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

渝西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

论文摘要

基于页岩储层中毛细管束缚水、黏土束缚水、黏土结合水和干酪根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开展了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研究。选取渝西地区Z202井、Z201井3 500 m以深页岩样品开展渐变离心与渐变干燥处理后的核磁共振实验,确定了页岩储层中毛细管束缚水、黏土束缚水和基底信号的T2截止值(T2cutoff),分别为0.98~1.08 ms,0.25~0.55 ms,0.12~0.20 ms。3个不同的T2cutoff逐渐减小,对应的可动水饱和度、毛细管束缚水饱和度和黏土束缚水饱和度分别在29.72%~48.12%、10.25%~20.19%和12.97%~15.68%;200℃干燥后的岩心核磁共振T1—T2图谱揭示页岩中存在不连通孔隙;通过定量划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确定了有效孔隙下限的核磁共振T2cutoff(平均值为0.4 ms),对应的孔径下限为4.25nm。据此,建立了识别页岩储层孔隙流体类型、划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评价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确定储层有效孔径下限等系列页岩储层的有效性评价技术和方法。

论文目录

  • 1 实验
  •   1.1 实验样品
  •   1.2 核磁共振(NMR)实验
  •     1.2.1 实验设备
  •     1.2.2 实验流程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饱和水核磁共振T2谱
  •   2.2 离心后的核磁共振T2谱
  •   2.3 干燥后的核磁共振T2谱
  •   2.4 T1—T2核磁共振图谱
  • 3 关键参数
  •   3.1 不同类型流体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及T2cutoff界限
  •   3.2 可动流体、毛细管束缚流体及黏土束缚流体分布
  •   3.3 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定量划分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蒋裕强,刘雄伟,付永红,陈虎,张海杰,燕军,陈超,谷一凡

    关键词: 页岩储层,孔隙系统,不连通孔隙,有效孔径下限,流体类型,核磁共振

    来源: 石油学报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非常规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发事业部,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67404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6A-360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D18016)资助

    分类号: TE311

    页码: 1233-1243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774K

    下载量: 325

    相关论文文献

    • [1].北美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研究的启示[J]. 复杂油气藏 2012(04)
    • [2].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结构的观察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 2015(02)
    • [3].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14(01)
    • [4].低渗气藏储层孔隙中水的赋存模式及对气藏开发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1)
    • [5].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思路、思考与展望[J]. 地质论评 2020(S1)
    • [6].安塞油田Y区块长6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J]. 石油化工应用 2012(04)
    • [7].鄂尔多斯盆地L区长4+5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J]. 石化技术 2017(02)
    • [8].淮北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及影响因素[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10)
    • [9].准噶尔盆地南缘低煤阶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J]. 煤炭技术 2017(07)
    • [10].贵州省中岭——坪山区块煤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特征与物性分析[J]. 中国煤层气 2014(02)
    • [11].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页岩储层孔隙表征[J]. 内江科技 2019(01)
    • [12].塔南凹陷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发育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12(01)
    • [13].渤海曹妃甸6-4油田东三段储层孔隙演化定量分析[J].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6)
    • [14].SDG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孔隙演化定量分析[J]. 中国锰业 2018(02)
    • [15].玛湖凹陷东斜坡区下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孔隙形成机理及优势储层成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3)
    • [16].延长探区上古生界储层孔隙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J]. 非常规油气 2015(04)
    • [17].川中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层孔隙演化[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8)
    • [18].基于铸体薄片与高压压汞测试储层孔隙分布特点剖析[J]. 云南化工 2020(04)
    • [19].低渗透煤储层孔隙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保 2017(05)
    • [20].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研究六盘水龙潭组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J]. 四川化工 2017(01)
    • [21].基于低温氮吸附实验的页岩储层孔隙分形特征[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06)
    • [22].陕北斜坡上古生界山_2—盒_8段沉积-成岩与储层孔隙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 2014(03)
    • [23].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弹性动力学起裂规律[J]. 石油钻采工艺 2020(02)
    • [24].分析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与表征[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5)
    • [25].基于中子测井参数的页岩气储层孔隙压力预测模型及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32)
    • [26].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表征研究现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04)
    • [27].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的多尺度联合表征及评价——以焦石坝龙马溪组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4)
    • [28].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在涪陵地区茅口组茅一段下部储层孔隙研究中的应用[J]. 江汉石油科技 2020(01)
    • [29].基于压汞实验的致密油储层孔隙分形特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01)
    • [30].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  

    渝西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