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阀,涉及新风技术领域,解决了风阀普适较低,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内形成通风口;固定板,其固定设置于固定框架的一端;移动板,其滑动连接于固定框架的另一端,且移动板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带动移动板在固定框架上往复移动,以实现通风口的开启或闭合;本实用新型的风阀其移动板在固定框架上往复平移的运动方式,以及开合结构操作方便,能够自由调节通风量,且密闭性好;可通过固定框架将风阀安装于风管或新风机中,固定板起到固定与挡风的作用,易于安装固定,且受管道与机器的结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形成通风口,且所述固定框架将风阀安装于新风机中;固定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移动板,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移动板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往复移动,以实现通风口的开启或闭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移动齿条,其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移动齿条和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移动。
设计方案
1.一种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形成通风口,且所述固定框架将风阀安装于新风机中;
固定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
移动板,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移动板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往复移动,以实现通风口的开启或闭合;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
移动齿条,其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移动齿条和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齿条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边侧,且其沿所述移动板的运动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以打开或闭合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套设于所述滑动杆的外围,所述移动板能通过所述滑动环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滑动杆上由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移动至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时,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上方或下方,且所述固定板焊接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有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移动板开启或闭合到位时,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流增大到设定值,所述传感器传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阀装置。
背景技术
风量调节阀,又称风阀,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新风系统管道或新风机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
现有的风阀结构多样,为了适应不同的管道或新风机系统,需要设计不同形状、尺寸不同安装方式的风阀,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风阀通常与其特定的风机或管道相适配,普适性较低,由此增大了风阀的开发难度与开发成本;且现有的风阀安装方式较为繁琐,给组件的安装与维护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阀普适较低,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形成通风口,且所述固定框架将风阀安装于新风机中;
固定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
移动板,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移动板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往复移动,以实现通风口的开启或闭合;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
移动齿条,其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移动齿条和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齿条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边侧,且其沿所述移动板的运动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以打开或闭合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套设于所述滑动杆的外围,所述移动板能通过所述滑动环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滑动杆上由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移动至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时,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上方或下方,且所述固定板焊接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有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移动板开启或闭合到位时,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流增大到设定值,所述传感器传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启动驱动装置时,驱动装置带动移动板在固定框架上移动,当移动板移动至固定板一端时,风阀开启,通风口通风,驱动装置带动移动板向与固定板相对的一端移动并复位时,移动板闭合,风阀关闭通风口;上述移动板在固定框架上往复平移的运动方式,以及开合结构操作方便,能够自由调节通风量,且密闭性好。
2、可通过固定框架将风阀安装于风管或新风机中,固定板起到固定与挡风的作用,易于安装固定,且受管道与机器的结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板与滑动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架;2、固定板;3、滑动杆;4、移动板;41、滑动环;5、电机;6、移动齿条;7、齿轮;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阀,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内形成通风口;
固定板2,其固定设置于固定框架1的一端;
移动板4,其滑动连接于固定框架1的另一端,且移动板4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带动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往复移动,以实现通风口的开启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风阀,其有益效果是:启动驱动装置时,驱动装置带动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移动,当移动板4移动至固定板2一端时,风阀开启,通风口通风,驱动装置带动移动板4向与固定板2相对的一端移动并复位时,移动板4闭合,风阀关闭通风口;上述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往复平移的运动方式,以及开合结构操作方便,能够自由调节通风量,且密闭性好。
安装时,可通过固定框架1将风阀安装于风管或新风机中,固定板2起到固定与挡风的作用,易于安装固定;且受管道与机器的结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7;
移动齿条6,其固定于移动板4上,移动齿条6与齿轮7啮合;电机5带动齿轮7转动,以使移动齿条6和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移动。
上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5带动齿轮7,齿轮7与移动齿条6啮合的传动方式,当启动电机5转动时,电机5通过齿轮7与移动齿条6的啮合,带动移动板4移动,电机5的正转或反转实现移动板4的打开或闭合,风阀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通风口的通风。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齿条6设置于移动板4的边侧,且其沿移动板 4的运动方向设置。
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移动板4沿直线运动,易于设置。
为了方便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往复移动,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固定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3,移动板4与滑动杆3滑动连接,且移动板4能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滑动杆3上滑动,以打开或闭合通风口。
滑动杆3在固定框架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且沿固定框架1的边侧设置。滑动杆3可采用圆柱形杆以减小滑动摩擦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环41,滑动环41套设于滑动杆3的外围,移动板能通过滑动环41在滑动杆3上滑动。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图2是移动板与滑动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移动板4在滑动杆3上滑动,可选的实施方案是在移动板4的两侧设置滑动环41,当移动板4被电机5驱动时,滑动环41在滑动杆3上滑动实现移动板4的运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滑动杆3的两端延伸并固定于固定框架1上,移动板4能在滑动杆3上由固定框架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上述滑动杆3的两端可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框架1上,滑动杆3的长度能够满足移动板4由固定框架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上移动至固定板2的一端时,固定板2位于移动板4的上方或下方,且固定板2焊接或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框架1上。
固定板2与移动板4在固定框架1的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固定板2的位置不会影响移动板4的移动。
为了保证风阀的密闭性,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8,密封圈8为弹性橡胶圈。
移动板4在关闭通风口时,其四周能够与密封圈8抵接,密封圈8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以保证较好的密闭性。
为了固定电机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设置于固定框架1的中部,电机5设置于固定板2上。
参照图1,固定板2可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设置于固定框架1的中部,移动板4位于固定板2的下方,电机5设置于固定板2上不会影响移动板4的运动。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风阀的开启或闭合,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电机5为交流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电连接有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移动板4开启或闭合到位时,伺服电机的电流增大到设定值,传感器传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5停止。
随着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其内部电流增大,电流传感器对其内部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增大到设定值时,电流传感器发出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交流伺服电机关闭。风阀的开启和闭合过程原理相同。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电流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再具体限定,电流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通讯组件连接,如可采用如Honeywell CSDA1AA型电流传感器,控制器可选用布鲁舍BC-500A系列液晶控制器,经电流传感器输入的信息通过通讯端口传送到PLC。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716.9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58626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F24F 11/89
专利分类号:F24F11/89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布鲁舍(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布鲁舍(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5号楼18层1812
发明人:孙长恒;刘红艳;张俊利
第一发明人:孙长恒
当前权利人:布鲁舍(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葛钟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伺服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