[J].河南气象.1996

[6].杨贺清,吴杰,秦萍,王献孚,徐光华.水槽模拟试验及其在过山气流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

[7].齐瑛,傅抱璞.受对流边界层影响的过山气流[J].力学学报.1994

[8].齐瑛,傅抱璞.过山气流与大兴安岭焚风[J].地理学报.1993

[9].骆振欧,张志新.过山气流的数值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3

[10].乔瑛.旋转大气中过山气流结构的数值研究[J].计算物理.1992

论文知识图

逆温层对过山气流的影响(源自文...4-16球面过山气流试验积分巧天...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非线性和耗...中小尺度气流过山的垂直剖面示意图例1模拟结果的流场图过山气流作用下气球1质心坐标时...

标签:;  ;  ;  ;  ;  ;  ;  

过山气流论文_张瑰,崔周进,张梅,毛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