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论文和设计-赵勤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包括第一涤纶、缠绕层、第二涤纶、贴合层、棉纤维和保暖层,第一涤纶为线芯,缠绕层外套于第一涤纶的外圆弧面上,第二涤纶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涤纶呈十字形布置于缠绕层的外周,贴合层外套于四个第二涤纶和缠绕层上且第二涤轮的部分外圆弧面和缠绕层的部分均与贴合层贴合,棉纤维布置于贴合层的凹槽内,保暖层外套于棉纤维的远离贴合层的端面上,具有强度好、吸湿性好、手感好和保温性能佳的涤纶纱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涤纶(1)、缠绕层(2)、第二涤纶(3)、贴合层(4)、棉纤维(5)和保暖层(6),所述第一涤纶(1)为线芯,所述缠绕层(2)外套于第一涤纶(1)的外圆弧面上,所述第二涤纶(3)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第二涤纶(3)呈十字形布置于所述缠绕层(2)的外周,所述贴合层(4)外套于四个所述第二涤纶(3)和缠绕层(2)上且所述第二涤轮的部分外圆弧面和缠绕层(2)的部分均与所述贴合层(4)贴合,所述棉纤维(5)布置于所述贴合层(4)的凹槽内,所述保暖层(6)外套于所述棉纤维(5)的远离所述贴合层(4)的端面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涤纶(1)、缠绕层(2)、第二涤纶(3)、贴合层(4)、棉纤维(5)和保暖层(6),所述第一涤纶(1)为线芯,所述缠绕层(2)外套于第一涤纶(1)的外圆弧面上,所述第二涤纶(3)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第二涤纶(3)呈十字形布置于所述缠绕层(2)的外周,所述贴合层(4)外套于四个所述第二涤纶(3)和缠绕层(2)上且所述第二涤轮的部分外圆弧面和缠绕层(2)的部分均与所述贴合层(4)贴合,所述棉纤维(5)布置于所述贴合层(4)的凹槽内,所述保暖层(6)外套于所述棉纤维(5)的远离所述贴合层(4)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层(2)由PBT纤维和PTT纤维组成,所述PBT纤维和PTT纤维平行排布缠绕在第一涤纶(1)的外圆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4)由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组成,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平行缠绕于第二涤纶(3)、PTT纤维和PBT纤维上且所述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第二涤纶(3)、PTT纤维和PBT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6)由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交织而成,所述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缠绕在棉纤维(5)、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上且所述莫代尔纤维的外圆弧面和维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所述棉纤维(5)的外圆弧面、锦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TT纤维的直径和PBT纤维的直径相等,所述锦纶纤维的直径和丙纶纤维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5)的直径与第二涤纶(3)的直径相等,所述棉纤维(5)的外圆弧面与贴各层的突出面处于同一个环面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现有的涤纶长丝织成的织物虽然有着较好的强度,但是存在手感差,吸湿性差和保温效果不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具有强度好、吸湿性好、手感好和保温性能佳的涤纶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包括第一涤纶、缠绕层、第二涤纶、贴合层、棉纤维和保暖层,所述第一涤纶为线芯,所述缠绕层外套于第一涤纶的外圆弧面上,所述第二涤纶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第二涤纶呈十字形布置于所述缠绕层的外周,所述贴合层外套于四个所述第二涤纶和缠绕层上且所述第二涤轮的部分外圆弧面和缠绕层的部分均与所述贴合层贴合,所述棉纤维布置于所述贴合层的凹槽内,所述保暖层外套于所述棉纤维的远离所述贴合层的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涤纶和第二涤纶为同种涤纶,涤纶具有强度好、弹性好、耐热性好和耐磨性好等特点,第一涤纶作为线芯,可以增加纱线的拉伸强度和弹性,在第一涤纶上外套缠绕层,进一步提高纱线的弹性和防断裂能力,缠绕层外部布置有第二涤纶且第二涤纶呈十字形排布,相邻第二涤纶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使纱线具有一定程度的捻度,再通过贴合层对第二涤纶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位,同时在贴合层的凹槽内布置棉纤维来提高纱线的保暖性,贴合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同时棉纤维也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保证纱线在受力扭曲后,能恢复到原先状态,最后再棉纤维和贴合层外缠绕有保暖层,保证纱线的保暖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纱线内部的热量散失过快。

作为优选,所述缠绕层由PBT纤维和PTT纤维组成,所述PBT纤维和PTT纤维平行排布缠绕在第一涤纶的外圆弧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BT纤维和PTT纤维都具有良好的弹性,进一步增加纱线的弹性和恢复力,经受力后可以进行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纱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贴合层由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组成,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平行缠绕于第二涤纶、PTT纤维和PBT纤维上且所述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第二涤纶、PTT纤维和PBT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锦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而丙纶具有较轻的质地和强伸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纱线的质量,同时也使纱线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恢复力,在纱线受扭曲时,能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纱线的抗扭曲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保暖层由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交织而成,所述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缠绕在棉纤维、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上且所述莫代尔纤维的外圆弧面和维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所述棉纤维的外圆弧面、锦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莫代尔纤维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柔软性,而维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通过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进行交织,可以使保暖层既有良好的保暖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触感。

作为优选,所述PTT纤维的直径和PBT纤维的直径相等,所述锦纶纤维的直径和丙纶纤维的直径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TT纤维的直径和PBT纤维的直径相等,可以保证PTT纤维和PBT纤维对第一涤纶缠绕后的最外层平整,方便后面纤维的添加,由于锦纶纤维的直径和丙纶纤维的直径相等,保证贴合层的厚度均匀,保证棉纤维可以对贴合层的凹槽进行很好的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与第二涤纶的直径相等,所述棉纤维的外圆弧面与贴合层的突出面处于同一个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贴合层的厚度均匀且棉纤维的直径与第二涤纶的直径相等,所以当棉纤维放入到贴合层的凹槽内时,可以使棉纤维的外圆弧面与贴合层的突出面处于同一个环面上,保证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的缠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涤纶;2、缠绕层;3、第二涤纶;4、贴合层;5、棉纤维;6、保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包括第一涤纶1、缠绕层2、第二涤纶3、贴合层4、棉纤维5和保暖层6,第一涤纶1为线芯,缠绕层2外套于第一涤纶1的外圆弧面上,第二涤纶3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涤纶3呈十字形布置于缠绕层2的外周,贴合层4外套于四个第二涤纶3和缠绕层2上且第二涤轮的部分外圆弧面和缠绕层2的部分均与贴合层4贴合,棉纤维5布置于贴合层4的凹槽内,保暖层6外套于棉纤维5的远离贴合层4的端面上。

第一涤纶1和第二涤纶3为同种涤纶,涤纶具有强度好、弹性好、耐热性好和耐磨性好等特点,第一涤纶1作为线芯,可以增加纱线的拉伸强度和弹性,在第一涤纶1上外套缠绕层2,进一步提高纱线的弹性和防断裂能力,缠绕层2外部布置有第二涤纶3且第二涤纶3呈十字形排布,相邻第二涤纶3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使纱线具有一定程度的捻度,再通过贴合层4对第二涤纶3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位,同时在贴合层4的凹槽内布置棉纤维5来提高纱线的保暖性,贴合层4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同时棉纤维5也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保证纱线在受力扭曲后,能恢复到原先状态,最后再棉纤维5和贴合层4外缠绕有保暖层6,保证纱线的保暖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纱线内部的热量散失过快。

缠绕层2由PBT纤维和PTT纤维组成,PBT纤维和PTT纤维平行排布缠绕在第一涤纶1的外圆弧面上,PBT纤维和PTT纤维都具有良好的弹性,进一步增加纱线的弹性和恢复力,经受力后可以进行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纱线的使用寿命。

贴合层4由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组成,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平行缠绕于第二涤纶3、PTT纤维和PBT纤维上且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第二涤纶3、PTT纤维和PBT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锦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而丙纶具有较轻的质地和强伸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纱线的质量,同时也使纱线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恢复力,在纱线受扭曲时,能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纱线的抗扭曲能力。

保暖层6由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交织而成,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缠绕在棉纤维5、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上且莫代尔纤维的外圆弧面和维纶纤维的外圆弧面与棉纤维5的外圆弧面、锦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和丙纶纤维的外圆弧面均贴合,由于莫代尔纤维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柔软性,而维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通过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进行交织,可以使保暖层6既有良好的保暖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触感。

PTT纤维的直径和PBT纤维的直径相等,锦纶纤维的直径和丙纶纤维的直径相等,由于PTT纤维的直径和PBT纤维的直径相等,可以保证PTT纤维和PBT纤维对第一涤纶1缠绕后的最外层平整,方便后面纤维的添加,由于锦纶纤维的直径和丙纶纤维的直径相等,保证贴合层4的厚度均匀,保证棉纤维5可以对贴合层4的凹槽进行很好的填充。

棉纤维5的直径与第二涤纶3的直径相等,棉纤维5的外圆弧面与贴合层4的突出面处于同一个环面上,由于贴合层4的厚度均匀且棉纤维5的直径与第二涤纶3的直径相等,所以当棉纤维5放入到贴合层4的凹槽内时,可以使棉纤维5的外圆弧面与贴合层4的突出面处于同一个环面上,保证莫代尔纤维和维纶纤维的缠绕效果。

设计图

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816.7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81901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D02G 3/04

专利分类号:D02G3/04;D02G3/32;D02G3/44

范畴分类:24B;

申请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第一申请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申请人地址: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洲泉镇小元头村

发明人:赵勤峰

第一发明人:赵勤峰

当前权利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涤纶混纺纱线论文和设计-赵勤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