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心理战论文_李甜甜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心理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理战,信息,信息技术,美利坚合众国,作战,法国,美国。

信息心理战论文文献综述

李甜甜[1](2019)在《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与防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战损伤是近期对心理战研究的重点,为了有效避免心理战损伤,文章对心理战的识别和防御做出研究,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心理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在心理战损伤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来自环境或个体的支持对受众在心理战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和访谈法,将心理战类型分为了四种类型,分别是欺诈型、威慑型、怀柔型、离间型,并总结每种类型的典型案例,将四种类型心理战所可能造成的损伤分为8个维度编制《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施测后回收166份问卷,根据信效度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删减,结果保留了8个维度和32道题目,形成了《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的正式版,可进行进一步施测。研究二使用研究一编制的问卷,在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等学校收集了33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7份,使用PSS18.0和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心理支持类型在敌对、自责倾向、应激障碍、焦虑和恐惧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2)心理战类型在人际关系敏感、自责倾向、信念崩塌、焦虑、恐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了显着程度;(3)心理战信息损伤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自责倾向维度和焦虑维度上男性得分显着高于女性,其他维度不存在显着差异;(4)心理战信息损伤各维度在学历上差异显着;(5)心理支持类型主效应显着。之后针对研究提出了叁条心理战信息损伤的防御措施:(1)普及心理战教育,规范信息传播渠道;(2)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的培养;(3)进行归因偏好训练。研究对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和测量深入探讨,编制了有效的心理战伤测量问卷,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丰富了对心理战的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3)

玛丽亚·维塔利耶芙娜·米谷廖娃,陈爱茹[2](2016)在《网络信息资源:美国进行心理战的武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和计算机控制的方式来管理经济社会,无论是轻重工业生产还是武器的使用,甚至控制人类自身。正因此,构建一个能够服务于人类的网络安全体系已经是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一般而言,网络安全概念既包括社会层面,也包括技术层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好网络空间,通过网络空间管理社会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互联网(本文来源于《红旗文稿》期刊2016年16期)

刘付军[3](2016)在《基于阈下信息的心理战力量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心理学认为,信息有阈上、阈下之分,"阈"是指感觉阈限,阈下信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超出人的感觉阈限的信息,这类信息虽然人感觉不到但却能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具有隐性进攻、不易防范的特点,在商业广告、政治宣传,特别是心理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关注。我们应当未雨绸缪,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瞄准短板弱项,大力加强基于阈下信息的心理战力量建设。(本文来源于《政工导刊》期刊2016年07期)

周鹏[4](2016)在《以足球视频为媒介的心理战及其信息生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空前发展,信息技术被融入各个领域。随着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政治局势和战略布局开始发生变化,心理战模式和方式及信息生成机制与途径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心理战形式是战场喊话或投送传单。但和平时期,要求心理战要满足"隐蔽性"要求,避免违反国际法相关规定,且显性心理战易被敌方防御。而以足球视频为媒介的心理战,实现了心理战的"隐蔽化",能将心理战在和平(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6年06期)

唐良树[5](2015)在《大数据时代战争新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大数据时代战争的新形态。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中强调要“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心理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2-24)

陈卓[6](2015)在《信息战视野下的心理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战争历经发展演变,在当代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形态:信息战。信息战包括电子战、网络战等多种类型,其中之一,便是心理战。心理战自古存在,且地位亘古未变,但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才成为一种全天候、无间歇、高强度的作战方式,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阐明了心理战的本质就是信息战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它对于我们丰富军事技术哲学的研究内涵、拓展其研究视野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同时对我们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指导下,加紧推进心理战建设亦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文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与案例分析,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角度,展示了信息时代心理战的研究框架:首先从战争的根本目的出发,结合各类心理战战例,从哲学的视角审视心理战与物理战的辩证关系,得出了以心理指标为指归的战争内在模式,明确了心理战的重要战争地位。接着梳理了心理战的信息战属性,透过心理战复杂多变的表现形式,从弹药、手段及效果叁个方面深入解析了心理战的信息战本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心理战信息和心理战对象的特点及互动机制,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阐述心理战进行中需考虑的各种因素。并基于信息论的思想,从信源、信道、信宿的角度,对于心理战信息的内容、形式及对象的结合进行分析,为不同情况下心理战的实施提供参考,为把握心理战制胜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从物理手段、生理基础、心理目标叁个方面考察了心理战的内在组成,并据此从物理战困境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等角度,以动态的眼光提出对心理战的未来前景的预估。最后,从“叁理汇聚”的角度提出,BCI技术必将使得心理战快速发展,进而揭示了对我国心理战发展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0-01)

巴文娟[7](2015)在《心理战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心理战的背景下,以互联网、语言、影视、宗教,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参观访问等活动为载体的心理战信息长期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及时通过价值观教育、国家意识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国情国力教育等教育对策,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战防御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5年05期)

张涛[8](2015)在《信息技术在心理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心理战作为重要的作战样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心理战的作用更加显着。随着军事改革的日益深入,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复杂的环境,心理战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心理战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心理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况,并阐述信息技术在心理战信息、理念与方法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促进心理战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5年05期)

倪涛[9](2014)在《心理战中信息二次传播效果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心理战中宣传信息在敌军士兵中二次传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单个士兵进行仿真建模,使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计算其状态及行为。从统计的角度,研究士兵集合在整体上呈现出的规律状态,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信息二次传播问题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可从中得出一些对部队心理战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张振业[10](2014)在《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认识和探讨信息心理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应该将信息心理战作为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论题来进行探讨和研究。信息心理战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战争样式。在当前各种高新科技武器如雨后春笋般更新的背景之下,信息心理战对于保卫国家的安全和赢得局部战争胜利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信息心理战与那种硬碰硬的实战相比是一种不需要流血的战争,但是这种战争相比起那种大规模的伤亡性战争,也同样包含着非常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为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上对这种信息心理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全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软科学论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1-24)

信息心理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和计算机控制的方式来管理经济社会,无论是轻重工业生产还是武器的使用,甚至控制人类自身。正因此,构建一个能够服务于人类的网络安全体系已经是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一般而言,网络安全概念既包括社会层面,也包括技术层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好网络空间,通过网络空间管理社会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互联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心理战论文参考文献

[1].李甜甜.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与防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玛丽亚·维塔利耶芙娜·米谷廖娃,陈爱茹.网络信息资源:美国进行心理战的武器[J].红旗文稿.2016

[3].刘付军.基于阈下信息的心理战力量建设[J].政工导刊.2016

[4].周鹏.以足球视频为媒介的心理战及其信息生成技术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

[5].唐良树.大数据时代战争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6].陈卓.信息战视野下的心理战[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7].巴文娟.心理战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

[8].张涛.信息技术在心理战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

[9].倪涛.心理战中信息二次传播效果仿真研究[J].国防科技.2014

[10].张振业.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认识和探讨信息心理战[C].软科学论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5 信息心理战攻击信息内部传播逻...心理战信息迭加子平台界面图足球视频中的重要位置心理战信息在不同位置的迭加图5.20是...新足球视频入库操作界面图心理战信息迭加的运行时间对比图

标签:;  ;  ;  ;  ;  ;  ;  

信息心理战论文_李甜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